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在现代城市建筑的发展中,城市公共艺术建筑伴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的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面貌与城市生活环境的发展。对于城市公共设施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那种仅仅在使用功能上得到满足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人们在寻求公共艺术的审美意识与文化精神在建筑形态上如何去表达,建筑语言要充分体现出一个城市的环境特色和历史文化,表达一个时代精神和社会的文化状态。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76年就通过了《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其中指出:"当存在建筑技术和建筑形式的日益普遍化可能造成整个世界的环境单一化的危险时,保护历史地区能对维护和发展每个国家的文化和社会价值作出突出贡献,这也有助于从建筑上丰富世界文化遗产."但是,又被称作《内罗毕建议》的这一呼吁并未引起国际社会的应有重视.在全球化的加速进程中,城市的面貌和生活方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同质化"和"趋同化",在世界范围内城市正在面临着"特色危机".为此,人们呼吁城市文化特色的重塑和文化城市理想的回归.  相似文献   

3.
厦门城市建筑色彩景观的地域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建筑色彩景观问题的关注,是保护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地方文化和历史传统的需要。本文提出“城市建筑色彩景观”的研究课题,以厦门城市的建筑风貌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其色彩景观的形成条件及地域特性,从视觉美学和地域文化两个层面切入,充分展现能够准确反映厦门自然条件和地方文化的城市建筑环境与建筑色彩景观。  相似文献   

4.
一个好的城市应有良好的自然环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和谐而多样的建筑,好的城市应能讲出更多的故事。和谐大于样式,品质高于风格。好的建筑关键在于能彰显和承继一个城市的特色,体现文化的意境。建筑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一个时代的记录,建筑的内容应符合时代特征,其形式也应符合时代的风采。建筑材料的革命,也会带来建筑的革命。如今建筑创作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已从过度关注建筑形式到关注建筑空间,从关注个体到关注群体,从形式美转换为生活美,设计不仅是一种形式的艺术,更是一种设计人们未来的生活方式的艺术,建筑更能体现人文关怀和永续的使用。好的建筑是城市的一层皮,文化内涵才是骨,人在其中的积极活动是建筑的魂。建筑的永恒之路就是不断探索,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幸福空间和精神环境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北京是全国人民的首都,政治文化的中心。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环境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城市雕塑是城市环境艺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之一。城市雕塑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的城市文化建设,同时又是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体现。好的城市雕塑凝聚着一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体现着一种超越物质生活的精神追求,它反映了城市经济、  相似文献   

6.
“除了少数例外,大多数生灵发现栖居于一个富于记忆的环境是大有好处的。”创造富有归属感的形体与空间环境,对于人们认识历史与现实间的联系非常重要。对生活延续性的要求和对文化趋同性的要求使社会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历史的激活。正如《世界文化遗产公约实施指南》中所说:我们需要这样一个激活了的环境,就象动物需要生物的地域一样。一些城市、村庄或建筑作品能够见证某种文明,某种有意义的发展或某个历史事件,她们属于伟大的艺术品之列,而时光的沉淀使其历史的和文化的意义更为突出。因此,保护这些城市、乡村或个别的建筑作品实属…  相似文献   

7.
正第一部分背景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建筑作为凝固的音符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伴,其文化价值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不断创新的建筑设计又赋予了建筑时代的灵魂,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存,使人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活得到空前提升,一座座拔地而起、形态各异的新型建筑,成为社会间议论的热门话题,或褒或贬,却反映了人们对建筑文化的热心关注。同时,建筑设计理念从盲目照抄西方建筑语汇,转向从设计本质出发;从传统文化汲取  相似文献   

8.
张影 《沈阳建筑》2005,(1):63-65
保证建设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最基本目标,也是振兴建筑业的前提条件,尤其是住宅工程质量,公众关注的焦点。因为,居住场所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空间,是所有建筑中人们最需要最重要的一类建筑。住宅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住宅建设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文化、生活的一面镜子,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反映一个城市的风貌。建筑产品不同于其它商品,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就需要对当前我国建设工程质量及管理状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城市历史建筑对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进行了保留,需要得到较好的传承。而建筑周边环境设计对建筑保护体系的构建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在分析城市历史建筑周边环境设计意义的基础上,对建筑周边环境的设计要点和方法展开了分析,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7)
城市建筑尤其是历史建筑记录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是文化传播的物质载体。城市改造与扩容,不应以牺牲历史建筑为代价,而应高度重视与保护历史建筑。在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妥善学习西方文化,中国文化才能"走出去",与各种文化比肩、平等交流并长久立于荣耀之地。  相似文献   

