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淡水社区工作室”兼具建筑教学实验室与介入社会转变的动力之一,经过710年的累积,在实践中确立了对于自我的判断与实践的方向,并且强化了这样的认识,1993年所参与提倡的“社区参与”与“都声设计”似乎已经成为台湾建筑专业所共享的价值观,这10年来,关于设计的工作项目更具有多元性,变动的“地方经验”重构了淡水社区工作室的社会作用,在真实的基地内外作用,全球影响与地域活化交织于生活空间的设计中,设计工作同时也不断地介入到空间生产机制铋的公私部门的协商之中。  相似文献   

2.
台湾的建筑师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历经政治、缝济、社害诸多层面的演化,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角色,对于实质环境有殊异的贡献。20世纪90年代“社区总体营造”成为台湾环境课题的显学,建筑师的角色开始质变,社区规划师与社区建筑师于此诞生,为台湾的生活环境催化了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3.
在对台湾新北市淡水老街社区更新及旅游开发观察的基础上,从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改造模式入手,探讨了社区营造对街区复兴及旅游开发的影响,通过对淡水老街几处公共空间改造的分析,论述了社区营造作为一种设计手法应对历史街区转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台湾大学城乡所进行的一次针对台北都会弱势社区“宝藏岩”的参与式设计为例,探讨空间专业者进行社区营造时,如何纳入社区民众参与设计,在哪些方面纳入民众参与々以及在何种程度上纳入民众参与?并探讨了该种模式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社区营造是城市存量更新的重要方式,其出发点为增进居民福祉。以此为目的,文章基于积极心理学幸福感相关理论,寻找积极心理学与设计之间的契合点,运用积极设计框架于社区营造。该框架指出设计可作为幸福感的直接来源、促进者、象征物或指导者,提升人的积极情绪、参与感、良好关系、意义感及成就感,并通过广州东莞庄南街社区营造实践进行了初步验证,得出了积极设计框架适用于社区营造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侯宇红  张学文 《规划师》2007,23(5):9-12
目前,中国城市居住社区空间建设处于复杂的背景环境中,且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居住空间片面、狭隘的理解,形成的一套实践模式也产生羁绊.在此情况下,社区空间营造应以土地使用为基础,以居住与休憩为核心,以自然生态与历史人文环境保护为前提,以建筑形态及其组合的引导与管理为内容,以环境设施与建筑小品为对象进行各方面规划.  相似文献   

7.
路郑冉  戴锏  孙伟斌 《华中建筑》2014,(11):171-173
社区是城市最重要的组成元素之一,该文将从社区规划的一个方向——社区空间形态营造方向入手,对社区空间及社区核心区的营造进行初步分析和研究。该文首先对城市社区空间营造提出相应的原则,并且在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单核心型社区、双核心型社区、多核心型社区以及轴核心型社区四种城市社区空间形态类型,最后提出社区核心空间营造的要点。该文的分析与研究都是为了给社区规划中的社区的空间形态营造工作提供可参考的依据。希望借此文章为今后社区规划以及社区建设的研究一些积累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以台湾四个典型的农村社区营造为例,通过对社区实地考察观摩,借鉴其合理有效的做法,并结合我省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5个方面探讨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社区户外空间适老化更新研究与实践的现状并提出问题。借鉴台湾地区经验,从社区营造的视角归纳社区户外空间适老化更新的"启动—发掘—憧憬—计划—执行—反馈"六个步骤,提出针对老年人身心需求的设计策略、灵活多样的沟通途径和发挥长者优势的社区参与三个要点,并以作者参与的新北市正德友善巷弄的营造设计与实践为例,阐述社区户外空间适老化的社区营造过程。  相似文献   

