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凯 《门窗》2012,(4):64+68
本文在分析软基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处理要求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预应力管桩的特点和基本性能,具体总结了预应力管桩施工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及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为预应力管桩的进一步发展应用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居业》2015,(16)
预应力管桩技术作为软基处理的重要方式,能够有效提升软基处理效果。本文主要对预应力管桩的概况、公路软基处理中预应力管桩技术的施工准备、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3.
对高层建筑施工中预应力管桩进行了概述,探讨了高层建筑施工预应力管桩地基处理技术常见问题及其处理措施,以期为高层建筑施工预应力管桩地基处理提供一些参考,确保高层建筑预应力管桩地基处理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4.
偏斜预应力管桩的承载力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于偏斜预应力管桩承载性能的研究还不多见,如何正确评价偏斜预应力管桩的承载能力仍一直困扰着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采用数值计算,对分析偏斜预应力管桩单桩的Bowles方法进行改进。桩与土之间作用机制采用荷载传递法,可避免现场测量的限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偏斜预应力管桩单桩力学模型,通过对多层土体算题计算,得出该模型计算结果与FORTRAN程序计算结果相吻合,说明采用ANSYS软件建立模型分析偏斜预应力管桩工作性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可采用该模型分析偏斜预应力管桩的工作性状。通过工程实例,分析补桩与加地基梁对偏斜预应力管桩工作性状的影响及偏斜预应力管桩单桩与群桩受力机制的区别。研究结果表明:补桩与加地基梁可明显提高偏斜预应力管桩的竖向承载力,偏斜预应力管桩单桩与群桩之间的工作机制明显不同,从而得到一些对偏斜预应力管桩加固处理具有指导意义的措施。所得结论对偏斜预应力管桩工作性状的进一步研究和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随着预应力管桩在建筑工程中的广泛运用,其施工技术的质量也备受业界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主要从高层建筑施工中预应力管桩简介、预应力管桩运用的可行性和预应力管桩地基处理技术问题与应对策略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门窗》2013,(10)
本文结合宿迁城市花园大型住宅区的基础工程,对预应力管桩工程施工前准备、施工过程中施工方法、质量管理及预应力管桩通病防治和处理进行了阐迷,对该工程的地基土层性状分析与基础选型、锤击预应力管桩的设计与施工及锤击管桩的质量检测进行了阐迷,所得结论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预应力管桩成桩质量好,承载力高,基础造价低,在江浙地区应用广泛。但在复杂地质情况下,特别是宁波软土地区,极易出现管桩偏位、断桩、斜桩等现象。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预应力管桩产生偏位的原因,介绍了预应力管桩偏位的处理方法:准确测量偏位情况、低应变动测确定桩身损伤情况、根据管桩偏位及损伤情况采用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如管桩内芯放钢筋笼灌芯加固处理以及承台地梁加强和补桩等。  相似文献   

8.
王曦 《中外建筑》2014,(8):157-159
本文以湖南某高速公路段软基处理的实际情况,通过分析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处理桥台、通道和涵洞与路基间的过渡段的资料,结合处理通道和涵洞结构物基础产生的问题,研究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的适用范围,并根据现场管桩施工试验资料,探讨管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思路以及管桩的施工标准。具体的指出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应用于软土地区施工时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点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的特点、经济效益及使用范围,针对预应力管桩的设计内容及常见问题,总结了预应力管桩在施工中的注意事项,有利于提高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宜昌市静压预应力管桩的检测,分析了预应力管桩的的施工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并总结了对此类桩进行检测时应注意的要点及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某粮库工程共 13栋平房仓 ,分 2个区段 , 区 7栋 , 区 6栋 ,每栋平房仓 30 m× 6 0 m,门式刚架结构。两端山墙及中间廒间墙下基础为条形基础 ,纵向是独立基础 ,条形基础下有夯扩桩 6 6根 ,分 3排 ,桩间距 1.5 m,排距 1.7m,独立基础下有夯扩桩 4根 ,间距 1.7、1.8m,夯扩桩设计直径 42 6 m m,桩顶标高 - 1.9m,有效桩长 4~ 7m(视持力层深度而变化 ,桩端进入持力层 1m) ,钢筋笼比设计桩长短 5 0 0 m m,混凝土强度等级C2 5 ,设计扩大头直径 70 0 mm、高度 10 0 0 mm,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70 0 k N。1 施工工艺夯扩桩施工采用两次夯扩的施工工…  相似文献   

12.
无桩尖管桩锤打过程易造成管桩移位、内伤、断桩、嵌岩差、持力层锚固长度小。  相似文献   

13.
沈保汉 《施工技术》2001,30(12):43-44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PC桩)1928年在法国开始应用[1],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PHC桩)则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在欧美兴起,广泛地应用于基础桩.我国台湾地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大量应用PC桩.北京丰台桥梁厂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批量生产PC桩,尔后在铁路工程中大量应用.广东从1984年起开始研制和推广预应力管桩,产量出现几个发展台阶,1986年2万m,1990年80万m,1996年400万m,1999年1500万m,2000年突破2000万m.广东现有管桩生产厂约50家,占全国管桩厂总数的50%,产量却占全国的80%左右.预应力管桩(含PC桩和PHC桩)成为广东地区应用最多的一种桩型.上海地区的交通部三航局混凝土制品厂于1988年正式生产φ600mn、φ800mm和φ1000mm的较大直径的PHC桩.据不完全统计,至1997年底,我国管桩生产厂近80家,主要分布在广东和华东地区(上海、宁波、福清及连云港等地),海口市也有管桩生产厂[2].  相似文献   

14.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是土体加固技术与桩工技术的有机结合,以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少沉降的一项新技术.文中介绍了桩端灌注桩后注浆施工要点、工序技术参数控制和过程质量监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针对 TBSA- F使用上的不便 ,编制出一段程序解决该问题。程序根据 TBSA5.0计算得到的上部结构竖向构件底部组合内力 ,求出桩基础各单桩反力 ,并验证其是否满足单桩极限承载能力。该程序采用 FOR5编制 ,可用于实际工程设计中  相似文献   

16.
桩端后注浆技术是提高桩端面上的单位面积阻力的方法之一。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桩端后注浆技术适用的地质条件,论述桩端后注浆主要工艺参数设计和单桩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可供相同地质条件的基础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某高层住宅楼地基处理工程为例,介绍了在深厚湿陷性黄土场地上采用DDC工法结合桩基础的地基处理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DDC工法消除地基湿陷性,经检测满足设计要求后,在形成的复合地基上进行桩基础的设计与施工。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湿陷性黄土地基经DDC工法处理后其湿陷性基本消除;同时单桩竖向抗压静力载荷试验结果表明,桩基础的承载力与沉降量均达到设计要求,并表现出摩擦桩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
於程席  刘鹏 《建筑施工》2022,44(1):4-6,9
结合武汉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项目,以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为手段,比较分析了有桩帽的CFG桩与无桩帽的CFG桩复合地基的变形及受力的差异,进而分析了桩帽的尺寸及强度对复合地基以及桩间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桩帽改变了复合地基桩及桩间土的受力和变形;桩帽的尺寸越大,桩顶的位移越大,桩间土的位移越小;桩帽的强度越大,桩顶位移及桩...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例,阐述了树根桩的设计、施工,以及施工工艺对其的影响,分析了树根桩的设计、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碎石桩、CFG桩组合型复合地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在高地震区砂土液化地基土处理中,应用碎石桩、CFG桩组合型复合地基。对碎石桩、CFG桩组合型复合地基进行了检验及CFG桩的载荷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