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中山市各镇区为研究对象,选取2002,2007,2012,2017年各县市共14项指标进行处理与分析,通过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层次聚类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全市工业空间重心由带状分布逐渐演变为多中心式分布格局,整个工业空间被分割成不同组团;各镇区工业空间发展态势分级化严重,石岐区、小榄镇、东区始终位列前三,后几位镇区工业发展较薄弱.  相似文献   

2.
阮晓彦 《规划师》2006,22(Z1):21
中山市地处珠江三角洲城镇密集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步形成了市管镇的行政管理架构,高度放权和高效管理的模式使市内小城镇的发展有了极大的积极性与灵活性,各城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发展镇区经济.目前,中山市市域空间上已形成了多核分散的几个城镇集聚区.与此同时,城镇之间的矛盾也逐渐突出,城镇隔阂、产业同构、竞争激烈、重复建设等问题阻碍了城镇的进一步发展及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山市某镇区各片区污染源的特性、排水现况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从实际出发规划,规范小区的排水设计、改善小区的排水设施、不断缩小合流制区域的范围,为最终实现镇区排水系统的雨污分流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城乡建设》2009,(5):F0003-F0003
中山市高度重视生活垃圾处理的民生问题,近十年来,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各职能部门的通力配合、镇区特别是南朗、黄圃、神湾镇的鼎立支持下,中山市进一步按照“解放思想、开拓思路、结合实际、统筹发展”的原则,确定了垃圾综合处理走组团式建设和发展的路子,在垃圾处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过建设日总处理能力3100吨的北部、南部和中心三大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对全市24个镇区的垃圾实施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逐步形成了以三个组团式垃圾综合处理基地为支点和若干垃圾收集、转运站为骨干的中山市新型城镇垃圾处理系统框架。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代表城镇化驱动因素的13项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得出中山市城镇化的4大驱动因子:非农业因子、农业与国道因子、投资与工业因子以及交通与外资因子。以24个镇区4大驱动因子的得分为数据源进行聚类分析,将中山市24个镇区分成5大类型。最后以因子聚类分析的结论为依据,提出中山市城镇化水平提升的整体应对方向以及分类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6.
用水量指标是城市给排水工程规划建设的基础,合理确定用水量标准十分重要.根据各镇不同的经济发展情况,中山市将中心城区及各个镇区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分区分级确定各个镇区的综合用水量指标.  相似文献   

7.
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小城镇的发展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工矿型小城镇因资源优势迅速崛起,但其传统粗放的发展模式减缓了城镇化的进程.以济南市莱芜区工矿型小城镇牛泉镇镇区为例,分析了牛泉镇镇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矿产压覆和镇区发展矛盾、矿产压覆区土地规划建设"真空"问题、工业发展问题.结合其现状和发展需求,从镇区整体搬迁、工业园区建设、矿产压覆区土地使用策略三方面提出规划发展策略.着眼于解决工矿型小城镇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期此案例对同类型的小城镇镇区的规划发展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规划师》2006,22(Z1):52
本规划在<中山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电网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采用几种方法对中山市近期、中期及远期的用电负荷进行预测,提出较符合中山实际并适度超前的用电指标;结合中山电网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对中山市近期、中期及远期电网进行规划并提出规划技术原则:将500 kV变电站布置于中山市的西北、东北及南部,与省电力网形成强有力的联络;将220 kV变电站主要布置于城区、镇区边沿,形成双环网,220 kV线路采用架空敷设;110 kV变电站深入负荷中心.  相似文献   

9.
柯善友 《规划师》2006,22(Z1):44-45
中山市北部平原是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地面高程相对较低.其范围内的镇区的雨水工程存在规划编制不完整、现状管网资料不全等问题,应完善内河涌的整治规划和雨水工程规划,建立相对独立的城区排水系统,合理规划内河涌最高控制水位,设计网状结构排水体系.  相似文献   

10.
姜华 《城乡建设》2007,(12):12-13
一、50个重点镇发展基本情况 全市50个重点镇不仅工业发展快,经济总量大,带动能力强,而且城镇化进程也走在各乡镇前列.2006年,50个重点镇建成区总面积259.9平方公里,镇区总人口181.9万人,分别占全市乡镇镇区规模的67.3%和58.7%,重点镇逐步成为带动农村发展的产业聚集地和一定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中心,统筹城乡发展的纽带作用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