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下工程有限元图形系统的面向对象开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应用面向对象技术有效地组织地下结构有限元分析图形系统的复杂数据,提出了有限元后处理图形系统面向对象的数据结构和基本算法,并用VC++完成了该系统的开发.系统可以方便地显示地下结构的应力、位移等物理量的空间等值线、矢量图、塑性区、开裂区等分布特征,最后还给出了系统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
雄安站屋盖呈椭圆形平面,长轴为450m,短轴为355.5m,其主体结构采用大跨度空间钢结构体系.为了探究该屋盖结构实际受力与变形状态,提高结构运营期间的安全性,设计并开发针对雄安站屋盖结构的无线健康监测系统.详细介绍传感器选型和测点布设方案,建立以应变、位移和温度传感器为基础的全方位结构健康监测感知层,构建以传感器节点、通信路由节点与基站进行数据信息交互的树形网络拓扑传输层,开发集成数据查询、设备管理和报警维护等多种功能的结构监测智慧平台分析层.现场实测数据的分析结果验证了该无线健康监测系统的有效性.该无线健康监测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对结构状态的实时掌握,有助于保障雄安站的安全运维.  相似文献   

3.
上海张江科学会堂建筑形体复杂,且具有多项抗震不规则项、超长钢结构、质心偏置、大跨度转换等结构特点.主体结构采用钢框架-屈曲约束支撑结构体系,并同时采用黏滞阻尼器减震系统,采用速度型阻尼器与位移型阻尼器相结合的混合减震技术,充分发挥了两种不同类型阻尼器的优点.文章重点介绍了结构体系选型考虑因素和结构布置,以及结构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分析,包括考虑黏滞阻尼器影响的扭转位移比分析、混合耗能减震分析、大跨度施工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4.
深基坑支护结构支撑系统简化空间分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考虑土压力随支护体位移变化、支撑力随支撑点处位移变化和土-支护结构-支撑系统相互作用的深基坑支护结构支撑系统简化空间分析方法 ,编制了分析计算程序 ,该方法能够用于分析相同开挖深度、不同开挖深度及土质不均等情况下支护结构、支撑系统内力、变形的计算  相似文献   

5.
李瑞超  陈伟 《低温建筑技术》2021,43(12):155-160
为研究暗挖法施工地铁出入口对既有地下通道结构的影响.通过建立地下通道和地铁车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不同施工阶段地下通道、车站结构及区间结构位移分布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既有结构竖向位移大于水平位移,横向水平位移大于纵向水平位移;出入口标准段施工引起既有结构位移占总位移60%以上,是安全控制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连接建筑之间的廊桥结构逐渐发展为一种新型结构,由于很多连廊结构体量较大,施工高度较高,在吊装施工和拆卸支撑过程中的结构应力、位移等变化规律较难通过施工理论计算来精确模拟,因此通过结构监测来实时追踪结构关键部位的应力、位移参数的变化情况是一种有效确保结构安全的方法.本文介绍了针对宁波某酒店项目开发的定制结构监测系统在该项目钢结构连廊吊装施工过程中的应用,通过对整个吊装与卸载施工阶段的结构主桁架关键部位的应力、温度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并对获得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关键施工阶段结构应力变化的相关规律,为同类工程的施工安全保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高层框架结构地震反应TMD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顶部设有水箱的高层建筑的结构地震响应的减震方法及其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在常规动力分析的基础上,将顶层水箱作为TMD子结构系统,以最大绝对位移及层间位移为主要控制值,研究了改变TMD系统参数对框架系统的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理配置TMD系统对减小结构地震反应是可行的,在土木工程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针对纯滚动隔震系统,根据其地震位移反应规律,编制了数值分析程序;采用实验方法和理论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数值分析程序和传统的刚塑性力-位移曲线方法.结果表明,数值分析程序比较合理,计算结果比较精确,且偏于保守;传统的刚塑性力-位移曲线方法不合理,计算结果偏小;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最大相对位移可能超越地面的最大绝对位移.  相似文献   

