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在城市及其环境形成的过程中,更新城市设计的观念和加强实践,对于保持和发扬城市特色,改善都市环境品质,提升城市综合运营效率,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城市设计的运作过程,不只是设计方案的构思立意和设计成果的编制过程,更是一个由设计成果转换成包括公共政策等多种实施工具,对城市环境的逐步形成进行控制和指导的动态过程。论文的研究是基于我国当前在城市设计领域的认识和实践,以城市设计综合塑造都市环境的过程为研究对象,从城市设计运作的角度,在简要总结国内外城市设计发展和实践的基础上,分析城市设计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机…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国家的城市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转型的过程中,城市设计,作为一种创造空间的过程,被越来越多地视为一种推动"城市复兴"的有效手段和媒介。本文在借鉴JonLang归纳的四种城市设计实践策略——即"整体式城市设计"、"整体-局部城市设计"、"局部-局部城市设计"、"插件式城市设计"——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它们运用于不同层面的城市复兴的社会经济基础、实施过程和实践特点;指出针对区域、市域、局域三个不同层面的城市复兴,必须灵活选择最适用的城市设计策略,充分发挥不同策略的设计效能,以推动复兴项目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3.
对城市设计实效的分析评价应从城市设计实践结果和实践过程两方面展开。基于对实践结果(建成环境公共价值领域质量)和实践过程(城市设计者对多方利益的权衡、协调、整合过程)的综合评价,借鉴国内外既有研究成果,提出建成环境公共价值领域五个评价准则,定性分析城市设计实践多大程度发挥"维护与增进建成环境公共价值"的实际效益,以对城市设计运作实效形成基本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4.
城市设计在城市复兴中的实践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西方国家的城市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转型的过程中,城市设计,作为一种创造空间的过程,被越来越多地视为一种推动"城市复兴"的有效手段和媒介.本文在借鉴Jon Lang归纳的四种城市设计实践策略--即"整体式城市设计"、"整体-局部城市设计"、"局部-局部城市设计"、"插件式城市设计"--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它们运用于不同层面的城市复兴的社会经济基础、实施过程和实践特点;指出针对区域、市域、局域三个不同层面的城市复兴,必须灵活选择最适用的城市设计策略,充分发挥不同策略的设计效能,以推动复兴项目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5.
设计管理制度——促进更加全面综合的城市设计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刘宛 《城市规划》2003,27(5):19-25
针对我国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现实 ,分析了在城市设计实践活动、理论研究以及制度建设方面的问题 ,指出在规划管理体系中建立和完善城市设计管理制度的现实性和必要性。主张城市设计是一个社会实践过程 ,方案设计仅为全过程的一个环节 ,由此分析城市设计过程的阶段以及好的城市设计具备的要素。在此认识基础上 ,对我国城市设计管理制度做了初步定位 ,指出设计管理制度必须依托规划管理体制 ,做到微观管理与宏观管理相结合 ,注重以社会经济规划的理念为设计师开发更多的创作空间。最后 ,作者提出建立我国设计管理制度的初步构想 ,建议在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层面制定“城市设计的政策导则” ,在城市政府层面制定包括原则性和规范性内容的“城市设计的准则” ,以此来保障城市设计实践具有正确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对总体城市设计的日益重视,新时期规划编制中总体城市设计和总体规划的衔接和互动日益增多。本文在认识总体城市设计对于总体规划编制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结合新疆五家渠城市总体规划和总体城市设计的编制实践,总结了总体城市设计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7.
庄宇 《建筑学报》2008,(1):22-24
从提高城市设计的实效出发,通过对当前城市设计形式下的两种倾向加以反思,提出了在市场经济和宏观计划并行的城市发展作用机制下,在城市设计实践过程中建立具有市场意识的设计和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阐释城市诸多要素系统、空间尺度和功能构成上的多重复杂性的基础上,指出城市设计的实践环节中常常存在宏观和微观相脱节、理念与实施相脱节以及蓝图和场景相脱节等问题。在此引入了城市设计的穿透性思维,以诠释城市设计由大及小、由知而行和由控到建的整体系统性方法。以四川天府新区城市设计实践为例,阐释城市设计的穿透性,并基于三个穿透性特征进一步提出穿透性城市设计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9.
环城河是我国许多城市传承历史文化、改善人居环境、丰富市民生活的重要场所。但在各地对环城河及其沿线城市空间开发的过程中,往往出现过于注重景观设计,而忽视地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滨河活力的提升等现象。在此以嘉兴市环城河沿线景观的设计实践为例,从文化传承、活力提升等方面入手,探讨城市环城河沿线城市空间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并期望为其他城市的类似设计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朱子瑜  李明 《城市规划》2011,35(Z1):54-60
基于对国内城市设计实践的现状实效认知,以"过程融合"为切入点,提出转变城市设计服务模式的设想,并结合北川新县城城市设计工作实践,从技术服务与组织建构的双重视角以及宏观、中观、微观的不同操作层面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11.
钟和丽  罗越  林广思 《风景园林》2022,29(7):97-102
随着风景园林学科对设计与研究内在关系的关注,以更科学地搜寻设计问题、更合理地制定设计任务书为目标的风景园林策划的研究非常必要,但目前风景园林策划存在方法程序指导性弱、实践案例少等研究空白。以深圳市4个城市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研究法描述各城市公园案例的规划设计与建设过程,归纳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风景园林策划工作程序,由目标预设、实态调查与分析、概念与空间构想、目标论证、策划表达和后评估6个阶段构成。倡导在设计过程的开端,通过风景园林策划对城市公园的选址、类型、功能、规模和布局等设计要求及内容进行详细论证,以加强作为设计依据的设计任务书对方案设计与建设的准确指导,从而提升设计效率,保障设计效果。研究结果为城市公园的风景园林策划提供了一套清晰的可视化操作框架,提高风景园林实践中设计依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完善风景园林设计的理论体系与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英国和美国的经验为基础,总结城市设计作为公共政策的一般发展规律;尝试从内容和目标、设计与控制的过程、参与者等三方面来建构设计控制的研究理论;并以深圳某办公楼开发作为案例,分别从以上三方面进行剖析。本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在实践中已经运用了基本的城市设计原理,但面临着道路等级过高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城市土地国有制和现有的城市规划管理过程有助于设计控制的顺利进行,但在该过程中加入公众参与和保证该过程的透明性将是未来的挑战;政府、开发商和规划管理部门对设计质量的追求是设计控制成功的保证,而建筑师的创造力则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规划方法初探——以深圳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晓春  司马晓  洪涛 《规划师》2008,24(6):24-27
<深圳经济特区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规划>强调作为公共物品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应在实现"公平"的基础上体现"活力".规划结合深圳市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界定了公共开放空间的内涵,确定将人均公共开放空间面积和步行可达范围覆盖率作为主要评价指标,通过保障足够的公共开放空间面积和数量、提高公共开放空间周边用地的功能复合性等具体手段,并建议加强政府实施监督和管理,以有效实现"公平"与"活力".  相似文献   

