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冶  宋昊  董峰  张坤  梁坤  王东暄 《矿产勘查》2023,14(4):541-552
本文通过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获得斑状二长花岗岩成岩年龄为(179.9±1.2)Ma(MSWD=2.1),形成于早侏罗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斑状二长花岗岩属于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富集Rb、Ba、K、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HFSE),具高Sr(>300×10-6)、富钾、低镁(Mg#=32.77)、Y(<18×10-6)和Yb(<1.9×10-6)的特征,Eu负异常不明显,轻重稀土分馏明显,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与C型埃达克岩地球化学特征相似。岩浆起源于下部陆壳的部分熔融,形成于俯冲作用下活动大陆边缘环境。  相似文献   

2.
昆都一带侏罗世花岗岩主要由黑云母花岗岩组成,为钙碱性系列。其微量元素集中表现出富集Th、Ba、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而高场强元素(HFSE)Nb、Ti等相对亏损。轻重稀土分流明显, Eu/Sm在0.04~0.29之间,大部分样品具有轻度的铕负异常。该地区花岗岩多为A型花岗岩,形成于非造山的伸展环境下,主要的物质来源为陆壳重熔。  相似文献   

3.
阿尔金北缘尧勒萨依河口花岗岩主要由黑云二长花岗岩组成。为确定该地区侵入岩源区性质、形成时代和地质背景,对其进行了地球化学、构造环境及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认为研究区花岗岩为高硅(SiO 2=67.48%~70.75%)、高钾(K2O=5.03%~7.66%)、富碱(Na_2O+K_2O=8.45%~11.32%)的特征,岩石里特曼指数δ=2.92~5.08,属碱性系列;铝过饱和指数(A/CNK)=0.8~1.15,基本为准铝质系列岩石;稀土总量偏高,轻稀土元素富集,(La/Yb)N=24.67~117.33,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Eu有弱负异常(δEu=0.59~0.97),无明显Ce异常(δCe=0.99~1.05)。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K、Th、U),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相对亏损,具有弧形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花岗岩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237.3±2) Ma,为中三叠世岩浆活动产物。研究表明,该区侵入岩属I型花岗岩,具有陆陆碰撞型花岗岩的特征,属同碰撞阶段,为壳幔混合源花岗岩类型。  相似文献   

4.
东昆仑西段阿克苏河一带箭峡山岩体主要由二长花岗岩与花岗闪长岩组成。为确定其形成时代、地质背景,对岩体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开展了同位素年代学与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获得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354.8±2.6)Ma(MSWD=0.80),表明其形成于早石炭世。岩石富硅(74.64%~77.38%)、富碱(6.75%~8.13%),属过铝质花岗岩;岩石具有Rb、U、Th相对富集,K、Ti、Nb、Ta相对亏损,轻、重稀土分馏较明显的特征,LREE/HREE值介于2.99~6.74之间,表现出较强的铕负异常(δEu=0.63~0.95);Al2O3值为12.15%~12.98%,铝饱和指数A/CNK值为1.18~1.20,具S型花岗岩特征。岩石成因与源区分析研究表明,岩浆来源于下地壳砂质岩石的部分熔融,结合东昆仑区域地质背景分析,箭峡山岩体形成于大陆边缘弧环境,为古特提斯洋壳俯冲作用背景下的大陆边缘弧岩浆活动产物。  相似文献   

5.
交通社铌钽矿床位于阿尔金造山带,是该带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铌钽矿床。论文以该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矿床地质特征调查,利用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与成矿密切相关的碱长花岗岩岩石成因类型及成岩成矿构造背景,探讨矿床成因。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定年龄结果显示,碱长花岗岩为(453±4) Ma,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岩浆演化程度高;碱长花岗岩构造背景为后碰撞构造环境。微量元素表现为轻重稀土分馏不明显,稀土元素配分图显示,轻重稀土均相对平坦,具有明显Eu/Eu~*负异常。结合主量元素判别,同位素分析得出成岩、成矿物质为壳幔混合源。通过对比研究,结合矿床大地构造环境、成矿条件,认为交通社铌钽矿床形成于晚奥陶世,碱长花岗岩的侵入导致矿床的形成。矿床类型初步定为碱性花岗岩型铌钽矿床。  相似文献   

