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保证隧道洞口仰坡在隧道施工下的稳定,必须有足够的安全储备.先采用极限平衡法分析施工对仰坡稳定性的影响;然后在确定台阶法施工前提下,模拟隧道施工对仰坡稳定性的影响,二者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针对某隧道洞口仰坡,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模拟了不同隧道开挖跨度和隧道间距对仰坡稳定性的影响,得到该隧道的最佳跨度为15m,最佳间距为24m.  相似文献   

2.
苗水杰 《山西建筑》2010,36(6):328-329
对某隧道进口仰坡进行分析,在RMR评价的基础上确定岩体的力学参数,利用赤平投影法对仰坡的稳定性进行定性分析,找出其最可能的破坏形式,然后对仰坡的稳定安全系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隧道仰坡安全储备不大,隧道施工扰动下,仰坡有失稳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寒区老旧隧道病害特征及治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沈丹线运营期老旧隧道为例,结合现场工程实际开展渗漏水病害调查,通过病害情况素描和地质雷达扫描等方法,从隧道腐蚀开裂、衬砌渗漏水及冻害、衬砌围岩空洞及洞口仰坡坍方落石、附属设施损坏等方面,详细分析运营期寒区老旧隧道的病害特征,并从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两方面对劣化机制做简要描述。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资料和寒区铁路隧道运营特点,给出老旧隧道的维修体系流程,并针对主要病害类型分别给出相应的治理方法,最后结合分水岭隧道维修工程进行现场应用。为运营期寒区老旧隧道典型病害的治理方案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对老旧隧道渗漏水病害综合治理及指导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木寨岭隧道出口施工期间监控量测数据显示地表沉降连日出现异常现象,且在洞口仰坡面上出现多处裂缝,采取了隧道接长明洞和对洞口段边仰坡进行加固并对已开裂部位进行处理等措施,以达到加固目的。  相似文献   

5.
以江西某高速公路一浅埋偏压连拱隧道为背景,用Marc有限元程序对其出口段进行了动态施工的三维数值模拟.从施工过程中的应力(剪应力和正应力)集中、塑性区的分布形态和发展规律、仰坡轴向和横向地表位移的分布特征等方面,系统研究了偏压连拱隧道强风化仰坡因施工而引起的失稳机制.结果表明:(1) 塑性区和应力集中区在模拟施工过程中只出现在洞体附近,可能的仰坡失稳往往是隧道施工失稳的累进性响应,机制是:隧道开挖引起近洞区的塌落和挤出破坏,从而扰动相对较远的仰坡,削弱甚至破坏其稳定性;(2) 隧道上方和近山脊一侧仰坡轴向和横向位移比近山谷一侧的大,仰坡失稳往往从隧道上方和埋深较大一侧开始;(3) 洞口仰坡的轴向水平位移前缘大,后缘小,垂直位移后缘大,前缘小,与圆弧型剪切滑移边坡的位移模式很吻合.  相似文献   

6.
基于BP神经网络和R/S分析的隧道仰坡沉降变形预报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洞口处多为软弱岩或浮土,稳定性差,地表位移监测成为判断洞口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因此仰坡沉降变形预测显得格外重要。鉴于仰坡沉降变形具有很强的非线性特征,选取BP神经网络对仰坡的沉降变形进行预测,并验证其可行性,进而利用BP神经网络扩大沉降变形监测的样本。在此基础上,再利用R/S分析对新的监测样本进行重标极差分析,分别得到隧道仰坡沉降-时间序列和变形速率-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并结合两项指数确定了隧道仰坡沉降变形的趋势,为判断仰坡的稳定性及治理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溪潭隧道工程为例,通过分析该隧道工程特点,对洞口、洞门与明洞、混凝土、隧道支护等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进行阐述,并提出了病害的处治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隧道病害整治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祥惠 《山西建筑》2009,35(10):324-325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坍塌冒顶隧道的病害情况、设计及施工原则,阐述了具体施工方法和安全措施,指出该隧道采用正台阶法开挖,遵循“预注浆、管超前、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的施工原则,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技术效应。  相似文献   

9.
由于地形和线路选线的限制,常常会遇到隧道洞口存在偏压的问题;在开挖过程中常产生隧道边仰坡开裂,甚至发生滑坡、坍塌等事故。在初期施工过程中,应根据隧道所处的地形、地质特点及时对边仰坡进行加固和对原有的加固措施采取相应的调整,同时加强对隧道的量测。本文以萍洪高速某隧道为例,分析在偏压条件下隧道出洞口段施工所产生的问题及对问题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萍洪高速某隧道左线出口段围岩等级为V级。在进洞2m后,仰坡出现一条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通过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决定采用小导管注浆对隧道仰坡的加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王文杰 《建筑施工》2009,31(6):497-498
剑门关公路隧道地震后出现衬砌开裂、渗漏水等病害。经研究,采取了一系列隧道病害整治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处理后消除了渗漏水现象。  相似文献   

