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西蒙昂温在他的《解析建筑》一书中建立了一套系统的分析建筑的方法。而《建筑学基础案例研究20则》则是试图将这种方法用以分析20个在作者看来非常重要的建筑作品。西蒙昂温在《解析建筑》中对于建筑的构成要素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一个建筑的成立依赖于对一系列建筑元素的组织。诺伊恩多夫别墅则是一个更为极端的案例,它向人们展示了,仅仅通过对墙体这一个要素的操作,就可以创作出一个成功的建筑。这个小小的海边别墅展示了墙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建筑的本体应是人化的本体,而研究人化的本体要从构成人的基本要素——身体开始研究起。人类在建筑深层心理结构时,在形成建筑形态时,身体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身体安全图式"作为人的心理结构,是人感知外界环境的标尺,人的生存空间只有与这个图式相吻合,人在其中才会有心理上的安全感与舒适感;而身体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理解又是通过知觉实现这个目的。因而,人性化的建筑应成为真正关乎人的身体和知觉的创造。  相似文献   

3.
董琳 《建筑与文化》2016,(12):85-87
拟人化是文章分析建筑艺术的视角。建筑空间的性别隐喻这一不可忽视的隐性元素被提出是文章的创新前沿点。性别趋向的研究在于首先将城市环境艺术和建筑赋予人性,从这些建筑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和形态特点,对性别的外在生理象征意义和性别的内在心理进行猜测——这里的性别不仅限于生理性别,而是一种社会性别,在理性分析建筑空间构造的同时,从心理角度研究它的人性特质。提出"艺术的性别"这一思路,让性别属性这个研究角度触及到建筑的不少微妙而又饶有意味的领域。  相似文献   

4.
《建筑师》2009,(5):2-2
《建筑师》编辑部筹划关于密斯的纪念专辑始于2008年春天。在此前一年的冬天,编辑部已经推出过另一位20世纪现代建筑运动的巨匠——勒·柯布西耶的纪念专辑,获得了广泛好评。它反映了《建筑师》编辑部旨在推动学界加深对西方早期现代主义运动认识和研究的一种努力,这种努力挑战过去建筑历史教科书中对历史人物脸谱式的描绘和标签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色彩是勒·柯布西耶建筑及艺术创作语汇中非常重要的元素。2019年上半年,勒·柯布西耶基金会在苏州和天津举办了"勒柯布西耶——色彩的交响乐"展览,文章作为此次展览的导读,从柯布的身世、柯布的哲学、柯布的理性、柯布的感性、柯布的理想等五条路径,通过"色彩"这个专项加深对柯布总体思想的认识,同时又力图从柯布完整的创作系统中来理解色彩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对传统元素的解读,主要分析当代建筑中传统元素的"诗意性"表达。通过借鉴传统建筑空间、形制、材料和色彩,可营造出传统建筑所具备的独特情境。文章主要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对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的的运用进行了分析,追求和借鉴传统建筑创作理念与意境的表达,合理利用传统元素形式,以此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
正据designboom.com讯BIG日前公布了为今年蛇形画廊展馆所做的设计,该方案呈现出一面"解压的墙(unzipped wall)",一个从直线转化成的三维空间。这个与众不同的建筑在白天是一家咖啡厅,入夜则变成蛇形画廊著名的公园之夜活动的空间,为艺术家、作家和音乐家们提供舞台。临时展馆的结构将探索"对立面"的概念,创造一种流动又精确、模块化又具雕塑感,兼具透明与不透明特点的结构形式。"我们决定使用建筑中最基本的元素——砖墙来完成  相似文献   

8.
入色·出色     
<正>"入色·出色"是荷兰新锐艺术家Donald Schenkel在广州的首个油画展览,由ART23当代艺术馆馆长李圳香担任策展人。在本次展览中,观众可以窥见艺术家对于"色"的实践与理解,看到艺术家用特殊技法创造的细微渐变,在亮光中一览无遗,在昏影里深藏不露,随之进入更深更远的境界。"色"字最常见的含义是颜色,是这次展览最突出的元素。"入色",即进入颜色,是艺术家进入对颜色的研究;"出色"即出于颜色,是艺术家从对颜色的探索中走出去,进而进行对自身的探索与反思。以"色"为引,艺术家用其极具深度又不失轻盈感的渐变色油画,带领观众浸入颜色的体验。只有身临此境,才能察觉"色"的层次,感知"色"的温度,从而发现更多关于"色"的奥秘。  相似文献   

