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粗放型屋顶绿化隔热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自然通风层的屋顶绿化为研究对象,对有无绿化屋顶内表面温度进行比较,采用实测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以全夏季为研究周期,按不同温度区间分析屋顶内表面温度的分布特性,比较2种状态下屋顶内表面温度的分布频率以及总温度,得到绿化屋顶内表面温度<34 ℃出现的频率占总周期的90%,是无绿化屋顶的1.6倍,大于36 ℃高温的频率为无绿化屋顶的4.6%,绿化屋顶内表面大于30 ℃的温度总量约为无绿化屋顶的1/3,且绿化屋顶的隔热性能与室外气温有较强的正向性,随着气温的升高,绿化屋顶的隔热性能体现得更加充分。 相似文献
2.
对福州某小区顶层两不同房间进行屋顶内表面温度、室内气温以及屋顶内表面热流的现场测试,结果表明,绿化屋顶能有效降低屋顶内表面最高温度、室内气温并可有效控制温度变化幅度,其内表面热流的变化幅度也大大小于普通架空屋顶的。绿化屋顶能降低屋顶热损失,改善室内热环境,节省制冷能耗。 相似文献
3.
粗放式屋顶绿化的热惰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屋顶绿化的热工性能是进行建筑节能工程设计和评价的依据,但目前对屋顶绿化热工性能的研究很少关注热惰性。以一种粗放式屋顶绿化在自然通风状态下连续5个月的对比测量数据为依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屋顶绿化对气候热作用波动的衰减和延迟特性。结果表明,绿化屋顶与裸屋顶相比,对气候热作用波动的平均衰减倍数提高了1倍以上,延迟时间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4.
绿化屋顶因其特有的蒸发作用而展示出独特的隔热性能,其能力就如同给建筑增加了被动降温装置一样。本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来分析土壤水分在绿化屋顶隔热系统中的作用,比较分析了间歇灌溉、连续灌溉和不灌溉三种模式下不同含湿量对屋顶传热的影响。研究得出:绿化屋顶隔热能力与土壤湿度呈正相关;采用间歇灌溉,屋顶热流密度对土壤湿度反应更敏感,在土壤含湿量不超过0.2时,随着湿度的增大,热流显著降低,在含湿量超过0.3后,热流反应较为迟钝;采用连续灌溉,屋顶的隔热性能较间歇灌溉提高3—4倍。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自然生长式绿化屋顶的热工特性,对自然生长式绿化屋顶和普通屋顶进行了实验研究,在连续晴天对该屋顶内外表面温度、室内空气温度和屋顶的热流密度进行测定。通过实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普通屋顶外边表面温度的日较差在27℃上下浮动,而自然生长式绿化屋顶外表面温度的日较差变化在5.6~15.3℃,后者更能有效缓解高峰热现象;屋顶内表面与室内空气的温差和热流密度值多为负值,对室内气温上升有抑制作用;自然生长式绿化屋顶能较好地实现自然气候条件下的被动式降温、隔热和削峰等热工特性,起到缓解高峰热作用,有效降低屋顶外表面的峰值温度;自然生长式绿化屋顶对室内散热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7.
8.
9.
