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6 毫秒
1.
湿地型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途径与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划师》2016,(12)
在我国快速城镇化的当下,引入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理念,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城市湿地,促进其生态、社会和文化协调发展,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湿地型绿色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模式。文章选取海珠湿地作为我国湿地型绿色基础设施的典型案例,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不同层面分析其规划设计方法及建成后的生态社会效益,探讨我国湿地型绿色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的三条有效途径及具体策略:战略保护与生态网络连通,人工干预的生态修复与管控,以及生态、社会和文化的景观多功能设计。  相似文献   

2.
以新疆五一新镇的城市排水规划为例,运用低影响开发与绿色基础设施的理念,探讨了一种崭新的制定干旱地区排水规划的方法.根据干旱地区气候、地质、植物习性等方面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合适的排水体制,并以雨水利用理念为基础重新构建排水规划的框架,实现非常规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在保障城市安全、节省投资的同时丰富城市景观.  相似文献   

3.
极端气候条件和生态脆弱环境是干旱地区不可忽视的两个十分重要的自然赋予的规划条件,本文试图通过对干旱地区气候特点及环境优劣的研究,分析探索具有干旱地区气候及环境特色的城市规划设计手法,从而为当代干旱地区的人居环境建设做出积极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美国亚利桑那州和马里兰州的两个水系绿道的建设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比较了气候干旱和气候温和地区在各自区域中的建设途径及其对绿色基础设施的贡献。案例的比较研究揭示了在评价绿道对于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贡献时面临的局限性。在何处将相关的元素融入现有城市和郊区场地,以及如何把设计附加于城市和郊区布局中,是案例面临的共同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我国西部干旱地区的诸多规划问题,探索了干旱地区一般的建筑群体空间设计经验。针对干旱地区的气候特征,在建筑群体选址和建筑群体空间形态两个方面回应了适合干旱地区气候特征的设计要点。其设计要点具有一般性设计通则的特点,将普遍适用于干旱地区。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我国西部干旱地区的诸多规划问题,探索了干旱地区一般的建筑群体空间设计经验。针对干旱地区的气候特征,在建筑群体选址和建筑群体空间形态两个方面回应了适合干旱地区气候特征的设计要点。其设计要点具有一般性设计通则的特点,将普遍适用于干旱地区。  相似文献   

7.
应用以气候条件和场地环境为引导,以被动式绿色节能技术为主导,主动式绿色技术为补充的绿色住宅规划设计思路与策略,结合南宁五象丽景小区规划设计实践,从总平面规划、建筑设计、场地与建筑室内物理环境模拟、绿色适宜技术应用等方面,探讨绿色住宅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鲍璇  李雪  张昕  刘晖 《园林》2021,(5):13-16
在降水稀少、气候干旱的西北地区,水分是决定植被类型及分布的主导因素。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同的立地条件、人为干预对水文条件的优化,产生不同于自然环境的多样生境,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植物景观多样化营建创造了可能性。基于"生境+植物群落"设计模式,针对场地生境类型选择人工营建的植物群落及景观类型,探索适宜的建植与维护管理方法,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可持续植物景观的营建提供参考途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境破碎化等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面临着共同的挑战。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合理布局绿色基础设施以满足人类福祉的需求,仍是当前理论研究的热点和景观管理实践的主要难题。以新疆阿拉尔市为例,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最小路径分析等方法识别对地区景观生态格局具有重要影响的源地与廊道,通过补充战略点的方式对网络进行优化,进而结合区域实际状况提出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的构建思路。研究结果可为阿拉尔市及阿克苏地区生态修复和绿地系统规划提供理论及实证依据,也为"一带一路"其他干旱区城镇绿色基础设施布局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适应性管理的理念来自于美国的自然资源管理,近期开始应用于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之中。与传统的灰色基础设施不同,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具有多种类型的不确定性。适应性管理可以作为一项解决绿色基础设施规划设计中不确定性的重要工具。文章总结了美国绿色基础设施适应性管理的相关理论成果,并分析了适应性管理的过程和方法,总结了绿色基础设施适应性管理的相关策略,最后本文研究了当前城市绿色基础设施适应性管理的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11.
吐鲁番传统民居是在干旱地区适应当地气候、材料、地理条件而建构,具有良好气候适应性的原生态绿色建筑。该文论述传统民居建筑对当地环境适应性方面的特征与建构方式,为该地区新型绿洲聚落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通过论述对纽约进行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时所采用的方法,探讨了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中应考虑的设计因素。纽约南岸长岛区域受飓风破坏严重,作为纽约社区重建计划的一部分,基于绿色基础设施开发的综合规划包含愿景展望、基础设施与风险评估、必要性与机遇分析、长期弹性策略、寻求融资的基础设施项目开发与优化。项目分析了海平面上升、降雨强度增强对社区基础设施带来的风险,并且识别出应对的长期弹性策略。绿色基础设施的应用为弹性建设提供了可行性。同时简述了该规划设计方法在中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空间规划转型的背景下,通过对比英国、美国、德国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案例,探讨适宜中国国情的绿色基础设施或生态空间规划体系。发现:德国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流程体系更为完善;美国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是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发展演化而来的;英国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更注重乡村的地方特色保护。我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城乡结构的复杂性决定我国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需要区别、借鉴国外的体系。主要建议包括:理念上,树立自然资源的综合价值观;体系上,通过借鉴德国绿色基础设施来建构一个以自然资源价值为先导的法律依托,进而在不同层级构建系统的绿色基础设施或生态空间规划体系、方法途径与制图规范;方法上,要区别对待乡村和城市,探索各自适宜的思路与方法体系,如:城市应借鉴美国费城的规划思路,乡村地区则需参考英国案例。  相似文献   