9.
入色·出色     
《Planning》2019,(5)
<正>"入色·出色"是荷兰新锐艺术家Donald Schenkel在广州的首个油画展览,由ART23当代艺术馆馆长李圳香担任策展人。在本次展览中,观众可以窥见艺术家对于"色"的实践与理解,看到艺术家用特殊技法创造的细微渐变,在亮光中一览无遗,在昏影里深藏不露,随之进入更深更远的境界。"色"字最常见的含义是颜色,是这次展览最突出的元素。"入色",即进入颜色,是艺术家进入对颜色的研究;"出色"即出于颜色,是艺术家从对颜色的探索中走出去,进而进行对自身的探索与反思。以"色"为引,艺术家用其极具深度又不失轻盈感的渐变色油画,带领观众浸入颜色的体验。只有身临此境,才能察觉"色"的层次,感知"色"的温度,从而发现更多关于"色"的奥秘。  相似文献   

10.
开放·建造     
李虎 《建筑技艺》2013,(1):93-101,92
起源我所理解和感兴趣的"开放建筑"可以追溯到近百年前的柯布西埃,是他开始创造这种建筑、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为了加速战后重建工作,柯布西埃设计了一种工业化的住宅建筑体系,称之为"多米诺"住房(Domlnohouse,拉丁文domus(房屋)和法语innovation(革新)的组合,见图1),这种建筑体系室内空间也可以自由分隔,不但标准构件最少,建造方法最简单,而且也创造出了一种新的美学基础——将一类个体建筑组合在一起产生一种群体上的和谐和均衡,个体是单一的、标准的,组合是多样的、丰富的。这种新的艺术思想是柯布西埃自1908年就开始追求的,他把建筑师的感觉和工程师的精确结合起来,这是工业化时代对建筑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12.
13.
“解构”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昀 《华中建筑》2002,20(1):13-13
为了明瞭“解构”,首先明确与对立着的“结构”慨念的含义,从逆反法的角度来说应该是一个捷径。以这样的方式去思考,弄清“结构”的含义也就变得十分重要. 何谓“结构”,以字典的解释,它是“各个结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1]也是“作品的各个部分之间有机的组织联系”[2]。据此,“结构”的概念实质上表达着一个“部分之间有机的组织联系”的概念。明确了这样的概念,“解构”一词就会变得容易理解。我们同样根据词典可以查到:“解”是“分开”和“解除”,是“把束  相似文献   

14.
Areti Markopoulou and Rodrigo Rubio of 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Architecture of Catalonia (IAAC) describe how the institute's Endesa Pavilion in Barcelona responds to the contemporary challenge of constructing intelligent and sustainable prototypes, as a structure that interacts and exchanges resources with its environment. Parametrically designed, it reacts to the data of its specific solar site, and via its flexible solar cells generates twice as much energy as it consumes.  相似文献   

15.
从巴塞罗那德国馆的建筑平面中读解密斯的设计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昀 《华中建筑》2002,20(1):11-12,17
文章认为,密斯设计的巴塞罗那德国馆(1929)(1996年,西班牙在原址上重建)确定了流动空间的概念,此其一;其二,馆中设置的双层玻璃光箱造成了视觉对比,它与赖特设计的芝加哥罗比住宅(1909)所呈现的空间构成与比例具有惊人的一致性和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a drawing of the interior of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s 1929 German State Pavilion for the International Exposition at Barcelona. Investigations of the drawing take two forms. The first focuses on a close reading of the drawing, engaging with the work's ‘facture', its method of production and its underlying diagram that structures and pilots meaning for viewers. This section develops a conceptual framing for understanding the drawing's critique of architecture's traditions. The second form of investigation takes a more historical approach. Here, investigation of Miesian scholarship in the context of the Berlin avant-garde during the mid- to late-1920s seeks answers to the questions that emerge from the drawing. Conclusions drawn in the paper show that there are consistencies in approach, especially with the way that other artists in Mies's circle have interpreted specific philosophical texts of the period. The article shows that, while philosophies that in more political circumstances took on a different influence, for artists of this period these same philosophies opened a critique of art's traditional rationale and the visualising structures implicit in those traditions.  相似文献   

17.
王骏阳 《建筑师》2008,(1):50-54
密斯的巴塞罗那馆是现代建筑史中一个经典作品,同时又是一个在建筑形式和结构形式上充满矛盾的作品。本文以巴塞罗那馆为例.说明西建史教学中经典个案作品建构分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傅洁 《华中建筑》2010,28(5):5-9
该文通过对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的图解分析,试图展现密斯·凡·德·罗探索现代建筑空间形式构成的逻辑和各种处理方法,并以此作为研究流动空间创作的开始。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