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桃坪羌寨     
草家 《住宅产业》2012,(11):84-88
桃坪羌寨,位于四川理县东40公里处,距成都市约180公里。该寨是羌族建筑群落的典型代表,寨内一片黄褐色的石屋顺陡峭的山势依坡逐坡上垒,其间碉堡林立,被称为最神秘的"东方古堡"。建筑特色寨内的巨大碉楼,雄浑挺拔,屹立于鳞次栉比的村寨中,高低错落,从数米到数十米。  相似文献   

2.
程阳八寨,分别由大寨、东寨、平寨、岩寨、马安、平坦、平铺、吉昌八个侗寨组成,八寨共居住有2037户9400多侗族同胞。清朝以来,程阳逐渐形成八个自然村落,俗称程阳八寨。程阳八寨历史悠久,民族文化多彩多姿,源远流长,保存完整,极富特色,是南侗群体的典型缩影。程阳八寨,寨寨有自己的寨门,鼓楼和风雨桥。木结构吊脚民居鳞次栉比,寨前寨后  相似文献   

3.
龙脊十三寨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乡东部,是由二十多个大小村寨组成的聚落的统称。"十三"只是一个虚数,主要的寨子有廖家寨、侯家寨、平寨、平段寨、平安寨、龙堡寨、新寨、江边寨、枫木寨、金竹寨、八难寨、马海寨和黄洛瑶寨等。新中国成立之前,这些寨子拥有一位共同的头人,各寨团结一致,共同进退。十三寨的地形可概括为"两山夹一水",金江河自东北向西南流淌,北岸是龙脊山,南岸为金竹山。这二十几个壮寨、瑶寨就分布在河水两岸的山腰和山脚下。  相似文献   

4.
四川地区保存着大量的传统村落,其类型多样,其中有一种传统村落较为特殊,它兼具了“城”与“寨”双重特性的传统村落,即“城寨型”传统村落.笔者以自贡三多寨为例,探索“城寨型”传统村落的特征及其保护发展要点,构筑保护与旅游利用相结合的发展体系. 一、三多寨的历史文化价值 (一)三多寨概况 三多寨位于四川省自贡市三多寨镇,处于牛口山尾端一处高出周边约80余米的大山顶上,是名城自贡井盐文化的一个侧面反映.始建于清朝咸丰三年(1853年),自贡盐业发展的鼎盛时期,由李、颜、王姓三大盐业世家凑巨资修建,寓多福、多寿、多男子之意,享有“川南第一寨堡”的美誉.古寨外围建有寨墙,有东、南、西(内外)、北五道寨门,内有盐商大宅、商贸街巷,现寨内居住3510人,是原三多寨镇政府驻地.  相似文献   

5.
《华中建筑》2021,39(6)
两宋时期两淮地区利用淮东多水、淮西多山的地势特点构建了独特山水寨防御体系,山水寨防御体系在历史上曾承担着抵御外来侵略、保卫乡民的重要作用。通过对两淮山水寨的历史发展、分布特点、空间形态、建筑特征等方面进行考察,分析现存山水寨遗址及其所携带的历史文化信息,总结两淮山水寨聚落空间特点与防御特征,明确两淮山水寨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6.
黄河晋陕沿岸中原官话区汾河片的风土聚落,与相邻的晋中及晋东南地区相比,呈现自然的有机形态,并存在"村寨分离"特征.文章通过田野调查与口述史研究,从"村-寨"关系及边界限定方式出发,根据村落本体是否设防,总结"村-寨"和"堡-寨"两种模式,并在组合数量上有一村一寨、一村多寨和多村一寨等不同类型;进而借助族谱等民间文献的历史信息,还原聚落从建村到筑墙、再到陆续建寨的历程;最后总结"村-寨"组合的地域分布规律,即"村寨分离"布局集中在黄河沿岸,越往东"村寨合一"布局更为多见,聚落形态特征整体呈现从关中地区向晋语方言区过渡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黔中安顺本寨作为屯堡建筑集团中典型的军事防御聚落,以大院建筑单元最能体现军屯文化的防御空间营造智慧.本文通过梳理本寨基本概况和防御层级构成、大院建筑基本特征,依次从外部防御、平面设防和精神防御三个层面总结大院建筑单元的特有防御策略,延续传统地域建筑的防御智慧.  相似文献   

8.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气候特征以及生土材料分布的广泛性造就了生土建筑类型的多元化,集生态、艺术、文化、技术、人文等方面于一身。本文以汶川萝卜寨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与数据整理,分析其生土聚落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萝卜寨生土聚落适宜性的更新策略。籍此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生土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门窗》2016,(7)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建筑能耗问题也越来越多。如何做到能源与资源合理使用、人与环境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建筑业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本文以长安大学小寨校区4号宿舍楼为例,分析了其已采用的绿色建筑设计手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所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设想。  相似文献   

10.
小火车喷出的雾气还在站台边久久弥漫着,映入眼帘的便是这祥一幅画面:铁路两旁绿灰色的桉树,废弃的铁轨,残缺的石墙,山坡上、石墙下的剑麻,路边早已破败了的木构院落,掩映在绿树丛中依然坚固却褪了色的“洋房、洋楼”,站房檐廊墙面上挂着的百年前打造的老钟,以及偶尔间踽踽而行穿过铁轨的老人……这就是滇越铁路上一度喧嚣的碧色寨。 碧色寨,这个名字很特别也很美的小站处于北回归线上,在滇南蒙自县东北部距县城11公晨处,背后靠山,前面远远眺望蒙自坝子。1909年作为帝国主义为实现其殖民统治而修筑的滇越铁路滇段(现称昆河线),  相似文献   

