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水灰比为0.3的高性能混凝土(HPC)作为研究对象,对处于不同养护温度条件下的HPC早龄期力学性能尤其是受拉弹性模量进行试验研究,探讨HPC力学性能的发展规律与混凝土构件早期开裂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HPC各项力学性能之间存在很好的相关性;此外,相对抗拉强度的发展速度要低于相对拉伸弹性模量的发展速度,这对于早期HPC开裂的影响是负面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试验研究了养护时间、骨料级配、水灰比、骨料体积含量和最大骨料直径对早龄期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早龄期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大而减小,但随着水灰比的增大而增大;早龄期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随着骨料体积含量和最大骨料粒径的增大而减小;也发现骨料级配对早龄期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混凝土》2010,(9)
水化反应作用下,早龄期混凝土产生温度和自生体积等变形,受到外部以及自身温差、线胀系数等差异引起的内外约束后,混凝土应力很容易超出其抗拉强度并导致结构开裂。基于混凝土温度场和应力场仿真计算理论,对早龄期混凝土温度应力、徐变和约束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早龄期混凝土裂缝主要与温度、自生体积变形和约束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李昊  邓明铖 《建筑安全》2012,27(11):40-44
结合国内外相关实验数据,对受地震影响的早龄期混凝土的力学形状进行了考察,并就地震影响与早龄期混凝土钢筋握裹力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同时,根据早龄期混凝土受振动或地震影响后的钢筋握裹力分析,认为在判断受地震影响的早龄期混凝土钢筋握裹力的可靠性时,应重点对钢筋与混凝土的界面状态进行分析。文中介绍的实验数据及分析过程可供施工及质检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5.
柯杨  张鹭  田水  刘扬 《混凝土》2020,(8):88-92,97
为了研究轻骨料混凝土内部的早龄期湿度变化规律,采用0.35、0.45水灰比,40%、20%的粗骨料体积比,堆积密度为900、500级的轻骨料制成轻骨料混凝土试件,对早龄期轻骨料混凝土开展了一维湿度扩散试验和自干燥试验研究,并采用拟合的方法建立了早龄期轻骨料混凝土一维湿度扩散和自干燥作用数学模型。试验结果显示,水灰比、粗骨料体积比和级别对混凝土内部的湿度扩散规律有明显的影响,水灰比越低、粗骨料体积比越大,粗骨料密度等级越低,轻骨料混凝土内部湿度传输速率越快;自干燥试验显示,水灰比不同的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降低速率基本相同;数学模型和轻骨料混凝土试验数据计算吻合,可揭示早龄期轻骨料混凝土湿度扩散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以掺加矿渣微粉的高强混凝土为研究对象,以水胶比、干燥开始龄期为实验参数,综合考察了干燥条件下的混凝土收缩性状,基于水化反应程度的评价建立起自收缩、干燥收缩的体积变化成分分离方法,分析了干燥条件对自收缩应变的影响,进而评价了体积变化各成分的影响度。  相似文献   

7.
准确研究与分析混凝土的早龄期性能,是有效评价混凝土开裂敏感性的前提.温度-应力试验机可以同时进行单轴约束试验和自由变形试验,能准确地测量混凝土早龄期的体积变形、抗拉弹性模量和徐变松弛,以及不同约束程度下的应力发展,可准确分析和评价混凝土的早期开裂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早龄期混凝土开裂现象,为掌握其应变变化规律,通过日大气温度变化影响下早龄期混凝土应变随时间变化的模拟试验,采集试件的应变及重量数据,分析早龄期混凝土在日气温变化影响下的应变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日气温变化的升温和降温过程中,早龄期(3d内)混凝土均数次出现量级达100×10 -6的剧烈收缩,受到约束时可产生易使混凝土开裂的应力;不同水灰比混凝土之间的膨胀应变差值、收缩应变差值分别可达100×10 -6、200×10 -6。  相似文献   

