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介绍了乡村旅游及吐鲁番地区的民居建筑,并以吐鲁番的民居建筑为例,探讨民居建筑与乡村旅游如何结合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大理白族民居建筑为例,从中国建筑现状及传统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入手,分析了装配式建筑优势,提出将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应用于白族民居中,力争推广应用到其他少数民族的特色民居建筑中,实现民族特色民居可复制性建造的设想,助力美丽乡村建设。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提升建筑品质和改善乡村建筑整体面貌,推动特色民居的绿色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3.
何帮金  杨毅 《住宅科技》2023,(12):46-52+68
文章从分析当代乡村民居日渐趋同、千篇一律的“城中村”现象着手,探讨传统地域建筑基因普遍缺乏承续的原因。结合大理市三哨村左家民居改造设计和楚雄彝人古镇两个案例,从个体改造与整体规划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整体功能布局、材料与建构和建筑风貌三方面探讨重构当代乡村民居的在地性措施,指出当代乡村民居建设应注重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通过传统营造技艺与现代建造技术的结合运用,营造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进而重构当下乡村民居在地性。  相似文献   

4.
张逸萱 《四川建材》2020,(4):32-32,35
结伴养老正成为当今社会的一股潮流,很多老人,尤其是没有或只有一个孩子或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希望退休之后能和志趣相投的亲戚朋友住在一起,共度晚年生活,但他们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结伴养老场所。而在当今乡村,农村人口正向各类城镇转移,很多乡村民居无人居住或只有老人小孩居住,造成资源浪费。这些闲置乡村民居正在一天天破败,有变成危房的风险。笔者在2019年参与的“砚石溪绿屋”的设计过程中,对将乡村闲置民居改建为结伴养老绿色建筑这一设计思路有了一定感悟和思考,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对周边环境较好的闲置乡村民居进行改造,将之改建成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的绿色建筑,供有结伴养老需求的老人们结伴养老,让他们安享幸福和谐的晚年生活,将乡村闲置民居建为结伴养老绿色建筑这一做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建筑文化是乡村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对乡村文化的传承和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完成建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同时又促进乡村的有序发展,是研究者和设计者要面对的现实问题。文章结合实际案例,从分析和挖掘传统建筑文化及建筑元素,在传统民居中提取精华,创新发展地运用到新式民居设计中去,力求创造出具有南薅村地域特色文化的新民居建筑形式。  相似文献   

6.
张雯倩  杨芳绒 《建筑结构》2021,(1):I0013-I0013
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乡村建筑风貌的提升,大力助力于乡村振兴的实现。村中民居的立面改造,既要保留建筑的乡土特色,也要维持一个村子内的民居风格统一。同时建筑风貌也要与当地自然生态相生相融,较大限度保留住乡村原始风貌;要把乡村建筑风貌特色保护与传承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使乡村呈现美丽宜居新风貌。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美丽乡村"等国家宏观政策的背景下,设计开始进入乡村并最先直接体现在农村建筑改造上,乡村环境逐渐变得日益不同,也出现了千村一面的现象。依据当下实际情况,通过对湖湘民居元素的提取与分析来设计具有地方特色的方案,以湘乡市泉塘镇农村建筑改造为例,该文尝试根据符合地域文化特色的新农村建筑改造方案,总结出立足于当地传统民居建筑基础上的建筑改造方法。  相似文献   

8.
现代乡村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乡村民居建造技术和效率的提升,但是乡村建筑的地区传统特性并未得到应有的传承,反而出现了不同乡村建筑盲目趋从于城市建筑样式,从而导致乡村不良发展的现象.基于此背景,阡陌塔驿站的设计运用了类型学的分析方法去挖掘与传承明月村地方传统建筑的特性,并将这种特性以新的技术与材料相结合,以川西民居的建筑外形和教堂的精神象征两方面去还原明月村村民心中的乡土建筑.  相似文献   

9.
黄土高原新窑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绿色建筑,就是既要不断提高人居环境的标准,又要满足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要求。我国有9亿人居住在乡村,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在因地制宜条件下,逐步提高乡村地区居住建筑与环境的腱康水平,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窑洞民居是黄土高原地区传统的居住建筑形态,隐含有绿色建筑的基本要素。继承和发扬传统窑洞民居中的绿色生态建筑经验,创造适合于当地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新型住宅,是建筑学人的责任,为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进行了成功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在乡村振兴的发展背景下,探索传统民居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以研究传统民居建筑改造与提升的可持续发展策略。通过分析传统民居的建筑与环境因素、文化与经济价值、材料与构造工艺,总结传统民居建筑的可持续评价方法,并对江西关西客家民居改造项目产生设计作用。基于改造项目的项目概括与现状分析,研究得出可持续设计策略与方法积极地影响了传统民居建筑的空间功能优化,文化与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以及建造材料与构造的细节设计。最终,完善传统建筑,从环境、文化、经济、细节上的可持续再利用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农村建筑进行整治与改造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对农村建筑的风貌改造以地域性为出发点,提取传统渝东民居的艺术与技术精华,结合环境特征,形成具有地方特点的新农村民居。  相似文献   

