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南宁地铁4号线那历村站~那洪立交站区间盾构近距离下穿铁路隧道为工程实例,总结盾构下穿铁路隧道的关键施工技术,成功解决了盾构近距离下穿既有铁路隧道施工安全重难点问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可为今后类似的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当前城市主干路下的轨道交通建设施工中,较多地应用了工程暗挖施工,但在进行暗挖隧道施工时,常会引起地表塌陷,使工程的质量受到影响,并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主要以北京地铁6号钱西黄村站到廖公庄隧道施工的过程为依据,对暗挖隧道施工引起地表塌陷的成因和过程及暗挖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塌陷的控制方法及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城市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盾构隧道常常需要在复杂环境下穿越既有隧道或城市生命线工程,针对地表沉降、已建隧道的沉降或隆起、桩基承载力下降等问题,优化盾构技术参数、注浆参数、实时监测反馈至关重要.以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在复杂环境下近距离盾构施工过程遇到的施工技术难点为例,重点介绍五角场站~江湾体育场站盾构区间穿越五角场下沉广场,南京东路~豫园站盾构区间穿越延安东路隧道,陕西南路站~上海图书馆站盾构区间上穿越1号线,并提出解决方案,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应对策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加大及大城市交通拥堵客观形势的需要,为实现城市轨道线路顺利通过狭小空间区域,叠线隧道的应用实例也越来越多。该类型隧道施工时通常先施工下线隧道,后施工上线隧道,为确保上线隧道施工过程中盾构机顺利通过叠线区域,需在下线隧道内布置临时支撑系统。深圳地铁7号线华新站—黄木岗站盾构区间隧道叠线段施工过程中,采用支撑台车临时支撑加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相关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5.
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江厦桥东站一东门口站区间隧道需穿越奉化江,2号线桃渡路站一鼓楼站区间隧道需穿越余姚汀,越江盾构隧道工程环境条件复杂,施工风险大。结合工程实际工况分析宁波轨道交通越江隧道施丁风险和难点,并说明实际过程中采取的相应施工技术措施,为宁波类似工程中盾构机顺利完成越江施工提供参考依批。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现阶段城市化不断发展,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及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产生了大量深基坑及隧道工程,其规模和深度不断增加。目前的地铁隧道建设过程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是利用盾构法进行区间隧道施工。但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多处于城市中心地带,地表多为重要构建筑物,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区间隧道施工环境复杂。所以在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对盾构施工各技术处理不当就会引发地表沉降问题,从而对隧道上部构建筑物及管线造成破坏。本文以南昌市轨道交通2号线八一广场站~永叔路站盾构区间地面隆起事件为例,在现场进行应急处置的同时,通过对现场施工过程参数及施工环境进行分析论证,得出了一系列应急处置经验,对后续类似问题处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北京地铁16号线屯佃站—永丰站区间盾构隧道施工为例,主要分析近距离相向平行交错盾构隧道施工期间的相互影响及所采取的施工措施。该工程中盾构平行交错施工影响范围为80 m左右,施工中主要存在地表沉降和隧道轴线偏移的风险。针对以上问题,施工过程中根据影响分区程度,采取加强盾构机姿态控制和优化综合掘进参数等措施,保证了隧道成型质量。  相似文献   

8.
赵书银 《建筑施工》2010,32(2):114-115,121
介绍广州市轨道交通五号线区庄站~杨箕站盾构区间工程中的区庄站~动物园站及动物园站~杨箕站两个盾构区间中出现的水平、上下近距离交叠区间隧道盾构法设计施工。针对工程的地理位置、规模及本工程的重点及难点,应用FLAC3D软件对盾构小半径曲线区段施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确定了"先下后上"的开挖方法,并就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世博过江段工程长清路站~世博园站区间隧道需下穿已建轨交7号线隧道.以此为例,详细阐述了盾构在整个隧道施工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施工技术,确保在轨交7号线的稳定和安全的基础上顺利施工轨交1 3号线工程.  相似文献   

