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汝玉蕾  马全明 《华中建筑》2010,28(4):158-160
中华巴洛克建筑是中西文化交融的一种特殊建筑形式,是哈尔滨市一道亮丽的建筑景观,具有珍贵的地域文化价值和史料价值。该文对哈尔滨道外区靖宇街内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落做了详细分析,并指出该类建筑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结合建筑现状、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哈尔滨市中华巴洛克建筑群落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为我国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为核心的靖宇街在经历了两期更新改造后依旧效果不佳,旧区活化陷入困境,亟需转换视角注入新鲜力量。以哈尔滨城市地铁3号线二期工程及规划线网与靖宇街并行为契机,从轨道交通站域规划视角思考激活历史街区的新方法。研究以TOD理论为索引,立足于中国城市现状,从用地性质、步行系统、公共交通体系三方面进行微观基础功能、中观应用需求、宏观区域发展的地铁站域效能分析。结果表明,靖宇五道街和清真寺站域存在用地类型、公交站点比例及位置分布不合理问题,而北马路站域步行环境闭塞、公交体系薄弱,靖宇公园站除用地类型单一外其他方面较为完善。基于此,提出优化策略并总结了TOD模式的内在价值和潜在效能。目的是在提高轨道交通应用性与联动性的同时,为历史街区的再利用提供新视角,为营造便捷舒适的人居生活环境、构建紧凑高效的区域结构体系提出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哈尔滨市道外区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富,街巷、院落、建筑及民俗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规划是基于文化生态及有机更新等理念,从物质文化形态层面、文化与社会经济层面及文化价值与社会层面进行的保护和更新。在保护历史街区的前提下延续城市文脉、提升区域的活力、创造与时代背景相融合的新文化,为传统风貌的保护和地域文化的传承,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全面复兴,探索适合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董君  ;邹广天 《建筑师》2014,(6):24-32
哈尔滨的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是近代中国建筑史上独特的风格类型,是典型的中西合璧的结果,秉承着中西方的建筑文化遗传基因。本文运用语义网络方法从概念、形态和属性的角度。分别对中华巴洛克的街区结构、街道空间进行了分析,一方面探究建筑遗传基因影响程度。一方面通过语义网络对称相异度方法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设计策划。通过实验性的研究,探讨这种形式化方法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贸易、文化交流的深远影响,广州十三行历史街区是为中国最早出现中西合璧建筑风貌的一方热土。在当时国门真正开放、民间工商业蓬勃发展的前提下,出现巴洛克建筑艺术及其风貌统一的商业街,存在着历史的规律性。保护、维修、复兴广州十三行中华巴洛克建筑艺术及其商业街区,是檫亮广州世界名城文化景观、中兴"一带一路"国际旅游意义卓绝的实践。  相似文献   

6.
哈尔滨道外区有很多中华巴洛克建筑,随着老城区的改造和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需要对这些老建筑进行保护和修缮.由于历史、认识和资金等问题,使得在对其进行保护翻新时常常遭遇保护与更新的种种矛盾.文中从中华巴洛克建筑的由来人手,针对它的保护原则、方法、前景等方面给出自己的观点,以达到在发展中保护的效果,为解决该区发展方向和改造方法等方面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孟嘉 《浙江建筑》2008,25(6):16-18
历史街区的保护首先要保护街区内不同文化的建筑和历史遗存,保护它们的建筑、文化特色及生存的历史环境。绍兴仓桥直街历史街区是绍兴传统旧城内现存规模最大、文物与历史建筑众多、保存较为完整的传统风貌街区,对历史街区实施保护总的目标是展示古城风貌,体现文化内涵,改善居住条件,促进商贸旅游。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城市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城市更新规模也逐渐加大.在现代化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发展的背景下,城市文脉和历史文化缺失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因此如何延续城市文脉,留住历史记忆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文脉和个性化的实际载体,其重要性不容忽视.文章在建筑再生的视角下对历史街区保护进行思考,以哈尔滨老道外中华巴洛克街区活力复兴案例和山西晋中平遥古城历史街区改造为例,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以建筑再生理念为指导的保护发展历史街区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针对城市建设角度而言,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内的建筑,除了大部分的保护、修缮、再利用等工作,还有少部分是在历史文化风貌街区范围内进行的新建建筑,上海外滩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在街区内进行开发建设应该谨慎而为。通过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在解决工程设计过程中困难的同时,探索历史街区中新建建筑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哈尔滨市道外区北三道街的历史背景,结合"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模式,对比研究了北三道街与"中华巴洛式"文化街区的差异性,提出了北三道街的保护模式,即动静结合的模式,使街区既保留原有风貌,又具有活力。  相似文献   

