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中国现代公园的发展深受苏联文化休息公园设计理论的影响,对该理论从全盘照搬、到理性批判、至扬弃吸纳的过程,本质上体现了现代发展与植根传统的双重诉求。中国现代公园的建设必须发掘本土传统,合理借鉴国外经验,以发展新园林文化。  相似文献   

2.
祁旭凤 《中国园林》1994,10(1):39-41
宁波姚江公园位于宁波市西北角姚江大闸西堍,公园建成后,将是宁波市区规模最大的一座公园绿地。公园以植物造景为主,辅以不同的休息、娱乐设施,适于不同年龄、不同层次游人游赏、休息、活动的综合性的城市公园。公园形式与内客体现宁波市现代开放性港口的风格要求。 因此大门的建筑形式与广场的环境设计,在这里是至关重要的。它要体现大门建筑与广场环境融合,建筑的时代气息及建筑形式与公园内的气氛风格。在公园大门建筑设计和广场环境设计中,力图体现以上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钟吉祥 《中华民居》2011,(11):164-165
本文通过对矿山公园建设的观赏性角度出发把矿区大门口作为主碑的建设地点体现主碑公园园林规划设计在矿山公园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对整个园林规划设计及建设施工过程进行全面阐述同时将规划设计效果与实际效果的差异进行对比供园林设计者一些参考最终将园林设计意图得以表达。  相似文献   

4.
风景公园     
地点:德国慕尼黑新城区Riem设计:风景公园Gilles Vexlard;园林展Rainer Schmidt面积:风景公园200ha,其中园林展区域130ha建成时间:2005由于距离城市过近,位于慕尼黑东部的Riem机场于1992年搬至城市北部的Erding,560ha的旧机场区域被规划为集展览、居住、办公以及公园为一体的,具有吸引力的多功能的城市新区。位于南部的200ha的Riem风景公园由法国景观设计师Gilles Vexlard设计,他将机场周围的大地的结构和机场建造前基址上农田的肌理与典型的法国式的设计风格结合起来,用不同方向的、笔直的道路轴线划分整个区域,并将这些道路延伸到公园…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公园营造中的中西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纪军  王妍 《新建筑》2012,(5):50-54
结合中西方文化碰撞、磨合、交融的过程,对近代中国先后出现的租界公园、开放私园和大众公园进行考察,并以典型的园林个案为代表,探讨了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人们对于中西文化不同程度的认识与体验,认为任何成功的设计作品都需要对异质文化精神的充分理解。而相对于租界公园中本土文化的缺失,或开放私园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迷失,近代时期所形成的"中西合璧"风格,在本质上体现了文化交流过程中对本土文化的宣扬。  相似文献   

6.
1994年,北京市政府和柏林市政府结为友好城市,协议的一项内容是在柏林建造一座中国式园林。中国园选址在柏林东部的马灿公园内,后来命名为"得月园"。因为设计得月园,笔者得以熟悉了马灿公园。  相似文献   

7.
西安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公园绿地形态的形成和演变,伴随着"园林、绿化"在不同时期语义内涵的变化,及其设计营建模式的改变;并遵循着历史遗址地上建设公园开放绿地的一贯做法,使得公园绿地空间体系反映历史城市的格局特点。详实地描述和梳理建国以来5个历史阶段的建设发展过程,从基础"植物种植"和传统园林式、遗址地上新建公园花园、城市大草坪装饰性种植,到汉唐风格公园广场绿地的城市经营模式,评析“园林”、“绿化”等行业术语在不同时期当下语境与模式的演变对公园绿地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卫渊渊 《安徽建筑》2012,19(2):31-32
研究了中国传统园林的特征,并以兴庆公园为例,分析了兴庆公园的总体布局特征及造园艺术特色,剖析了兴庆公园与中国传统园林的关系,粗浅的研究了中国传统园林设计手法在现代公园中的应用。作者认为,现代公园的规划设计,同样应该像兴庆公园一样,不摒弃历史,不摒弃传统,这样的现代公园才能体现其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9.
朱炜钦  陈旭 《中外建筑》2010,(5):130-132
上海的公园绿地素有"海派园林"的美誉。文章通过对上海公园绿地发展的概述,以长宁区的凯桥绿地为例,对其场地条件与设计手法、风格进行具体的分析,进而探讨了海派风格在上海公园绿地中的具体表现形式与手法。  相似文献   

