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春来  王芳 《华中建筑》2011,29(9):160-163
从狭义来说,乡土建筑是指在一定的乡土环境中由乡土文化孕育出来的建筑,合院民居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生活方式的载体,它反映了地方生活形式和乡土特征,是理解乡土建筑的着手点。该文通过分析合院民居空间组织的“理”、格局、特色及现状。说明了其形成的原因、组织的形态及现实的发展。让人们在对它的状况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去体会乡土建筑所蕴涵的独特之美;同时感受到乡土建筑悄无声息的变化,去思索乡土建筑更好地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楚辞”中透射出的建筑艺术光辉李春富作图(参见本期《楚辞中透射出的建筑艺术光辉———文学“幻想”,楚乡土建筑艺术的全息折射》一8楚“乡土建筑”的绝艳之美《楚辞》中所写楚建筑之艳丽,体现斑谰缤纷,被誉为是深沉的哲理启示与怡悦的感官刺激交乳浑融的。《九歌...  相似文献   

3.
建筑·环境·文化--以环境和文化的观点考察乡土建筑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志雄 《华中建筑》2006,24(6):116-118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建筑中蕴含大量的文化信息,尤其是广大的被忽略的普通村落.本文拟从乡土环境和乡土文化的角度对乡土建筑做一些探索,探究在乡土建筑的演变过程中乡土建筑与它所处的乡土环境和乡土文化之间的冲突.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应该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最广大的乡土建筑所起的变化,并合理的引导这种变化,达到乡土建筑与现代文化的真正融合.  相似文献   

4.
回顾陈志华的学术历程,分析其学术研究从异国庙堂建筑到中国乡土建筑之转向背后的深层原因,梳理其在两个领域的研究中社会学方法的顺承关系。通过整理 1989—2018 年间陈志华有关乡土建筑的书籍文章,总结其在社会学研究体系下有关乡土文化、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文化遗产价值认知等多方面的主要关注内容和重要观点, 以期对现今中国乡土建筑研究有所指导与启迪,同时纪念陈志华先生为中国乡土建筑做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王明贤 《城市风》2003,(23):44-44
作为乡土化存在与发展的物质环境的乡土建筑,正在迅速地走向灭绝,如果不赶紧下大决心抢救,我们将永远失去它们,那损失难道会比死光了大熊猫或金丝猴小吗?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东南亚、北美等乡土建筑的人居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利用文献查阅与多学科交叉分析等研究方法,解读东南亚、北美等乡土建筑、人居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研究进展与现状。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东南亚、北美等乡土建筑的造型、特色虽各不相同,但均是对当地气候、文化、风俗等因素的适应。这些地区的乡土建筑通过建筑空间、建构等营造的良好人居环境对健康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胡任元  方茗  周凌 《新建筑》2023,(2):18-24
根据《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宪章》提出的保护原则和相应措施,以苏北传统水乡聚落穆沟村为例,对乡村地貌特征与现存问题进行总结,从乡土建筑遗产环境识别性和风格连贯性两个方面提出保育与再生策略。研究从不同尺度和角度探讨乡土建筑的保护道路,在实践中验证了保育与再生理论的可行性,对同类型乡村发展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乡土建筑,一般来说开始是由一群受到当地文化传统影响的当地人所建造,然后经历了漫长的反复试验,又在对地域环境熟悉的当地工匠手中有系统地建造起来,因此特定气候的环境建筑技术转化对现代建筑具有重要且深远的价值。基于浙江中部地区的乡土村落——义乌神坛村的实地考察,对传统乡土建筑与当代乡土建筑的气候适应性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试图将传统乡土建筑的建造智慧转化设计为适应当前环境和建筑需求的气候响应性建筑。结合正在施工的义乌雪峰文学馆阐述如何将环境能量协同与气候响应作为主要考量因素进行当代乡土建筑设计。  相似文献   

9.
浙南传统乡土建筑的生态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俊清 《规划师》2004,20(4):66-68
浙南乡土建筑注重村落选址、布局的环境美,在建筑形态、色彩上皆与自然相和谐,并以其形制、造型、居住模式等方面的特色和建筑用料的自然性突现了自身的生态美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国内外乡土建筑研究的基本动态分析,以问题为导向,指出乡土建筑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在“时空连续统”视野下,从“know-what”到“know-how” 和“know-why”,发现乡土建筑的“建造智慧”、“导存”和“基因”,并使之成为地区建筑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1.
李罡  张豪 《山西建筑》2007,33(27):42-43
分析了关中乡土建筑转型的原因,并从乡土建筑空间布局形态、景观体系、人文、装饰等方面对关中乡土建筑的转型进行了实态分析,最后对其转型进行了反思,有助于人们更深刻地了解地方乡土建筑的建筑环境和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12.
立足桂林乡土建筑对气候、环境的适应特点来重新认识乡土建筑在新时代的发展,从其中提炼出适合现代生活的建造材料和建造方式.  相似文献   

13.
杨天权 《四川建筑》2005,25(Z1):88-89
通过对乡土建筑及现代建筑风格的一些阐述,来谈谈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中乡土建筑与现代建筑风格的把握,提出自己的观点:乡土建筑现代化,现代建筑地域化,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惠州市秋长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当地乡土建筑的调查和研究,探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如何合理的利用和保护乡土建筑,期许为当今的乡土建筑保护提供点滴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人、气候、建筑的思考,分析了乡土建筑的环境调控机制和特点。并以湘东—赣西边境井冈山地区传统乡土建筑为研究对象,从空间形态、围护结构、场地环境三个方面提炼了井冈山地区乡土建筑在长期适应气候与自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环境调控策略,为当代在可持续发展观要求下探索乡村复兴的路径提供策略集成与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6.
地域文化和乡土建筑都对当前人们的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影响。针对地域文化和乡土建筑之间的融合性和共通性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实际的柿子村为例进行说明能够有效促进新时期环境下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本文主要是从地域文化的相关情况和乡土建筑的相关情况入手,针对柿子村的地域文化和乡土建筑,对地域文化和乡土建筑的融合进行全面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17.
当代乡土建筑的出现与发展,受到越来越多人关注。我国在当代乡土建筑设计方面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基于城镇化发展环境下,当代乡土建筑怎样更好地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对城镇化背景下当代乡土建筑的关系以及设计要求做了分析,阐述了城镇化背景下当代乡土建筑设计的策略,希望能够为当代乡土建筑设计的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实施乡村振兴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绿色发展、改善人居环境等举措以来,可动表皮开始受到国内建筑师们的关注和探索。它在被动式节能上有一定的拓展空间。可动表皮运用于乡土建筑将会成为一种乡土建筑语言表达的新形式,而乡土建筑所蕴含的地域性、自然性则要求人们在继承乡土建筑特征的基础上对可动表皮进行在地性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生态热,国内产生了一种对生态的误解。本文概述了人类乡土建筑发展的几个历史时期,在介绍当代的主要几种天然建造方法的同时对比介绍了与之有关联中国的乡土建筑。在比较联系之中得到了中国乡土建筑文化的延续及其对当代生态设计的几点启示和参考原则。  相似文献   

20.
论"后乡土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敬东 《四川建筑》2004,24(4):48-5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广大乡村也同样面临着全球化与地域性的挑战。因而,在深刻研究传统乡土建筑的基础上,摆脱仅对其形式的追求,而从建筑的理念、意象、法则入手,结合现代高科技与时代精神,探索新的“后乡土建筑”的设计理论和方法,以适应新形式下,乡村环境建设以及自然、人文景观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