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当前中国城市空间品质提升的大环境下,街道空间品质成为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因素。文章立足于街道空间,通过构建步行友好评价体系来论证影响街道活力的要素中步行友好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一观点,并以南京市花园路为例,通过安全性、舒适性、吸引性、服务性四个方面对其进行步行友好程度评价打分,进一步强化此观点。最后从提高街道功能复合度,加强执法监管和明确职责分工,提升街道舒适度、注重公众参与和人文关怀四个方面提出失落街道空间的活化建议和对策,对失落街道空间焕发生机活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申世广  唐欢  邱冰 《风景园林》2018,25(11):46-51
绿道步行友好性评价丰富了绿道的研究内容,评价结果可为绿道的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以南京环紫金山绿道为例,在梳理步行友好的绿道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评价了各段绿道的步行友好程度。结果表明:环紫金山绿道整体步行友好程度虽然较高,但各区段之间差异较大。另外,在绿道建设质量较高的前提下,步行爱好者更关注绿道的可达性、线路的安全性、清晰的标识系统、舒适宜人的服务设施以及绿道沿线高质量的视觉景观等几方面,而对绿道本身功能性要素并不是太在意。因此,规划建设城市休闲绿道时,在满足步行功能的前提下,应将行人的步行感受放在首位,而不是过度注重绿道本身的形式美。  相似文献   

3.
彭雷  李保峰 《建筑师》2018,(6):74-80
本研究立足于步行友好性视角,选取武汉市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居住区作为研究案例,从中观层面探讨了影响居住区步行友好性的三个关键因素:道路连通性、公共设施易达性、土地混合利用程度。研究发现我国城市居住区步行友好性在历时性上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结合国外的先进经验及对我国相关规范的反思,提出了我国城市居住区步行友好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4.
以天津市混合型轨道交通站点(简称混合型站点)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确定了混合型站点周边步行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便捷性和通畅性,针对其构建了步行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3个典型混合型站点进行了实证研究,进一步通过相关性分析探索了步行环境的强相关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地理位置不同的混合型站点周边步行环境具有明显的差异;混合型站点周边步行环境与商业服务设施可达性、公交站点密度、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简称POI)密度、公共管理设施可达性、市政公用设施可达性和交叉口密度等因素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陈泳  胡晓蔚 《建筑技艺》2021,27(5):110-113
从多学科视角解析宜步行街区的建成环境特征,认为其营建不能局限于专项的步行系统本身,而是需要整体考虑与步行活动密切相关的城市设计内容.通过对瑞典三个滨水住区展开案例研究,从便捷可达的路网肌理、绿色导向的多元交通、功能复合的土地使用、水绿交融的公共空间与慢行友好的街区建筑等方面探讨步行友好街区的形态特征及设计策略,以便更全...  相似文献   

6.
《四川建材》2016,(7):43-45
中小学校园周边步行空间是学生校外活动的重要场所,构建优质的周边空间环境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但由于校园周边环境属于社会公共空间,在构建适合学生的空间环境的同时可能会影响其他社会群体的利益,因此,笔者希望提出一套操作简单、实施性强的步行空间环境管控策略,以求在尽可能少影响社会其他群体利益的前提下,通过空间环境管控,构建良好的中小学校园周边步行空间环境。笔者以重庆市大坪小学为例,对所探讨的方法或策略进行实践应用,对大坪小学周边步行空间环境的管控区域、时间、对象等提出了建议,并客观评价了该管控策略在实践应用中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7.
吴岩  刘艺琪 《南方建筑》2024,(3):108-114
结合城市空间形态、老年人步行能力,精准划定合理的社区卫生服务设施影响范围并对其服务性能进行评价,探索科学高效的研究方法与工具。选取郑州市某老年步行友好区域作为研究范围,构建步行行为-城市空间关联模型,对老年人的步行行为进行仿真模拟,结合路网形态、住区分布划定社区卫生服务设施的影响域,对其覆盖能力、均衡性、可达性进行评价,并提出优化建议。研究表明,步行友好区域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能满足使用,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均衡性和服务能力相对较差;不同路段可达性差异较大。通过增设卫生服务设施、加强周边养老设施建设,提高道路网络密度等策略进行优化,改善社区卫生服务设施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8.
9.
TOD站点地区确定规划圈层边界的重要依据之一是步行尺度。在确定适宜的步行尺度时,规划多重视大多数人的平均标准,而缺少对老年人等特定群体的针对性关注。日本近年来较为广泛地开展了选址优化规划(立地适正化规划),其与TOD规划在规划理念与空间模式方面具有较多近似特征,其中重视在站点地区依据步行尺度界定范围和划分圈层就是二者共性之一。在轨道和公交站点地区,选址优化规划与TOD模式下的步行尺度概念虽近似,但内涵存在一定差异,选址优化规划中站点地区的步行尺度更关注老年人的步行需求。基于老龄化视角的轨道站点地区的步行尺度有以下三方面应用:一是作为不同层次和类型节点分类的规划原则;二是作为划分不同规划分区、调整用地功能的规划原则;三是作为布局公共设施特别是公益性设施的规划原则。选址优化规划借由步行尺度的调整将老年人的需求充分融入用地规划和设施布局,从而促进城市规划建设更加符合老龄化社会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0.
文章梳理了步行友好相关的研究 文献,其中针对街道空间微观形态的研究方 面,通行的“定形—定性”或者简单“以量化 定性质”的研究方法对于形态设计的指引力 都相对较弱。“定形—定量—定性”三定结 构分析技术则指出研究的新方法。基于此, 本文在米兰选取了5条步行友好的街道,从 人的行为心理出发,采用“形态分析—数据 测算—性质评判”三向关联的结构分析技 术,分析形态特征,发现其形态设计的机 制。最后,从街道的通行空间、停靠空间、街 道界面和空间组织四个方面讨论总结指引步 行友好的街道空间形态设计模型,以为设计 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杜娅薇  齐鹏  叶青 《室内设计》2020,(4):97-103
在当今大学校园开放性与使用者密 度增加的情况下,机动车与人行交通的矛盾 日益凸显,校园步行交通环境也因此受到更 多关注。本研究从道路交通基础条件、机动 车动静交通情况及使用者评价三方面构建校 园步行环境评价方法,注重整体与局部、动 态与静态、环境与心理多维度之间的关联关 系。并以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为例,收集并 分析路网连通性、车流量规律、设施分布、 道路宽度与路径可达性、使用者行为特征等 基础数据,采用问卷、深度访谈等方式,遴 选出10个校园步行环境影响要素,构建基于 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步行环境量化评价算法; 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低干预度的分级校园步 行环境优化建议,以期为校园步行环境提升 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物理环境是保证住区环境品质的必要 条件。城市老旧住区环境存在生态受损和退化 现象,美好生活与现有环境矛盾较为突出,无法 满足健康舒适的生活要求。本文尝试对城市老 旧住区物理环境进行定量评判,以上海中心城 区的典型老旧住区为例,系统调查其物理环境 现状,借助层次分析法构建老旧住区涵盖声、 光、热、风等方面的物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 通过构建判断矩阵确定各指标的系统权重。通 过现场实测、软件模拟和问卷调研等方式,获 取老旧住区物理环境的各类参数数据并进行综 合评价运算,就老旧住区室外物理环境的总体 评价、要素耦合、修复重点与修复限度进行讨 论,并提出若干改善策略。研究结果表明,老旧 住区的各环境要素存在一定耦合关系,系统关 系较为复杂。本文给出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与结论可为城市老旧住区改造与更新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使用状况评价(POE)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POE的研究范围领域对POE进行了概念的界定,详细介绍了使用状况评价(POE)在国外的发展概况,同时对POE的国内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国内外POE的发展特点.最后建议POE理论应该推广到所有的规划设计项目中去.  相似文献   

