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魏小皖  廖菊阳 《园林》2021,(4):52-57
植物景观作为植物园的主体景观表现形式,同时蕴含着自然和人文的内涵与品质,因此科学地进行植物景观规划尤为重要。进行上位规划分析和实地调研之后,设立规划目标和原则,基于植物分类学理论,确立"植物进化之脉"的规划理念;通过分区规划、季相规划及专类园规划,明确株洲云峰森林植物园植物展示的亮点,即主要展示作为株洲市花的金缕梅科植物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等、作为长株潭地区亚热带树木代表的壳斗科植物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等,以及代表神农本草文化的药用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等。株洲云峰森林植物园的植物景观规划研究,加强了中国中亚热带地区乡土植物的搜集保护,探索了中亚热带地区植物园植物景观营建方法,为今后植物园植物景观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魏炜 《工业建筑》2014,(Z1):122-124
以贵州的地域文化为设计创作的源泉,景观规划尊重自然、现状、文脉,尊重场地已有肌理,传承地方历史文脉。从城市尺度的景观空间布局,到微观尺度的景观细部设计,充分研究与分析了建筑与现状环境、城市空间、场地尺度、地域文脉的关系,很好的实现了设计理念从宏观景观规划到微观景观设计的一致性和贯穿性。  相似文献   

3.
在玉树灾后重建中营造高原藏乡城市滨水景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庄  白杨  魏巍 《中国园林》2011,(7):17-21
玉树两河景观规划以促进玉树灾后恢复重建、体现玉树自然文化特色为出发点.制定了"融合多样功能,突出藏乡特色,延续历史文脉,关注民牛权益"的核心对策,指导两河滨水景观规划编制工作.通过对玉树两河滨水景观带规划的总结,进一步提出城市滨水景观规划应统筹滨水景观地区、展现历史人文特色、尊重自然生态环境、平衡经济社会效益,为今后类...  相似文献   

4.
《新建筑》2016,(6)
资本全球化扩张导致景观空间的政治经济属性凸显,同时也推动了景观规划范式的演进。新的景观规划范式打破景观生态规划应对环境问题而被迫"管理自然"的规划方式,逐渐从防御性的规划演变为主动性规划、从理性规划演变为协作式规划、从静态规划演变为动态规划。广东东莞大岭山镇在景观战略规划与城市设计两个层面的实践是对景观规划价值变迁的初步探索。其在景观战略层面强调构建具有可操作性的战略规划框架,而在城市设计层面强调差异化、复杂、多元的景观空间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张掖滨河新区湖区景观规划为例,探讨了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指出应充分挖掘城市历史文脉和地方自然特色,将历史、自然融入城市滨水景观规划中,以人为本,打造富于地方特色的、人性化的城市滨水景观。  相似文献   

6.
刘思跃 《中国园林》2004,20(7):25-28
根据本次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念,对规划区进行了植物园体系规划和园区景观规划,以实现科研、科普、生产、景观四位-体共同发展模式,并对本次规划的预期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容量加大、规模扩展,发展城市新区是城市建设的必由之路。本文以重庆巫溪县新区南北中轴线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探讨了在新区景观规划设计中所面对的山地城市特征、小城市的尺度与品格、城市文脉延续以及绿化景观等重要命题,强调地域主义的设计思想在城市新区的规划建设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郭会丁 《山西建筑》2005,31(9):25-26
通过对石家庄植物园规划理论与实践的总结与分析,阐述了现代都市景观的情趣、理想以及哲学理念所构成的思想性,并探讨了当前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杨艺鹏 《山西建筑》2011,37(26):37-38
以北京某文化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从空间·生态·文脉·人的角度探讨了现代城市建筑与景观结合,努力将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充分体现自然、生态、健康、低碳环保、人文的理念,从而形成新的城市绿洲。  相似文献   

10.
黄文柳  方晶  叶雷 《城市规划》2015,(Z1):44-51
面对当前"千城一面"、景观趋同的城市特色迷失问题,规划始终缺少有效解决的途径。原因之一在于缺少基于文化认同的景观审美标准和面对经济利益与特色保护矛盾时的文化自信心。本文以漳州市城市景观四线规划研究为例,探索从问题的成因中寻找景观规划编制路径的方法:以文化对城市空间影响的根植性、演进性和延续性为研究脉络,建立景观规划的历史观、整体观和系统观;在对城市景观价值、空间意象和审美价值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城市景观特色定位,由此建立具有广泛认同度的景观评判标准;以动态发展理念提出对城市总体风貌、街巷水网、重要区域和建筑风貌的景观引导策略,并将其转化为与规划管理相对接、定性与定位相结合、可量化的景观控制要求,强化景观风貌类规划的有效性和可执行力。  相似文献   

