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Planning》2017,(15)
<正>西瓜嫁接不仅是防治枯萎病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重要技术措施,介绍了西瓜嫁接技术及嫁接苗接口愈合期的管理措施,大棚西瓜嫁接栽培不仅能提高西瓜抗土壤传播病害的能力,有效解决重茬连作因病减产的问题,而且还能增强植株生长势和抗寒性。近两年我们采用三膜覆盖、嫁接栽培的方法,推广大棚西瓜嫁接栽培技术,所产西瓜上市早、品质优、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嫁接技术是选用与西瓜亲和力强的葫芦科作物——葫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17)
<正>西瓜嫁接不仅是防治枯萎病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重要技术措施,介绍了西瓜嫁接技术及嫁接苗接口愈合期的管理措施,大棚西瓜嫁接栽培不仅能提高西瓜抗土壤传播病害的能力,有效解决重茬连作因病减产的问题,而且还能增强植株生长势和抗寒性。近两年我们采用三膜覆盖、嫁接栽培的方法,推广大棚西瓜嫁接栽培技术,所产西瓜上市早、品质优、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精细整地,合理培肥栽培地冬前深翻!真叶露尖时,采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20)
西瓜味道甘甜多汁,既能祛暑热烦渴,又有很好的利尿作用,因此有"天然的白虎汤"之称。是一种富有营养、纯净、食用安全的食品。伴随着绿色理念不断普及,礼品西瓜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更加要提高礼品西瓜的产量。本文重点介绍了礼品西瓜大棚三膜覆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1)
<正>一、选好土地,坚持轮作:种西瓜最忌连作,一定要实行轮作。原因是种西瓜若连作,长势必定减弱,果实会变小,尤其容易发生枯萎病。据实践经验,种西瓜间隔期最少三年,最好为五年。种西瓜选玉米地最理想。而近年种的菜地、黄豆地不宜种西瓜。最好是沙壤土,壤土次之。西瓜不耐寒,又怕涝,在整个生长期需要充足的阳光,因此选地要选择阳光充足,地势较高,排水方便的地块。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3)
<正>一、选地种西瓜要实行轮作。原因是种西瓜若连作,长势必定减弱,果实会变小,尤其容易发生枯萎病。据实践经验,种西瓜间隔期最少三年,最好为五年。种西瓜选玉米地最理想。而近年种的菜地、黄豆地不宜种西瓜。最好是沙壤土,壤土次之。西瓜不耐寒,又怕涝,在整个生长期需要充足的阳光,因此选地要选择阳光充足,地势较高,排水方便的地块。二、选用良种西瓜伸蔓后正处于高温多雨季节,容易发生枯萎病、炭疽病,特别是因蚜虫危害感染病毒病。而生长后期气温逐渐  相似文献   

6.
真柏盆景一直以老干虬枝、叶细紧密、姿态优美而闻名海内外盆景界,特别是在日本的盆景展览中常见以百年老柏制成的舍利干,白骨红皮相间,势如游龙,苍劲古朴,实有仙家风范,堪称盆景中之上品。真柏的繁殖一般有扦插、嫁接两种。扦插较为简易,但不如嫁接长势旺盛,因嫁接借助于长势旺盛的扁柏根系而形成的冠根共生体。另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11)
<正>一、小西瓜种子小,千粒重30.8-37.5克,养分贮藏较少,出土力弱,子叶小,苗期长势较弱,宜采取营养钵育苗。营养土要无菌、土碎、肥足;初期雄花发肓不完全,花粉少,雌花子房较小,在保护地特早熟栽培中应进行人工授粉。小西瓜分枝性强,雌花出现早,结果力强,果实发育对植株的营养生长彭响不大,结果周期不明显,宜多蔓多果栽培;果重1-2.5公斤,果实发育周期短,在22-30℃适温条件下,24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8)
近年来,随着第三师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设施园艺业发展迅速,各农牧团场温室大棚数量不断增多。黄瓜是设施栽培中最主要的茄果类蔬菜之一,应用黄瓜嫁接技术,砧木的抗旱,耐病特性结合嫁接品种良好的生长性,能有效的防止设施内病虫害的发生,增强植株的生长势,提高其抗病性,增加产量和品质。本试验以黄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砧木及嫁接嫁接对黄瓜嫁接亲和力、定植成活率、幼苗生长的影响,为当地温室黄瓜嫁接选择适宜砧木及嫁接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7)
为落实喀什地区一市两县菜篮子工程建设,我单位新建标准温室1282座,其中90%以上达到:当年建棚,当年种植,当年收益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有40座温室用于种植反季节西瓜,主要种植品种为早熟小型西瓜。西瓜栽培过程中从最初的选种育苗、土壤处理、底肥准备,再到播种管理、生长期间的水肥管理、植株处理,果实养护,每一步都需科学管理,以确保果实达到优质丰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19)
