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9 毫秒
1.
徐荔 《广东建材》2013,(8):46-49
人工挖孔桩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桩基础形式,具有造价低、工艺简单、质量控制容易、承载力较高等优点。人工挖孔桩端承桩为主,桩端持力层通常为强风化、中风化和微风化基岩。在计算桩的竖向承载力时,一般不考虑桩侧阻力的作用,桩侧阻力是否参与桩的竖向承载力计算影响到人工挖孔桩的经济性,有时甚至决定采用挖孔桩方案的可行性。本文介绍厦门某高层商住大楼人工挖孔桩的静载试验结果,分析了孔桩竖向承载力的试验值与设计计算值之间的差异,得出本地区强风化花岗岩土层的实际承载能力比规范法设计计算的设计值要大。  相似文献   

2.
陈鸿  曹权 《工程勘察》2012,(2):21-26
根据波速孔压静力触探探头和静压桩在软粘土中贯入的特点,基于小孔扩张理论、一维固结理论和有效应力原理,建立了以波速孔压静力触探试验参数计算软土中单桩的桩侧承载力极限值、桩侧承载力时效性以及沉桩瞬间桩周土中的超静孔隙水压力的理论解。以昆山某试验场地的现场试验值与相应的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两者非常吻合,说明波速孔压静力触探试验在桩基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根据静力触探探头和静压桩贯入软土时的特点,采用柱孔扩张理论来模拟圆锥锥身和桩身贯入过程中应力场的变化,采用球孔扩张理论分析锥尖和桩端的挤土受力情况,推导出该条件下柱孔扩张和球孔扩张的极限扩孔压力理论解,在此基础上,对静力触探探头和静压桩进行受力对比分析,推导出利用波速孔压静力触探试验成果估算静压桩极限承载力的理论表达式。理论计算值与现场试验桩的静载荷试验结果较为吻合,说明该理论解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有些情况下,单桩竖向承载力的计算值会大于单桩静载荷试验值。结合二个具体工程的单桩动静载试验来说明:在桩基础设计中,如何正确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和找出桩身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某工程4组采用后压浆技术的人工挖孔桩和普通人工挖孔桩的静载荷对比试验,得到了各组试桩的Q-s曲线,并将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证明,后压浆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基桩的承载力,并能明显减小桩的沉降;同时也验证了后压浆人工挖孔桩的承载力可以通过经验公式进行估算。应用的经验公式及其计算参数可供同类型地质的后压浆人工挖孔桩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人工挖孔嵌岩桩桩顶、桩端及桩周各主要土层的分界面埋设钢筋计的静荷载试验,分析了嵌岩桩侧阻力、端阻力的变化规律。并对实测结果与勘察报告建议值以及规范计算值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岩性、嵌岩深度等对承载力的影响,提出了计算嵌岩桩承载力所需系数的取值。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3种不同的地基基础沉降计算方法,结合某工程实例,分别采用此3种计算方法进行了夯扩桩筏基础的沉降计算,并把所得的3种计算值分别与单桩静载荷试验、建筑物沉降观测所得的夯扩桩筏基础沉降值进行比较。分析表明:地基基础设计计算以地方标准更接近其真实值;单桩静载荷试验得到的桩顶沉降量对基础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现场原型试验,对微型桩杆塔基础的水平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应用于输电线路工程的微型桩基础,微型桩单桩一般采用水平允许位移控制确定其水平承载力设计值,可采用现场试验结果反算得到m值,进而进行单桩水平承载力设计值的计算;微型桩群桩水平承载力可通过单桩水平承载力乘以桩数和水平群桩效应系数得到,水平群桩效应系数只考虑桩的互相影响效应和桩顶约束效应。只要选用合理的设计参数,可采用本文提供的设计方法进行微型桩杆塔基础水平承载力的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9.
根据大量的试验、观测资料,对沈阳地区砂土碎石土地基挖孔桩的设计与测试等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锚桩抗拔力计算提出了两种实用方法;对超短桩的试验结果同浅基础做了分析比较;通过与其它桩基础比较,发现挖孔桩具有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10.
挖孔扩底桩桩侧摩阻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河南省济源市某公路工程实例,通过对挖孔扩底桩桩侧摩阻力试验研究,指出人工挖孔扩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公式中应计算桩侧摩阻力,对设计、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采用自平衡测试法对澜沧江特大桥二根人工挖孔嵌岩桩进行了静载荷试验,并采用钢筋计测试元件进行了桩身轴向应力测试,得到了桩极限承载力、桩端阻力以及桩侧摩阻力。综合分析了国内规范中嵌岩桩极限承载力理论计算的优缺点,将试桩极限承载力测试结果与现行规范极限承载力计算值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规范计算结果均小于实测值,部分不计嵌岩段侧摩阻力的规范计算值过于保守。  相似文献   