11.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更新和变化的动态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历史建筑失去其原有的使用价值或者不能满足现当代人的使用需求而被废弃,但是这些历史建筑承载着人类发展的痕迹,是人们生活记忆的载体,甚至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在城市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有选择地对旧建筑进行保护和改造再利用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和潜在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专栏导读     
《新建筑》2019,(5)
<正>在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对于健康生活的渴望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快速城市化进程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引起了一系列城市与建筑空间的健康环境问题。在此背景下,健康建筑的相关研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业界的研究热点。营造健康的建成环境和推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渴望、实现健康中国的必要条件。人们一天中约80%以上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建筑室内的光环境、声环境、热湿环境、空气质量等因素对于日常生活与工作的健康、舒适、安全与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而建筑是无法脱离环境独立存在的,建筑周边的社区环境也是人们重要的活动场所,其室外空间的物理环境也会对人们的健  相似文献   

13.
城市建设和建筑创作是一个技术性较强的大课题,本文只想从城市建设的角度来谈谈深圳的建筑。 众所周知,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中心,而城市的建设主要是通过建筑来完成的。深圳是一个新兴的城市,由于“新”而缺乏历史传统,不像其它城市那样,已形成自己的风格,有既定的脉络可循。但是,一张白纸,可以画上最新最美的图画,这又是  相似文献   

14.
尼泊尔是个非主流国家。历史的传承.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鲜活的加德满都。人们在这样一个城市里.古代生活不问断地延续并与现代生活相融合。人们对待传统中祖辈留下的东西.不去刻意地维修.也不去打扰。很多人来到尼泊尔.都被这样的建筑和文化感动,他们受到一种全新的视觉冲击.感动于原作中的真实。如同一个历史老人.穿过历史的空间,展现一幅融合于现代生活中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15.
随着疾风骤雨般的中国城市化建设推进,带来了大量的城市建设,不同时代和不同风格的建筑以不同的面貌出现在我们的城市当中,呈现出不同的生命状态。这种多样化加上城市中心区域开发建设难度,使得一个又一个老城区遗留了下来。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这些老城建筑作为文明和历史的载体同现代城市生活格格不入,成为人们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与此同时,随着消费升级,人们越来越追求独特的文化追求,建筑立面改造越来越成为各地政府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城市形象的不二选择。本文意在通过一种综合性的视角,关注城市更新。以南津路立面改造工程为例,针对不同的建筑类型运用不同的手法和工程技术措施创造出有当代地方特色的建筑立面形式。  相似文献   

16.
在探讨本土和地域主义建筑的时候,是无法回避开城市这一人类文化生活大背景而不谈的。与其从建筑风格来探讨东西方文化和建筑的差异性,不如从每个人日常生活的城市开始讨论不同文化和地区之间人的生活方式的不同,更加容易理解问题的本质。本期特邀孙彦青博士从中国的城市生活认知入手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7.
苏文 《城建档案》1996,(4):19-23
城市是人们生产生活的一个巨大的综合体,是政治、经济、文化、技术交汇在一起的内容极其丰富、关系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中心作用,是发展的主要动力。城市建设是为了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建造的各种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统称。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不仅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6,(12)
<正>说到设计,它并不遥远,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如今,我们处在一个大设计的时代,从日常生活用品、人们的衣着、居住环境到城市的构建,可以说设计无处不在,设计已经成为老百姓、政府以及企业所关注的重点话题。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个民族、国家、地域所特有的东西,世界各国因文化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民族、地域、城市特色。然而,在我们国家,人们居住的城市,城市当中的建筑,还有服装、生活用品甚至价值观、审美认知等方面却趋于雷同,虽然近年来中国设  相似文献   

19.
建筑,因人类的功能需求而创造营构,也因功能需求使用的完成或功能使用年限的结束等缘故而退出使用.于是,原有功能需求的建筑成为历史,只是物质形态还存在,人们通常称这尚存的物质形态为“历史建筑”.当然,对任何一个时期的人居社会来说,这种尚存的“历史建筑”现象都是存在的,古代有、近现代有,当今及未来的人居社会也同样会有,这是毋庸置疑的.那么,人们该如何对待这些“历史建筑”?这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关键在于认识,在于人们以什么样的文化意识观念来认识这一曾有的“历史”遗存,这是人类所应具有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20.
《门窗》2014,(2)
住宅可以说是人们生活中最为基本的载体,而住宅的建造设计能够直接体现出当前设计社会发展的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城市住宅是属于城市空间规划中一个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该地区的城市文化、经济水平、风土人情的体现方式。本篇文章着重及介绍了我国传统城市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且对当前社会新形势下的建筑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