利用屋顶绿化隔热,对降低夏季空调耗能尤为重要。目前中国还缺少针对其日照环境差异下夏季昼夜热效应的全面考察研究。借助建筑日照分析将试验屋顶划分为4个日照区间,利用HOBO小气象站测取环境温度数据、热电偶昼夜连续测取不同日照区间多点温度数据,综合分析上海佛甲草模块式屋顶绿化的昼夜隔热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屋顶绿化在夏季白天的隔热效果明显,最大屋面降温值可达28℃以上,日照越强隔热效果越明显;夜间的散热效果不及裸屋面;且存在最高温度时滞效应。其对建筑节能的昼夜综合效应,需要结合建筑屋顶构造自身的保温隔热性能、屋面日照条件以及建筑的昼夜使用节律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以期达到屋顶绿化经济价值与节能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模拟降雨与数据采集系统,研究了短时强降雨下简单屋顶绿化基质(配比:陶粒57.0%、草炭41.5%、保水剂1.5%)的降雨产流过程,基于37次模拟降雨实验,归纳了降雨产流的一般过程、规律和特性,分析了降雨强度、基质厚度和基质初始含水率对简单屋顶绿化滞流蓄水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厚度和基质初始含水率对简单屋顶绿化的蓄水特性有显著影响,基质初始含水率越低、基质厚度越厚时蓄水特性越佳。建立了产流时间数学模型,简单屋顶绿化降雨产流时间与降雨强度呈负相关,同时也受初始含水量和基质厚度影响。随着干湿循环次数增加,基质的厚度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储水性能逐渐下降,延迟产流时间逐渐缩短。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岩棉材料优异的保温防火性能,介绍了岩棉单层屋面系统的特点、保温构造及其功能评定等,并就系统的设计和安装指出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2.
在夏季自然气候条件下对植被屋面和无植被对比屋的面隔热性能进行了测试,通过分析测试数据,获得了屋面内表面温度分布特征、温度波的衰减性、屋面内表面与室外空气温度的关联性以及植被屋面各构造层的衰减性等相关隔热性能参数,并对其进行了对比评价分析,为其在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结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屋顶隔热节能的基本要求,对某公司综合楼的屋顶隔热构造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并系统计算了不同构造模式的热工性能参数,提出了绿色建筑屋顶隔热的基本应用模式,以促进绿色建筑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太阳能富集地区住宅建筑非平衡保温研究——拉萨市供暖期太阳辐射分析与室内热环境测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有供暖需求的太阳能资源富集地区,由于太阳辐射强烈,住宅建筑各个朝向外墙,尤其是南北向的外墙所接收的太阳辐射量差异很大,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太阳能并降低保温成本,这种差异应表现在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的设计中.本文通过对拉萨市标准年气象数据库的分析得到了其住宅建筑各朝向外墙供暖季内获得的太阳辐射量.与内地城市相比,拉萨市太阳能资源丰富且朝向差异很大,非平衡保温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另外,冬季现场测试表明无供暖建筑的南北朝向房间热环境有所不同,南向房间测试周期内基本处于人体舒适范围内,而北向房间始终偏冷,远离人体热舒适区域,有供暖需求. 相似文献
15.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中几个公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验算和推导,指出该规范中几个主要公式存在着推导错误、单位错误或因温差选取不正确导致的应用上误差过大的问题,分析得出了公式的正确表达形式,作了相应的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6.
地下冷库作为储藏食品的地下建筑物,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的一种有效途径。相对于地面冷库,它具有自己的一系列特点,但若未做好建筑和热工设计,则投产后会出现许多问题。本文通过实测对比,以及有限元计算,分析了地下冷库的热状况,包括岩层中的温度场,库壁耗冷量等。本文指出在炎热地区,地下冷库应当设置热湿绝缘层,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并且分析了热湿绝缘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黑球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依据青藏铁路某被动太阳房试验数据研究,分析了太阳房室内黑球温度、空气温度和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之间的关系,提出用室内黑球温度和室内空气温度以及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的温差来评价房间热舒适性的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通过对当前普遍采用的建筑外墙内保温,夹心保温及外保温技术的利弊的探讨,分析居住建筑采暖(空调)运行的模式、住宅建筑特点以及气候特征,提出适应夏热冬冷地区间歇采暖(空调)条件下双面保温构造设计的构想.在等效热阻条件下,选取4种间歇空调模式进行实验房测试.从墙体热工性能、室内热环境状况和空调能耗3个方面,评价双面保温与外保温的优劣.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LB-30隔热防水涂料隔热防水原理及各项性能指标,并以在广州本田汽车装配车间金属屋面的成功应用为例,介绍了其施工要点,指出该涂料一方面能有效隔热,减少屋面的变形和开裂几率,一方面能用于屋面防水,是一种新型绿色多功能涂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