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大跨度空间钢结构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本文阐述了我国大跨度空间钢结构应用与发展的基本情况,这些空间钢结构包括有大跨度大面积网架结构、大跨度大悬臂网壳结构、组合网架结构、组合网壳结构、预应力网架与网壳结构、斜拉网架与网壳结构、铝合金或不锈钢等材料的网架与网壳结构、特种网架与网壳结构等。最后,本文展望了二十一世纪的大跨度空间钢结构。  相似文献   

2.
我国空间钢结构发展中的新技术、新结构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阐述了我国空间钢结构——空间网格结构发展应用中的基本情况.文中重点评述了空间网格结构发展与开拓中一些新技术、新结构,诸如大跨度、大面积网格结构、组合网架、组合网壳、三层网架结构、局部双层(单层)网壳结构、预应力网格结构、斜拉网格结构、特种网格结构、新型节点、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等等,最后本文展望了21世纪的空间钢结构.  相似文献   

3.
阐述我国空间钢结构——空间网格结构发展应用中的基本情况。重点评述空间网格结构发展与开拓中一些新技术、新结构,诸如大跨度、大面积网格结构、组合网架、组合网壳、3层网架结构、局部双层(单层)网壳结构、预应力网格结构、斜拉网格结构、特种网格结构、新型节点等,展望了21世纪的空间钢结构。  相似文献   

4.
预应力大跨度空间钢结构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董石麟 《浙江建筑》2002,(B02):1-5,10
文章主要是阐述了我国预应力大跨度空间钢结构应用与发展的基本情况。这些预应力空间钢结构包括有预应力网格结构、斜拉网格结构、索穹顶结构、张弦梁结构、弓式预应力钢结构等。最后,展望了新世纪的预应力空间钢结构。  相似文献   

5.
大跨钢-混凝土空间组合结构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大跨空间结构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在传统结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几种新型大跨空间组合结构,包括单向、双向组合梁板结构以及组合转换结构,并对其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通过四个大跨空间结构的工程实例,论述了组合结构在大跨空间结构中应用的优势.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由于其结构高度小、自重轻、承载力高、刚度大、施工快速方便、受力性能优越等特点,在大跨空间结构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高层斜交网格结构体系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斜交网格”体系由双向交叉连续环绕建筑外表面的斜杆构成,替代了传统上的垂直柱与斜向支撑的组合,同时承受结构的垂直和水平荷载。斜交网格的刚度较大,能承受很大的水平荷载,因而内框架可能设计成无支撑抗弯刚架,为建筑内部的布置提供很大的自由度。通过静力、弹性反应谱和静力弹塑性等分析方法,对构成这一结构的基本元素——平面斜交网格、斜交网格筒体结构和斜交网格外筒与各种内核结构的组合体系的基本静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并与传统的结构体系进行了结果对比,归纳出这一结构的基本受力性能,可为此类结构的深入研究和设计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建筑造型复杂、功能多样的特点,介绍了采用PKPM系列软件中的空间组合结构有限元分析程序SATWE进行复杂高层结构分析的基本步骤以及相关参数的合理选取,从而确保建筑结构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空间网格结构风振计算频域法的参数讨论及数值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邓华  李本悦 《空间结构》2004,10(4):36-43
采用频域法进行空间结构的风振响应分析时,计算参数的合理确定依然存在不同的看法.文中结合对频域法计算过程的阐述,重点指出了直接影响计算结果的主要参数,包括参与组合振型的数量、振型耦合项的取舍、竖向脉动风效应、相关函数的选择和结构尼比等.文中系统回顾了这些参数确定的不同做法,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最后通过两个典型的空间网格结构(一球面网壳和一柱面网壳)算例分析,从数值的角度来说明这些参数不同取值对结构风振响应计算结果造成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光的实体     
本提案SOLIDLIGHT实验建造一个空间场域装置,藉此促进大众探索体验与都市环境和人与人之间衍生的关系。透过感官的重组,光与基本的自然材料提供一个触觉与视觉的场域,一但开启成为可及的接口空间,便形成一个抽象的花园。藉由锥形几何的运用,多变的空间架构装置在这些抽象的轮廓之间创造结构框架与知觉感官的共构关系。锥形垂直元素们经由上方设置的天井,围塑出一个小尺度亲近人的环境。次要的空间元素类别为反转的锥体,我们称之为碗碟。这些空间被构想为可栖居的光之地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东南亚大跨空间及高层结构工程的考察,近距离观摩了这些工程的设计特点和具体节点的做法,就如何提升设计者在结构上的创造性及灵活合理运用各种结构元素的能力问题进行了探讨,供设计工作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