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Planning》2014,(3)
文章对艺术设计课程数字化发展的状况按照其发展历程进行阐述,分析了其从工艺美术向艺术设计再到数字化的转换,从教学角度思考艺术设计的民族化与数字化问题,提出民族文化对于数字化艺术设计教学的意义和定位,从而思考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13)
平面艺术设计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新时期,平面艺术设计富有极强的时代特征,反映了社会的发展程度与人们的审美需求。文章通过分析新时期平面艺术设计的特征,并对新时期平面艺术设计特征进行思考,从而把握新时期平面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为平面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1)
随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企业对艺术设计类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对艺术设计人才的专业素质要求也不断的提升。为了更好的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教学改革,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8)
近年来,在平面艺术设计中民族元素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了,中国民族元素的应用使得平面艺术设计更具艺术效果。在现今文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具备独特文化民族元素有效在平面艺术设计中的有效应用,有效促进了中国民族元素与国际潮流的融合。本文主要对平面意识设计中,中国民族元素与国际潮流的有效融合进行了介绍,以期为我国平面艺术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13)
商品生产、人们的精神生活等方面离不开平面艺术设计。通过探析影响平面艺术设计领域发展的因素,能够帮助该领域获得更大的发展活力,促进其快速发展。文章通过分析影响我国平面艺术设计领域发展的因素,并指出其未来发展趋势,为我国平面艺术设计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21)
如今,现代平面设计与文化、科技、经济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现代平面艺术设计兼具艺术性与经济性,是一种实用艺术形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设计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设计是人类发挥创造力的最佳途径。现代平面艺术设计的技术性、经济性、文化性决定了只有在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下才会产生繁荣的局面。平面艺术设计同样是一种生产力,不能脱离经济,经济也促进着设计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改革创新,这对于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一定影响,任何社会技术发展都是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尤其是虚拟现实的科学技术发展为社会生活和生产提供了便捷而重要途径,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的领域,可以说虚拟现实技术为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发展带来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艺术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市场需求角度看,艺术设计是一种创造产品和价值以满足人们需求的重要方式。同时,艺术设计又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社会、经济、文化、市场以及科技等多方面。因此,艺术设计的教学也应该围绕这些方面综合考虑。该文作者通过分析市场需求环境下的艺术设计教学,从艺术设计教育要与产业需求融合、市场需求对艺术设计教师的能力要求、社会实践锻炼学生职业素养、艺术设计教学内容要向市场需求方向延伸几方面,提出适应市场需求环境的艺术设计教学方式,做到艺术设计与市场共同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1)
当今社会,信息传播的速度日益加快。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我国环境艺术设计存在对地域文化有所忽视的问题,地域文化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并不广泛。中国在不断发展,传承和创新应该始终是环境艺术设计关注的重点。该文讨论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1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因此,文章从生态理念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进行环境艺术设计,使环境艺术设计既能够充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与空间需要,又符合一定的生态理念,从而实现自然环境系统与人类社会的和谐相处,使得环境艺术设计体现出人性化与生态化的有机协调与统一。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5,(1)
在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过程中,平面构成是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目前,我国高校在平面构成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手法单一,注重模仿而忽略创新,不注重学生平面设计能力的培养等。文章首先概述平面构成在艺术设计专业中的作用,进而分析平面构成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最后着重论述关于数字化时代平面构成教学的一些思考建议及创新策略,力求全面提升平面构成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5,(5)
环境艺术设计是艺术设计领域较为重要的一门学科,涉及诸多方面内容,综合性较强。近年来随着艺术事业的不断发展,环境艺术设计学科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教学地位不断提高。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环境艺术设计的社会作用及其内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这样的背景形式下,有必要进一步创新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笔者主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几点关于环境艺术设计创新教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6,(8)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聋人高等艺术设计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也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文章分析了数字化对聋人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理念、教学体系的挑战,并结合聋人大学生的特征,指出将聋人大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素质、全面发展的数字化艺术设计人才,使他们融入社会,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重要举措;还探讨了数字化时代聋人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技术、聋人大学生的受教育途径、聋人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6,(3)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思想观念亦是不断变化,审美取向也随之变化。传统表观类文化建筑风格早已不能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及人们的多元化审美需求,环境艺术设计重要性亦是逐渐显现。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应充分满足人们的审美观,以更具时代气息及活力,基于先进科学技术而将其创造的更加优秀,所构造的文化建筑更近人意。因此,分析基于审美心理角度的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对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水平提升有着极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任何一种艺术门类在发展历程中都面临着传统和现代关系处理的问题,在平面艺术设计的领域当中同样如此。要想推动平面艺术设计的创新发展,就需要融合现代化的元素以及时代的动力,同时还必须承担起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彰显出我国传统的艺术特色以及民族精神。随着艺术融合程度逐步增强,我国的平面艺术设计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在现代化的发展中继承传统文化,彰显民族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3,(20)
文章主要分析了国外文化创意产业与国内艺术设计的关系,以及国内艺术设计的发展状况,认为社会的各个方面如文化、经济、大众生活等都受到文化创意产业带来的冲击,提出了在借鉴发达国家文化创意成功经验的同时,应该注意保持原创性,打造自己的品牌文化,更加注重创意产业的本土化发展等观点。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创意文化产品设计越来越受欢迎,文化创意产业不断发展,已然称为我国经济支柱性产业。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模式也需要发生转变。本文首先分析创意文化产品设计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然后探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模式的改进,最后提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模式的转变策略,望采纳。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3,(3)
目前,学术界尤其是众多高等美术设计院校将包装归属于平面艺术设计领域,强调两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一些从事包装设计的专业人员甚至将平面设计的理念用于包装设计,将包装设计引入单纯追求平面视觉艺术的歧途。这种理论认识上的错误,使包装设计工作者、高等院校教师及在校学生对包装设计产生了一定的误解,直接影响了包装设计教学与包装设计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为此,笔者从包装设计与平面艺术设计理念两组概念出发,探讨包装与平面艺术设计的相同之处及存在的差异,望与读者共勉。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6,(2)
中华民族传统色彩、图形等视觉元素,在历史长河中经过不断发展变化,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特征与文化习性。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信息交流日益快捷的今天,中华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在交流、碰撞中不断变革和发展。中华传统图形视觉资源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对世界文化艺术的发展与创新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韩国现代艺术设计中有很多中华传统图形视觉资源的印记,这推动了韩国现代艺术设计在世界艺术设计领域的迅速崛起。文章首先简述了中华传统图形视觉资源及其与现代艺术设计的关系,然后重点阐述中华传统图形视觉资源在韩国的现代服饰、现代广告和现代包装等方面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现代社会各国交流密切,不同文化激烈碰撞、不断融合,艺术设计也得到了长足性的进步,与此同时,我国高校也对艺术设计教育增加重视程度。在此背景下,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进行了不断地改革与创新,艺术设计教育也不断进步,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仍有很多问题对高校艺术设计的进步形成了阻碍,本文将高校艺术设计现状问题加以整理,并试分析教训模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