6.
王令全  陈丽娟 《矿产勘查》2024,15(7):1125-1139
分布于阿尔金造山带阿中地块北缘中新元古界隆起带的库木达坂岩体,为一规模较大的复式岩体。近年来,随着一批以黄龙岭超大型锂矿床为代表的、围绕该岩体产出的大中型锂矿床的发现,使得该区成为新的找矿热点区带。笔者在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从原库木达坂岩体解体出的新侵入体,该岩体位于塔什达坂西,岩性以粗粒二云母二长花岗岩为主。前人关于该岩体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岩体进行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探讨该岩体岩浆作用及地质意义。研究表明,塔什达坂西花岗岩体具高硅、富钾、相对贫钠特征,铝饱和指数大于1.1,属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系列。稀土元素总量较低,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有右倾型特征和明显的负Eu异常。富集Rb、Th、U、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Ba、Sr、Ti等,具典型S型花岗岩特征。推断其是在温度为~726°C,压力<8 kbar的条件下,由地壳泥质岩系部分熔融的产物。粗粒二云母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466.5±3.0)Ma,侵位时代为中奥陶世。岩体形成于同碰撞构造环境,推断其为南阿尔金洋闭合后陆-陆碰撞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青海扎日加地区分布有大量中酸性侵入岩,岩性组合主要由中细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细粒正长花岗岩3类组成,岩石中SiO_2(67.38%~76.03%)含量逐渐增高,Al_2O_3(13.62%~15.48%)、CaO(0.6%~3.02%)、MgO(0.12%~1.69%)、K_2O(3.00%~4.51%)、Ti O_2(0.05%~0.66%),碱度率AR=2.01~3.59,大于1;里特曼指数δ在1.42~1.98,属过铝质—钙碱性或碱性花岗岩;稀土总量中等(∑REE=83.09×10-6~222.27×10-6),稀土元素标准化曲线为向右陡倾的富集型曲线,铕处"V"型较明显,同时各曲线近于平行;岩石中Rb、Th明显富积,Ba、Nb、Hf、Zr不同程度亏损,以上特征显示岩石具壳型花岗岩特征。在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获得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03.34±0.72)Ma,表明巴颜喀拉山浊积盆地区的同碰撞花岗岩发生在晚三叠世并持续至早侏罗世,在构造阶段上属于从挤压构造体制向伸展构造体制转化的转折期。  相似文献   

8.
桑耶寺北岗结则雄花岗闪长岩体位于冈底斯岩浆岩带中段,为确定该花岗闪长岩的形成时代、源区性质和构造背景,对其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岩体侵位时间为50. 29±0. 42Ma,属于始新世。岩石SiO_2含量为58. 31%~62. 3%,Na_2O、K_2O含量分别为3. 08%~3. 57%和2. 59%~3. 56%,岩石碱值NK/A为0. 51%~0. 59%,铝饱和指数A/CNK为0. 85%~1. 06%,属准铝质-过铝质系列岩石。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为轻稀土富集,负Eu异常明显。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U、Th,亏损高强场元素Nb、P、Ti等。以上特征表明,岩石为高钾钙碱性的I型花岗岩,结合岩石成岩年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区域构造演化,岗结则雄花岗闪长岩岩浆源区为下地壳基性岩部分熔融的产物,是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过程中一复杂地质过程的岩浆作用产物,可能与新特提斯洋板片回转有关。  相似文献   

9.
形成于印支期的酸性侵入岩与新疆西昆仑地区成矿关系密切。卧龙岗二长花岗斑岩位于黑石北湖—三道河子岩浆岩带中段,岩体周边发育多种有色金属矿床。本研究针对二长花岗斑岩,采用LA-MC-ICP-MS方法进行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结果为(239.47±0.78)Ma~(222.36±0.64)Ma,指示岩体形成于中—晚三叠世。二长花岗斑岩属于准铝质—过铝质、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岩石全碱含量较高,里特曼指数变化范围较小。相对富集Rb、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等高场强元素,具有弱的Eu异常,且相对亏损Ba、Sr。分析认为,卧龙岗二长花岗斑岩形成于中—晚三叠世同碰撞构造背景下,源岩为壳源沉积物,经过部分熔融、结晶形成花岗岩,为陆壳改造型花岗岩(S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10.
莫斯图岩体位于大兴安岭中南段西坡成矿带,属于锡林浩特杜什业吐岩体晚古生代侵入岩。通过对莫斯图岩体花岗岩系统开展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等综合研究,两种岩性(二长花岗岩、浅色花岗岩)测年结果显示为(322.9±3.9)Ma、(321.8±8.1)Ma,表明莫斯图花岗岩侵位于晚石炭世,属海西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莫斯图花岗岩具有高硅、中—高钾钙碱性特征;富集Rb、Ba、Th、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低Sr低Yb,中等负铕异常;具有高分异花岗岩特征。莫斯图岩体具有火山弧岩浆作用成因特点,指示了海西期该区域经历了一次强烈的构造岩浆事件。  相似文献   

