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莫飞  张亚男  席洋  杨嘉钰 《城市规划》2021,45(9):95-102
国内现状综合交通枢纽存在布局与城市功能区不匹配、枢纽与周边建筑结合较弱、枢纽接驳布局组织混乱、运营机制权属分割严重等问题.在此背景下,站城融合的新发展理念成为改善枢纽、实现城市集约发展的高效手段.本文系统梳理城市与枢纽从宏观、中观、微观到运营的互动关系,剖析当下枢纽在各阶段面临的问题.通过对涩谷站等案例的借鉴,探索各问题的破局之法,从综合交通枢纽站城融合适应性、土地利用及交通互动关系、综合交通接驳体系、站城融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运营管理机制等多方面、多维度提出北京综合交通枢纽未来发展路径的建议,实现交通引导城市发展更新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纵观一个城市的发展过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交通与城市的发展彼此并非总是呈现线性向上发展的关系,但城市的发展与交通产业的快速发展是分不开的。此外,作为交通产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综合交通枢纽,其内部的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共生与合作及其与城市内部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和换乘.也是构建综合交通体系产业发展及其城市发展的关键。然而我国的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还处于起步及其摸索阶段,在枢纽衔接各交通模式的方式等方面也涉及的有限。本文仅以出租车场站与枢纽接驳方案为研究目的,以出租车自身所独具的基本特征为出发点,在考虑相对错综的外部环境、综合交通枢纽布局模式及其内部交通衔接的内涵和决策人员的价值取向等众多影响因素下,对出租车场站的接驳方案做一些总结研究.希望能为出租车接驳枢纽设计及其枢纽设计的可持续化、一体化、人性化以及实现枢纽的集聚辐射效应,找到一条可供指导、参考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魏崴 《城市建筑》2014,(3):19-21
城市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涵盖空港、海港、国铁、城市轨道交通、公交,以及立交道路等市政设施多元功能为一体,具有极强的交通特征。而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环境制约因素繁多,反映了综合的城市问题。整合现有城市条件,梳理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系统,实现枢纽地区交通组织和城市环境的融合,促进交通枢纽服务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互动关系,是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面临的核心问题。本文尝试围绕铁路客站区域交通枢纽空间与城市建设一体化发展,研究综合交通枢纽与城市建设协同发展的设计策略,为探索城市未来的良性发展开拓思路,开启更为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是城市内部交通与外部交通衔接的重要节点。综合交通运行平台是枢纽运营服务的核心支撑。从出行者、管理者、运营主体等需求出发,提出智慧枢纽综合运行平台的“全息监测、协同运营、统一发布”功能框架,平台设计了8个功能,以实现枢纽的安全监管、日常运营、应急处置和科学决策能力,用信息系统提升枢纽综合服务效能。  相似文献   

5.
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研究综述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目前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相关研究成果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综述:(1)综合交通枢纽在城市与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2)枢纽建设与城市规划的关系;(3)综合交通枢纽地区的规划设计,主要包括城市形态、用地功能和空间结构等;(4)综合交通枢纽及其周边地区的交通流线组织以及设施布局;(5)枢纽建筑综合体设计.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践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郭雪飞 《城市建筑》2022,(4):110-113
在站城融合发展的趋势下,我们需要对站城融合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认知,从更全面的视角对中国站城融合的下一步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本文通过深层次分析中国高铁发展的国情特色,从固化思维中重新理解站城融合的发展动力.铁路客站不仅是城市的交通枢纽系统,也是城市重要的精神场所,通过阐述杭州西站枢纽综合体在设计过程中如何探索符合中国...  相似文献   

7.
为了践行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的先进理念,以立体都市巨型建筑为抓手,探讨站城融合的全流程全要素设计方法,通过交通核这一特殊的室内公共空间,将轨道、规划、建筑三个专业融合,并连接交通衔接设施及一站式公共设施等关键要素,最终实现从"交通疏解"走向"站城融合"的规划目标。金融城站综合交通枢纽作为广州十三五首个站城融合示范性项目,从创新行政许可到创新设计报批的全流程管理闭环,为全国热议的TOD话题贡献了广州经验。  相似文献   

