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有才  王茵茵  崔玲 《规划师》2016,(4):132-139
国内外学者对城市边缘区的研究表明,城市边缘区的生态景观特性已成为今后研究的热点方向。针对目前我国城市边缘区规划中缺乏系统规划方法的问题,结合近年来生态价值观在城市规划领域的广泛运用,文章提出了以生态为导向的城市边缘区规划理念,并以洛阳市龙门山生态保护与利用规划为例,详细介绍了生态导向下的城市边缘区规划方法:遵循生态优先、先底后图及低碳开发的规划原则,首先通过对自然生态资源的量化评价,提出生态环境目标,划定自然生态安全格局"底图";其次,在此"底图"上,基于生态、低碳建设理念,大力发展低碳生态旅游业等低碳产业,合理划分城乡功能空间,进行生态建设;最后,通过划分生态调控单位,对生态建设进行控制以及对重点低碳生态社区进行建设引导,落实生态建设目标,总体形成"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控制"的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2.
城乡空间是自然生态与人工建设长期博弈的结果,在资源--生态--经济矛盾不断凸显的现实背景下,亟需改变传统的空间构建方法,建立一种生态友好型的新型方法以指导城乡空间健康有序发展。研究以地处西北生态脆弱区的青海海东地区典型城镇带为案例,通过对地区自然生态本底和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分析,运用基于生态功能分区的城乡空间布局方法(EZSC),构建适合西北典型城镇带持久发展的城乡功能空间,以有效控制开发建设活动,指导城乡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娜  张年国  王阳  钱振水 《城市规划》2016,(Z1):116-120
从对"三生空间"的概念解析入手,通过对城市边缘区绿色生态空间的保护困境和原因分析,提出创新规划理念、转变发展思路和注重规划实施3个方面的规划对策。并以沈阳市西北绿楔为例,从生态格局控制、生产空间发展、生活空间建设等方面探讨城市边缘区绿色生态空间的规划要点,提出实施生态格局控制、发展绿色经济、控制建设容量、生态项目策划4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实现城市边缘区绿色生态空间内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向乡村过渡的生态交错带,是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矛盾冲突的区域,也是住区发展的新空间。应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加强城市边缘住区环境的生态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城市边缘住区的生态特征,阐明边缘住区生态规划设计的意义,并结合南京康辰别墅区环境设计方案,从现状生境调查、基地适宜性分析、景观生态格局构建以及对环境生态措施的考虑等方面,探讨基于生态理念的边缘住区环境、住区设计与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5.
生态导向下城市边缘区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边缘区是维护城乡生态安全和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区域.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面临着城乡建设的巨大威胁.为此,立足于规划的空间资源配置职能,关注边缘区自然环境特征,提出了生态导向下的城乡空间统筹、建设与非建设用地整合、多目标综合、生态保护与城乡发展兼顾的规划策略,并以宝鸡市渭河南部台塬区规划实践为例,从自然环境保护、城镇建设控制、乡村建设引导三方面探讨了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6.
城市边缘区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居民点盲目撤并、劳动力析出与就业空间错位、设施配给与实际需求不符等诸多社会生态问题,研究结合新型城镇化战略,以重构社会生态系统平衡为目标,通过调研不同区域劳动力析出规律、土地流转与产业等发展条件及居民发展意愿等,构建以社会生态分区与居民点分类发展为基础、以就业空间布局与土地流转模式分区指引为核心,以交通与服务设施精明配置为支撑的发展路径,并结合社会生态分区制定多模式的共建策略,确保规划建设顺利实施。研究结合日照城市边缘区规划实践,为城市边缘区发展路径优化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7.
