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朱江  邓武功  于涵  张丹妮 《中国园林》2021,37(3):118-123
以中国近40年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发展历程,以及全国9批共24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案例,从理论层面探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时空格局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我国风景名胜区以自然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为根本,以"自然和人文交融"为特色;不同地区、不同批次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呈现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数量上东多南少,面积上西阔东疏,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有重要的空间对应关系。进而提出了我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布局的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2.
济南近郊风景名胜区主要有天下第一泉、干佛山、龙洞、鹊山、沿黄森林公园等,远郊风景区主要有柳埠、锦绣川、灵岩寺、五峰山、齐长城遗址、翠屏山以及洪范池等风景区.全市风景名胜资源分布集中、类型多样,资源价值较高.济南风景名胜区是济南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济南城市旅游行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一、发展基础 (一)启动市域风景名胜资源的本底调查 2013年8月,济南市政府下发《关于加强风景名胜区管理工作的意见》,市园林部门开展了全市范围的风景名胜资源普查工作.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全市共普查风景名胜资源1243处(包括235处独立景源,71个统一管理区、1060处集中景源),普查自然景源498处、人文景源745处,初步掌握了济南风景名胜资源的类型、分布和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3.
综合型风景名胜区兼具自然和人文景源,并且包含较为复杂的居民社会系统以及一定的旅游服务设施,它们是我国风景名胜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规划研究内容来说,因其涉及面广、难度大,而更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从风景资源保护、风景游赏特色挖掘、旅游设施布局、居民社会调控等方面入手,总结了综合型风景名胜区规划的重点和难点,并以林虑山(红旗渠)风景名胜区规划实践为例,对综合型风景名胜区规划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4.
风景名胜区作为自然保护地体系的一员,已存在数千年,总结了风景名胜区的历史基因、当代特征和新时代重要作用,以传承历史、面向未来的眼光,明确了风景名胜区是新时代最具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地的定位,在自然保护地体系中应以生态保护下的展示利用作为其优先管理目标,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风景名胜区为特色、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相似文献   

5.
名山自古多古寺,名山一般都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与文物资源.本文以北京上方山景区为例,探索山岳型风景区所特有的地理因素与人文景源,研究在规划设计中如何保护风景名胜区自然环境和历史遗迹,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陈英瑾 《中国园林》2012,28(1):102-104
我国风景名胜区中拥有大面积乡村地域,但乡村类文化景观未被列入被保护景源.在风景名胜区中保护乡村类文化景观,有助于保护乡村自然文化遗产,合理利用区内自然资源和减少区内社区与管理机构的矛盾.风景名胜区中乡村类文化景观的发展目标和保护原则,并从土地权属与管理责任、社会系统调控、经济发展引导和乡村景观规划方面,探讨保护与管理的行动准则.  相似文献   

7.
中国风景名胜区源于古代的名山大川、邑郊游憩地和社会"八景"活动,荟萃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胜,凝聚着中国乃至世界最珍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近现代以来,国际上许多国家大都设有"国家公园",中国国家风景名胜区堪称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中国风景名胜区经历过数千年的发展变化,深受中华文明价值观和理论基础的影响,已经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风景名胜系统、技术支撑体系和属地管理方式,展望未来发展之路仍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8.
我国传统风景名胜地营建对于"关系""整体"等理念十分重视。然而,目前风景名胜区对于自然人文系统的完整保护重视不足,不仅导致风景名胜区之形支离破碎,亦使其内在精神逐渐丧失。研究紧扣风景名胜区自然与人文高度融合这一特征,以"风景名胜区自然人文系统中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甚至共同升华结晶、并在人的精神层面合为一体"这一整体性定义为基础,探索由"单独的要素"上升到"整体性"层面的价值识别思路。进而提出风景名胜区整体价值概念,即指"风景名胜区多层次整体性所具有的系统功能和精神意义",构建了风景名胜区整体价值识别框架,并以泰山风景名胜区为例进行实践应用,以期对现有风景名胜区价值识别理论与实践形成补充。  相似文献   