10.
高栋  李蕾 《时代建筑》2009,(2):30-35
当传统的社区配套已无法应对错综复杂的市场与消费需求时,社区商业当以何种姿态与理念参与到城市社区整体环境营造中,进而促进城市、社区、市场与商业的共同繁荣,是文章分析的重点。文章立定区位理论,对都市型与近郊型两粪社区商业进行分析综述。并通过案例解析,提出了社区商业价值实现的途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解严以前,受制于特定政经条件约束下的台湾古迹保存始终踯躅不前,直至1990年代以来,地域文化复兴与古迹保存在台湾逐渐受到重视,古迹保存也日趋成熟,并展现了丰富的活力。本文通过对台湾地区古迹保存发展演变和政策转向的剖析,分析了在社区总体营造脉络下社团和民间力量的加入,对于台湾的古迹保存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促使古迹保存理念和政策发生实质性的转变,为古迹保存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而开启了台湾古迹保存的新纪元,其对大陆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规划师》2015,(Z1)
近年来,乡村人口流失、生态环境恶化、特色产业缺失、传统文化衰败及生活品质下降等成为我国大陆地区乡村规划建设中面临的严峻问题。我国台湾地区于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推行的"社区总体营造计划""新故乡营造计划""健康社区六星计划"能较为成功地应对上述问题。研究对台湾地区社区营造的背景、目标及内涵进行了分析,重点解读了社区营造政策的演变历程,并结合白米社区和桃米社区的营造实践,提出大陆地区乡村规划建设应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教育培训、鼓励公众参与和促进多方协作等方面借鉴台湾地区社区营造的政策经验。  相似文献   

13.
社区作为社会有机体的最基本单元,重建具有社会责任感、有活力和内向型经济繁荣的社区极其重要。研究通过分析台湾社区总体营造的发展背景与内涵,结合台北福林社区的总体营造经验,对台湾社区总体营造的社区培力、社区参与介入的公共空间设计、社区文化产业的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建立和辅助政策等内容进行总结与思考,并提出对中国大陆城市的有机、可持续更新的启示,即在城乡规划体系中引入社区理念、推动实质性的社区参与和制定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4.
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村落",城中村是当今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目前城中村普遍为拆迁建大楼的情况,这会导致在地历史文化的遗失,文章通过社区营造在泉州后坑社区的实践来探究未来村改居的可能性,同时判断村落的自我优化性,以此来改善村改居的劣势与缺点,为未来村庄转型提供可实行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中国台湾省台北市木新里以扩建公共活动空间为目标的社区维权活动为分析案例,介绍了台湾省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社区总体营造运动的发展历程,进而分析了这一运动生成的背景与特点,阐释其对我国其他地区社区发展的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中国台湾省台北市木新里以扩建公共活动空间为目标的社区维权活动为分析案例,介绍了台湾省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社区总体营造运动的发展历程,进而分析了这一运动生成的背景与特点,阐释其对我国其他地区社区发展的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周详 《南方建筑》2017,(6):94-99
社区营造是日本在借鉴欧美城市规划理论及经验的基础上独自展开的社区规划探索。其中街区保全型社区营造是日本在历史街区保护领域从被动式的静态保存概念演变为参与式的动态保全理念方面的创举。文章从日本历史环境保护制度的演变入手,在分析每个阶段的成就与特征的基础上,讨论日本历史环境的保护对象从单体到全域的演化过程。在活化利用地域资源方面,文章以川越为例研究公众参与型社区营造的过程与方法,旨在发掘街区保全视角下的日本社区营造对中国当代历史街区保护的启示意义。最后,文章指出:强调公众参与的动态保护理念,鼓励民间团体的介入和推动,采取不同段位的设计指导和补助基准是当前语境下中国历史街区保护的应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应是整体性的文化保护,社区参与是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手段。运用问卷调查及访谈的方法,在阐述开平碉楼传统村落社区参与文化景观保护现状的基础上,剖析地方政府、旅游企业和社区居民之间的权力关系,从制度增权的视角建构村落文化景观保护的保障与激励机制,以促进村落文化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