城市边缘区具有许多城区或乡村所不具备的独有发展优势,边际增长功能相当突出。本文以金华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从园区现状特征分析入手,以"尊重自然生态本底、体现汽车产业发展需求、体现新能源汽车文化特色"为核心思路,提出"产业定位、功能格局、生态特色、文化彰显"四个方面的规划手法与途径,希望能为城市边缘区专类产业园区的实践创新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 市与自然生态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安 全已经成为我国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前提。 作为广州市新型城市化背景下生态城市规划 的样本和示范,海珠生态城未来将建设成为 “以万亩果园为核心、具有岭南水乡魅力的 花城、水城、绿城特色生态城市样板区”。 构建海珠生态城的生态安全格局极为重要, 规划不应仅停留于理念、目标和方法研究 层面,而应更加突出生态文明实践,从战略 构想逐步走向规划实施。本文对海珠生态 城的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构建进行分析研 究,对广州中心城区的生态安全格局进行了 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梁晨 《城市规划》2024,(3):55-64
快速城市化伴随着城市边缘区的生态衰退与价值耗散。由此引发的区位比较优势削弱限制了边缘空间的资本积累和价值创造潜力,导致存量难更新和增量不经济的双向发展困境。本文在回溯城市边缘区生态资本化历程的基础上,构建生态价值耗散的空间表征和认知局限解释框架,最终提出城市边缘区生态价值捕获的空间规划响应策略。研究得出:城市边缘区的生态价值耗散强化了空间要素替代,延缓了土地更新时机,并衍生了生态成本多尺度扩散;价值核算偏差、增长脱钩困局与生态管制悖论是制约城市边缘区生态价值认知的关键因素;在规划实践中,通过“时空统筹”的资源梳理、“城绿融合”的价值创造和“刚柔互补”的系统运营维护能促进城市边缘区的空间“再生产”。  相似文献   

10.
一、立项背景 在当前关注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边缘区的生态环境与土地资源是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最核心的问题。本研究针对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动态演进、复合交错的苏锡常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基于边缘区生态环境保护的不同空间尺度土地利用模式与土地整合对策,成果不仅对边缘区现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复建有着现实意义.同时对‘怏速城市化进程中新的城市边缘区生态问题避免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立足于城市规划的空间规划途径,将城市生态安全作为应对城市空间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整体性对策,通过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增补,厘清城市生态安全的概念及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空间模型,分析城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的特点,研究城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的定量分析方法以及格局优化、干扰分析、预案研究等空间规划途径.首先以文献综述的方式梳理了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概念、特点及城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的主要内容与原则,而后又针对4种研究方法列举了一些案例研究及目前我国研究的动态.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快速城市化使得城市生 态系统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城市发展与生 态保护之间亟待一个平衡。所以生态格局的 构建对于保障城市生态安全、实现城市可持 续发展有着深远意义,同时也是景观生态学 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文中以太原市城六区 生态修复实践为例,通过生态特征与问题识 别、生态敏感性分析以及生态干扰度分析, 得出生态风险评价结果,阐述融合生态本 底、生态过程构建生态格局从而划分生态空 间控制线的技术路线与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3.
尝试使用位置大数据,基于使用强度、生态敏感度(SE)与景观安全格局(LSP)指标对福州市晋安区城市公园生态功能现状进行分析,探讨空间维度上的公园使用强度差异对城市公园生态功能造成影响的原因.研究表明:1)不同空间维度的使用强度对城市公园生态功能的影响,生态敏感度大于景观安全格局;2)生态敏感度与使用强度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倪畅  周凯  郑曦 《风景园林》2021,28(5):80-85
随着城市扩张蔓延、自然环境变化,处于城市中的深山区与山前平原过渡地带的浅山区易受到多源因素综合作用。判断浅山区景观生态风险,进行景观格局优化,能够有效实现浅山与城市区域的生态安全稳定。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北京市浅山区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利用景观生态学方法、景观格局指数法、空间主成分分析法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从景观格局、自然要素、人类社会要素3个方面对景观生态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基于评价结果,采用最小累积阻力(MCR)模型构建生态廊道与生态节点,优化浅山区域景观格局。结果表明:浅山区景观生态风险不均衡,其变化与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基本吻合。共识别了10个生态源地,构建了10条生态廊道、14个生态节点,组成点、线、面交织的多层次生态网络。优化了浅山区域景观格局,将有效改善研究区的生态安全水平,对于北京浅山生态优先的发展战略、推动城市形成可持续的健康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The process of urban sprawl, restructure, and shrinkage provides the possibility for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urban wildscapes. Physically, urban wildscapes refer to the urban spaces where the ecology is basically dominated by natural processes and similar to the natural wilderness in appearance and functions. The existence and persistence of wilderness fragments in cities often result from the reduction of human management and with minimal intervention on the nature. Due to the different interactions and confrontations between natural processes and social processes, the wildness of urban wildscapes varies. The unique and irreplaceable values of urban widlscapes in ecology, culture, aesthetics, economy, and well-being have gained multi-disciplinary attention and been widely recognized. This paper defines the concept of urban wildscapes, reviews the conceptual development of its connotation, and analyzes the multiple benefits of urban wildscapes on the basis of value recognition research. It hopes to provide a value recognition framework for empirical studies, helping urban residents, planning designers, and managers identify, appreciate, experience, and sustainably manage natural resources and urban ecological network, and providing scientific guidelines for ecological urban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6.
