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微生物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筛选出了3株絮凝活性很高的菌种(JSP-18、JSP-26、WU-16),所产絮凝剂在适宜条件下对高岭土悬浊液的混凝率>95%;对城市生活污水的浊度去除率分别为74.4%、75.3%、71.0%,分别采用80%(体积比)的JSP-18、JSP-26、WU-16的培养液与20%(体积比)的J-25菌液联合处理某石化厂废水,其除浊率>90%,对COD的去除率分别为70.0%、44.0%、23.0%.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最佳培养条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重庆城南污水厂的回流污泥中筛选得到一株具有稳定絮凝活性的菌株RL-2,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属。通过优化试验确定菌株RL-2产絮凝剂的最佳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为:以葡萄糖为碳源、酵母膏 (NH4)2SO4为氮源,初始pH值为8,培养温度为30℃,通气量(以摇床转速表示)为120~150r/min,培养2d可获得具有高絮凝活性的生物絮凝剂。且在最佳操作条件下,该菌株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达98.1%。对多种实际废水有明显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微生物絮凝剂的产生和培养条件,同时讨论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反应条件,反应机理和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综述了微生物絮弹簧剂的研究发展、絮凝的机理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并预示了今后微生物絮凝剂领域的研究将出现的几个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无机絮凝剂、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微生物絮凝剂(MBF)和其他絮凝剂进行了介绍,综述了絮凝剂的研究现状,对以上几种絮凝剂在废水处理等领域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比较了几种絮凝剂的特点,并对絮凝剂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首先是进行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工作。选择活性污泥作为菌种来源,针对不同类别的微生物,采用各种不同的培养基,使用平板划线法,将样品中的微生物经多次稀释。划线分离后形成纯培养物,并得到7株菌株.并发现他们的絮凝率都在50%以上(培养基中的药物成分的颜色导致了它们的絮凝率偏底)。将单菌株分别培养于酵母膏和牛肉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中,摇床培养一定时间后,以高岭土悬浊液筛选具有絮凝活性的菌种。由此获得4株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其中有1株絮凝活性较高,初步鉴定为酵母菌,代号为5.本文对5号培养液去除印染废水的COD的能力进行了测定,并对其降低印染废水的浊度的能力进行了测定。通过实验发现其絮凝率和COD的去除能力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XJBF-1的性能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XJBF-1的物质组成及絮凝活性,同时考察了该絮凝剂对淀粉废水、印染废水及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XJBF-1主要由多糖(63.4%)组成,其分子为线性结构,平均分子质量为50 798 u,具有较高的絮凝活性。XJBF-1处理淀粉废水、印染废水及垃圾渗滤液的最佳pH值分别为3、6、6,最佳絮凝剂投量均为7.0 mL/L,最佳助凝剂(1%的CaC l2)投量分别为4、8、8 mL/L。在此条件下,XJBF-1对淀粉废水、印染废水及垃圾渗滤液中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8%、66%、58%,其对淀粉废水及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优于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污水的排放量也日渐增加。污水处理方法很多,微生物絮凝剂由于具有活性高、易生物降解、安全无害、无污染等特点倍受关注。文章通过微生物絮凝剂的作用机理,简单分析了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的开发   总被引:89,自引:10,他引:89  
首次提出了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这一概念,即采用廉价底物经过多株菌混合发酵后制得的微生物絮凝剂。发酵过程中采用的菌种取自活性污泥和土壤,分离筛选出的4株絮凝率较高的菌株经鉴定均为芽孢杆菌属。把其中任意两株混合培养之后,发现F2和F6发酵液的絮凝率较原来的单株菌均有提高,因此这两株菌成为后续发酵的主要菌种。通过摇床试验确定了制取该絮凝剂的发酵条件,并就其对源水的处理效果作了测定。  相似文献   

10.
取杭州四堡污水厂的活性污泥和浙江工业大学校内上塘河边的污泥,用GCI培养基分离纯化后筛选出了能产生絮凝剂的菌种两株(记为L2和T2),并以对高岭土悬液的絮凝效果为基准,研究了产生微生物絮凝剂的优化条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0℃、pH为5~7、L2和T2的培养时间分别为60h和36h、菌种发酵液的投量为1mL/100mL时絮凝效果最好。应用该絮凝剂处理印染废水的试验结果表明,对SS、色度的去除率较高,并使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复合型生物絮凝剂与聚合氯化铝铁复配处理高藻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采用复合型生物絮凝剂处理高浊、高藻水,分别考察了复合型生物絮凝剂、聚合氯化铝铁的投加量对去除浊度的影响,以及将复合型生物絮凝剂与聚合氯化铝铁复配后对浊度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经二氧化氯预氧化后的高藻水,在同等的投药量(25mg/L)下,复合型生物絮凝剂对浊度的去除率为89.1%,聚合氯化铝铁对浊度的去除率为60.5%,前者的除浊效果明显好于后者;将复合型生物絮凝剂与聚合氯化铝铁进行复配,在投药量分别为12.5mg/L和25mg/L时。对浊度的去除率为93.5%,除浊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利用生物制氢废液制取絮凝剂及除污效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发酵法生物制氢反应器排放的废液为培养基,考察了复合型高效产絮菌F2-F6制取生物絮凝剂(BF)的最佳发酵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初始pH值为7.0、发酵周期为21h、摇床转速为140r/min、发酵温度为30℃、制氢废液不灭菌的条件下,制取的BF对高岭土的最大絮凝率〉93.0%。同时,考察了制取的BF对生活污水、墨汁废水和高浓度中药废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对浊度、色度和有机物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8.7%、96.9%和62.6%。  相似文献   

13.
