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薇 《建筑师》2006,(4):91-94
《营造法式解读》是由潘谷西和何建中著,2005年11月出版的一本关于《营造法式》研究的专著。作者以书评的方式,从“突破建筑学本体认识的历史观,反映原书体例的真实观、注重探讨营造特点的建筑观,还原历史面貌和特点的科学观”这四个方面,介绍了该专著的特点和价值,同时对书中一些有创意的研究观点和成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书评的结论是:专著是贴近历史真实的解读,由此对宋代《营造法式》赋予了更加永久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丁垚  李晓  杨朝 《建筑师》2022,(5):33-38
中国营造学社留下的一部“石印本”《营造法式》,1939 年天津洪水后由朱启钤带领抢救重裱,幸运保存至 今。这部书扉页有刘敦桢1933 年 4月主持用“文津阁四库本”校勘时写的题记,是学社整理、研究《营造法式》的 一篇重要文献,体现出当时学社和刘敦桢个人《营造法式》研究的特点和成绩。同时,这篇题记对澄清学社这段 时期的人事、历史也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1919 年朱启钤先生在南京发现宋《营造法式》并刊印丁本《法式》,之后委托陶湘先生以《法式》诸版本勘核校对并出版陶本《营造法式》,接着朱先生成立中国营造学社,出版《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并延请梁思成、刘敦桢等学者加盟,从此开启了中国学术界对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系统建构,与对宋《营造法式》这部古代建筑大书的深入探索。自梁思成于 1925 年由乃父处获得陶本《营造法式》 到其加入学社,开展紧锣密鼓的古代建筑考察与研究,直至发现唐代佛光寺大殿,接着进入抗日战争时期的艰难岁月,梁先生始终坚持以理解与研究宋《营造法式》为中心, 以建构中国建筑史与诠释中国古代营造制度为目标的艰难学术之旅。自 1919 年朱启钤先生发现《营造法式》至梁先生的学术大作《〈营造法式〉注释》全本以《梁思成全集》 第七卷的形式于 2001 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 其间经历的大半个世纪,正是几代中国学人在探究中国古代建筑奥秘这一学术道路上筚路蓝缕的真实历程。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建筑技术源远流长。商朝出现了以木结构为主的较成熟的宫殿组群建筑,基本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此之后,各朝代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创新,将建筑技术不断向前推进。隋、唐、宋三个朝代木结构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北宋李诫编修的《营造法式》规定了做法制度及工料定额,其内容严密且有很强的科学性。宋《营造法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建筑工程规范巨著,奠定了我国古典建筑的规模及形式。本文对《营造法式》“举折之制”作粗浅分析,不仅是对抽象性的理论研究,更重要的是探讨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设计及制作中蕴含的数学与力学观念,使之为古代建筑的修缮、设计及研究提供更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成丽 《华中建筑》2012,(12):24-26
由北宋官员李诫编修并于崇宁二年(1103年)颁行全国的《营造法式》,是一部侧重估工算料的法规性建筑营造技术典籍,被学界尊为解读中国古代建筑最重要的“文法课本”,也曾因“字句古奥”被视为其“天书”。该书开篇所载《进新修(营造法式〉序》一文,辞句精丽,典故麇集,但其价值意义至今亦未能被充分挖掘。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逐句考释该《序》的用典出处,力图廓清其背后所映射的文化语境,进一步展现《序》文对于《营造法式》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以裨益于对该书的解读乃至中国古代营造学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营造法式》解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冰 《城市建筑》2005,(1):78-82
我用“营造法式”来表达数字时代空间营造的理念和方法,它和我一直谈论的“风生水起”,构成了创作的两个重要方面。“风生水起”是创意生成的一种体验,而“营造法式”则是创意营造的理念和方法,这里跟穴代李诫谈论的重点有所不同,但是在根本的营造法式的思路上是一脉相承的,所以我选择“营造法式”一词来表述这套创意营造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马鹏飞  李翔宁 《建筑学报》2021,(11):110-115
《营造法式》自1920年代重新出版后受到海外汉学家的广泛关注,产生了大量相关研究话语.回顾这些话语可以发现,百年来海外学者对《营造法式》的研究大体经历了早期介绍传播、技术内容解读、多元文化探索3个阶段.《营造法式》海外研究的侧重点由技术解读转向文化探究这一变化过程折射出海外学术界对中国建筑认知的重要转变.重视建筑文化研究,加强中国建筑的传播辐射力,对于世界范围内中国建筑理论体系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营造法式》并未就上、下昂的安放角度作出直接陈述,但实例中却存在一定规律,由此而产生了文本中是否潜含着相关信息这一疑问。本文提取《营造法式》“功限”部分记载的昂类构件尺寸进行作图推导,探析其斜率折算方法,同时从三个方面(铺作内关联构件的恰合度、椽架平长的限制及昂尾挑斡构造的约束)加以验证,得出四点结论:一是《营造法式》上、下昂设计存在确定的斜率取值;二是外檐铺作的形象设计是产生确定值的 直接诱因;三是取值的具体操作方法是以简单勾股比结合材模数基准量进行调整得来;四是《营造法式》预设的上、下昂斜率生成机制与同期案例不尽相同,反映了独特的构造内涵。  相似文献   

9.
“天宫楼阁”是佛教传入中国后,以唐、宋等时期建筑形象为蓝本,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天”的观念所塑造的建筑形式。本文以《营造法式》为参照系,对东方药师净土变中“天宫楼阁”的单体类型与组群方式作了初步的梳理。从单体类型看,其包含了《营造法式》天宫楼阁中的殿身、茶楼、角楼、挟屋、行廊,但未见龟头屋; 也包含了《营造法式》中不存在的亭、塔、三门、钟楼与经楼等。究其原因,除了因为东方药师净土变时间上先于 《法式》,且有一个演进过程,也因为药师信仰的现实与功利性。其组群方式主要有:前景敞开式一进院落型、前景敞开式两进院落型、前景封闭式一进院落型、前景封闭式两进院落型。本文进而选择东方净土变中几个“天宫楼阁” 案例,还原到其文化背景中作图像学分析。  相似文献   

10.
王其亨  成丽 《建筑师》2010,(4):71-78
就中国建筑史学发展而言,对宋《营造法式》的研究,最早起源于相关版本的校勘。从1919年至今,已有九十年的历史。其间,数代学者孜孜不倦的努力,取得了丰硕成果,基本廓清了《营造法式》的流传过程,也不断推进了中国建筑史学的发展。本文通过梳理《营造法式》版本研究的历史,对相关学术思想、研究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和归纳,尽可能在总结成就和影响的基础上,审视因果,探寻得失,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