12.
王尽  覃永晖  王菲 《山西建筑》2008,34(5):75-76
从我国农村住宅产业化发展的背景、湘西北地区农村住宅产业化发展的现状等方面,结合国内外农村住宅产业化的发展经验,提出了湘西北地区农村住宅产业化发展应把握的原则及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程杰  郝斌  刘幼农 《建筑节能》2011,39(6):75-78
通过调研天门农村发展水平及部分典型居住建筑概况,分析了农村居住建筑能耗现状和能源费用情况。结果表明,天门农村居住建筑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炊事、照明及家用电器、生活热水3个方面,能源费用主要为电费。同时提出了适用于天门农村居住建筑的节能技术,如更换外窗,自然通风与太阳辐射得热、太阳能光热利用等,为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农民居住条件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浙江省丽水地区传统乡村为例,从时间的维度解析乡村聚落与建筑的魅力根源;探讨在聚落、建筑、生活等不同层面上,丽水地区乡村建筑从物质、空间、形态反馈出的文化线索变迁、自然生态环境影响、建造方式与材料上时间印记,提出现代乡村建设中不可忽略的时间维度的延续与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15.
曹珊  邵珊珊 《建筑与文化》2016,(10):238-239
滇中地区属于高原地区,生态和文化特点突出,城镇化进程较为迟缓,其近郊型村庄建设中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日渐突出。如何确保近郊型村庄建设更好的融入城市建设,并继承和延续滇中地区特色是我们思考的重点,因此滇中地区近郊型村庄建设具有典型的研究价值和意义。本文选取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的7个村庄进行研究,结合村庄建设的实际情况,归纳了滇中地区近郊型村庄建设在民居建筑特色、公共活动中心、景观风貌和基础设施建设四个方面的问题,通过研究美丽乡村建设相关政策文件及专家学者的观点,总结村庄建设的基本原则,并针对7个村庄规划和建设的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及对策,以期对滇中地区近郊型村庄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华南地区风灾频繁,农村民居建筑和公共设施受到破坏较多,产生的灾害较为严重,本文通过调查总结归纳农村建筑目前的风灾影响和破坏情况,以及总结防风减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因素,为华南地区农村建筑防风减灾以及应急处理措施的采取和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7.
以浙江省台州市新农村宗教建筑现状问卷调查为基础,分析了台州市村落在新农村规划建设过程中宗教建筑现状、宗教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等,总结出台州市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宗教及其建筑发展特点,并对新农村规划建设过程中如何保护宗教建筑,促进宗教建筑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田桂斌 《建筑节能》2011,39(11):34-36
在能源日益短缺的今天,国家一直倡导发展节能建筑,降低能源消耗.针对农村住宅普遍存在的不节能、能耗高、舒适性差的现状,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探索适合农村住宅行之有效而又相对经济的节能措施,以大幅度降低农居能耗,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提高农村住宅居住环境的舒适性,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周娟  余辉 《山西建筑》2011,37(13):9-10
通过分析黔北地区地域文化背景,解读了黔北乡土民居的特色,结合当地新农村建设现状,探讨了乡土建筑对现代建筑的影响,并挖掘传统民居资源进行现代诠释,从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袁媛 《建筑与文化》2016,(9):234-235
在地域文化中,最能够体现当地文化的载物便是传统的民居建筑,并且,传统的民居建筑的发展方向会受到当地的地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在当今地域性和民族性不断被人们所重视的今天,建筑物通常会带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因此,在建筑物创作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去从传统民居建筑中挖掘浓厚的文化传承基因,去更好地体现属于自己的民族特色,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去追求建筑物和大自然的相互结合和融合。本文将会结合具体的实例和笔者的经验,从传统民居的建筑文化基因为切八点,介绍怎样去深刻地挖掘传统民居建筑中的精华,进而灵活巧妙地将其运用到新的民居设计中,从而创造出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新民居建筑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