9.
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大体积底板采用2m宽的后浇带、以及10m、15m、20m替换后浇带等4种施工方案.有限元计算中,考虑了混凝土材料的早龄期收缩、浇筑顺序,同时考虑了底板的各种边界约束条件,并用早龄期高应力区域对比分析了各计算方案,结果表明,采用后浇带替换的施工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早龄期温度场性状的基本特点进行合理分析,提出水泥混凝土路面早龄期温度场控制的基本思路,总结早龄期温度场相关参数相关敏感问题,提出具体温度控制方法和相关方法的评测方式,以期为我国道路工程事业提供有利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大体积混凝土早期的开裂约60%起因于温度收缩。通过优选原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根据不同的气候变化及结构情况组织混凝土的生产和施工,并利用先进、准确、及时的测温系统监测的结果来指导混凝土的养护方法,有效地控制某大学高层住宅基础底板的早期开裂。实现了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早龄期高强混凝土自收缩的测量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文章介绍了用电容传感器测量高强混凝土早期收缩变形的基本原理和测量方法。其测量精度和测量范围能够完全满足对高强度混凝土收缩进行研究的需要 ,同时变形的测量可以从混凝土初凝开始 ,解决了高强混凝土收缩相关课题研究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3.
混凝土早期温度场引起的变形是其开裂的重要原因,早期导温和导热系数是计算混凝土早期温度场的重要参数。受混凝土早期特性的影响,其测量方法只能基于瞬态热流法,测量精度低是现有测量方法的主要缺陷。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平行热线法测量原理的导温和导热系数高精度测量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试验装置。试验结果表明其稳定性和测量精度比现有方法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4.
宋少民  计桂玢 《建筑技术》2011,42(9):847-849
通过试验研究不同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其性能的变化规律,主要包括粉煤灰替代量变化对混凝土初终凝时间、早期开裂和强度的影响,证实随着粉煤灰掺量增加,粉煤灰混凝土初终凝时间延长,早期抗裂性提高。粉煤灰掺量增加对混凝土早期强度降低较多,但后期强度提高幅度相对较大。基于饱和面干骨料配制的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在56dH时可基本达到设计强度。  相似文献   

15.
Curing techniques and curing duration have crucial effects to the strength and durability of concrete. Proper curing can protect against moisture loss from fresh concrete. The objective of this experimental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early-age behavior of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HPC) under various curing methods. Laboratory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arly-age shrinkage development, temperature change, and evaporation rate when different curing methods were used. Four curing techniques and two curing durations were applied to concrete deck slab and cylindrical specimens. The measured experiment data were also compared with several shrinkage prediction models. The results show that proper moisture-curing method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concrete temperature due to hydration heat and limit the development of early-age shrinkage strains. The concrete of a longer curing duration would yield lower shrinkage deformation and lower evaporation rate.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 and improve the testing methods for more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the early-age autogenous shrinkage (AS) in concrete. During the first 24 h after casting, the temperature of concrete rises due to hydration heat and causes the simultaneous development of thermal deformation (TD) and AS. Because there is no general agreement on evolution of coefficient of thermal expansion (CTE) in the literature, the most commonly adopted approach of subtracting the TD based on an assumed constant value of CTE results in incorrect values of early-age AS. To avoid such errors, we propose improvements in measuring rig and control of hydration-induced temperature, which serves as an aid in achieving isothermal conditions in concrete specimens right after casting. The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improvements is investigated by performing a series of tests under semi-adiabatic (including TD) and artificially controlled isothermal conditions (excluding TD).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S calculated from semi-adiabatic tests is significantly underestimated at early ages, which is probably due to considering inaccurate values of CTE at early ages. Therefore, we recommend the incorporation of proposed improvements into existing test methods or that an appropriate method of determining the evolution of CTE be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7.
对当前混凝土早期裂缝日趋严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规范在抑制早期裂缝方面有待重新评估的内容,并通过早期收缩试验对早期收缩裂缝的控制进行了研究,认为加强初凝后的早期保湿养护是抑制这类裂缝产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禹凯  钱晓倩  张轶伦  周富荣 《混凝土》2007,(5):64-65,68
研究在同水灰比的试验条件下,聚丙烯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早期收缩和流动性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能在一定范围内降低混凝土的早期收缩,纤维的减缩效果随掺量的增加而增加;减缩率与掺量不呈线性关系,当纤维掺量达到一定时减缩率增加不明显.由于聚丙烯纤维的掺入会明显降低新拌混凝土的坍落度,在确定聚丙烯纤维的最佳掺量时应综合考虑减缩效果和坍落度损失、经济等因素,聚丙烯纤维的掺量宜选在0.9 kg/m3左右,即体积掺量在0.1%左右.  相似文献   

19.
以桥面板等高性能混凝土板式构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测试了板式构件不同截面厚度位置处早期收缩分布情况,探讨混凝土早期收缩变形与温度、湿度发展过程。结果表明,混凝土板式构件的内部厚度方向不同位置处的相对湿度随龄期都呈现逐渐减小趋势,并呈现两阶段特征,同时,混凝土板式构件早期收缩变形厚度方向不同步,导致板式构件表面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大于当时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表面就会出现浅层裂缝,这与实际工程中发现的板式构件表面开裂情况相吻合。混凝土板式构件早期收缩变形与相同配合比混凝土的早期自由收缩变形进行比较,引入相对约束度并建立了混凝土板式构件早期收缩变形的预测模型,并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其特点是能预测高性能混凝土板式构件不同截面厚度位置的早期收缩变形,对控制混凝土桥梁板式结构的早期收缩裂缝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养护方法对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试验研究和工程实例,指出减水剂的掺入大幅度地增加了混凝土的早期收缩,而早期养护能大幅度减小掺外加剂混凝土的早期收缩和后期收缩,对控制混凝土的非荷载裂缝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