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某建造于20世纪20年代的既有建筑加固改造工程,通过增加基础埋深的方式增加原有的1层地下室(局部)的层高。相对原基础埋深,加固改造后的基础埋深需要增加0.45m~1.4m。既有建筑现使用状况良好,地基基础加固设计方案应以保持原地基基础受力及变形状态为原则。结合既有建筑保护要求,采用微型桩对既有地基基础进行侧向托换加固,该托换结构按能够有效限制施工中地基基础的侧向变形、保持原地基承载力进行设计。实施效果和施工监测表明,采用的地基基础侧向托换加固方案安全、可靠,保证了地下室增加层高施工过程中既有建筑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论述北京中山音乐堂改扩建工程整体基础托换和地下加层设计施工技术。该工程采用“两桩托一柱”法的结构传力转换体系,实现整体基础托换,并最终达到了增加地下室,利用地下空间的目的。施工中采用机械钻孔化学生根钢筋、分段托换和开挖地下室以保证整体稳定的措施,避免了基础整体托换和地下加层过程中出现不安全因素。该工程的实践为开发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进行城市建筑改造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可供有关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3.
熊浩  周荣丰 《建筑施工》2023,(4):632-634+638
针对因建筑使用功能调整而导致上部结构荷载增大,格构柱承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融合H型钢桩和钢管桩托换、液压千斤顶动态加载、格构柱侧向支撑设置、信息化监测的三次托换技术进行加固处理。结果表明,H型钢桩和钢管桩的托换实现了对格构柱的有效加固,施加的侧向支撑能确保地下土体开挖过程中格构柱的稳定性,信息化监测可以保证施工效果达到预期加固效果,总结的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4.
砖混结构建筑物墙体托换的加固设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砖混结构建筑物拆除承重墙,需进行墙体托换的加固设计。托换时,可根据现场的情况,在圈梁的上方或下方,也可以在圈梁的两侧施工托换梁。托换梁与竖向承重构件的连接应可靠,以保证荷载向基础传递。  相似文献   

5.
板式基础托换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强  张鑫 《建筑技术》2009,40(6):493-495
板式基础托换法是既有建筑物地下空间开发的有效方法。它先施工拟建地下室的部分顶板,依靠板下土体支撑已有建筑物的荷载,同时开挖其余部分的土方。土方开挖后,施工该区域的柱或墙等竖向构件以及底板;然后依靠这部分底板支撑上部荷载,完成剩余的土方开挖和顶板、底板的施工。与传统地下托换相比,这种用楼板作托换构件的方法节省了托换梁和灌注桩的费用,为改进逆作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上部结构的安全是实现既有建筑下地下空间开发的核心问题之一,以上海某历史建筑下地下空间开发为例,对上部结构进行竖向托换设计,并开展其对上部结构的影响分析。背景工程为地上4层砖木结构建筑,拟在建筑下方新建3层地下室,基础埋深约16m。基于施工净空条件的限制和托换构件入土深度的要求,采用低净空条件下的高承载力锚杆静压桩作为上部结构基础的竖向托换构件,着重对托换桩的分散布置、集中布置、分散结合集中布置三种方式进行了分析。并对地下空间开发过程中不同阶段上部结构受力及变形状态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低净空条件下的高承载力锚杆静压桩可作为既有建筑竖向托换构件;竖向托换构件可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布置方式,有利于控制上部结构的变形和附加内力。  相似文献   

7.
沈阳站既有东站房下穿地下通道,工程采用MIDA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托换体系三维实体模型,模拟分析既有桩基上部柱荷载传递至托换体系的变形,并对因通道开挖造成基坑底部土体应力卸载从而引起地铁结构整体产生向上位移进行了模拟分析。施工中通过设置托换体系,即设置托换桩及托换梁、板结构,分层盖挖土方和分段施工通道主体结构等施工措施,确保了下部地铁运营安全,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建筑技术》1999,30(6):2
北京市音乐堂改建工程中,在已有的上部结构下全面开挖,新建6.5m 深的筏形基础地下室。施工采用人工挖孔桩加连续承台梁的托换方案,采用“两桩承一柱”实现原结构柱力的传递与转换,共托换独立柱24根,新增面积4000m  相似文献   

9.
砖混组合托换梁受力性能和荷载传递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托换梁受力性能及其荷载传递方式是既有砖混结构改造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但现行规范对此内容尚不明确。结合实际工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托换梁在承重墙体拆除过程中的受力性能进行分析,并对实际结构进行全过程监测。结合有限元分析和监测结果,讨论了托换梁上部墙体的荷载传递方式。结果表明,托换梁的受力特性取决于上下结构相互变形的协调,托换梁与上部墙体形成了墙梁,而托换梁可仅考虑其自重和本层楼盖的恒、活荷载。  相似文献   

