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天 《河南建材》2012,(6):146-147
探讨了建筑在对社会生活、文化趋向和艺术表现等诸多方面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不断革新,生活水平日益上升,大众对艺术品的审美标准也随之提高。在越来越多的处于这个时代背景下的信息化艺术产生的同时,新媒体艺术应运而生。其中,由光影和色彩为基础的建筑投影在各种行业和展示中开始被广泛使用。这种投影艺术以其强烈的沉浸感和震撼的观赏氛围获得受众的喜爱。而在这种视觉类的作品中光影和色彩对营造观赏氛围,塑造作品的风格特色起着重要的作用。色彩和光影是这类作品中包含的两种重要的艺术表现语言,它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光影的使用和色彩的搭配直接影响着艺术作品的直观视觉效果和艺术家的艺术表达成败。  相似文献   

3.
建筑与交互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智能产业的崛起,从人工智能到自然交互,从物联网到元宇宙,人们逐渐进入了数智时代。正如马克·维濏所提出的“普适计算”概念一样,前沿的科技正逐渐隐匿于无形之间,编织进我们的生活之中。同时,我们也已经发现传统的单一维度静态建筑空间越来越难满足人们不断催生和变迁的空间需求。随着体验经济的发展和智能场景的渗透,建筑及人居环境的未来需要进一步的革新和升级。如何让空间更为主动、体贴地响应人们的行为和心理需求,如何让空间变成可以思考、可以交流的生命体,如何营造新颖的、动态的、诗意的空间体验等成为当前数字建筑设计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在这一背景下,“交互”成为了未来智能化建筑发展的关键词之一。为了可以进一步厘清交互建筑和人屋交互设计的理论背景及内容边界,科学地探讨未来建筑设计与交互设计结合的可能方向,理性地构建未来建筑学发展的新学科交叉点,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未来人居研究院携手于2022年4月29日共同举办“建筑 x 交互:迈向智能未来”2022人屋交互设计国际会议,并邀请了全球范围内致力于交互建筑及人屋交互设计研究的一众专家学者就相关概念和问题笔谈。在建筑与交互结合的基础理论构建方面,徐卫国提出对于互动建筑的研究要需要突破传统的“人—建筑—环境”三位一体的场所理论背景,从智能建筑的角度出发,将机器人加入互动建筑设计的语境之中,构建形成“机器人—人—建筑—环境”相互积极互动的四位一体的新场所理论;唐克扬针对交互建筑所特有的“动”的概念,阐述了建筑设计发展过程中“动”的历史发展和内容变迁,并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了人屋交互的可能设计思维方法和范式语境。在交互建筑设计探索方面,菲利普·比斯利通过详细介绍Grove交互装置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直观且清晰地阐述了一种有机的、自然的、柔性的、气候友好的、超越传统建筑空间的、促进交流和互动的未来新型建筑空间设计的可能形式语言和构成逻辑;迈克尔·福克斯提出交互建筑的发展跟随机器人的发展路径,并通过相应的案例具体阐述了模块化机器人系统、微型机器人系统以及软体仿生机器人系统对于交互建筑设计的影响,以及利用诸如手势控制、生物拟态等关键技术所催化构成的交互建筑设计;在建筑与交互相关概念的梳理和学科建设方面,亨利·埃克斯对交互式建筑、响应式建筑、建筑智能等类似概念进行了明晰和区别,并通过相应的设计范例具体分析讨论了交互式建筑的交互内容、设计逻辑与传统建筑设计的差别,同时催生出建筑学由此而产生的新的名词和术语;鲁伊里·格林主要探讨了构建交互建筑这一交叉学科体系的必要性,并以伦敦大学学院巴特莱特建筑学院的表演与交互设计课程作为典型案例,介绍了构建创意与技术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体系课程所需要的可能设施环境和课程内容;李力对互动建筑和交互式建筑设计的概念术语进行了辨析,并借助相关设计案例和研究成果从建筑设计过程及建成环境两个角度探讨了互动技术应用的场景和发展前景;刘洁介绍了人屋交互设计的概念变迁和发展脉络,提出未来的人屋交互设计研究除了思考技术的应用之外,还需要从建筑的本质出发进一步思考如何通过对空间和信息的系统化设计和情感化设计来提高建筑的智商和情商。  相似文献   

4.
现代艺术是19世纪末一种新的艺术思潮,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然而,处在这一文化语境下的建筑,受其影响,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本文分别从现代艺术与建筑的关系、影响、以及将来的发展方向做一一概述,以此来阐述当代建筑在现代艺术语境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2)
现代艺术是19世纪末一种新的艺术思潮,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然而,处在这一文化语境下的建筑,受其影响,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本文分别从现代艺术与建筑的关系、影响、以及将来的发展方向做一一概述,以此来阐述当代建筑在现代艺术语境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研究采用虚拟现实技术(VR)和实验室环境调控(LEC)来搭建建筑仿真空间,通过虚拟空间的营造,创造不同 场景下的浸入式空间感受;并通过受试者佩戴脑电信号(EEG)采集帽获取受试者在仿真空间中的脑电信号数据。研 究方法和结论用于通过人因建筑学视角分析人对建筑空间环境的量化感受,进而优化建筑空间设计。最后,本研究以 可持续灾后应急建筑项目BBBC中的半室外灰空间为例,验证了建筑空间对人体生理反应的作用情况,对设计给出了 检验反馈。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7)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变得越来越紧密,两者通过新的媒介以全新的表现形式融入人们的生活。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人们需要通过人性化的设计解决生存问题,艺术家需要通过艺术创作——特别是公共艺术这种表现形式启迪人们的环保意识。该文从用户体验与需求的角度出发,通过研究交互设计的规范,总结出交互设计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理论,并结合实例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8.
9.
正现代社会文明的进步推动着建筑设计理念的不断创新,动漫元素的抽象性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的空间类型,借助不同动漫元素营造多样化的建筑艺术氛围,从而给人以不同的感官体验。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实现了传统信息传播路径与形式的多元化,给人以全新的信息交互体验,其中,新媒体背景下动漫元素在现代建筑艺术中的体现,迎合了创新建筑空间设计效果的相关要求,为现代建筑艺术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推动了现代建筑艺术设计理念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以一些国内外最新完成的实例,简明扼要的论述多媒体交互艺术在建筑立面中运用的效果与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