<正>一、小西瓜种子小,千粒重30.8-37.5克,养分贮藏较少,出土力弱,子叶小,苗期长势较弱,宜采取营养钵育苗。营养土要无菌、土碎、肥足;初期雄花发肓不完全,花粉少,雌花子房较小,在保护地特早熟栽培中应进行人工授粉。小西瓜分枝性强,雌花出现早,结果力强,果实发育对植株的营养生长彭响不大,结果周期不明显,宜多蔓多果栽培;果重1-2.5公斤,果实发育周期短,在22-30℃适温条件下,24天即可成熟;果皮薄,在雨水多、氮肥用量大、植株生长过量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16)
西瓜是是极不耐连作作物,同一块地一般需要轮作5-6年以上,才可重新种植。本文总结介绍了西瓜能连作的最佳技术就是进行嫁接育苗。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10)
桃树改良方块芽接采用双刀片嫁接,砧皮不易撕裂、受伤面积少、愈合快、发芽早、长势强,高接换种树可极快地恢复树冠,嫁接苗木可当年出圃,嫁接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7,(10)
宝兰黄肉西瓜系新选育的杂交一代西瓜品种。经多年在我闽北地区种植表现出适应性广、生长势旺,果型外观优美、品质优、商品性好,产量高等优点。生产上可大田露地栽培,也可塑料大棚立架栽培;是一个有发展前景的黄肉西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5)
试验阐明了在测土配方施肥的同时配合施用镁、硼肥对西瓜生长、产量、果实甜度及抗性的影响,为西瓜合理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测土配方施肥的同时,配合镁、硼肥施用,可以促进西瓜的生长,收获瓜数和单瓜重均增加,同时西瓜的产量得到了明显提高,经济效益显著增加,还增强了西瓜的抗逆性、抗病虫害等能力,西瓜甜度有所增加,提高了西瓜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嫁接”是植物人工营养繁殖方法之一,即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一、生活中最常见嫁接技术应用是在果树上,在普通、老化的果树上嫁接品质更优、果实更大的枝或芽,以生长出口感更好的水果。苹果梨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5,(3)
<正>一、合理浇水西瓜对水分总的要求是空气干燥,土壤具有一定的湿度,在伸蔓期和果实膨大期需水较多,否则会影响果实的膨大,对果实的产量和品质均为不利。但空气湿度过大或土壤含水量过高,也会影响西瓜根系的生长和造成病害的发生。因此幼苗期浇水宜少,注意"蹲苗",以利根系生长;在团棵期应注意浇足催蔓水;伸蔓期茎蔓植株需水量增加,浇水量应适当加大。坐瓜期控水,以促进坐瓜;浇膨瓜水,当瓜长到直径15厘米左右时,4~5天浇一次。果实膨大期植株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3,(20)
西瓜作为人们喜爱的水果,以其营养价值高、消暑解渴深受人们普遍喜爱。而其生产栽培中往往受到土传病害即枯萎病(蔓枯病)得影响及制约,轻则减产2040%,重则甚至绝收。育种部门研究出很多抗病品种,但受诸多因素影响表现不稳定。药物防治上只能是减轻症状,并不能根治,造成瓜小、瓤硬瓤色不一、味怪口感差。影响品质及商品性,而通过西瓜嫁接育苗技术的应用,能从根本上成功地解决了该问题。本文就西瓜嫁接育苗生产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9)
<正>西瓜、甜瓜嫁接技术是近几年来发展的一项先进适用的农业新技术,主要是防止枯萎病的发生,提高植株抗寒性,提早成熟效果显著。西瓜、甜瓜枯萎病菌能在土壤存活10年之久,如果自根栽培必须进行7-8年的轮作,温室、大棚等保护设施栽培很难迁移。农民的土地又很有限,产瓜区没有足够的土地进行轮作,连续重茬在所难免,然而通过嫁接技术就可以实现棚内连作,解决西瓜甜瓜连作障碍(枯萎病)问题给大棚设施栽培轮作带来的不便。1品种选择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6,(5)
<正>西瓜属葫芦科西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西瓜果实主要含有水分及糖、维生素A、B、C,是北方地区夏季消暑去热的主要果品,而且对高血压、肾炎、浮肿、糖尿病、黄疸、膀胱炎等具有辅疗作用。丹东市郊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大面积种植春季冷棚西瓜,经过多年栽植,当地瓜农总结出一套春季西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笔者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7,(17)
<正>西瓜是广大城乡人民普遍喜爱的作物,也是传统夏季的鲜食水果。西瓜具有果实品质优、汁多且味甜、无种核、食用方便、增产潜力大、经济效益好等特点。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种植面积也随之增大,先将西瓜的高效栽培技术简介如下:一、土地的选择选择种植普通西瓜的区域种植。施足基肥,一般基肥用量占整个生育期用量的70~80%,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无籽西瓜虽然对土壤要求不严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