10.
砌体结构房屋改造中托换技术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已投入使用的部分砌体结构房屋使用功能发生变化,往往要求拆除局部承重墙体已获得更大的使用空间,即所谓拆墙托换。拆除原有承重墙体,荷载的传递路线和结构的受力方式均发生改变,研究可靠的托换技术和方便的施工方法对改造后建筑的正常使用具有重要意义。总结了现有的砌体结构房屋托换技术,并分析了它们的不足,提出了砌体结构房屋托换技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地铁深基坑工程在城市中周边环境条件复杂,基坑开挖过程中对变形控制标准高,当深基坑临近既有建(构)筑物时尤其严格。本文以深圳地铁7号线某地下三层站下穿既有立交桥为工程背景,采用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信息化施工和现场监控量测信息反馈相结合的方法,对既有立交桥桩基托换及深基坑开挖对立交桥的叠加影响进行分析,保证立交桥在桥桩基托换和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安全。从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方面进行总结,提出了针对措施及建议,供类似工程参考。采用桩基托换、盖挖逆作法,并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安排,将基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紧邻深基坑某历史建筑变形实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某历史建筑物紧邻深基坑工程,通过对历史建筑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包括采用了新型组合桩对老建筑进行全面的基础托换加固、邻近深基坑工程采用与主体地下结构相结合的支护方案,并对历史建筑沉降整个工程施工全过程的监测,结果表明周边历史建筑的沉降,在基坑开挖阶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监测结果也表明地下墙施工阶段引起的沉降量也是不容忽...  相似文献   

13.
邱仓虎  詹永勤  秦玉康 《建筑科学》1999,15(6):28-32,36
北京市音乐堂改扩建工程采用“两桩托一柱”的方法,转换结构传力体系,实现了基础整体托换,并增设了地下室,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该工程实践表明,为开发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利用该方法是进行城市建筑改造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王超  罗晓勇 《工业建筑》2013,43(3):142-146
某超高层建筑高243 m,主体结构采用了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基础选用桩筏基础形式。该工程主楼、裙房、纯地下室地下连为一体,形成大底盘主、裙地下连体建筑基础。为有效控制差异沉降,采用了变刚度调平设计、灌注桩后注浆和设置后浇带等有效措施。在简要介绍该工程结构特点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该工程基于结构布置、地质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进行的基础设计,重点介绍变刚度调平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由于盖板与建筑荷载的存在,既有建筑下半盖挖深基坑承受偏压荷载,对基坑与支护结构变形造成影响。依托南京山西路地铁车站半盖挖深基坑,采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既有建筑对半盖挖深基坑变形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地连墙最大侧移量δhm随上部建筑层数增大显著增大,随地下室层数增加显著减小;最大侧移位置Hm随上部建筑层数增大而上移,随地下室层数增加而下移;既有建筑导致地连墙侧移曲线整体发生向基坑内的移动;随着上部建筑层数的增大,建筑侧坑外最大地表沉降δhm显著增大,最大地表沉降位置dm向坑外移动;存在地下室时,最大沉降均发生在建筑靠近基坑侧;δhm随开挖深度H呈二次相关。  相似文献   

16.
广州某紧临地铁车站土岩组合深基坑,开挖深度大,周边环境复杂,变形控制要求非常严格。依据实际监测数据,详细分析了基坑施工各阶段的围护结构变形、土岩体侧移、支撑轴力、锚索拉力及周边环境沉降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围护墙与外侧土岩体最大水平位移均发生在土岩结合面附近;基坑开挖结束至底板施工期间,围护墙及外侧土岩体水平变形呈蠕变特点;地下室采用的“复合墙”及跳仓法施工技术,使施工完毕后的围护墙、土岩体水平位移均发生了明显回弹,最大水平位移约为开挖至基底时的40%~60%;开挖引起的周边地面沉降最大值发生在离坑边0.5倍开挖深度附近,沉降值约为邻近围护墙最大水平位移的0.47倍;条件允许时,土岩组合基坑可优先采用支撑+锚索组合支护方案。本工程的监测数据相互印证,揭示了该土岩深基坑在各种条件下的实际工作状况,可为类似情况深基坑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徐杰 《中国市政工程》2020,(2):112-114,137
通过分析上海地区某长条形深基坑分区开挖围护地下连续墙侧向变形、立柱桩沉降、支撑轴力等监测数据,研究分区开挖工况下先挖分区基坑与后挖分区基坑变形相互影响特征。研究发现:后挖分区基坑地下连续墙变形数值明显小于先挖分区,表明先挖分区开挖使后挖分区在一定范围内土体提前释放应力;结构回筑阶段地下连续墙侧向变形有明显回弹,墙后土体没有回弹;后挖分区坑底隆起使先挖分区结构回筑阶段产生坑底隆起叠加效应;后挖分区坑底支撑轴力及波动幅度较先挖分区数值相对较小。研究成果为后续深基坑分区开挖变形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