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分析初探——以肇庆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文化景观的角度出发,提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两个层次和三个维度的分析框架,祈求实现传统村落的有机发展。以肇庆为例,首先分析其在广东的文化形态分区区位;再以肇庆辖区内22个传统村落为例,运用该分析框架进行文化景观解读。最后,本文提出传统村落的动态发展结论,并指出传统村落未来发展的两大类型及其发展方向。其一是城镇化的传统村落,应在变化中传承村落原生的文化基因。二是再村庄化的传统村落,应建立“环境-产业-社会”协调互动的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化冲击下,作为乡村历史和文化的见证者的传统村落在空间形态、功能组织与文化传承方面均面临着剥夺和衰落的风险。该文引入织补理论与共生理论,基于尼巴村现状肌理缺乏协调、功能空间破碎、交通系统割裂、历史文脉延续性差等问题,从村落肌理识别、织补要素提取、分层织补修复三个层面展开传统村落共生路径探索,以期为同类型村落的共生发展提供可参考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甘南传统村落在地域环境、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空间形态特征。文章选取甘南传统村落中的尼巴村与东哇村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句法结合整合度、选择度、连接值、可理解度等参数对上述两村空间形态进行解析,探究村落整体空间结构特征及内部空间的联系性。研究发现,村落整体空间结构不够完善,核心空间难以识别,内部空间联系性较弱。最终,文章从村落现存的问题出发提出相关的优化建议,旨在为甘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刘欣慰  郑志元  汤铭  姜凯 《华中建筑》2022,(12):164-168
徽州传统村落是全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探究徽州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特征对徽州传统村落的保护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唐模村为研究对象,以物质景观特征和非物质景观特征为分类标准对其景观要素进行分类,对其景观特征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结合实地考察和调研,对其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所发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途径,以期为同类型传统村落景观的保护及活化提供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李晓颖  雷奥林 《室内设计》2023,38(5):110-116
为了解决当前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所面 临的发展问题,使其实现新的时代价值,采用景 观基因理论方法、空间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南京 市高淳区为例,借助数据库技术与ArcGIS平台 构建高淳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空间数据库。通 过空间数据、属性数据与媒体数据的组织,将 高淳区传统村落景观基因的空间位置信息与特 征信息进行入库处理,并以地图可视化的形式 进行展示,实现对其的数字化保护,为高淳传统 村落文化景观的持久留存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6.
传统村落是重要的农耕文明遗产和乡村文化景观,从一定空间范围看其存在明显的域内相似性和区间差异性,这一空间分异成为传统村落区系特征识别及区域系统保护的研究核心,同时国内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研究已逐步走向类型谱系与区划。因此,尝试对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区划方法开展进一步探索,首先,构建自然环境、空间形态、民居类型、社会文化4种类别21个类型的文化景观解构框架。其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村落数据型指标进行量化分析以提取主成分因子,并进行系统聚类。最后,将系统聚类结果与描述型因子的定性感观印象相结合,形成传统村落区系划分方法。此外,以重庆320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对方法进行实证应用。研究表明:①形成一套“因子解构—数据收集与处理—主成分提取与系统聚类—区系划分”的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特征区系划分方法;②重庆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特征可划分为4个区系。为下一步传统村落区域性保护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基于文化景观的理论,结合对安徽省三河古镇的实地调查,分析其文化景观构成要素及其演变特征。在分析影响文化景观演变因素的基础上,以保护文化景观的特性为原则,探索传统古镇文化景观的保护策略。为传统古镇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古镇保护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传统村落是承载中国农耕文化,体现乡土智慧的特殊聚落形态,是民间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生存土壤和空间载体.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传统村落衰败、传统文化流失也在加剧.从文化景观的研究视角出发,尝试结合传统村落的特征,将其划分为五个类别:山水田园类、传统建筑类、人文历史类、民俗宗族文化类、多元复合类.以南...  相似文献   

9.
韩洁  王元珍 《城市建筑》2022,(9):89-94+108
国内以往对文化景观的理论研究多聚焦于文化景观的理论溯源、国际动向、热点追踪等内容的针对性研究,而缺乏对文化景观本身价值认知的提炼与探讨。因此,客观认识文化景观价值,对于指导具体实践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综述了文化景观价值认知的演变和理论发展,对我国的本土化认知进行梳理,传统村落作为文化景观的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价值审视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现状,并以河坑传统村落为典型解读案例,结合田野调查和文献梳理进行研究,以期对传统村落的保护进行分析与思考,探索保护启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岭南文化的核心区——广州市为例,以建筑学的基本要素着手文化区的划分,从文化区划的角度总结广州市的传统村落与民居的分布特征和文化景观。本文的目的在于扩展文化地理学的学科领域,并利用其方法为广州逐渐消失的传统村落与民居提供一个新的保护思路。  相似文献   