10.
深孔注浆直接影响地铁区间隧道施工的安全、质量、进度和造价,是地铁区间隧道施工的重点和难点。结合长春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自由大路站~南湖大路站区间工程,详细阐述了地铁区间隧道深孔注浆技术,施工结果表明,该深孔注浆方法是成功的,可在类似地铁地铁区间隧道深孔注浆施工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分析地铁联络线洞室群施工的安全性,依托徐州地铁2号线中心医院站-淮塔东路站区间段施工工程,采用有限元的分析方法,建立了横通道竖井开挖段的数值计算模型,设置了5种不同的区间隧道开挖进洞的施工工况,分析了横通道两端5个洞室采用不同的开挖进洞顺序施工时对横通道和周边环境的影响,提出合理安全的区间隧道的施工进洞顺序,同时也对横通道两侧的开挖段进行了分析,得出D型断面开挖进洞施工对整个横通道竖井开挖段的影响最大,并指出了各区间隧道开挖进洞时横通道段的不利位置,最后将相应监测点处的模型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资料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深埋长大引水隧洞三维物理模型渗透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地质力学物理模型试验是研究地下工程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结合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对高渗透压下深埋引水隧洞进行施工过程的物理模拟,设计制作水压自动控制供水系统,离散式花管渗流生成系统,实现渗流场的高度仿真模拟。对动态施工过程中引水隧洞围岩内部的渗流及演化规律进行计算分析,实体模型内特征点的渗透压力计算值、实测值比照结果证明模型渗流试验系统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试验结论为引水隧洞的防渗施工技术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并对引水隧洞的长期稳定性、安全性评价和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地铁暗挖区间重叠交叉隧道施工与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宝福  李磊 《施工技术》2012,41(13):77-81
以深圳地铁太安站—怡景站区间重叠交叉双层隧道为研究对象,对复杂环境下的关键施工技术进行阐述与分析,利用ABAQUS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对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与现场的实际监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最终证明在城市地质条件较差的情况下,群洞重叠隧道借助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的辅助施工方法,可实现上下重叠隧道错开一定开挖步距后同步进行开挖。  相似文献   

14.
岩溶地区城市地下浅埋隧道工程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广州地铁二号线三元里折返线工程的设计施工,深入分析研究岩溶地区浅埋隧道工程的设计施工技术,尝试采取的各种水文、地质、物探等试验及勘察手段,简便可行,结论真实,能够全面客观反映该复杂地层的工程水文地质特征,对采取相应工程处理措施提供了充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武汉地铁二号线及四号线洪中区间隧道为背景,针对多条重叠隧道小间距的特点,提出盾构隧道"先下后上"的总体施工原则,重点阐述了盾构掘进控制、夹层土注浆加固和洞内临时支撑隧道加固等关键措施,通过监测结果有效验证了其成功,可为今后的重叠隧道设计、施工管理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相邻洞室爆破施工对已有洞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爆破施工振动对邻近已有洞室的影响及其控制是隧洞工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新建隧洞在与已有隧洞间距比较小的情况下进行爆破开挖,爆破开挖产生的爆破波会危及已有隧洞围岩和衬砌结构的安全与稳定性。结合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洞群工程施工爆破的相互影响分析课题,应用动力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不同的围岩类别、洞室间距、岩体阻尼比、单响药量情况下爆破振动对邻近已有洞室围岩和衬砌结构的影响问题。根据洞壁振动速度允许值与隧洞衬砌在邻近爆破振动波作用下的动拉应力值,得出施工爆破洞室的最小间距及单响药量控制:III类围岩、洞间距为(1.5~2.0)D时,单响药量应控制在15 kg以内;IV类围岩、洞间距为(1.5~2.0)D时,单响药量应控制在12 kg以内;V类围岩、洞间距为(1.0~1.5)D时,单响药量应控制在10 kg以内。研究结果为实际工程的施工和设计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受隧道侧上方苏州桥的桥桩位置限制,北京地铁16号线万寿寺站—苏州桥站区间盾构隧道左、右线呈叠落形式布置。因此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区间隧道3个典型叠落段的盾构掘进叠加效应。计算结果表明:左、右线隧道完全叠落段施工对地层扰动的叠加效应最明显,且上下层隧道净距越小,叠加效应越显著;完全叠落段的上层隧道施工将会引起下层盾构隧道管片结构上浮。该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为制定土体注浆加固措施及下层隧道内的加固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铁路上海站北广场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是市中心原有交通枢纽改造工程,其周边环境复杂,基坑保护等级高、地质条件差,为此,采用了顺、逆相结合的施工工艺及顶板无缝施工等技术措施,解决了各种施工难题,使工程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9.
本项目以闸北区117地块5丘项目基础性建设为研究对象,对复杂环境下紧邻软土地层基坑围护施工的水库、地铁一号线、建筑物进行施工信息化控制研究,同时对基坑围护地下连续墙设计与施工进行方案优化,进一步减少后期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为以后类似工程提出宝贵的施工经验与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近接隧道施工过程中面临地质条件复杂、围岩扰动较大等诸多问题,合理施工方法的研究极其必要。以从莞高速新建走马岗公路隧道上方穿越东深供水隧洞工程为背景,首先,结合现场振动安全的施工要求,采用数值计算提出交叉段合理施工工法。同时,在交叉段施工过程中,对在建隧道的围岩压力、初期支护结构的受力情况以及既有供水隧洞的断面收敛等进行了实测,结果表明:在建隧道的围岩压力10 d内基本稳定,拱腰位置围岩压力较大,右侧拱腰最大为0.2 MPa,之后缓慢减小并趋于稳定。既有东深供水供水隧洞内安全监测数据表明:断面收敛及混凝土应变均相对较小,在安全范围之内。研究成果与方法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