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依据国内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现状,剖析地下空间环境的人们生理、心理环境面临的问题,理清了人的需求、行为、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从人的生理层次、心理层次与情感层次探讨地下空间人性化设计的要点与方法,提出了如何通过具体的环境设计来满足人们处于地下空间时的心理与行为需求的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2.
孙薇薇 《山西建筑》2006,32(20):41-42
分析了人与空间环境的关系,从人在广场中心理安全需求、向往自然的需求、行为心理需求三方面探讨了广场中人的心理需求对广场人性化设计的影响,为城市广场、空间环境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余璨 《中外建筑》2013,(5):30-31
人们根据自身的需求创造了城市街道空间环境,反过来,城市街道空间环境也影响着人的行为,人性化的街道空间环境与人的行为、心理息息相关。本文针对街道的现实功能,通过分析人在空间环境中的行为心理特性,提出人性化街道空间环境构建框架,为城市街道空间环境设计实践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薇 《工业建筑》2004,34(12):36-38
从人的生理行为和心理感受分析城市步行街环境规划设计 ,强调“以人为本”的环境设计理念 ,为城市街道空间的创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岳麓山东大门设计,总结出大门设计应该树立整体的思维,注重环境的需求,尊重人的行为和心理,以求达到建筑与城市、建筑与环境、建筑与人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6.
刘燕萍 《山西建筑》2004,30(21):23-24
通过琴台文化艺术中心的设计实践,从城市尺度入手,构筑涉及人与环境之间视觉和心理、行为感觉上的联系。并针对这个项目,将琴台文化艺术中心总体规划布局的设计创意进行介绍和评析。  相似文献   

7.
吴亮  陆伟 《城市建筑》2011,(5):127-128
本文从环境行为角度探讨与地下空间社会心理有关的场所性问题,提出环境、行为与设计系统之间的关联.设计通过对动线系统、意象系统和生态系统的控制,可以改善地下空间环境的可达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从而对使用者的行为心理产生积极影响,进而提升地下空间的场所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岳麓山东大门设计,总结出大门设计应该树立整体的思维,注重环境的需求,尊重人的行为和心理,以求达到建筑与城市、建筑与环境、建筑与人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人的意识感的不断增强,人与空间环境产生的交互行为种类随之增多,而交互性设计强调的是人与空间环境的互动交流,其摒弃了传统空间的单方面主动,利用交互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双向能动,提高了人群的幸福指数,从而实现了人对空间的充分认知。本文从行为心理视角出发,探讨了城市公共空间边界设计的原则和策略,以期为未来城市建设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胡赛强 《中国园林》2013,29(1):83-86
城市开放空间景观破坏行为时有发生,给城市环境、文明形象带来了不利影响和经济损失。对于破坏产生的原因,往往单方面归结于破坏者道德水平低下,而忽略设计是否考虑到人的使用行为心理以及管理是否完善到位等方面的因素。破坏行为是否可以通过某些途径得到控制,甚至于消除?论述景观破坏行为概念、根据破坏行为主客体归纳破坏类型、人群年龄和空间分布特征,从心理、环境、设计和管理角度分析其成因,同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来规避破坏行为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建筑光环境设计已经成为建筑艺术体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于建筑中自然光和人工照明等共同构成的光环境是如何影响人们对于建筑的体验这一问题却少有人关注和研究。然而,我们知道,不同的建筑对光环境的设计要求是不同的。因此,在实践当中,建筑师必须了解光环境设计目标和设计理论及其应用。目前,现有与建筑光环境设计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人体工学、心理因素、环境问题。着眼于建筑光环境设计中的心理学因素,从心理学中的感觉、知觉、视觉心理学等理论出发,讨论了建筑光环境和心理原理之间的关系,为建筑师设计和改进光环境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全文分四部分:简介、与光环境相关的心理学理论;建筑光环境与视觉心理学及实例、总结。  相似文献   

12.
人居环境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工作,建造好的人居环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结合古代风水学和当代环境设计的有关方法,阐释“有形”和“无形”因素对人居环境设计的双重影响,以及两者间的辨证关系,旨在与同行探讨一种人居环境设计的新方法,以达到人、建筑、环境三者的和谐统一和有机共生。  相似文献   

13.
深基坑支护设计影响因素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基坑工程是当前岩土工程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如何有效控制基坑变形,使基坑工程既安全叉经济,是人们一直探索的课题。深基坑的支护结构的变形是影响基坑变形的重要因素。针对武汉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粉质粘土,通过大量的真三轴试验模拟了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应力路径,了解了开挖过程中基坑土体的变形性状,并得到了邓肯一张模型的各参数,建立了深基坑支护结构的非线性弹性模型。同时以平面应变有限元法为基础,通过对武汉某基坑工程进行基坑变形的计算分析,分析了支护结构的刚度、基坑的开挖宽度、土体的变形模量、插入深度、支撑位置和坑内土体加固、基坑开挖的时空效应和基坑周围水环境等设计、施工和自然环境因素对支护结构的变形的影响,了解了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支护结构变形、周围地层沉降的发展变化规律,并提出了一些控制基坑变形的方法措施,为深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旋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傅秀章 《工业建筑》2002,32(12):26-28
夏季 ,室外气候诸因素经过不同途径 ,对室内的影响会有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在设计时把握主要问题。讨论在住宅隔热设计中 ,针对不同的室内条件 ,应优先考虑的因素及相应的设计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重对寒地居住环境户外休息空间的设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其主要以居住区整体景观设计作为切入点,从中研究分析设计应重点考虑的因素及方法,适宜地设计会直接影响着居住区人们的感观和行为方式。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可以为人们提供了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16.
董婉君 《山西建筑》2012,38(24):35-36
结合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目的及意义,从影响人类居住的各类因素入手,探讨了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生态技术改善建筑状况,缓解建筑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指出建筑师设计时不仅应考虑建筑的功能和美观,还应注重环保和节能。  相似文献   

17.
城市滨水地区的景观资源丰富、潜在价值很高,如何更好地规划设计城市滨水区,成为城市设计的重要方面。本文以人、环境两大城市要素为基础,总结出基于互动关系下的城市滨水区设计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环境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从另一个侧面解读城市生活与人、城市环境的关系,以便更好地促进滨水区与城市的发展,从而实现城市转型。  相似文献   

18.
周李君 《城市建筑》2014,(17):289-289
近年来,人们对城市环境与出行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设计市政道路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人文因素等。要运用科学的设计来提升城市的品质,最终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主要针对市政道路设计的现状与改进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在城市与建筑的设计中,既要考虑营造适合残疾人的环境,又要尽可能为所有的人提供多种选项的"通用设计"的创意,这是我们的城市和建筑应该具备的基本使命。所以在对建筑或者环境的设计上要将众人都按照残疾人来考虑进行研究设计。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将无障碍设计赋予的社会使命以标准化的形式——通用设计来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20.
详细规划阶段城市地下公共空间系统设计探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克服地下公共空间缺乏自然光、没有方向感、封闭、不安全等问题,提高城市地下公共空间环境品质,创造出舒适、美观且富有文化内涵的空间环境,提出详细规划阶段地下公共空间设计引导的概念和设计的基本要求;并辨证的吸取了凯文.林奇的“城市设计五要素”理论,从通道、路标、节点、地区、边界五个要素出发对地下公共空间设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