11.
明清以来文人游历徽州,留下众多诗词,为研究徽州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提供重要资料。徽州村落独特田园自然景观与文人情感的结合通过诗词而表现,形成徽州村落文化景观的诗意场景。解构诗词中徽州村落场景,从建筑、场所、聚落、环境、行为五个方面解析诗词中徽州村落文化景观,然后从文化景观的物质基础、文化依托、重要建设者等分析其形成原因。研究为当下徽州传统村落发展提供场景意境营造智慧。  相似文献   

12.
以济南府城历史街区为例,解析城市传统社区的组织模式及空间形态;指出传统社区的文化景观价值;并探讨了传统社区面临的深刻危机及全面保护和适度更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传统村落随着全球化与资本不断侵入而面临巨大冲击。文章以广东东莞为例,从文化景观区划的内涵出发,阐述文化区下的东莞传统村落概况。以历史、区域为框架,探讨在时空变迁下东莞传统村落的自然空间智慧与文化景观形态,深入挖掘其艺术价值,为东莞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乡村振兴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传统村落随着全球化与资本不断侵入而面临巨大冲击。文章以广东东莞为例,从文化景观区划的内涵出发,阐述文化区下的东莞传统村落概况。以历史、区域为框架,探讨在时空变迁下东莞传统村落的自然空间智慧与文化景观形态,深入挖掘其艺术价值,为东莞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乡村振兴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作为石堆的一个类别,玛尼堆因其独特的功能,被大量堆造在茶马古道的道路两旁。位于文化的交叉路口,玛尼堆讲述了茶马古道上的季节更替与民间百态,是茶马古道上璀璨的文化景观。本文以茶马古道文化三角区域为例,通过对7条支线的田野调查,总结该区域内玛尼堆的分布规律、形态特征,借助对玛尼堆景观要素聚类分析,划定该区域内茶马古道上的不同文化圈,并探讨文化圈之间的融合,为茶马古道的文化景观研究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6.
17.
明清以来文人游历徽州,留下众多诗词,为研究徽州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提供重要资料。徽州村落独特田园自然景观与文人情感的结合通过诗词而表现,形成徽州村落文化景观的诗意场景。解构诗词中徽州村落场景,从建筑、场所、聚落、环境、行为五个方面解析诗词中徽州村落文化景观,然后从文化景观的物质基础、文化依托、重要建设者等分析其形成原因。研究为当下徽州传统村落发展提供场景意境营造智慧。  相似文献   

18.
该文选取中国传统村落——甘肃藏区尼巴村为研究对象,因其独特的地域环境、交通区位条件和人文特色,相比洮河流域的其他藏区本身受到外来文化的侵蚀较弱。但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保护与发展意识薄弱,尼巴村曾引以为豪的特色民居、传统街巷、生活生产方式正在逐渐被外界文化侵蚀,失去了其本身的韵味。借用人文地理和历史学的方法,重新界定历史文脉的内涵,即自然、社会、人文、技术,强调传统村落保护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分析空间环境与历史人文在尼巴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中的关系,从生态环境、用地功能结构、传统形态、历史风貌等提出相关的保护策略,探讨对甘肃藏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19.
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是对村落中自然要素、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的整体保护,需要寻找可持续的方法管理村落文化景观的动态演变过程.通过对社区参与村落文化景观的角色职能、保护内容、操作程序的解读,以贞丰县岩鱼村的社区参与保护实践为例,针对保护框架设计、操作方法,提出社区参与村落文化景观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从文化景观的角度切入,运用文化景观基因识别技术,构建文化景观基因识别体系,从环境、布局、建筑以及文化等方面对石门河沿线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基因特征进行挖掘并解析,再运用GIS对区域内传统村落分布特征、地理环境、水系河流进行了分析,揭示了石门河沿线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方面:环境对村落选址影响较大,形成了山中谷地、背山面水、近山山麓的选址类型。布局方面:村落整体布局可分为组团型、条带型和离散型三种形态。街巷结构可分为网格型、鱼骨型和树枝型。建筑方面:院落以合院式布局居多,材料大多为砖、石和木。文化方面:传统文化主要体现在民俗文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