11.
绍兴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与实施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孟嘉 《山西建筑》2005,31(12):9-10
阐述了绍兴仓桥直街历史街区是绍兴传统旧城内现存规模较大、文物与历史建筑众多、保存较为完整的传统风貌街区,指出了对历史街区实施保护的总目标是展示古城风貌,体现文化内涵,改善居住条件,促进商贸旅游。  相似文献   

12.
万婷  阮丽芬  谭伟 《华中建筑》2011,29(3):128-131
哈尔滨道外区是目前最大、最完整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所在区域.通过植入步行系统、塑造城市设计五要素、植入触媒点等城市设计手法,挖掘哈尔滨道外靖宇传统商市保护区的核心区域的历史文化价值,创造更多的休闲空间、激发人的行为发生,激活保护区的活力,为"中华巴洛克"建筑群的保护提供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大连市连锁街历史街区在传统保护模式下出现的物质环境全面衰退、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等问题,本文通过对街区现状、街道尺度、建筑空间、建筑立面等问题进行实地调研与测绘分析,概括了该历史街区主要存在的问题和价值,提出了适合该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确保有效的将连锁街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与开发利用相互结合,为大连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从传统建筑元素方面对昆明市文明街历史街区进行了研究,主要对街区结构与肌理、院落形制、建筑平面布局、街檐空间、建筑细部等传统元素进行了阐述,指出文明历史街区的更新应注重传统建筑元素的传承。  相似文献   

15.
《新建筑》2019,(5)
街区空间是居民活动最活跃的场所,由街谷空间内部交通污染扩散引起的街区空间空气质量的变化是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研究利用CFD模拟的方法,针对街谷内交通污染物随气流向街谷相邻空间的扩散状况进行模拟分析。通过对18个案例从建筑山墙间距、街谷高宽比及建筑错列式布局三个方面探讨街区空间形态的差异对交通污染在街谷相邻空间内的浓度变化与分布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建筑山墙间距、街谷高宽比及建筑错列式布局的差异对街区风环境产生明显影响,从而影响交通污染物在街谷及相邻空间内的扩散,导致街谷上下风向的相邻街区内交通污染浓度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16.
文中首先梳理了"城市双修"的发展现状,阐述了其相关概念,明确哈尔滨市"城市双修"的政策背景及相关指导要求。其次,以哈尔滨市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为例,通过区域现状调研,总结出研究区域面临的土地利用、交通、公共绿地和公共设施问题。最后,针对上述问题分别提出了基于"城市双修"的历史街区更新策略,为我国历史街区的更新与保护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当代社会已进入体验经济时代,在旅游和休闲、文化消费的推动下,以体验消费为目的消费活动成为消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蕴涵着丰富社会与历史文化变迁的历史街区作为城市历史风貌和民俗文化的集中展示场所,也成为了可供人们消费和体验的商品。通过对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更新改造过程中体验营造的分析和总结,从体验消费视角探讨影响历史街区空间体验营造的相关要素及其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18.
高彩霞  陆海  陈芳  邱枫  张科盈  张晴 《城市住宅》2022,29(3):143-146
在对宁波传统建筑所在典型街廓样本选取与属性分类、形态相关城市与建筑规定梳理的基础上,以月湖历史街区内的街廓地块为例,通过关联性理论与实证分析街廓形态特征与相关管控规定的关联性,提出融入宁波传统建筑形态特征的街廓管控规定的优化对策.研究对于科学认知城市复杂空间、补充相关城市设计与城市建筑规定、城市设计精细化管控和提升城市...  相似文献   

19.
《规划师》2017,(11)
历史文化街区既是体现城市历史文化及风貌特色的空间载体,又是体现城市空间品质及活力特色的重要场所,而以原住民为活力主体的空间提升是活化历史文化街区的根本内在动力。文章基于原住民空间融合的理念,通过对街道空间活力影响因子的分析与筛选,构建街道空间活力因子体系,并以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探讨基于原住民空间融合的街道空间活力提升策略,以期从提升空间活力角度实现历史文化街区原住民社会融合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大栅栏街位于明清北京古城内,是体现北京城区街巷胡同传统风貌的重要街区之一.斜街肌理是大栅栏街区特色之一.在对大栅栏街区街巷胡同及其传统建筑遗存率的节点调研与主街调研的基础上,本文认为:(1)今天大栅栏街区较高的传统风貌率是以大量拆除传统建筑与大量建造仿古建筑为代价的;(2)大栅栏街区历史传统风貌的核心保护区,宜确定为“大栅栏历史文化保护区”与“东琉璃厂历史文化保护区”;(3)大栅栏街区的斜街肌理与30%的传统建筑遗存率是衡量大栅栏街区历史传统风貌保护状况的两个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