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解决工程项目招投标尤其是大型工程存在的工程预算精确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将BIM应用于招投标系统的设想,首先分析了基于BIM招投标系统和工程预算的业务流程,然后设计了基于BIM的招投标系统架构。基于BIM的招投标系统可有效地解决大型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整个招投标系统的精确度,有助于企业进行决策和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本文系统梳理了澳大利亚BIM相关机构及发展历程,重点调研了澳大利亚BIM标准及实施政策情况,从BIM成熟性及市场扩散基准体系、BIM/IPD培训及教育工作、悉尼歌剧院项目BIM应用情况三方面介绍了澳大利亚BIM项目实践与应用情况,通过对澳大利亚BIM发展基本特征及挑战的分析,提出了启示与展望。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机场既有建筑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引入后,对机场既有建筑运营、节能降耗等方面产生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为BIM技术在机场既有建筑中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刘紫高 《门窗》2013,(8):201+206
BIM模型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接下来我们将针对BIM的特点简单阐述BIM模型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面向建筑全生命期的集成BIM建模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为解决建筑生命期各阶段的信息“断层”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但目前BIM应用主要通过文件进行数据交换和管理,无法形成完整的建筑信息模型,难以实现BIM的全部价值。本文针对完整BIM的创建,提出了面向建筑全生命期的集成BIM构建框架,通过研究集成BIM基本结构、建模流程、应用架构以及建模关键技术,开发了BIM数据集成与服务平台(BIM Data Integration and Server Platform,BIMDISP)的原型系统,并通过实际工程的应用,验证了BIMDISP的可行性和适用性,为面向全生命期的BIM创建、管理与应用探索了新的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6.
周毅  李曦  陈永祥 《建筑经济》2012,(11):101-104
在工程建设产业信息化的过程中,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是发展趋势。分析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基本功能与特点,对比国内外在BIM应用上的发展状况和差距,指出BIM在工程项目设计中的主要应用障碍,从多个角度分析原因并提出扫除障碍的建议,并通过BIM技术推广的案例,总结工程设计单位在推广应用BIM技术中通常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推行信息化的力度不断加大,BIM在结构工程领域的应用面狭窄问题也越发突出,建立系统的定量化方法体系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而在结构物全寿命周期下针对上述问题所开展的讨论较少,主要工作集中在软件或模型协同应用层面,忽略了对BIM模型本身的研究,没有为结构工程专业内研究与应用BIM建立起一套系统性的方法。针对该现状,以结构BIM模型为中心,采用信息分析方法、文献追溯法及逆向分析法,从BIM的应用价值开始,基于结构物全寿命周期进行文献分析,按照数据元的描述、数据集的划分、信息交互方法、过程控制原理、软件工程方法学、建筑信息化的顺序进行论述。通过上述论述展现了以已有研究成果为基础,建立结构BIM方法构型的文献研究基础和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深化设计—工厂预制—虚拟预装配模型一体化”的装配式机电精细化BIM模型控制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装配式机电BIM模型在深化设计、预制加工、装配安装等流程中的精细化控制技术,并结合实际项目进行了成功应用,通过BIM模型的精细化控制技术在提高BIM模型精准度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为装配式机电安装精度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
我国目前仍是发展中国家,建筑业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占据主导性地位,然而建筑行业是极其消耗能源的行业,目前建筑行业消耗的能源在全国总能源消耗总量中占比非常巨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能源消耗也将逐渐扩大,由此导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所以减少建筑行业能源消耗已经成为当下建筑业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基于BIM技术的预制装配式建筑能够打破传统建筑损耗大量能源的弊端,以其绿色低碳的优势需要在我国建筑行业大量推广。该文通过分析基于BIM的预制装配式建筑与绿色施工的关系,提出了一些预制装配式建筑在绿色施工中的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0.
