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智亚 《重庆建筑》2010,9(11):49-50
重庆老城——比坚山硬石更厚重的历史文化,终于在一部书里得到了展示,这就是何智亚先生花近20年的辛劳摄影编著的《重庆老城》。作者从建筑学者、历史学者、摄影师的多方位的角度,以582幅历史影像记录,22万字的考证展示,读解了重庆老城独特的建筑风貌和厚重的历史文化的积淀,把许多已经消失的实体用影像留存了下来,因而更显弥足珍贵。这里我们所编发的一组文章,除了作者自己对《重庆老城》一书的简介,还有各位专家学者的书评。书里有句题语:纵观历史烟云,彰显建筑精魂;情系故园山水,意存地灵文脉。就是对此书最好的概括与评价。可以说,《重庆老城》以独特的方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这个城市历史隧道的大门,并为我们的城市留下了真实而生动的记忆。就让我们怀着感动、感伤和感激的心情,走进《重庆老城》,走进这个熟悉而陌生的城市,记住消失的,珍惜"健在"的,在这些属于我们自己的风景中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2.
目前河南省保存较完整的古城墙只有开封和商丘,其余城市的城墙多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战火及新中国成立后的拆迁过程中被破坏。有一些城市则在发展过程中避开了老城,没有以老城为中心发展,使得老城的格局保存得较为完好。那些已不存在城墙痕迹的城市中,原来的城市格局仍然部分保留。  相似文献   

3.
毕尔巴鄂(Bilbo)是西班牙北部一座美丽的城市。当我们从南面的山上乘汽车沿着盘山公路徐徐而下时,远远地就看见山谷中被一条河水环绕着的橘红色城市,典型的西班牙瓦的颜色。奈维恩河(Nervion River)从北面环绕过城市的一大半,在西班牙强烈的阳光下,老城显得那样静寂、安详。城市  相似文献   

4.
城市的面貌常变常新,每一代人都对城市空间进行改造和开发,各种文化传统和活态遗产则在其中作为文化遗产代代相传。事实上,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保存作为个人归属感的来源之一,是我们连接过去和未来的关键性要素。另一方面,日益增长的城市开发需求和最近几十年的老城更新活动不仅对文化遗产的非物质层面造成损害,也导致了遗产价值的损失,并可能因此对社区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经济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城市发展和遗产保护政策之间的矛盾由此产生,尤其是在城市历史街区。为应对这一挑战,遗产影响评估(HIA)应运而生。这项评估工具对影响文化遗产地的人为因素进行认定和分析,旨在缓解它们对文化遗产的负面影响因素。本文回顾和分析了最近的两个世界遗产地案例——科隆大教堂和维也纳城市历史中心,两者都面临许多新的城市开发压力;还回顾和分析了遗产影响评估如何通过对城市开发的威胁因素和影响因素进行认定,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需求之间取得平衡。  相似文献   

5.
该文以洛阳明清老城历史街巷为例,通过文献史料分析、测绘数据整理、数值比较分析等方法,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老城的街巷格局、历史遗存分布、街巷空间尺度、街巷界面及建筑风貌等与老城街巷空间特色高度关联的几个方面开展系统研究,探讨了老城街巷空间的特色所在。并由此进一步对位提出了老城街巷空间特色保护的相关对策,对洛阳老城风貌延续、城市特色营造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直到19世纪中期,老维也纳的中心仍然是个堡垒,在拿破仑炮轰并占领了霍夫堡(Hofburg)之后,城墙这时也就失去了原来的防卫作用。相反,这些要塞妨碍了郊区和城市之间交通流量的增长需要。当弗朗茨·约瑟夫(Franz Joseph)皇帝在1857年下令建造环城大道的时候,对从一个中世纪城市转变为一个现代都市,维也纳终于有了可能。从1860年  相似文献   

7.
浮城祭     
正城市的温度与底蕴,源于人的聚居与生活。城市源起之处,往往生活之气愈浓,文化底蕴愈厚。然而矛盾之处在于,积聚愈深的生活之气含带着千百年前城市的繁荣之气,也含带着现今城市发展对旧事物的摒弃与鄙夷。城市是短暂的,记忆当为永恒。当城市的个性在高楼大厦的充斥下消磨殆尽之时,我们是否曾会后悔这冲动的拆除与洋洋得意的更新。我们憎恶,我们讽刺,试图以夸张的方式诉说这老城生活于城市迭代中的苟且,永恒这无法磨灭的老城故事。这会是一  相似文献   

8.
正重新安排一天,从今天到明天,需要三个基本动作:洗澡、睡觉和穿衣服。我们只是用所花费的时间来代替这些动作:1小时+7小时+1小时。基于这一最直截了当的入住酒店理念,九小时酒店提供了理想的简单城市住宿。九小时大手町旅馆位于皇宫一侧。一楼有"跑步站",跑步者可以使用淋浴设施,免费的洗浴设施和所有跑步的必需品都可以租用。我们假设在城市生活中使用/停留的方式和与城市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所有的胶囊都朝向建筑内部的空隙,目标是"直接暴露在城市中的胶囊"  相似文献   

9.
维也纳多瑙城的这两座高层塔楼的设计为一场延续了几十年的城市开发划上完美句点:项目所在地原是一片市政空地,联合国城大楼(UNO-City,1973—1979年)就位于此。该地区曾尝试用于举办1995年维也纳-布达佩斯世博会,但很快放弃这一计划。因此,克利尚尼兹与诺依曼(受WED股份公司委托)两位建筑师在1992年完成了这一区域的城市设计主体规划,一个崭新的涵盖多样化的功能单元的都市区块也就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0.
以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视角,分析平安大街在北京老城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以及融入当代城市格局的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平安大街西城段4个节点环境微更新的工作,探讨老城公共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