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建筑设计教学中的木构建造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介绍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研究生设计教学中的木构建造实验和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2.
合作背景: “南京大学——苏黎世高等工业大学”合作教学课程设计,是两校在签订了校际交流意向书的基础上,两校的建筑院所在教学合作上的一次尝试,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的大部分教师都在瑞士苏黎世高等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学习和工作过一段时间,对两校之间的教学模式有一定的了解,这段历史成就了教学交流的基础。2000年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成立,并开始有了自己的第一届研究生。本着高起点、学术性、国际化的办学宗旨,办学伊始即开展联合教学活动,为研究生开辟广阔的学术天地。  相似文献   

3.
新体系的必要——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教学、研究的构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辰 《建筑学报》2002,(4):38-39
世纪之交的2000年岁末,在百年老校南京大学之中又新添了一所中国建筑学术界的新单位: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 从南京大学来讲,这是学校开拓工科专业,以增强学校综合性实力的重大举措。而从中国的建筑学术事业角度来看,其意义又究竟如何呢?这是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的成员们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中国与国际建筑学术界不少人士所关心的问题。 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自筹备之始就明确了要在中国建筑教育、学术的基础之上,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争取在现存的学术领域里开拓出一条新的道路,建立一种新的教学、研究体系。然而,在中国的现实条件…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关于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研究生一年级“概念设计”课程中一个以身体的痕迹为主题的教学尝试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鲍家声 《新建筑》2011,(4):50-52
本文为作者在南京大学建筑十年庆典上的讲话,是南京大学建筑创办10年的办学历程和办学理念的简明总结.从10年前成立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到今日的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走了三步,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在办学道路上进行了六个方面的探索,为了一个目标:创建一个有自身特色,能与国外接轨,研究型、国际化的高端建筑学科人才培养的新型...  相似文献   

6.
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于2000年12月成立。它将以综合性、研究型和国际化作为奋斗目标和方向,积极进行学科建设。为此确立了走高起点、高目标和高速度的办学道路,准备在新的征途中,迎接新的挑战,探索我国建筑教育办学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张雷访谈录     
2001年9月在德国柏林举行了以“土木”为题的“中国新建设”展,这个展览又叫5+1展会,5是建筑师刘家琨、张永和、王澍、马清运和南大建筑小组,1是艺术家艾未未。张雷是参展的南大建筑小组成员之一。事隔一年后的2002年秋日,我们走进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从这里开始了解张雷以及“南大建筑”。  相似文献   

8.
新征途     
《新建筑》2001,(4):1-3
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于2000年12月成立.它将以综合性、研究型和国际化作为奋斗目标和方向,积极进行学科建设.为此确立了走高起点、高目标和高速度的办学道路,准备在新的征途中,迎接新的挑战,探索我国建筑教育办学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再度审视建筑文化--结构肌理和地形学国际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中国建筑学科发展的认识,和对快速大量的建筑营造带来的现象的反思,同时也应对建筑学术界关于"建构"概念的热烈讨论,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特邀著名建筑理论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研究学院的教授肯尼斯·弗兰普顿(Kenneth Frampton)作为会议主席和组织者之一,主办了题为"结构,肌理和地形学"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弗兰普顿先生邀请了来自日本、美国和欧洲的著名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以建筑的结构、表皮和形式三个相互关联的元素为研讨会的出发点,从十九世纪中叶德意志建筑理论对建构的最初思考到当今建筑、景观和城市的表现形式,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设计实验室     
丁沃沃 《建筑师》2005,(6):16-23
概念设计是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研究生三个课程 设计之一,概念设计关注的不仅仅是建筑本体的建构,而 且更多地注重设计理念的立足点和设计的方法。2004年 的概念设计以南京城市的两个地域为参照点,探讨了建 筑与景观的操作方法,并以设计研究的方法对关于城市 “中心”与”边缘”的话语及类型作了相应的诠释。  相似文献   

11.
吴美萍 《建筑师》2020,(5):6-15
本文介绍了西方关于建筑再利用的理论研究和教学概况,以期为国内更好地理解建筑再利用问题以及将来 开展相关研究、教学和项目实践提供些许参考。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建筑再利用的理论研究,从建筑学领域和遗 产保护领域这两个方面分开阐述,建筑学领域关于建筑再利用的理论研究主要分为类型学、技术派、建筑策略和 室内设计等方向,遗产保护领域关于建筑再利用的专门讨论是近几年才开始的,主要包括适应性再利用、可持续 再利用和共同演变式再利用等方向。第二部分介绍了建筑再利用的教学情况,首先以米兰理工大学为例介绍了建 筑学科下关于建筑再利用的专业课程教学,接着以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和比利时哈瑟尔特大学等高校为代表介绍 了关于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的专业硕士培训项目,最后介绍了欧盟关于现代主义建筑再利用以及其他高校关于建筑 再利用的硕士培训项目。  相似文献   

12.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建筑学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健 《城市建筑》2006,(2):87-92
本文通过介绍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建筑学院的专业设置、教师队伍、学院设施及各种学位课程,探讨了该院研究型设计的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13.
建筑设计教学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恭 《新建筑》1998,(1):57-59
总结多年建筑设计教学及教学体系建设实践,阐述了建立新设计教学体系的意义及其在内容、结构和指导思想等方面的特色,提出淡化类型、建立以基本设计内容为主线的建筑设计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致力于历史与理论的研究,审视了以研究为基础的中外园林史的系统化教学体系的探索,总结了在园林史、园林艺术、传统园林理法以及当代理论领域研究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果。并提出进行风景园林教育体制优化,解决目前园林历史与理论领域人才匮乏和资金短缺的问题,以此促进园林历史与理论研究工作可持续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与建筑设计相结合的建筑声学教学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祝培生  路晓东  王季卿 《华中建筑》2008,26(10):237-240
该文通过分析建筑学在各工科类专业中比较特殊,提出在课程设置中,建筑设计是主线,学生的艺术修养、创作以及形象思维的培养占着相当重要地位,学生对此的兴趣最大,投入多,但不免带来一些忽视建筑技术知识的倾向,如果这些建筑技术课程的内容安排得不合适,更会影响教学效果。对这一现实问题,可以通过强化建筑技术支撑平台的建设,加强建筑技术课程教学同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  相似文献   

16.
本文系统介绍了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教育体系的发展过程及其始终坚持的"开放、交叉、融合"理念,并阐述了实施成果和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许巧林 《山西建筑》2014,(18):277-278
通过分析《建筑CAD》传统教学的不足,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特点,提出了针对《建筑CAD》课程的任务驱动教学设计内容,实践证明: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改革传统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其操作和专业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8.
陈吟 《南方建筑》2012,(6):51-54
通过回溯岭南建筑学派的相关研究,指出其在演进历程中出现了从“岭南建筑”概念到“岭南建筑学派”、从单一作品研究到多元化研究、从特点提炼到批判性观点出现的转变趋势,并反思其积极意义和局限性,在此基础上就未来研究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9.
朱文一  刘健  商谦 《世界建筑》2012,(5):136-143
本文介绍了清华-耶鲁两校建筑系联合设计课程专题"紫禁城外筒子河周边地区改造设计",包括课程背景、课程要求、课程特色、作业解析以及作业案例等内容。  相似文献   

20.
李百浩  赵逵 《新建筑》2000,(1):34-36
通过湖北省监测一中逸夫图书馆工程设计实践,建筑师亲身体会到建筑设计行为中,加强建筑策划的必要性,提出建筑策划是一种隐藏的设计,探讨了在现代建筑中如何体现中国文化,指出了我国现行设计体制中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