14.
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集人才、科研、技术于一身的大学校园具有绿色示范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引领特征,因此更应充分重视绿色校园的建设。校园规划是绿色校园建设的开端,从场地地形地貌、生态环境、校园功能与总体结构模式、发展控制模式与预留用地、交通系统、气候适应与校园物理环境等多层面对绿色大学校园规划设计进行研究,建构系统性的绿色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方法,并结合实际校园规划项目,为解决绿色大学校园建设中的规划设计问题和提升绿色校园设计成果的环境性能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不同类型地区控制指标体系确定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控制性详细规划对不同类型地区控制指标体系的过于单一,使得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常遇到大量控制指标调整申请的诉求,导致规划设计与规划管理矛盾重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其控制指标体系应针对不同类型地区作出相应调整,并加强地区差异、空间形态、弹性分区等方面的研究,以体现规划的适应性与灵活性。  相似文献   

16.
从理论上对绿色基础设施、小城镇公园定义进行阐述,对我国小城镇公园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绿色基础设施视角下的小城镇公园设计相关内涵、策略进行研究,得出以绿色基础设施视角对小城镇公园进行规划设计,具有集生态、社会和经济于一体的综合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小城镇地区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刘颂  何蓓 《风景园林》2017,24(8):98-104
区域绿色基础设施普遍被视为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有效途径,其构建方法对于其功能实现具有重要作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方法,具有需求数据量小、分析与规划匹配度高等优势,成为近年研究与应用的热点。在分析MSPA应用原理的基础上,整合遥感、GIS技术,通过绿色基础设施要素提取、景观连接度评价、最小路径分析对生态廊道进行分级,并以长三角苏锡常地区为例,验证技术框架的可行性,得到苏锡常区域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空间结构,并对网络结构提出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有关绿色基础设施几个问题的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了绿色基础设施概念的来源,认为绿色基础设施相对于绿带、绿道、生态网络这些绿地规划概念,它在规划的主动性、功能的复合型和弹性3个方面表现出优势.最后探讨目前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实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单一尺度的绿地系统规划不能充分发挥绿色基础设施功效,市场条件下绿色基础设施参与利益博弈,参与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编制主体单一,行政藩篱一定程度上阻碍规划实施这4个方面.最后提出了解决困境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9.
面对亟待解决的乡村水生态环境问题,其保护与修复都已迫在眉睫,乡村景观水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的主要手段——低影响开发技术和绿色基础设施的构建与区域的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地理条件息息相关。通过对上海市青浦区淀山湖沿岸区域的现状水文、水质、径流、污染源等因素的调查和分析,构建适合上海平原河网地区气候、水文及土壤条件的乡村景观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低影响开发途径,为上海乡村景观绿色基础设施系统的构建和海绵城市的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新疆是1个水资源匮乏的地区,但雨水的收集和利用长期以来并未得到重视。论文在分析乌鲁木齐市自然气候条件的基础上,根据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地形情况,以校园"十三五"规划为背景,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和思路,提出了适合新疆高校校园雨水收集、排放和入渗的规划设计方案,旨在实现校园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可为干旱少雨地区的雨水利用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