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安装于同一变电站的不同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普阀式及磁吹避雷器的行波保护问题做了论述;比较了各种避雷器,尤其是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特性参数;探讨了不同的避雷器动作电流问题;并就保护方案及避雷器选择提出了看法;对避雷器国家标准也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直流系统避雷器组伏安特性的差异会使电流分配不均,多台避雷器并联情况下均流系数对整体吸能影响很大,性能劣化的避雷器吸收更多的能量,且使得整支避雷器总吸能严重下降.提出了熔断型直流避雷器组的解决方案,在单柱避雷器上串联一个熔断器,避雷器被击穿后熔断器熔断退出,将故障柱避雷器隔离,使其它柱避雷器正常运行,实现对直流避雷器组的保护,防止直流系统因故障闭锁.搭建了大容量试验平台,对熔断型直流单柱避雷器熔断退出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熔断型直流避雷器中单柱避雷器能够有效退出,能够有效的解决避雷器被击穿带来的安全问题,保证整个避雷器组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功能和特点,以及状态检修模式下避雷器的检修策略。针对阻性电流带电检测数据异常的110 kV故障避雷器,进行了红外测温、局部放电和直流泄漏电流试验,测试数据确认了避雷器存在的绝缘故障。通过解体检查发现避雷器内部已经严重受潮,故障原因是避雷器下盖板缺少密封圈,导致避雷器芯体浸水受潮。针对此次避雷器故障,提出了今后关于避雷器状态检测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针对6~10kV配电网络事故中雷击跳闸率(占80%以上)高,提出避雷器安装配置及接地等方面的问题。对不同类型雷击过电压和避雷器安装档距进行了分析,综合比较了线路无间隙避雷器和线路有串联间隙避雷器的结构特点和保护范围,分别确定了两种避雷器的技术参数。建议以无间隙避雷器为主,以外串联间隙避雷器为辅的设置方式,提出了两种避雷器在输电线路中不同的防雷保护方案。在雷灾多发区域避雷器应带小型化放电计数器和脱离装置,同时对避雷器的接地引下线要进行优化布置。  相似文献   

5.
带电检测技术在避雷器状态诊断中的成功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主要介绍了带电检测技术在避雷器状态诊断中的一次成功应用的案例.针对红外热成像检测到避雷器存在局部异常发热的情况,检测避雷器泄漏电流发现其阻性分量比正常避雷器阻性分量大一倍,确定了避雷器存在故障并及时更换故障避雷器,通过对故障避雷器进行多种电气试验并解体,使测试结论得到了验证.避雷器故障原因是密封不良造成电阻片进水受潮,...  相似文献   

6.
靳晓玉  李凡 《电瓷避雷器》2011,(5):49-54,60
从避雷器的结构设计、原理、长持续时间电流脉冲、热稳定性以及长期稳定性方面,设计了两种避雷器:有空气间隙避雷器和无空气间隙避雷器。从避雷器的密封性能方面分析了引起避雷器爆炸的原因:潮气进入避雷器内部,引起内部闪络,导致电阻片老化,电阻片温度升高在正常电压下失效,引起避雷器爆炸或发生热崩溃。通过分析得知,为了保证避雷器的防爆性能,避雷器应密封性能好、方波通流能力高、稳定性好、内部无空气间隙,且避雷器最好为硅橡胶直接注塑到金属氧化物电阻片上的结构。  相似文献   

7.
特高压避雷器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介绍了国外特高压避雷器的发展和运行情况,对前苏联、瑞典、德国及日本等国家研究和开发特高压避雷器的主要技术参数、结构及性能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中国避雷器发展的状况,分析了中国已经研制的750kV系统用避雷器技术性能,提出了准备开发的1000kV避雷器的技术参数和建议。为了降低系统的绝缘水平,应开发1000kV的敞开式电站保护用避雷器、GIS电站保护用避雷器及线路保护用避雷器。避雷器的额定电压为828kV,雷电冲击保护水平为1620kV。并指出中国在现有的基础上能够开发出1000kV避雷器。  相似文献   

