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吴焕加教授先后出版的两部理论专著《建筑学的属性》《中外近现代建筑引论》出发,对这两部建筑理论专著,特别是后者作简要概述,并从这部新著中提出的有关建筑学的本质、建筑艺术、建筑审美、中外近现代建筑几个方面,呈现笔者对这部书中所阐释观点的认知与理解。 相似文献
2.
本文记录了王方戟与庄慎一次关于建筑形式的对话,讨论主要围绕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的最新实践展开,内容涉及形式的入手、技巧、抽象、逻辑、本体和时间六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日本现代建筑的发展历史为背景,将坂本一成不同时期的思考与作品实践和时代背景相结合,总结出他从建筑内部构成到建筑方法的突破,体现了从个性化的生活追求到大众生活模式的转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坂本一成不同时期的建筑作品以及研究中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回应,提炼出坂本一成设计中的思维方法,以及对学生的影响,以期能从中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4.
5.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20世纪上半叶发表于各类期刊的有关理想居住环境、新式住宅等方面的讨论,探讨20世纪初期上海、天津、北京等城市中等阶级变化了的居住观念,及其与该阶层所认同与向往的居住形式间的关系。论文最终指出,在1920年代,以新文化运动为思想土壤,对自己的社会身份有自觉意识,以个性、自由、平等的新式家庭生活为理想的城市中等阶层,将源于19世纪欧洲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住宅形式,解读为反抗中国旧式住宅所代表的旧式社会制度的工具;住宅的房间和室内第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用以重新定义家庭和社会、家庭成员,以及身体与道德的联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