11.
隧道洞口段施工是整个隧道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依据洞口段地形及地质条件,制定合理的进洞方案不仅能避免工程问题的发生而且能够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浪风关隧道出口为例,总结浅埋偏压地段、松散坡积体进洞技术方案、施工组织、施工工艺等技术要点,为类似的隧道工程施工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魏平宽 《山西建筑》2014,(23):213-214
鉴于公路隧道洞口的重要性,对公路隧道洞口位置的选择和确定原则进行了分析,指出洞口位置应结合洞外边坡、仰坡开挖高度、弃渣、施工场地及地物等因素考虑,尽可能设在山体稳定、地质条件良好的地段。  相似文献   

13.
公路隧道前置式洞口工法的三维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宁(南京)淮(安)高速公路老山公路隧道为依托,对洞口前置式洞口施工过程的力学行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洞口段围岩和前置式支护结构体的位移场、应力。计算结果表明:前置支护结构及两洞间土体对洞口山体的支撑作用明显,既可大大减少洞口的边、仰坡开挖量保护洞口环境,又能有利于洞口段稳定和洞口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4.
郭瑞 《山西建筑》2010,36(25):316-318
以申家坡隧道为例,提出软弱破碎坡积岩层中进洞口施工方案,通过地表预注浆加固,超前长管棚和洞身三台阶法施工的成功运用,保证了隧道洞口施工的安全和稳定。  相似文献   

15.
云台山隧道进口黄土段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防排水、边仰坡支护、洞口加固、洞内超前支护、钢拱架锚喷联合支护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云台山隧道进口黄土段的施工技术,总结了该隧道的施工效果,强调了黄土隧道施工中防排水超前支护预注浆、施工监控的作用,积累了隧道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6.
工程地质特性会直接影响工程设计和施工。文章在详细分析吾排隧道工程地质概况、不良地质作用,水文地质特征等基础上,对隧道岩体工程地质特征、隧道围岩分级进行研究,最后对隧址区域稳定性,隧道进出洞口边坡、仰坡稳定性,隧道围岩稳定性、岩爆及偏压问题进行评价。研究结果为全面提升隧道工程施工质量和建设水平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7.
公路隧道洞口段埋深较浅,围岩风化严重,加上降雨的影响,很容易发生边仰坡失稳、洞口坍塌等事故,因此研究隧道洞口段施工风险对于保证施工安全极为重要。为了降低公路隧道洞口段施工阶段风险,分析了影响公路隧道洞口段施工阶段的风险及风险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公路隧道洞口段施工阶段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利用模糊层次综合评判法结合相关资料建立了样本数据,并对样本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将模糊数学理论、主成分分析法与神经网络相结合建立了风险评估模型,提出了隧道洞口段施工阶段风险评估方法。选取 45 座公路隧道施工实例作为样本进行训练分析,以另外 5 座隧道作为评估目标进行评估,并与模糊层次综合评判法所得结果比较,两种方法评估结果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18.
掌子面失稳是浅埋软弱地层大跨度隧道施工时面临的主要工程难题之一,以依托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有限元就CRD开挖时掌子面失稳的产生原因、主要影响因素及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等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掌子面地层软弱,挤出位移过大,易进入塑性状态导致掌子面稳定性问题突出;上、下台阶掌子面的中部为最容易失稳部位;上、下台阶岩体随着开挖面逐渐临近,球应力减小而剪应力逐渐增大,当与开挖面距离达到某临界值时,掌子面即进入短期稳定和不稳定状态。为有效防治掌子面失稳导致坍塌事故,必须对掌子面进行加固,且掌子面加固区长度应大于临界值。  相似文献   

19.
范伟男 《山西建筑》2010,36(6):290-291
为了减少仰坡开挖对环境的影响,总结了商漫高速公路隧道仰坡设计、美化经验,旨在提倡实施“零进洞”设计的理念,确保环境不受破坏,努力建设环保生态公路。  相似文献   

20.
李东升 《山西建筑》2012,38(2):144-145
结合预应力锚索在新建杭甬高速铁路五峰寺隧道入口处废矿治理工程爆破后遗留的高边坡治理的成功应用实例,从预应力锚索的钻孔、锚索入孔、注浆、锚墩制安、锚索张拉、锁定、封锚等施工工艺入手,重点介绍了预应力锚索加固高边坡的施工技术,保证了边坡的稳定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