8.
额定电压52kV及以下有串联间隙避雷器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额定电压52 kV及以下带串联间隙避雷器》标准的主要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与JB/T9672.2-2005标准的主要技术差异进行了比较论述,包括:避雷器额定电压、避雷器持续运行电压、避雷器动作负载试验、避雷器工频电压耐受时间特性试验、避雷器外套的绝缘耐受、避雷器冲击保护水平、避雷器长持续时间冲击电流耐受试验、避雷...  相似文献   

9.
以广东电网近几年发生的雷电侵入波事故为例,利用ATP-EMTP仿真软件,分析了广东电网近年来加强线路绝缘对变电站侵入波水平及避雷器通流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安装变电站出线避雷器,可减少线路绝缘水平提高对变电站内电气设备的影响。通过讨论变电站内各避雷器的通流,提出了选择变电站避雷器标称电流的建议:出线避雷器选择标称电流较大的避雷器;在安装出线避雷器的条件下,站内母线和主变处避雷器可选择标称电流较小的避雷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有效地发现避雷器的缺陷,提出了在避雷器的交接及运行维护中应开展避雷器持续电流和工频参考电压试验。针对常规工频试验变压器进行该两项工频试验时,电源谐波对避雷器的泄漏电流有显著影响,会干扰避雷器的电流波形和幅值,为此研制了一套串联谐振试验装置用于避雷器持续电流和工频参考电压试验,并成功发现了一起避雷器缺陷。利用串联谐振试验装置进行避雷器工频测试,能有效避免干扰,也为运行单位发现避雷器缺陷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复合外套避雷器在电力机车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瓷套式避雷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措施。讨论了采用复合外套避雷器的优点,介绍了电力机车用复合外套避雷器的技术性能及设计中考虑的主要因素及避雷器的热机、盐雾、抗振、污秽、起痕及电蚀试验,通过试验及运行,验证了避雷器的合理性、可靠性及适用性,说明了复合外套避雷器适应电力机车运行工况,同时指出了避雷器安装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行业标准JB/T 10609-2006《交流三相组合式有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应修订的各种原因。从避雷器的持续运行电压、避雷器的额定电压、避雷器的工频放电电压、避雷器的保护水平、避雷器动作负载试验、避雷器工频电压耐受时间特性试验、避雷器局部放电试验等几方面,论述了修订后的标准和JB/T 10609-2006标准的主要技术差异,并分析了典型避雷器的持续运行电压参数及20 k V系统电站用典型避雷器的电气性能参数选取时的考虑因数,同时,在修订的标准中提出了该参数的建议值。为便于修订和执行标准,结合相关资料,介绍了避雷器相-相间的工频放电电压试验方法和冲击放电电压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氧化锌避雷器(MOA)阻性泄漏电流在线监测过程中会受到相间干扰的影响而难以判断避雷器的真实运行状态。以110 k V和220 k V输电线路避雷器为例,通过试验和有限元建模分析,计算出单相避雷器和三相避雷器的电阻片本体电容、电阻及部分电容参数,通过分析110 k V和220 k V线路避雷器的电位分布云图,验证了本文所建模型的有效性。依据所建立的阻容网络模型,仿真计算出单相避雷器和三相避雷器的阻性泄漏电流和相角差,通过对比单相避雷器和三相避雷器的仿真结果,计算出线路避雷器在线监测中应补偿的角度,有效消除了线路避雷器在线监测过程中的相间干扰。  相似文献   

14.
线路无间隙避雷器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安装线路避雷器已公认为线路防雷的有效措施。线路避雷器的产品结构包括有间隙避雷器及无间隙带脱离器的避雷器,指出了线路有间隙避雷器在绝缘配合、放电特性上存在一定问题。介绍了多家公司开发的线路无间隙(带脱离器)避雷器的安装结构,其降低过电压效果明显,并且线路无间隙避雷器必须是免维护的。  相似文献   