11.
林龙军  袁继明  邹滔 《矿产勘查》2011,2(6):690-695
内蒙古敖仑花钼铜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大型钼铜矿床,矿床主要产于敖仑花岩体及外围角岩带中,矿化类型主要为细脉浸染状.矿石矿物为辉钼矿、黄铜矿、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等.钼矿体在平面上呈新月状,剖面上呈囊状.含矿岩石蚀变类型主要有硅化、钾长石化、绢云母化、角岩化,由内向外呈带状分布.矿床成因类型为斑岩型矿化.  相似文献   

12.
赤峰阿贵浑德伦铅锌矿是黄岗梁—甘珠尔庙成矿带上新发现的矿床,成矿与花岗岩类关系密切。矿区出露的花岗岩主要为黑云母花岗岩和花岗斑岩,对黑云母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其形成年龄为(130.6±1.0)Ma(MSWD=0.095),为早白垩世岩浆活动产物,岩石地球化学测试结果显示黑云母花岗岩与花岗斑岩特征具有一致性,均具有高硅(SiO_272.55%~78.22%)、富碱(Na_2O+K_2O 4.48%~878%)、贫P_2O_5的特征,A/CNK在1.32~2.79之间,属过铝质岩石,富集微量元素K、U、Th、Rb、Pb,亏损Ba、Sr、P、Ti,10000Ga/Al比值高(2.49~3.59),表现出A型花岗岩典型的地球化学特征。稀土元素含量较高,相对富集LREE,花岗岩稀土元素呈右倾海鸥型配分模式,负Eu异常明显,δEu为0.10~0.48,表明花岗岩在成岩过程中分异出了斜长石。花岗岩Sr、Yb含量分别为(31.91~185.01)×10~(-6)、(217~6.18)×10~(-6),属低Sr高Yb型花岗岩。阿贵浑德伦铅锌矿花岗岩类与大兴安岭地区锡多金属成矿花岗岩的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均十分相似,指示了该区除铅锌矿外还具有锡矿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3.
唐雷  刘家军  祝新友  邹滔  杨飞  管育春 《矿产勘查》2017,8(6):1031-1043
盔甲山岩体位于大兴安岭南段的锡多金属成矿集中区,与区内锡多金属矿床存在成因联系。盔甲山岩体呈长条状岩株产于锡林郭勒杂岩中,岩性为碱长花岗岩,局部发育萤石及天河石。电子探针结果显示其斜长石An5,Or1.14,均为钠长石。地球化学研究显示,盔甲山花岗岩具有富硅、过铝质的特征,为高钾钙碱性—钙碱性系列,富挥发性元素,在Rb-Sr-Ba图解中集中于Rb端元附近。花岗岩的稀土元素总量∑REE平均为166.2×10~(-6),LREE/HREE平均为2.4,负Eu异常强烈,δEu平均值为0.0013,"四分组效应"明显。Zr/Hf和Nb/Ta平均值分别为11.60、9.93,与高分异花岗岩体中矿化花岗岩及正常花岗岩的过渡阶段一致。盔甲山碱长花岗岩的侵入形成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和维拉斯托花岗岩具有相近的Hf同位素组成。上述特征显示盔甲山花岗岩与A_1型非造山花岗岩一致,推断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壳,代表中生代晚期受太平洋板块俯冲影响,板内伸展环境下的岩浆作用。由于岩体东侧近南北向的巴彦高勒—乌兰尔根断裂和北侧北东向断裂的两次活动,致使盔甲山岩体不断被抬升,因此盔甲山岩体的超分异矿化部位可能已被剥蚀殆尽。  相似文献   