11.
吴兴 《园林》2011,(10):46-51
景观温室的建设是一个融合多学科知识的系统工程,同时还是一个可持续的、不断完善和优化的过程。本文简要介绍了华南植物园的温室群景区景观规划和建设的总体理念与目标,重点介绍了沙漠温室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的手法与原则及其景观的布局,以期为相关的温室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大景观--景观规划与设计的整体性框架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所提出的"大景观"规划设计方法即是强调景观规划设计工作在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等不同领域中的有机联系,同时"大景观"规划设计理念注重整体连贯的设计流程,本文结合具体的设计实例对这种规划设计流程进行说明.最后,基于当前中国城市的城市化进程,文章预测区域性景观生态规划、综合性地产发展项目、城市公共空间项目、社区居住环境、公园及娱乐设施项目、旅游度假项目将成为中国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发展领域.  相似文献   

13.
黄强 《山西建筑》2010,36(29):344-345
从景观生态的角度,阐述了城市景观、城市植被景观规划的概念,植被的景观特点和景观功能,概括了植被景观规划理念与原则,初步探讨了城市植被景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城市植被景观规划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城市景观持续规划设计与实践——以兰州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景观是天然与人工、历史与时代共同的产物 ,但规划设计是关键 ,只有精心探索 ,方能有机会使城市自然与人和谐、现代与历史文脉相承。本文主要以典型的河谷带状城市兰州市为例 ,讨论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与实践问题。根据林奇关于城市景观形象经典理论的精华 ,分析评价了兰州市景观规划建设的主要特点 ,提出兰州城市景观持续规划设计与实践的方向 ,以期对我国城市建筑环境发展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5.
世纪更迭,景观规划设计的理念和思潮呈现多元化的格局,我们应从景观规划设计的三元素——景观环境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出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基于低碳的景观生态规划,进行文化价值批判与重构性创造,开启全知觉审美的多维度景观设计时代,确保城市景观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探索出一条顺应时代潮流的景观规划设计新路。  相似文献   

16.
胡文芳 《中国园林》2005,21(3):11-16
通过对巴塞罗那植物园规划理念、植物展示技术与手段及科学内涵的总结与分析,探讨当代富有特色的植物园景观规划方法,指出植物园的特色对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榆林市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对榆林市的城市特性作深入解读后,归纳得出城市公园规划思路:以展现榆林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为设计理念,遵循榆林市老城固有的景观格局,并彰显新时代文化背景下的城市景观风貌为设计目标。通过规划设计实践得出以下结论: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必须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千百年来共享的空间秩序,并按照新时代的需求对景观格局进行反思与权衡,进而促进景观与城市、景观与人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8.
植物景观作为生态文明背景下城市规划中的重要介质,越来越为行业重视。本文在传统园林植物理法的基础上,站在城市发展的角度观察植物景观对于城市景观、城市生态结构所起的作用,并结合近几年植物景观在规划中的问题提出植物景观规划格局要理性构建的论点。通过分析城市硬质结构、城市生态结构、场地等潜在的逻辑需要,论述植物景观规划必须重视逻辑性。通过植物景观内在、外在自然秩序,社会秩序的梳理阐述了植物景观规划格局构建必须尊重合理的秩序。对植物景观规划格局构建的科学性思考可以满足现代城市景观中植物规划的艺术性与生态稳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海绵城市理念在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本文选取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塞勒姆州立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的景观改造作为研究案例,介绍海绵城市理念在国外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与技术措施。探讨海绵城市理念在北京交通大学校园景观改造中的实现方法及途径。最后总结出海绵城市理念在北京交通大学校园景观规划或改造项目中的启示,为实现绿色校园、生态校园、可持续校园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广州,沙基涌是历史文化保护区沙面岛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城市景观和历史文脉价值.沙基涌滨水地区景观规划设计挖掘历史景观价值,延续历史文脉,显化景观特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设计指引,使景观设计与历史文化保护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