14.
The Child Friendly Cities Initiative launched by UNICEF aims to protect child rights and promote the establishment of urban and community environment conductive to children development, and safety must be guaranteed first as the precondition of the child rights. Based on social, health, and mobility safety required by the initiative, this paper focuses on how to evaluate children’s mobility safety in the community environment. After literature review, 41 indicator articles involving 18 assessment tools and 82 other articles were screened, and safety-related indicators were selected to establish an evaluation indicator framework composed of three first-level indictors, i.e., motor traffic environment, walking / bicycling environment, and other indicators. They were further subdivided into 11 second-level indicators, 29 third-level indicators, and more fourth-level indicators. Although this framework needs localized verification and adaption in Chinese cities, it can help systematically improve the mobility safety requirements of the existing regulations and guidelines of urban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to establish a multi-leveled indicator system an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n related practice at all stages.  相似文献   

15.
城市建成环境的步行性测度方法比较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建成环境的步行性水平对于 促进绿色健康的步行出行方式及提升居民 日常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步行性测度方 法的研究也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 一。根据影响步行出行的主要因素,从步行 环境感知、步行空间可达性和社会文化因 素等3个方面对国内外步行性测度方法进 行总结和比较,认为3类方法各有优势和缺 陷。建议应针对国内城市建成环境和居民 行为特征,深入研究步行性测度计算方法 的改进和提升,细化研究人群,提高测度的 准确性。同时应考虑行人对步行环境的主 观感受以及社会文化因素对步行性测度的 影响,构建一个兼顾步行可达性、便捷性、 舒适性、安全性等多方面的城市建成环境步 行性综合测度方法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6.
Pedway为芝加哥地下步行系统。这个始建于1951年的庞大系统提供了一个不受天气和机动车干扰的舒适、安全的步行空间;同时结合步行沿线地下空间资源,形成了集中交通、办公与商业等功能的地下综合体,被称为芝加哥“地下城”。本文试图从Pedway的历史沿革、物理空间、规划体系以及政策法规等方面来诠释这一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17.
I have asked for this opportunity to respond to the Practice Review article by Dr Mees in the September 2003 edition of Urban Policy and Research, as the article contains a number of errors of fact. These are addressed below: Thwaites... was personally committed to planning, but had limited time (one afternoon a week in fact) for the job, due to the much heavier workload in the health portfolio. He addressed this by appointing Professor Lyndsay Neilson Secretary of the Department of Infrastructure... Minister Thwaites did spend an afternoon each week clearing and signing statutory documents and key correspondence, but this was a very small part of his work as Minister for Planning. Both Minister Thwaites and Minister Delahunty, the present Minister for Planning, committed significant time to the development of Melbourne 2030, as did Minister Batchelor with respect to the transport aspects of the Strategy.  相似文献   

18.
张光  肖艳阳 《华中建筑》2009,27(2):157-160
面临城市化和机动化的双重挑战,该文先对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之间的基本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在引进国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对TOD产生的背景、发展历程、一般模式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最后以西安市为例进行了示例分析,指出在中国实施TOD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了中国公共交通导向的城市土地开发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大城市老城核心区公共交通特征以及与城区改造的相互结合,提出了老城区公共交通的发展模式,最后结合郑州市商业中心区的实例给出老城核心区改造时的公交发展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20.
公共交通与郊区购物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新城市主义和区域城市理论的提出,快捷便利的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地位日渐显著,在沟通城市中心区与郊区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郊区购物中心改变完全依赖小汽车的状况,利用公共交通的易达性、集客力和公共交通引导型开发(TOD)的基本客流,将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