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城市燃气管网的震害分析及减灾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地震对城市燃气管网的破坏作用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给出了燃气管网的震害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地震动强度、场地条件、管道特性等。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抗震减灾对策,包括加强燃气工程设施的抗震设计,对燃气管网实施腐蚀监测和剔旧更新,设置燃气紧急自动切断系统与分区域供气,开展受损管网故障排查与恢复供气,建立地震实时监测和震害快速分析系统,制定能反映震后真实情景模式的应急反应预案,建立城市燃气管网震害风险评价和模拟仿真系统等。  相似文献   

2.
对燃气管网的地震破坏机理和形式以及影响燃气管网地震破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燃气管网的震害风险评价,提出了燃气管网的抗震措施及减灾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张晓瑞  孙明烨  井帅  秦业美  张增斌  宋海翔 《煤气与热力》2021,(1):10001-10006,10044,10045
介绍燃气系统抗震相关研究的主要方向,抗震相关标准规范,燃气管道抗震措施、燃气管道地震紧急处置系统、燃气管道地震切断装置的发展现状。燃气管道抗震设计主要参考GB50032—2003《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与GB 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相关研究围绕燃气管道抗震设计、提高管道抗震能力开展。借鉴日本、美国等地震频发国家的燃气管网的抗震减灾经验,地震紧急处置系统作为燃气系统防震减灾的重要一环得到了国内广泛关注,其主要难点在于地震紧急切断阈值的确定。地震紧急切断装置的研究比较成熟,出现落球式、永磁式、电控式等多种紧急切断装置,并有了相应的研发成果应用。我国燃气管道抗震减灾相关研究工作缺少工程上的衔接与示范,相应的系统建设缺乏规范指导,导致相应的研究成果缺少实践反馈修正,下一步研究中应予以侧重。  相似文献   

4.
城镇燃气设施是城市生命线工程.在各类自然灾害中.对燃气系统威胁最大的是强烈地震。越是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现代化城市,燃气管道的抗震防灾就显得越重要。对地震火灾及燃气设施的破坏与修复进行分析,研究燃气系统抗震对策,对于提高系统抗灾能力,保障燃气供应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科学对策 提高燃气系统抗震防灾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燃气设施是城市生命线工程,在各类自然灾害中,对燃气系统威胁最大的是强烈地震.越是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现代化城市,燃气管道的抗震防灾就显得越重要.对地震火灾及燃气设施的破坏与修复进行分析,研究燃气系统抗震对策,对于提高系统抗灾能力,保障燃气供应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对燃气管网的地震破坏等级进行划分,提出了燃气管网地震经济损失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4年用于燃气管网、设施更新改造投资近15亿元2003年,北京市燃气集团加大了用于燃气管网及燃气设施更新改造的投资力度,并采取多项有效措施,确保全年北京市燃气的安全、稳定供应。为提高城市燃气管网供气能力和燃气设施的使用效率,满足社会对燃气的需求,去年集团公司投资9  相似文献   

8.
以某燃气公司为例,介绍了传统燃气管网运行管理模式及主要内容,从燃气管线设施、消防系统、燃气调压设施等方面,阐述了燃气管网维护检修的注意事项,并针对燃气管网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属地震多发区,对于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城市,建好城市管网和净水设施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发生地震后及时恢复供水、保障生命安全、减少地震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探讨北京市实施燃气管网及设施运行维护及抢险抢修监督检查的必要性。依据《北京市燃气管理条例》,对CJJ 51—2006《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进行具体化处理,制定《北京市燃气管网设施运行维护(作业)管理标准》、《北京市燃气管网设施抢险抢修(作业)管理标准》两项地方标准,作为北京地区燃气行业管理部门评价燃气企业对CJJ 51—2006执行情况的判定依据。对这两项地方标准的基本框架、提纲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乡村地区是我国地震灾害发生较为严重的地区。本文在不同地域乡村建筑震害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我国不同地区某些典型乡村建筑在地震中破坏形式的不同,提出了与之对应的、合理的抗震措施。  相似文献   

12.
汶川地震震害调查与启示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地震调查结果,介绍并分析了工程地质震害、建筑物震害和生命线工程的震害现象。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在强震区对重要建筑应选取合适的建筑结构体系来抵御地震作用;应高度重视建筑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和耗能减震技术的应用;在强地震活动区要对现有房屋进行全面的安全性评定;应加强桥梁结构与公路路基路面的抗震设计和研究工作;应高度重视通讯和供电供水等设施的抗震设计和研究工作,确保震后电力供应和通讯畅通,为抗震救灾工作赢得时间。分析结果可供建筑抗震设计、灾后重建和今后有关规范的修订参考。  相似文献   