11.
李一超  关瑞明 《华中建筑》2020,38(8):104-108
福建民居古厝众多,乡土文化浓郁,其中福州寨庐又以其独特的空间形态、精湛的建筑技艺,构成了福建防御性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选取了福州闽侯县溪源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测绘,从布局、平面、立面、构造、装饰和功能等多方面展示福州寨庐建筑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2.
王小斌 《华中建筑》2013,(1):157-160
中国各少数民族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气候、生态景观和容易取得的建筑材料是构筑少数民族村寨建筑形态与营建工艺的重要物质基础条件。西南、华南、中南、东北、西北地域的少数民族村寨都是如此。同一族群在不同地区或在同一地区,如行政区划的地区,但处于不同纬度、气候环境生态资源条件之中,或因其身边的建筑材料有限,就会采取不同的建筑形态和材料、结构技术模式,从而形成多样化体系结构与民族建筑的营建策略。各地域少数民族民众长期生活的民居营建经验是不断积累和提高的,在此过程之中,其适宜自身的经济发展与社会、族群的价值认同始终是他们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3.
金鑫 《建筑师》2010,(1):75-84
达卡议会寨主体建筑,作为美国建筑师路易斯·康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单体建筑作品之一,集中体现了其职业生涯中的类型学思想。本文试图从类型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一建筑及其创作过程,并简要回顾路易斯·康1950年代以来的主要建筑语汇流变。  相似文献   

14.
民族建筑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在提高少数民族民居建筑水平的同时,保护建筑地方特色,是我国新农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选取云南傣族村寨,综合运用建筑学、人类学的调查方法,从人类学视角对居民家庭结构、建筑发展,到价值取向、组织方法进行研究,由表及里的探寻少数民族村寨的更新机制及影响因素,进而探讨保护少数民族村寨地方特色的措施。最后提出应建立人文、经济、建筑等多学科交叉的民族建筑研究体系,才能使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建筑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玫  戴志坚  李华珍 《福建建筑》2010,(4):11-13,17
宁化石壁被称为"客家祖籍地",声名远播。本文诠释"石壁"内涵,分析石壁古镇的结构布局特点,调查了石壁的民居、祠堂、桥亭、寨堡等建筑类型,总结其建筑艺术特色,以期从传统建筑形态角度解读石壁古镇。  相似文献   

16.
张良墓 《中州建设》2014,(9):F0003-F0003
村子北靠马鞍山,芝河、泥河与护寨河把古老的村寨环绕其中,山水田园在这里得到了集中的体现,空间格局完整优美。环寨河与芝河、泥河相连,整体空间完整,局部空间错落有致,高低起伏。整个村庄是一个半封闭的内部开敞空间,寨河与寨墙环绕整个村庄。叶洛故道从村北穿过,以明清古建筑为主体的建筑群在寨内很集中,多为硬山式,明三暗五,内部为立柱二梁或三梁起架,棂子门、窗雕有各式各样的图案,工艺精美,富有民族特色,纹饰更具象征性,工艺追求与自然相融合,以求达到“天人合一”和谐共处。寨内古老的民居街巷现状与古时的生态、生活环境基本未变,只是寨墙大部分拆除,但寨隍还存在。  相似文献   

17.
正因红石寨墙而得名的临沣寨始建于明末,重建于清同治元年,是全国罕见的保存完好的古寨。它有雄伟的红石寨城墙、潺潺的护寨河以及寨内多处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宅。2005年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公布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6,(2)
<正>由蚊子传播、有可能引发新生儿小头症的寨卡病毒(Zika Virus),是由寨卡病毒(Zika Virus)引起并通过蚊媒传播的一种自限性急性疾病。自2015年5月,巴西报告首例寨卡病毒病病例以来已经有22个美洲国家和地区报告本地感染病例。同时,欧洲、北美等地的多个国家报告发现输入性病例。孕妇感染后可能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或死亡。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寨卡病毒为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存在可传播寨卡病毒的媒介  相似文献   

19.
作为2010年广州亚运会比赛场馆的飞碟训练中心,地处多雨潮湿的岭南山区、邻近白水寨风景区。基于项目特殊的地域特征以及飞碟射击运动自身的自然属性,设计者摒弃体育建筑惯常的宏大热闹、凸显竞技的设计手法,另辟蹊径,对飞碟训练中心的规划及建筑设计多次求解,试图塑造基于功能、与自然融合、兼收并蓄的具有岭南特色的体育建筑。  相似文献   

20.
前言: 滇越铁路是法国人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为实现其殖民梦想而修筑的从越南海防到云南昆明的米轨铁路。滇越铁路全长854公里,其中云南段全长465公里,于1903年动工,1910年通车。由省会城市昆明途经宜良、开远、碧色寨、芷村到河口,跨过南溪河进入越南境内。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的第一条铁路,滇越铁路对地处“天末遐荒”的云南封闭社会形成了高势能的冲击,并在一定的程度上给云南的近代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