10.
拉.维莱特公园与雪铁龙公园及其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拉·维莱特公园与雪铁龙公园是八十年代后巴黎新建的一系列园林中的代表,也是在欧洲有影响的现代园林,其设计思想、设计手法及对待传统的态度将会给我们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11.
王向荣  林箐 《中国园林》2003,19(6):52-54
人民公园规划设计的两个完全不同的方案,充分显示出在不同的指导思想下产生完全不同的设计风格,设计往往是各种因素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2.
对荔枝公园北门出入口改造工程设计方案进行了阐述,从设计风格、传统自然的选择、景观差异性、突出重点等方面科学深入地进行了方案评析,强调了坚持岭南园林风格的特点和长处,并与现有风格最大相融合的观点,注重景观的创新与别致实用,坚持重视自然景观,尽量减小人工改造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和破坏,公园的出入口标识引导设置明显,并给出了调整后的方案设计图。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节约型园林的定义,并以大连开发区植物公园为例,探析了节约型园林在公园建设中的实践应用,旨在为公园建设的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王世礼  胡丹 《中国园林》2023,39(9):139-144
目前对中国近代公园建设发展的研究大多以东、中部政治中心及通商大埠为范本,并以西方近代公园引入及皇家与私家园林开放为主线,但忽视了中国传统公共园林与现代城市公园的承继、结合与转化。中国近代公园建设尽管以西方近代公园范式的传播和拓展为显象,但是无法脱离传统公共园林及其建设经验。在追溯近代昆明从传统公共园林到现代城市公园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剖析了传统公共园林建设经验与西方城市公园范式对近代昆明公园建设与公共空间拓展的双重影响,并尝试对其混杂的现代性特征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与现代之间--北京海淀公园设计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历史风貌区与现代建筑群之间的绿地设计,景观风格如何定位、园林手法如何运用是传统城市环境建设中常常遇到的难题.需要把握设计分寸,达到既延续历史文脉风貌,又具时代精神,茹古涵今的效果.以北京海淀公园为例,阐述相关的设计思想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1 前言 城北公园系桐乡市级公园,位于市区东北部,总面积19.96hm~2,经过两年时问的设计施工,于2000年7月1日建成试开园。它的建成将成为浙北最大的城市公园,改善了该市环境,发挥了园林的生态效益。在设计中,我们遵循了以下指导思想:(1)园林以游览、观赏、憩息为主,同时根据现代  相似文献   

17.
《景观设计》2013,(4):J0042-J0045
大岭湖公园位于江津双福新区东南角,占地面积约120万平方米。该项目设计范围为公园入口广场区域,总体地势比较平缓,局部陡峭。设计结合场地以典型的法式规则布局,中轴线通过入口广场、主题雕塑、大尺度镜面水以及核心喷泉雕塑贯穿整个广场和湖泊,两边则以树阵和修剪成型的植物体现法式园林的特点,以增加入口处的庄重感,并形成植物变化空间。多层次植物空间设计使绿化更具品质,并通过分析视线关系,在入口处利用树阵空间进行引导,营造收、放、开、合的视觉空间效果,让人们充分体验一种大气的风格,同时人们的视线一直可延伸至教堂,体现了以“和谐人文”为主题的法式风情公园广场。  相似文献   

18.
《园林》1999,(5)
复兴公园已经走过了90年的历程。 90年来,复兴公园以其清丽,典雅的法式园林风格而倍受人们喜爱,在上海公园建设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全国的园林界也有很高的声誉。改单开放以来,尤其是近10年来,复兴公园的历届领导在区政府、区建委和园林处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大思路、大手笔作好建设特色园林的文章,使复兴公园再现了昔日风采。在公园近几年中,作了两次大的规划。 1992年公园制定了《复兴公园总体规划设想》,其指导思想为:通过提高,改建、新建,使复兴公园成为集文化享受、休憩、游乐,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公共游憩园地,在园林艺术风格上,最大程度地体现法式园艺特点,在公园布局上,分别建设不同的活动功能区域以及综合性文化娱乐服务设施,适应不同层次游客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郊野公园以生态保育、自然保护、休闲游乐、健身康体等为主导功能,其服务设施的类型、规模、布局既要与其主导功能相匹配,体现郊野的特色,又要充分尊重上海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的特点,体现转型发展的时代特征。结合上海郊野公园的规划设计和思考,阐述了上海郊野公园在功能、资源、建设方式等方面的特色,依据服务设旌的基本功能以及与游客的紧密度,提出郊野公园以基础服务设施、游憩活动设旋、地区服务设旋、临时活动设施为主要类型的服务设旋分类,综合考虑使用合理、生态保护、景观塑造等要求,明确生态、特色、协调等设彪布局原则,以及设施容量、建筠体量和设计风格等方面的建设要求。  相似文献   

20.
北京百旺公园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这是一个依托城郊老旧防护林带进行更新扩建的公园设计。设计要点是协调林带保护与游憩功能的关系,丰富原有单一的绿化景观,营造郊野氛围以及场地特色,为周边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健身、游憩和观赏的开放式园林绿地。设计有三大特点:合理协调防护与游憩两类功能,以此作为整体布局的前提;突出郊野氛围;以地域文脉寻求公园特色。从中得到的体会是:林下地被的种植很难依赖图纸来完成,“二次设计”或“现场设计”应作为一个正常的设计程序,融入最初项目计划或预期筹划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