15.
雷击是输电线路的主要危害。加装线路避雷器是减少线路雷击跳闸事故,提高供电系统可靠性,进一步降低运行成本的一种有效的手段。针对目前广泛采用的线路避雷器的不足,四川电科院提出了一种便于安装、调试、维护的新型线路避雷器。本文使用ANSYS软件对正常工况下站用避雷器、外串纯空气间隙避雷器和新型线路避雷器的电位、电场分布情况进行了仿真计算,并通过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新型线路避雷器的可行性。研究显示,新型线路避雷器的电位、电场分布情况均优于站用避雷器而差于外串纯空气间隙避雷器,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在运行时氧化锌电阻片沿轴线分布的电压不均匀分布影响避雷器的运行寿命,而电缆台区的避雷器在安装时外部电场条件是有别于变电站避雷器,通过ANSYS-Maxwell软件仿真计算了电缆终端对同相的避雷器电压分布的影响,增大避雷器与电缆终端的安装距离有利于改善避雷器的电压分布的不均匀性;又计算了按GB 50149规定的B1值布置的安装条件下220 kV避雷器的电压分布不均匀系数小于1.15,能满足避雷器使用要求。计算了避雷器与电缆终端之间连接导线的电感对避雷器保护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雷电冲击的导线电感电压影响较小,陡波冲击的导线电感电压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7.
安装避雷器是配电线路有效防雷措施,需要合理研究降低线路避雷器雷击损坏概率对策以延长避雷器运行寿命。采用EMTP软件建立10 kV线路模型,计算线路遭受雷电直击或雷电感应时避雷器两端电压,利用避雷器吸收能量计算避雷器损坏概率,分析采取改变避雷器通流容量、避雷线安装数量与安装方式、接地电阻等措施对于降低避雷器损坏概率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安装避雷线后,避雷器两端电压波形呈现较为明显振荡和衰减;避雷线数量的增加降低了避雷器两端电压幅值,导致避雷器吸收能量减少,遭受雷电直击时线路避雷器吸收能量远大于雷电感应情况。增加避雷器方波通流容量或避雷器安装数量能够降低避雷器损坏概率。避雷线数量的增加能够降低避雷器损坏概率,多条避雷线的推荐设置方式为从上向下将相线夹在中间。避雷器损坏概率随着线路接地电阻的增加而增大,因此需要尽可能降低线路接地电阻。在线路接地电阻难以降低情况下,可以通过缩短避雷线接地间隔来减小避雷器雷击损坏概率。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日本特高压等级避雷器的开发研制情况,并详细叙述了由多个ZnO元件经串、并联组成更高电压等级避雷器的电气特性、配组筛选方法、试验方法等。文中提及的1000kV避雷器是一种新型的、特高压避雷器,对了解国外避雷器动态、开发我国特高压避雷器产品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避雷器是特高压直流电网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因其抗震能力薄弱受到广泛关注.以特高压新松换流站±800 kV复合避雷器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复合避雷器套管与法兰连接段的抗弯刚度特性,建立了复合避雷器-支架体系有限元模型,开展了不同地震输入下避雷器的地震响应分析,对复合避雷器的抗震能力及薄弱环节进行了评估;最后,通过优化避雷器套管的内、外径、壁厚等尺寸,开展了避雷器结构设计参数对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复合避雷器在地震作用下最大应力为31.92 MPa,套管的应力安全系数较大;地震作用下避雷器的位移较大,避雷器顶部接线端的位移达到了260.74 mm,地震作用下,避雷器变形过大容易导致套管-法兰黏结层的滑移破坏,电气间隙变小使得避雷器放电导致电气功能失效,应引起重视.较增大套管壁厚,采用更大外径的套管可更大程度减小复合避雷器顶部的位移,减小设备自身的高径比,有效控制地震作用下的侧移角是提高复合电气设备抗震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电力用户希望有一种能够检测电力系统中有缺陷避雷器的仪器。EPRI承担了RP2004号课题来制造一种能够检测有缺陷避雷器的仪器。从用户的库存中得到代表着不同厂家、电压等级和结构的避雷器,并进行了试验以确定能鉴别有缺陷避雷器的质量特性。由于以前的许多研究工作者已经说明,很大比例的故障避雷器都是由于水分的侵入,并且大量的缺陷避雷器都不是从用户的仓库中得到的,故为了试验的需要,采取了注水方法造成有缺陷的避雷器。然后测定了这些避雷器的特性,证明这些特性能有效地检测有缺陷的避雷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