12.
齐宏 《四川建材》2010,36(3):224-224
介绍了人工挖孔灌注桩的特点,适用的地质条件和单桩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结合某工程给出了对嵌岩桩的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的确定方法,就施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给出了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欧洲法"的基础上,引入基于孔压静力触探测试(CPTU)不排水计算方法的基桩承载力计算式。基于世界范围内不同土质的试验成果,通过反分析给出算式中相应参数的非线性确定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CPTU的刚性桩承载力非线性计算方法。结合工程实例,将文中方法与其他4种基于静力触探试验或孔压静力触探试验估算的单桩承载力与现场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非线性计算方法不仅考虑了桩周土的应力历史和桩土响应的非线性,同时考虑了桩长效应;并且侧摩阻力修正系数并非一定值,而是根据修正锥尖阻力和水平应力确定,更加符合现场情况,该法计算的单桩极限承载力更加接近实测值。  相似文献   

14.
砂性土中桩端荷载-沉降关系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俞峰  陆世英  张世民 《岩土工程学报》2005,27(12):1425-1429
提出了一个基于球形孔扩张理论的模型,用于模拟砂性土中长桩的桩端变形性状。该模型对Vesic(1972)的解答作了改进,同时考虑了砂性土强度指标在高应力下的衰减和在高密度下的增长。模型参数可通过土的初始竖向有效应力及标准贯入试验N值求得。球孔塑性区的平均体积应变不再需要通过土工实验,而是利用有限应变理论计算获得。在考虑了孔扩张过程中的能量守恒原理后,可得桩端土的特征变形值,从而进一步推出桩端的荷载–沉降关系。该模型计算结果与两根静压长桩的现场试验比较,结果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水泥土引孔桩工艺与常规工艺的现场静载试验研究,以现有的试验数据为基础,采用有限元分析工具ABAQUS对水泥土引孔桩和直接压桩进行有限元模拟,对单桩承载力以及桩土之间共同工作特性和相互作用进行数值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参数设置和接触模拟,计算与试验所得的Q-s曲线吻合良好,水泥土引孔桩的承载力大于相同尺寸的直接静压桩,其承载力提高机理是桩侧摩阻力的提高。分析结果可为水泥土引孔桩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人工挖孔桩在我国现有设计施工技术条件下仍是重要的桩基类型之一,但近年来人工挖孔桩护壁破坏造成塌孔的施工事故时有发生,护壁厚度不足可能是造成塌孔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章分析了传统人工挖孔桩护壁厚度设计时土压力取值、护壁厚度计算模型、材料设计强度取值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有效的圆形挖孔桩护壁厚度设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前规范中管桩的水平承载设计仍参考普通灌注桩,造成设计偏于保守。为了揭示管桩双桩在水平荷载下的承载机理及群桩效率综合系数的安全储备值,结合黄河冲积平原某工程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管桩双桩承载力试验值大于规范计算结果,得到的群桩效率系数是规范法计算值的1.20~1.35倍。研究成果可为今后同类地区水平承载管桩的设计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米海珍  文桃  刘辉 《建筑科学》2012,28(9):33-39
石灰桩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尤其是在湿陷性黄土地区使用广泛。该工程问题的实践已有很多,但目前仍不能完全根据地基的土质特性和材性来进行求解设计。作者曾通过实验得到了生石灰体积膨胀率与其约束力之间的关系。本文在此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将桩体膨胀率和桩周土体的约束力视为一个耦合问题来探讨该计算理论,并认为土体具有理想弹塑性且服从C—M屈服条件,利用弹塑性理论求解。由此得到:桩周土体约束力(桩孔压力)取决于生石灰的膨胀性能、土质参数及埋深,而与桩孔半径无关;桩孔塑性半径、桩孔压力及埋深三者的关系;孔边位移、桩孔压力及埋深三者的关系;桩孔塑性半径及水平位移均与桩孔半径成正比。得到以上关系后,只要通过实验测得生石灰料的膨胀参数和土质参数就可进行工程设计,而不是之前的根据经验估计布桩间距和桩体积膨胀率来进行设计。文中还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该理论公式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利用文中推导公式进行设计较以往的经验判断更为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软土地基中静压桩的承载性状发现,静压桩的单桩承载力随时间的提高主要来源于桩侧摩阻力的增长,而桩端阻力变化对承载力的时间效应影响较小。静压桩承载力随时间增长的关系,可以用对数曲线描述。根据静压桩的贯入机制,将沉桩过程模拟为半无限土体中一系列球孔的连续扩张,土体假定为Mohr-Coulomb材料。基于球孔扩张理论,计算出不同时期桩侧极限摩阻力和桩端阻力,从而进一步求得不同休止期的静压桩极限承载力。与现场试验资料对比分析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变化规律一致,且误差较小,能够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20.
软土地基人工挖孔桩承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人工挖孔桩试验中预埋测试元件,研究桩的荷载传递机理。通过统计、分析福州地区300根人工挖孔桩静载试验资料,提出本地区人工挖孔桩承载力计算方法和桩端常用土层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通过模型桩试验,对比了有无扩大头及扩大头不同直径对人工挖孔桩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