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创作意向,设计方法和修养爱好三个方面,对高崎正治的建筑设计观念和表现手法进行了论述,同时对他的一些代表作了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与地域性——一个“现代性”问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全球化时代充满着现代性的冲突与矛盾,它们对中国当代建筑和城市规划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有关全球化与地域性的争论似乎不可调和,然而其中却存在着对于这两个概念的误解。文章对全球化、地域性以及它们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全球化”首先是现代性的全球化,它并非与“地域性”完全对立的概念,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国际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地域化是普遍现象,而全球化则是一个永无终结的过程。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和结果不应是文化的单极化,而是多元化,是地域文化的共存。 相似文献
3.
4.
对建筑文化的国际化与地域性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对如何看待日益错杂的世界建筑景观进行了阐述,指出应培育全球化与地域性并存的中国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5.
建筑总是存在于特定的环境中,需要与其环境取得最大限度的协调。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在资源、气候环境和技术经济方面的状况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于大自然所形成的地域气候,人们一般很难去征服它。建筑的基本功能之一,是利用和防御自然界各种气候因素的作用,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具有满足生理功能和精神功能的双重性。 相似文献
6.
1978年至今,中国地域性建筑的发展迎来了新一轮的创作高潮,福建地域性建筑的创作更是异彩纷呈、高潮迭起: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汲取闽北传统民居元素而形成的“武夷风格“,创造了“嘉庚风格“之后福建地域性建筑创作的又一个高潮;以彭一刚先生为首的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在福建进行的一系列园林建筑创作,极大地促进了福建传统园林现代化的创作;加拿大B H国际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厦门高崎国际机场3号候机楼被誉为适合国情的高技派地域性建筑典范……域外建筑师队伍在新一轮福建地域性建筑的发展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旨在通过对他们不同创作倾向的分析,揭示建筑师隐藏于作品背后的创作智慧,以启迪人们去探寻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亚洲最具代表性和权威的区域建筑师协会联盟“亚洲建筑师协会”历届论坛信息为主要依据,从脉络与趋势、主题与解释、关联与启示3个方面对亚建协论坛主题演变展开系统研究,力图勾勒亚建协论坛主题演变“建构·消解·共融”的趋势图景,并在理论层面建立一定的“亚洲视角”,以期对当代亚洲及中国建筑实践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8.
本文重点介绍了地域建筑的理论背景以及当下中国城市与全球化议题之间的关系,结合笔者个人建筑事务所以及几位非主流“海归”青年建筑师的创作实践,探索我国地域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9.
有些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有意识地做了一些地域性的探索,希望能从中原文化中提炼符号体现在建筑上。但是很难做到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10.
在2011成都双年展国际建筑展实践板块中,作品遴选的挑战在于如何挑选对城市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作品。入选的作品与物我之境的主题相关,在地域性和方法论的批评性方面都十分多样化,它们的一致之处在于处理当代社会问题时具有明确的立场,并坚持其批评性的实践。 相似文献
11.
海外建筑师在中国从事建筑设计是中国现代建筑文化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建筑文化自身的发展和转型具有特殊意义.理性地思考和审慎地面对海外建筑师在中国的建筑实践,规范有序地将其纳入中国新建筑文化的创造体系是推动建筑文化成功转型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分析中国当代建筑师在全球化背景下所面临的现状与困惑、机遇与挑战,阐述应对策略及创作理念,进而说明中国当代建筑师正在崛起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以人类学的视角重新解读全球化和地域性的概念,指出全球化是文化变迁的过程,也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筑文化的地域性既是文化变迁的前提,也是文化变迁的结果,同时分析了当代中国建筑文化"地域性"尴尬局面出现的原因,并借助人类学中反思的态度,从"他者"和"自我"两个方面,深刻反思,使其走出尴尬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重建全球化语境下的地域性建筑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语境中,地域文化的重建已成为中国当代城市和建筑现代化进程中日益重要的问题,也成为构筑文化认同的标志。地域性与全球化互相冲突却又相互补充,建筑领域亟需重建与现实生活相通的、真实的地域性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15.
时间与理性--全球视域下看海外建筑师在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外建筑师在中国的大量建筑实践引起了持续大规模的文化讨论,本文探讨对此事件的几种态度及其背后的原因,以及在走向全球化的今天,如何以大的视域和理性的姿态来冷静面对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6.
试论全球化与建筑文化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本文中,作者探讨了全球化、文化趋同与建筑发展的问题,并就全球化环境 中,发展我国地域性与民族性建筑文化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在建筑设计市场激烈竞争的态势下,地方设计院建筑是如何迎接挑战,如何把握机遇已经成为必需直面并且寻求探索的问题.江阴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发挥地方设计院建筑师的地方资料优势,地方文化的优势和地方技术的优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既占领了地方市场,又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建筑设计人员.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一座院落的建造过程来理解全球化与地域性的关系,将这对既矛盾又复杂的存在形式,归结为建筑细部、建筑构造、建筑景观的构筑中,从而得出当代建筑全球化与地域性交融的建筑情境即是生活细节和建筑细节的交织。 相似文献
19.
以标准化、普适设计为特点的现代技术,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对发展中国家的建筑技术带来冲击和挑战,也加剧了全球文化的趋同。该文介绍了适宜技术提出的背景和含义,具体分析了适宜技术对地域性的“物质”和“精神”回应,阐述了适宜技术的表达特点和方式。 相似文献
20.
回顾了建筑师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里,在工业建筑设计上所起到的不同的作用.概述了社会经济的状况对建筑师在工业建筑设计中的制约程度.对建筑师在今后工业建筑设计中需要深入考虑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