城郊绿色基础设施兼具城乡生态 服务与游憩功能,孤立或对立审视此二功能 会导致过度开发或机械被动保护,有机融合 则会促进城郊自然环境资源的高效保护与利 用。结合文献研究与案例分析,论文详细阐 释了融合生态服务与游憩功能的绿色基础设 施用地规划理念及技术方法:一、目标定位, 融合资源保护、生态服务、游憩休闲等复合目 标;二、现状分析,甄别绿色基础设施用地 保护要素与空间格局;三、功能设置环节,因 地植入维护要素系统自然生态过程的游憩功 能;四、用地组织层面,带动游憩产业发展的 同时提升其支持、供给、调节、文化四大生态 功能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7.
作为城市重要的自然与景观资源的山体,在城市建设用地快速增长与无序扩张中,往往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占。山体生态修复作为城市双修的重要内容,目前实践主要集中在单个破损山体修复工程技术与山体公园建设方面。本研究有别于传统生态修复手段,基于生态风险空间识别,从区域生态安全角度,构建了"风险诊断-空间识别-格局构建-分类保护"的山体生态修复的研究框架,对济南市西部新城山体进行生态风险动态评价与植被覆盖动态分析,识别区域内重要的高生态风险点,从生态过程完整性与生态系统服务优化视角出发,构建"源-廊-战略点"的山体生态保护与修复空间体系,提出西部新城山体分类保护与生态修复策略,以期为城市山体相关生态修复与景观规划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兰亦阳  来昕  郑曦 《风景园林》2023,30(2):131-138
【目的】构建生态安全格局(ESP)是改善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维护生态系统服务的有效措施。近年关于ESP的构建与优化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但对其中关键因子——生态源地与生态廊道的深入分析仍是一项挑战。【方法】以石家庄都市区为例,基于生态资源综合评价,结合最小累积阻力(MCR)模型构建区域ESP,并根据优先级矩阵,确定其中生态源地与生态廊道的优先级。【结果】结果表明:1)石家庄都市区生态源地的主要用地类型为林地、农田与水体;2)高优先级的生态源地与生态廊道主要集中在西部浅山区与滹沱河沿岸,是需要重点关注与保护的区域。【结论】通过对生态源地与生态廊道优先级排序后进行区域ESP优化,可有效界定区域生态系统维护过程中的关键区域,为未来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入了解区域生态资源提供助力,并为相应的绿色空间规划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城市设计实践中的生态学方法初探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试图探讨将区域性生态规划理论及其方法应用于城市尺度的课题,初步探索了生态学在城市设计过程中实际应用的可能性。在简要介绍生态理念及生态科学在规划中被应用的发展历史之后,简述“千层饼法”、AHP权重计算法和因子组合法等在“垂直生态过程”的量化分析中的作用。此后通过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廊道-基底”模式和相关的经验性规则试图解决“水平生态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在城市尺度上建立“生态优先”的“生态安全格局”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