9.
张拉成形网格结构成形过程径向位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拉成形网格结构由上弦、下弦、腹杆和环向杆件组成,为进一步明确该结构成形过程径向位移特点,提出了两种张拉方案:整体分次和分批分次,并由张拉方式对结构节点径向位移的影响出发,选用ANSYS有限元程序,通过理论分析从结构绝对位移和相对位移两个角度对结构径向位移特点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结果表明:从径向位移的影响出发,分批分次张拉成形方案切实可行;而且张拉分批数较小、分次数与环杆圈数相匹配时对结构成形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10.
从理论上分析了干摩擦板调谐质量系统减震性能,根据拉格朗日方程导出在结构顶端设置减震系统的动力反应计算公式.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设置质量调谐系统之后,楼层位移、层间位移和楼层加速度均有所减小.对文中算例,当接触面滑动摩擦系数为0.03、弹簧系数为20000kN/m、阻尼系数为3000 kN/m·s、调谐质量为楼层质量的1.0倍时,干摩擦板调谐质量系统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11.
H型钢开坯轧制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奚铁  章静 《钢结构》2004,19(6):40-41,64
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MSC SuperForm2 0 0 2对H型钢开坯轧制进行了模拟。分析了金属变形特点和轧件充满情况。研究表明 ,箱形孔中轧件腹板的变形与宽展较小 ,异形孔中轧件腹板与翼缘的的变形很不一致 ,腹板出变形区后厚度存在反弹增加现象。异形孔中轧件不能很好地充满孔型 ,异形孔中轧制压力较大。  相似文献   

12.
索再飞 《钢结构》2003,18(4):40-42
通过对中科院图书馆、档案馆工程钢结构连廊吊装方案的讨论 ,针对在市区钢结构施工中受到的外部环境的制约因素 ,探索了一种在市区进行大跨度钢结构施工的方案 ,并提出了建议 ,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浓差能是一种具有许多独特优点而表现形式较为抽象的新型能源,目前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兴趣和重视。本文在文献(3)基础上,对浓差能本质及浓差能理论转换效率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内容包括两方面:1)对浓差能与机械能在本质上完全一致的观点提出了较严格的证明;2)推导出以膜法为基础的浓差能理论转换效率公式,指出任何理想转换机器在其最大功率输出点处的转换效率均不可能超过η=K/(1 K),这里K是与渗透过程有关的参数。  相似文献   

14.
对蜂窝梁挠度的4个影响因素:蜂窝梁的扩张比,孔的类型,蜂窝梁的高跨比,剪跨比进行分析比较,并与等截面实腹式梁的挠度进行对比,得出蜂窝梁的扩张比、高跨比对挠度影响较大,并指出蜂窝梁扩张比的合适范围及挠度扩大系数α值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试验是研究结构耐久性的重要手段。目前这类试验分为材料和构件两个层次。文章在评述目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几个在今后的试验研究中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黑龙江省铁力市第一中学图书馆圆形预应力井式梁板楼(屋)盖应用SAP2 0 0 0软件及有关规范的设计过程。给出了该预应力井式梁板结构的材料选择、预应力工艺选择、预应力筋的线型选择、荷载取值与内力计算、预应力筋与非预应力筋的选配等设计计算的思路和方法,可供建造同类工程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城市煤气管网水力计算节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在实际应用中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对蜂窝梁挠度的4个影响因素:蜂窝梁的扩张比,孔的类型,蜂窝梁的高跨比,剪跨比进行分析比较,并与等截面实腹式梁的挠度进行对比,得出蜂窝梁的扩张比、高跨比对挠度影响较大,并指出蜂窝梁扩张比的合适范围及挠度扩大系数α值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采用TAW–2000电液伺服岩石三轴试验机,通过32组花岗岩和闪长岩的物性及单轴压缩试验测试,获得岩石的特征物理力学参数。在此基础上,揭示岩石扩容起始应力与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孔隙度的关系,建立花岗岩和闪长岩的扩容起始应力预测方程。研究结果表明:(1) 弹性模量作为岩石的弹性基质刚度的反映,包括颗粒间的接触刚度和颗粒间基质的刚度,孔隙度作为岩石内部孔洞空间的体积测量指标,是岩石内初始的微裂纹、微孔洞及张开裂纹的综合反映,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初始损伤的程度,二者与岩石的扩容起始应力密切相关;(2) 扩容起始应力与弹性模量呈正相关,而与孔隙度呈负相关,当弹性模量最小而孔隙度最大时对应最小的扩容应力值,反之调整;(3) 通过逐步数据拟合分析得出扩容应力的预测模型,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证明预测模型的可靠性。在弹性模量、孔隙度和泊松比已知的前提下,可以先验地对扩容起始应力进行预测,为扩容起始应力的求解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his article evaluates the performance of regional sci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The debate regarding the field's performance has drawn wide interest among those working in regional science and has been a stimulus to consider and reinterpret a number of approach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It is believed that an evaluation and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major approach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such as the positivist, humanistic and structuralist outlooks, could be useful in helping make an ultimate evaluation of the recent literature regarding regional science. In this article, a comparison is made between those paradigms with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es that are relevant to regional science and with respect to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LDC) and developed countries. It is concluded that despite the considerable achievements that have occurred in regional science from the 1950s up to the present some significant questions in the field suggest requirements for a paradigm change, particularly for a field of knowledge that can be applied to developing are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