于琳 《安徽建筑》2014,21(5):148-150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是一种全新的建筑理念和技术,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明确将加快建筑信息模型在工程中的应用列入“十二五”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的总体目标.文章结合有关文献,介绍了BIM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及BIM在国内的应用现状,并结合案例,进一步分析BIM对建设工程质量带来的影响,最终得出BIM技术能促进工程质量精细化管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随着BIM技术在我国的风靡应用,BIM为海量资料管理带来了新的视角。在对系统功能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借助BIM技术、Web3D、数据库管理等技术,提出包含数据服务层、功能平台层和可扩展应用层的平台架构,研发出基于BIM的施工资料管理系统,实现了基于Web功能的BIM模型与施工资料的交互管理,并提供不同用户权限,随时随地通过网络直接查看施工模型以及查询相关施工信息,为多参与方协同化资料管理系统提供可行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钱苏 《城市建筑》2013,(8):49-49,57
BIM技术是以"信息"为核心,贯穿于建筑与结构设计、建筑施工及运营管理等建筑全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本文主要通过介绍BIM系统的特点阐述了BIM系统在施工领域中的应用,并对BIM系统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以此希望加强BIM在建筑施工行业的推广,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建筑施工的品质,给绿色施工提供一个有效地技术化保障。  相似文献   

13.
BIM技术在建筑业的应用能力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BIM技术是数字技术在建筑业中的直接应用,正在引领建筑行业一次史无前例的变革。在文献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BIM技术的应用能力,对BIM的主要工具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分析,指出了阻碍BIM技术应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相关的建议。该研究有利于建筑行业实践者对BIM技术的应用能力有全面的理解和掌握,促进BIM技术在实际建设项目中的广泛应用,并为BIM技术研究的学者指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建筑工程领域出现两种变革性的新技术:一种是新的建筑工程管理概念模式:精益建造(Lean Construction,LC);另一种则是新的信息技术: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两者协同应用到工程实践中比单独应用其一所带来的价值更大,所以探求两者间的交互关系很有意义。本文在详细分析精益建造原则和BIM 技术功能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交互关系矩阵,探究两者间交互作用,并给出协同应用建议。本文研究可供工程项目参与各方制定精益建造和BIM 技术应用策略时参考,指导工程实践,增加项目价值,提升行业效率。  相似文献   

15.
根据实际工作提出民营建筑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针对这些风险,从法律意识、工程承接、承包人选、过程控制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法,以使民营建筑企业稳健运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保障建筑施工安全角度,基于BIM虚拟施工技术,构建了由资料基础模块、BIM虚拟施工模块以及安全监控模块3部分组成的多维数字化安全管理体系,重点分析了其中的关键环节,包括危害因素识别,危险区域划分,施工空间冲突管理,安全措施制定,实时安全监控、安全评价以及基于BIM的数字化安全培训等。并以防范高处坠落事故为例,介绍其应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我国建筑企业现状的分析,指出管理信息化是我国建筑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另外通过对3种管理信息化模式的比较,得出了目前我国应采用以ERP为主的管理模式的结论。文章还对建筑企业实施管理信息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 BIM 技术和博弈理论,通过对传统施工企业进行分类,制定企业级 BIM 技术应用的实施流程框架,指出自主设置,外包,合作 3 种实施模式,以及每种模式下的具体实施流程步骤。并运用博弈理论期望效用函数,结合不同规模的施工企业,进行 3 种模式下的博弈分析,给出不同规模企业 BIM 技术应用选择方案。为企业级 BIM 应用提供了具体的实施步骤,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运用 BIM 技术的行之有效的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19.
BIM技术能够解决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对建筑企业产出效率有所提高,可实现施工的精细化管理,为了进一步提升施工企业管理水平,分析了BIM技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20.
张星魁 《建筑施工》2021,43(2):289-290
通过对BIM技术应用支撑体系的建设情况与大中型建筑企业BIM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推进BIM技术应用的具体做法与举措,以期为建筑企业提升BIM技术应用能力、普及BIM技术及深度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