14.
新型城市发展观引领深圳城市总体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城市发展观是在深圳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城市发展转型的过程中,对城市发展目标和路径,乃至城市本身的重新发现与重新认识,是指导深圳总体规划转型探索的出发点和理论基础。新型城市发展观强调城市是复杂开放的巨型系统,需要实施结构性调整才能达成城市转型的目标。本文以深圳城市总体规划的转型探索为例,解释了新型城市发展观指导下的转型规划应具备的5项基本特征,包括转变城市发展目标,统筹空间资源存量与增量,调整空间供需关系,突出重点领域的公共政策设计,以及全过程多元化推进公众参与。文章最后还剖析了城市规划转型遭遇的挑战与机遇,并对深圳城市规划转型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该文通过介绍宁波北岸琴森小区的设计实践,对城市中心区大规模多层次的社区空间营造过程的剖析,指出城市社区应当是开放的、连续的、多样的、能够融入城市空间肌理和多层次城市生活的人性化社区。  相似文献   

16.
关注目前深圳城市发展的两大课题--城市更新和建设全国首个低碳生态示范市,结合深圳实践,探索城市更新中的低碳目标、原则及策略.倡导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贯穿生态低碳的价值观,同时提出包括环境综合整治、复兴公共空间、转变城市交通和出行模式、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与监测等多项节能减排和维护社会生态文明及自然生态文明的更新策略.  相似文献   

17.
After reform and opening up, Shenzhen Special Economic Zone and its urban construction have an unusual significance for China. However, the prevailing emergence of urban parks built in a super speed in Shenzhen Special Economic Zone is not paid much attention by the academia regarding its historical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history of urban park construction through dual lenses of „nation–state” and „global–local” with a hope to explore the genealogy and reason lying behind the local practice of urban park construction in Shenzhen Special Economic Zone from a transnational global perspective. The authors argue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parks in Shenzhen Special Economic Zone in the 1980s was closely related to foreign capital investment. Moreover, the national form adopted in park design during this period coincided with that of the special economic zones as a node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Relying on the global flow of ideas, this research attempts to provide interpretative view to comprehend the construction history of urban parks in China at the very beginning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相似文献   

18.
邹兵 《时代建筑》2014,(4):57-59
文章选取深圳经济特区的组团空间结构、成片开发建设模式、法定图则制度、基本生态控制线作为其城市规划实践的典型案例,阐述了实践的核心思想和特定历史时期对城市健康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同时,文章还分析了深圳城市规划实践对其他快速城市化地区发展建设的实践借鉴意义以及规划理论上的学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4)
The design concept of complete streets pays attention to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all road users, as well as the overall design of pedestrians, bicycles, public transportation, motor vehicles and other modes of transport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space, which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China's urban street design aiming to serve motorized traffic. In this study, the development course, concept, objectives and design elements of complete streets were studied, and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street integrity evaluation was established. Shashen Road in Shenzhen City was as a case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raditional street design and explore the spatial design method of complete streets. It is pointed out that street design should adapt to local conditions and be optimized according to current situation.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that can be implemented were proposed to enhance the vitality of stree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