14.
双尖子山银铅锌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银资源储量达到超大型规模,是我国目前查明的最大银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兴隆山断裂构造带中的二叠系中统大石寨组上段板岩及变质粉砂岩中,含矿岩石具有全岩矿化的特征,构成了一条总体呈北西向展布、向南西陡倾斜的巨大的银铅锌矿化体。矿化体内部有北西向矿体群与北东向矿体,二者构成不对等的格子状矿体群,其中北西向矿体数量多且规模大、呈密集的近平行带状展布,一般呈似层状、脉状,连续性好;北东向矿体数量少且规模一般较小、矿体呈稀疏的近平行状展布,一般呈透镜状断续产出,连续性较差。矿石工业类型属于原生银铅锌矿石。矿床为构造裂隙充填型中低温热液脉状银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5.
甲乌拉—查干铅锌银矿床属于木哈尔成矿亚带,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大兴安岭褶皱带与外贝加尔褶皱带的衔接地带,额尔古纳—呼伦深断裂(以下简称额—呼深断裂)以西,西伯利亚地台东南外缘。属中朝地台与西伯利亚地台之间的过渡型地壳构造区。矿床具备良好的成矿地质背景。在十二五期间,通过对已有地质资料综合分析研究,发现在甲乌拉—查干铅锌银矿床深部第二找矿空间(500~1500 m)还有很大找矿前景,是新增资源储量的重点区域。根据矿区地势平坦,确定勘查手段以地表钻探为主的探矿思路。按照"由已知到未知、由浅入深、由疏到密、由内到外"的原则,布置探矿工程,开展甲乌拉—查干铅锌银矿床深部和外围的地质探矿工作。在第二找矿空间取得了重大突破,新增333类以上矿石储量1118万t,铅金属量59万t,锌金属量60万t,铜金属量6000 t,银金属量1261 t。  相似文献   

16.
黄岗梁铁锡矿床是大兴安岭南段黄岗—甘珠尔庙成矿带的大型多金属矿床,有关其成因的研究直接影响着该区多金属矿床的区域找矿方向及对晚古生代和晚中生代2次造山作用地球动力学过程的成矿效应研究,但目前对矿床成因尚无统一认识。文章对两件辉钼矿样品Re-Os同位素进行了分析,得到了(141.2±4.3)Ma、(264.8±3.9)Ma的模式年龄,将其与该区及周边矿床中矿石和脉石矿物的年龄数据进行了比较,认为黄岗梁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数据比较可靠,应作为矿床的成矿年龄。认为黄岗梁铁锡矿床经历二叠纪喷流沉积和燕山期岩浆热液叠加的两期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7.
脉状岩枝与单向固结结构(UST)一样,是一种特殊的岩浆—热液过渡结构,其内的原生包裹体可能记录了初始流体出溶的信息。文章在内蒙古敖仑花斑岩钼矿中首次发现了脉状岩枝的存在。岩相学特征显示,脉状岩枝可分为3类:(1)富流体脉状岩枝,(2)富岩浆脉状岩枝,(3)细晶岩脉。脉状岩枝的特征表明,初始流体可能是岩浆分异后残余硅酸盐熔体和流体共存的岩浆—热液过渡性流体,其独特的结构特征反映成矿流体是深部岩浆房流体出溶的产物,并可能在敖仑花岩体的深部存在一个大型的岩基。  相似文献   

18.
大兴安岭南段成矿带是中国北方重要的锡多金属成矿集中区,区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潜力巨大。莫古吐铁锡矿床位于该成矿带南段,其产出位置及成矿地质特征与黄岗梁锡铁矿床具有可对比性,矿床的研究将有助于深化区内矽卡岩型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的认识。本文通过矿床基本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研究,对莫古吐铁锡矿床成因进行初步分析,认为矿区内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均有利于矽卡岩型矿床的形成,莫古吐岩体的侵位是主导矿床形成的重要因素,NE向构造是主要的容矿、导矿构造。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及附近有利于成矿物质的富集,矽卡岩化作用与矿床形成关系密切,是控制矿体形态、规模及铁锡富集程度的主要因素,可作为本区寻找矽卡岩型矿床的主要标志。综合分析认为,莫古吐矿床属于典型的与酸性岩浆有关的矽卡岩型铁锡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