MBR和UF深度处理石化废水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为给某石化企业的反渗透(RO)系统提供水质良好且稳定的进水,分别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和超滤(UF)工艺对该厂二沉池出水进行了深度处理试验,考察了进、出水的浊度及COD、SDI等指标。结果表明:UF系统的出水浊度平均为0.18NTU,COD平均为22.1mg/L,SDI平均为2.50;MBR系统的出水浊度平均为0.14NTU,COD平均为20.1mg/L,SDI平均为2.22。MBR的出水水质比UF更稳定,且具有较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某炼油化工废水处理厂原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利用炼油化工废水作为稀释水综合处理环氧丙烷皂化废水的改造方案。运行实践表明,当进水COD为1800~2200ms/L时,出水COD为160~300mg/L,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二级标准。最后对改造经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如何针对不同污水水质、处理目标及现场操作条件,构建与之适应的微生物菌剂,掌握一套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菌剂构建方法,对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增强生化处理系统应对环境波动的能力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以低温城市污水和难降解石化废水的高效处理为例,结合生态学一般原理,系统研究了微生物菌剂的构建方法及实际应用效果.工程实践效果表明:向城市污水中投加微生物菌剂后,在生化池平均水温为13 ℃的条件下,仅用14 d就完成了生化处理系统的启动,使污水处理厂得以提前投入运营;向石化废水中投加微生物菌剂后,系统对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和抵抗冲击负荷的能力都大大增强.微生物菌剂的成功构建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环境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在高浓度石油化工废水处理过程中,纯氧曝气系统污泥的沉降性能相对较差,有膨胀趋势时不容易被发现,对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极大的危害。为了改善污泥性能,向纯氧曝气系统(第一段)投加铁盐,并且控制第一段的总铁含量为2-8mg/L。投加铁盐运行一段时间后,污泥的沉降性能得到改善,污泥絮体变得密实,并呈团块颗粒状,污泥脱水性能得到改善,装置的抗冲击性能得到加强,氧的利用率也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7.
封闭式纯氧曝气装置由于供氧充足、污泥浓度较高,在处理异常运行时有其工艺自身的特点.对封闭式纯氧曝气装置在处理高浓度石化废水时出现的低浓度稀释废水水温偏高、污泥膨胀等异常情况,提出了解决办法和防冲击预案,通过以二沉池出水浊度变化作为生化处理异常的预警、用增加整个曝气池气室内氧气纯度的方法加强供氧、以SV120指导生产等措施完善封闭式纯氧曝气处理工艺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8.
沸石强化活性污泥系统的除污效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了筛选出一种既能提高常规活性污泥系统的除污效能,又能加强其抗冲击负荷能力的方法,考察了投加沸石粉的活性污泥系统对石化废水COD和氨氮的强化去除效果,研究了污泥絮体的性状和结构以及微生物DNA的多样性,探讨了沸石强化活性污泥系统对污染物去除的机理。模拟高氨氮浓度的进水对沸石强化活性污泥系统进行冲击的试验表明,沸石强化系统对氨氮的冲击比对照组有较强的耐受性;冲击后采取投加沸石粉的补救措施表明,它对于冲击造成的损伤有较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李鸿莉  陈怡  肖军 《城市勘测》2012,22(4):78-80
用生态塘系统工艺处理石化废水,分析青肯泡石化废水生态处理系统和山东省东营市污水处理与利用生态系统的工程实例.工程运行结果显示:生态塘系统处理石化废水效果显著,出水分别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和1A标准,生态塘系统处理石化废水具有投资少、维护和运行费用低、可改善和恢复生态环境等优点,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生态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20.
多级悬浮填料生物反应器处理石化废水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采用多级悬浮填料生物反应器处理石化废水,在填料投加率为50%、水力停留时间为8h的工况条件下,当进水BOD5为108-234mg/L,CODcr为253.4-444.6mg/L,NH3-N为20.8-26.2mg/L时,二级反应器对其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7%、74%和53.2%;三级反应器对其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7%、77.7%和84.6%,这说明采用多级反应器在保证有效去除BOD、COD等有机污染物的同时,可以大大提高对NH3-N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