9.
张婧雅  邹文昊  钟乐 《中国园林》2023,39(12):33-39
自然游憩是中国自然保护地建设工作的主要抓手之一,识别自然保护地游憩流特征并揭示其影响因素是依托多处自然保护地组织自然游憩的前提,但目前相关研究较欠缺。选取武汉都市圈核心区60处自然保护地为研究对象,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揭示自然保护地游憩流的网络特征,运用QAP分析法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自然保护地游憩流呈现出以“东湖风景名胜区”为核心的“大分散,小聚集”的空间结构,游憩流网络整体密度较低,小世界特征不显著,共划分出以“东坡赤壁风景名胜区”“东湖风景名胜区”等为代表的5个社群;2)自然保护地游憩流受到空间邻近性、交通便捷程度、网络知名度、经济发展水平与游憩服务发展能力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从风景道建设、服务设施改善、游憩谱系产品构建等方面提出游憩规划建议,以期加强自然保护地间的游憩联系。  相似文献   

10.
九华山既有自然之美,又有人文之胜,是中国名山圣地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当前,九华山风景名胜区在保护发展过程中存在寺院传统风貌和文化氛围保护不力、高品质风景资源未能得到合理利用,以及社区发展与资源保护矛盾突出等问题。为此,九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将寺院建筑的保护与整治、风景游赏空间布局优化、社区分区管控和产业引导等作为研究重点,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规划对策,为九华山风景名胜区未来的保护发展提供指导和依据,也为我国其他名山圣地和风景名胜区的规划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建立中国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风景名胜区也名列其中。坐落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风景名胜区在诞生起源、演进主线、认识论与方法论、核心价值与功能特征等诸多方面,有着自身内在的特质。只有建立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体系,才能充分发挥出中国的景观生态资源特征优势,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2.
席欢  李长奇 《山西建筑》2007,33(34):11-12
以四川省泸沽湖地区为例,从当地自然、历史、文化和景观等资源入手,运用林奇城市设计五要素分析城镇景观意向,通过三个圈层结构的分析来了解城镇景观形态以及整个空间结构,最后分析整合出该地区有特色的风貌打造,创造出一个川滇结合部有灵气的山水城镇。  相似文献   

13.
"天人合一"哲理感召,名胜者,在风景资源集中之所,以正名之胜地。中国凡风景必有名胜之理。而中国园林源远流长,以独特、优秀的园林光耀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具有5个特色,即:遵循"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文化总纲;科学的艺术;山水清音,景面文心;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相似文献   

14.
探索前行中的文化景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锋 《中国园林》2012,28(5):5-9
回顾了2年来国际国内文化景观的探索及示范性案例,阐述了文化景观的前沿思考,梳理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城市历史景观的建议书》的解读难点,解析了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对世界遗产的杰出贡献,提出了中国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基础研究的迫切性以及对于解读庐山等世界遗产文化景观价值的重要性.介绍了扬州瘦西湖文化景观价值研究对于国际文化景观方法论的应用及中国文化景观研究方法的探索,指出了遗产地能力建设是遗产可持续保护与管理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5.
平遥古城环城地带风貌格局恢复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中国传统城市在快速发展中发掘并延续传统风貌格局的可行途径进行了探索,以平遥古城环城地带为研究对象,顺应自然山水环境,探寻古城风貌特点,挖掘和解读其中蕴涵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和自然山水要素。通过梳理保护、织补整合、构建重塑等环节,再现与古城唇齿相依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恢复古城风貌格局特色。  相似文献   

16.
源于名山大川的中国风景名胜区,将自然和文化高度融合,不仅保存了优美独特的自然景观,而且孕育了极为灿烂丰富的历史文化,体现了天人合一等高超的生态伦理和智慧,对民族的宇宙观、国家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产生重大影响,是中国历史上国家的象征、思想的载体、精神的家园、文明的诗史。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公园体制构建的时代背景下,风景名胜区应该作为和谐发展的典范、文明互鉴的使者、美丽中国的代表以及美好生活的家园,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保护地,作为保护地体系中的独特类型,承担更重要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