13.
汶川大地震造成大量房屋建筑破坏倒塌,通过对砌体结构和工业厂房、设备及设施的震害调查与分析,对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的三水准设防和抗震设计基本要求进行探讨,分别对比了在遭遇"小震"、"中震"和"大震"情况下,按一定设防烈度设计的房屋建筑的破坏状态,判别是否达到了设防目标。结果表明,在1990年以后设计建造的房屋建筑,基本都能达到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严重破坏或倒塌的大多是建造年代较早、设计不满足规范要求或施工质量存在问题的建筑。针对抗震设计规范中有关结构整体性、传力路径、地基基础、抗震缝、疏散通道、设备和设施的抗震设计基本要求,对照实际震害情况,包括过去地震震害情况,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对震前经过加固的建筑物在地震中的表现作了介绍,证明了结构抗震加固的效果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东日本大地震灾害考察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日本的东日本大地震是近年来最大震级的地震,地震本身及造成的震害均具有很多特点。中日联合考察团将现场的考察及对有关问题研讨的主要内容写成本报告。对东日本大地震基本情况及主要特点,尤其是海啸的发生及范围、特征与严重程度作了重点介绍。地震灾害中由地震直接导致的建筑受害不严重,除介绍了震害总体状况,着重介绍了海啸造成的破坏状况及严重程度。除一般震况、震害外,报告中特别针对本次地震特点及国内关心的问题,重点说明了以下内容:长周期地震动的影响是本次地震的一个特点,介绍了其特性及造成的影响与有待研究的问题;日本减、隔震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在本次地震中的表现,同时对减、隔震建筑的发展中的问题作了说明;抗震加固工程在地震中的状况、经验与导向;对普遍关心的日本核电站的抗震设计,结合福岛核电站的事故作了介绍;经过本次地震之后,日本建设主管部门对建筑结构抗震初步考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A dynamic elastoplastic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failure characteristic of rock salt under seismic loads. The coding of the proposed model is achieved by the embedded FISH (short for FLACish) language of FLAC3D (Fast Lagrangian Analysis of Continua). Numerical models of bedded salt cavern gas storage facilities in China are developed by using FLAC3D, and the proposed constitutive model is used in the simulations. The effects of seismic input angle, seismic acceleration, seismic moment, types of seismic waves, and gas pressure on the dynamic response, stress, displacement, plastic zone, and safety factor (SF) of rock masses that surround salt cavern gas storage facilities are studi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ismic wave perpendicular to the surface poses the greatest risk to the safety of the cavern. With an increase in seismic acceleration, the cavern’s SF decreases and that of the lower structure of the cavern decreases more than that of the upper section. Plastic zones propagate from the cavern’s internal surface to the pillar, and then to the pillar and floor along the right and left corners of the cavern bottom. Higher internal gas pressure improves cavern safety. The acceleration and duration of seismic waves are critical factors in ensuring the safety of the cavern. The SF of the cavern’s lower structure is more sensitive to changes in seismic parameters than that of the other locations, which makes the cavern bottom more likely to be destroyed during an earthquake. Therefore, the lower structure should be the study target in the seismic design for a salt cavern gas storage facility. Results have been used in the seismic design of salt cavern gas storage facilities in China.  相似文献   

16.
地震灾害场景仿真是提高城市综合抗震防灾能力的重要手段,建筑震害高真实感的可视化是地震灾害场景仿真的重要内容。为提高城市区域建筑群震害模拟结果的可视化效果,研究采用易于获取的城市3D多边形模型,开发了建筑对象识别算法和楼面外形生成算法,实现了建筑外形数据自动获取;提出建筑位移插值和建筑外形网格重划分处理方法,实现了建筑群震害的高真实感可视化;并将该方法运用于北京CBD建筑群的震害结果高真实感可视化,该可视化的结果显著优于常规的2.5D可视化方法。文中的成果可为地震灾害场景仿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姜伟  马令勇 《特种结构》2009,26(5):27-29
应用WebGIS技术建立供水管网防震减灾信息系统是提高供水管网综合防灾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阐述了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介绍了基于WebGIS的供水管网地理数据库的形成,建立了地震危险性分析、震害预测专业模型,利用MapX技术和VB+ArcObject服务器组件开发技术建立供水管防震减灾信息系统,实现了地地震危险性分析、震害预测、应急反应决策等信息网上发布、检索和分析,提高了供水管网的防震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