8.
基于"紧凑城市"理论,研究国外紧凑城市发展思想中与综合交通枢纽相关的理论,以辅助分析适应于综合交通枢纽地区集约化发展的要素:高效换乘体系,空间精明增长与紧凑布局,节点和场所价值。这3个要素分别从规划方案、开发手段和经济证据方面解释枢纽集约化的特点。借鉴国际先进的交通枢纽建设实践经验,提出促进综合交通枢纽地区集约化发展的4个规划策略:城市功能布局的多元复合,区域交通的可达性加强,枢纽空间及内部交通的一体化设计,枢纽站点及周边地区的联合开发。旨在为综合交通枢纽地区的建设提供参考,以适应集约化城市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倡导新型城镇化和土地集约利用的大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结合轨道交通进行"站城一体化"的开发愈发受到关注,是城市实现紧凑发展、空间品质和活力提升的有效方法。本文以上海龙阳路综合交通枢纽为例,把握轨道交通建设的机遇,践行"站城一体化"开发理念,就如何从发展定位、功能布局、空间整合、实施管控四方面提出设计思路,以其能够为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区域发展及紧凑城市形态的构建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朱江 《建筑电气》2021,40(12):63-69
从城市车站枢纽一体化为出发点,针对枢纽复杂的设施构成形式,梳理车站枢纽室外照明存在的根本问题.结合枢纽内不同的室外交通和建筑形式,提出站城融合、站站相通、场站结合、场路过渡、路路衔接的一体化设计思想.以设计案例和国内运营的典型车站枢纽为载体进行深入研究,归纳一体化照明设计的方法和手段,并展望照明设计人本、绿色及智能化方向.  相似文献   

11.
设计市场开放进程中规划行政职能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庆 《城市规划》2002,26(3):18-23
城市规划的设计服务作为一种非政府提供的竞争性服务内容已经被接受 ,结合城市规划行政职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转变与我国城市规划设计市场现状的认识 ,探讨规划行政职能在设计市场由封闭向开放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房地产开发商楼盘销售过程中,住宅样板间是“打头阵”的第一张名片,既是引导购房者决策的一种营销方式,也是人们领略未来居住环境特征的主要途径。而在住宅样板间中的陈设设计对住宅样板间环境氛围的营造、品质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P~H值是低碱度水泥的一项主要性能,目前对水泥浆液P~H值的测定没有统一的方法。本文以电位法、中和法和传统的P~H试纸法对普硅水泥、高铝水泥、硫铝酸盐水泥和明矾石低碱度水泥浆液的P~H值进行测定和探讨,认为水泥浆液的P~H值是水泥品种及水化程度的函数,即水化龄期、水化温度、水灰比、搅拌方式等影响水化的因素都直接影响P~H值的测定结果。对水化时不产生Al(OH)_3胶体的普硅水泥,三种P~H值测定方法均可选用,而对水化时产生Al(OH)_3胶体的高铝水泥、明矾石低碱度水泥则不宜采用中和法。  相似文献   

14.
夏华宗  刘昕光 《工业建筑》2014,(Z1):682-684
对土钉进行模型试验和现场监测,结果表明,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土钉受力逐渐在某个位置形成最大值,并向两侧逐渐减小,而且最大值位置不断向远离面层的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15.
城市定位问题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张复明 《城市规划》2000,24(3):54-57
首先讨论了城市定位的特征、原则和基本内容 ,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城市定位的主导因素和基本要求 ,提出了城市定位的综合集成思路  相似文献   

16.
合乎公众利益?——行政主导下专业规划师的重新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永德  伍美琴 《城市规划》2002,26(8):38-45,73
尝试剖析政府的专业规划师如何理解“公众利益”和如何以公众利益之名行事 ,从而探讨在重建市区的需要越来越迫切的情况下 ,香港整体社会可能面对的挑战和问题。笔者首先剖析香港的规划环境 ,然后讨论笔者对政府规划师的调查研究结果 ,最后以香港不断转变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作结。笔者认为 ,更敢于提出诉求的民间社会已逐渐形成 ,民间社会要求参予界定何谓公众利益。因此 ,政府规划师需要反思他们对公众利益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18.
房屋建筑物的白蚁防治与环境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主要论述房屋白蚁防治与环境管理的关系。提出生态防蚁的方法,化学防蚁与对环境影响,白蚁防治与建筑物设计施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高校社会化的空间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翰卿 《城市规划》2001,25(7):57-59
从高校与社会相关性的层面 ,对我国高校空间形态演进进行了阶段划分 ,然后分别从宏观(空间形态 )、微观 (空间结构 )的角度 ,分析了高校社会化的空间策略问题 ;最后对远程教育及信息化校园提出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钢结构屋顶承板进行承载力的稳定性分析。计算屋顶承板结构模型的总体刚度矩阵时考虑结构的几何效应,以载荷增量法逐渐对结构增加载荷,求出载荷与结构变形的关系,并由总体刚度矩阵来判定是否为奇异矩阵,进而计算出弹性屈曲载荷。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通过分析发现有限元分析所得屈曲载荷值与在试验中获得的屈曲载荷值很相似,误差在9%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