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本文作者于本刊2004年第11期发表了一篇《解读小城镇分化》的文章。作者认为:“随着城镇化水平进入高发期,小城镇开始分化与重组,一批具有要素集聚优势的逐步提升,发展为小城市。另有大批小城镇则走向衰落,最终复归为乡”, 并判定目前有大量小城镇开始发生分化。该文认为小城镇分化是必然的,如果制约小城镇发展的因素导致其必然衰落,应有意识的促使该小城镇衰亡,或控制其发展; 并提出了建立一套评价指标体系的观点。现该文作者经深入思考,再撰文对小城镇分化状况评价体系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快速且非均衡的要素流动使我国"城—镇—村"三元城乡结构开始变动,小城镇发展方向和程度出现分化。其中,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经济水平和职能体现普遍较弱,在用地规模和人口吸纳水平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商洛市作为秦岭腹地欠发达城市,其小城镇因人口和用地演变趋势不同而形成分化。本文对商洛市小城镇人口集聚和用地扩张演变特征进行分析,探究小城镇分化类型、现状特征与影响机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差异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陈实  耿虹  乔晶 《规划师》2019,35(10)
小城镇已基本完成以个体最优化为导向、要素局部集聚为内涵的第一次分化。在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战略共识和网络化的新型城镇功效格局下,分化后部分过度极化、增长低效等问题和个体化内涵的解释失效现象日益凸显,因此合理的再分化是小城镇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提出将再分化的内涵认知从"个体最优化"向"效能最大化"转变,并建构小城镇发展效能的解释结构模型(ISM)。结果显示,在效能最大化导向下,小城镇再分化的直接影响因素是制度政策作用的力度和周期,其根本性的决定维度是小城镇区域生态价值。同时,与第一次分化中个体经济水平最优决定论不同,再分化过程中小城镇公共服务效率和其区域公共服务能级将是评判其发展效能的决定性要素。  相似文献   

4.
《中国乡村城市化概论》一书,由南阳师专副教授赵秀玲所著,该书是探索中国乡村城市化道路上的一个阶段性成果,已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在书中对其1凹5年在《村镇建设》上提出“三元经济结构”的设想和1996年在俄乡建设江提出的关于“设立小城镇户0”的主张作了充分的论证,认为“三元经济结构”即城市、乡村介于城乡之间的城乡融合型的小城镇达三元经济结构,应该是中国乡村城市化道路的现实选择。作者提出的关于“设立小城镇户口”的主张,已被公安部1997年5月208颁布的《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吸收。充分证明了作者对…  相似文献   

5.
小城镇人口集聚机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小城镇人口集聚机制构建的必要性 人口要素的集聚是满足城镇发展规模的必要条件。因为收入达到一定条件的人口要素菜的集聚会带来一定投资规模的增长。相反,如果在非农产业发展水平已经要求城市化发展的地区,满足一定收入条件的就业人口不能向小城镇自由的迁移,小城镇发展的规模就会受到严重的限制。目前我国小城镇建设由于规划滞后、制度因素的原因,出现了人口向小城镇集聚缓慢的状况。据统计目前我国建制  相似文献   

6.
传统村落集聚型的小城镇具有历史要素集聚、文化传统集聚、产业资源集聚等特点,但同时也面临着保护与发展难以协调的矛盾。以杭州大慈岩镇为例,分析了历史、文化、产业、生态四项资源禀赋,提出了经济、社会、环境三大现实问题。通过相关案例研究,明确了传统村落集聚型的小城镇在空间集聚的基础上,要做好文化资源的集聚和发展要素的合力,处理好城与乡、村与村、小镇与产业的关系。最后,从区域联动、城乡统筹、一村一品、三生融合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大慈岩镇规划发展的思路与做法,以期能为同类型的小城镇规划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陈前虎  寿建伟  潘聪林 《规划师》2012,28(12):86-90
自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每一次重大的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和自下而上的地方改革都是从小城镇起步的,其改革历程可总结为两大发展阶段、三个转型时期、两条政策主线。目前,浙江省面临三大"赛跑"危机,即大都市"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建立与郊区化无序蔓延、现代农业发展与农业要素结构锁定、县域块状经济转型升级与"浅度城市化",因此需在总体策略与模式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小城镇采取分类发展策略,全面推进小城镇发展转型。  相似文献   

8.
关于小城镇发展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文章从分析突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转向“三元结构”入手,指出发展小城镇的重大战略意义在于它是我国城市化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小城镇发展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具有战略性的问题: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改革户籍管理制度,以市场力量推动城市化步伐;加强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科学性。探索小城镇发展及其规划的特殊性和客观规律避免“城市病”的重演;坚持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建设“田园城镇”;重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开展全民教育,树立城镇意识,创造文明社区。  相似文献   

9.
江苏小城镇发展构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高潮后,江苏省小城镇进入了相对缓慢的发展低谷。在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背景下,探索新时期江苏小城镇的发展思路,对于小城镇建设的深入实践,对江苏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后江苏城市化历程城市化恢复性增长阶段(1978年-1990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翻开了新的篇章。江苏城市化进程也开始走出低谷。1982年5月,江苏省委召开的全省第二次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以城市为中心,以农村为基础,以小城镇为纽带,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的城市化发展方针,在全省乃至全国引起积…  相似文献   

10.
小城镇作为城尾乡首,是连接城乡的重要纽带,是吸纳农村人口的"蓄水池"、城乡要素流通的"中转站"、特色产业的集聚区,在统筹城乡、推动区域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加大小城镇建设发展方略研究,加快小城镇建设发展步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