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三维荷载—结构模型分析不同覆土厚度和侧向土压力系数k0条件下盾构隧道横截面内力和变形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覆土较浅情况下,隧道收敛变形呈"竖鸭蛋"状;覆土较深情况下,隧道收敛变形呈"横鸭蛋"状。覆土深度为9m时,隧道水平收敛变形等于竖向收敛变形,隧道呈圆形。随着覆土深度的增加,变形形式由"竖鸭蛋"变为"横鸭蛋"的临界k0值逐渐增大。管片轴力均为压力,在不同覆土深度和k0情况下,管片轴力和弯矩极值出现位置相同,但覆土深度不同时,弯矩极值的符号不同。  相似文献   

2.
邱伟民 《建筑知识》2014,(9):363-363
地道工程建设是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五角场交叉口地道工程为例,从基坑围护和地基加固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地道项目建设的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漳州市迎宾路与水仙大街交叉口改造工程为实例,通过定性分析确定采用平面交叉并预留远期部分立交的方案,同时经平面交叉两方案比较,选择将原环形交叉口改造为十字形交叉口。文中阐述了道路交叉口改造应进行科学的交通能力分析,根据道路性质和交通量、交通流向等不同条件,选择合适的渠化处理模式,才可解决交叉口通行矛盾。通过改造方案选择过程的分析,总结经验,可以为其它交叉口改造提供一些思路参考。  相似文献   

4.
探究了不同基坑支护形式下的肥槽断面差异,发现基坑肥槽内有大量"免费"空间可用来埋管或敷设土建风道,且随着基坑深度的增加,肥槽体积呈倍数增长,非常适合地道风技术的应用。以南宁地区某车库地道风项目为例,利用MATLAB软件采用二维稳态传热模型简化计算了地道风热传递过程。模拟结果表明,覆土3 m以下空间全年土壤温度波动很小,且随着埋深的增加,土壤热惰性效应越发明显,埋深6 m处全年最高温度出现在12月,实现了很好的跨季节蓄热。同时,随着地道长度的增加,单位长度地道的降温能力明显下降,从经济合理性考虑,建议系统管路不宜超过300 m。与多联机系统进行对比,地道风系统年均可节电约13万kW·h,静态回收期约6.7 a,全寿命周期内节能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俞登荣 《山西建筑》2011,37(16):96-98
分析了珠海大道某人行地道的概况及工程地质条件,综合考虑基坑位置现状、地质情况、开挖深度等因素。采用坡顶卸载、四周钢板桩支护及坑内搅拌桩加固的基坑支护方案。施工结果表明,该基坑支护方案达到了设计要求,既满足了工期和造价的要求,又保证了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从而为类似深基坑支护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6.
城市地下道路一般采用全埋或敞开的断面形式。结合特定工程建设条件,设计出新创的一种浅埋地道断面方案,可避免常规地下道路的部分缺点。新型地道断面集约利用城市建设用地、受力合理、经济可行,整体景观效果好,但要注意加强地道排水。新型地道断面具有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可在建设条件适宜的地方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钟骏杰 《施工技术》2005,34(5):46-48
上海复兴东路下立交工程基坑深度较深,地质条件较差,周围环境的保护要求高,地道需考虑规划地铁下穿的要求。针对本工程基坑、环境及地质特点,设计提出了详细可行的方案和技术措施,确保了周边环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针对城市人行地道设计中土压力计算方法过于保守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压力差的太沙基土压力公式修正方法,并与全土柱法、太沙基公式、比尔鲍曼公式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修正后的太沙基土压力公式计算较为安全、合理。另外,对4种土压力公式计算结果与地道土压力实测值进行了比较,发现在软黏土地层,不论地道埋深大小,竖向土压力可按全土柱法计算;在砂性土和硬质黏土层,当覆土厚度小于地道跨度时,可采用全土柱法,反之则采用修正后的太沙基公式计算土压力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交叉口改造的设计思路,包括路网改善、调整交叉口型式以及优化交通组织等。通过保定市中心区边缘六岔口改造方案研究,经多方案比选,近期采用交通管制,使绕行六岔口的部分车辆改道,交通量由5069pcu/h压缩到3668pcu/h;将六岔口改为十字交叉口,然后进行渠化,从而改善六岔口交通状况的方案。远期将采用分离式立交方案,彻底解决交叉口问题。  相似文献   

10.
高瑞锋 《山西建筑》2014,(34):155-156
通过分析目前城市道路交叉口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太原市晋阳湖周边路网环湖西路与环湖北路交叉口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两种交叉口设计方案的通行能力,以缓解道路交通压力,改善居民出行条件。  相似文献   

11.
朱正旺 《中国市政工程》2012,(3):30-32,104,105
望亭水利枢纽更新改造工程人行桥采用单跨70.12 m钢管桁架拱的结构形式。利用空间有限元程序建立杆单元模型,进行了动力及静力分析。通过动力分析了解了结构在人行荷载作用下的振动性能,同时通过静力分析了解了各杆件的应力情况,并对最不利杆件进行了稳定及疲劳验算,指导施工图设计。最后对施工方法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2.
小间距浅埋地铁隧道下穿人行天桥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巨宏博 《山西建筑》2006,32(5):264-265
在深圳地铁一号线侨城东-华侨城区间暗挖隧道施工中,人行天桥基础采用钢管桩托换加固,洞内超前预加固、微震控制爆破、小间距岩柱加固以及信息化施工等综合施工技术,顺利穿越了人行天桥,保证了天桥的安全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郭永红 《山西建筑》2010,36(35):27-28
针对阳泉市赛鱼桥南口交通拥堵现象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现状交通量进行调查,明确了该路段适宜修建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的部分,经比较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最后阐明了建设人行天桥的要求及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厦门市某个主干道交叉路口的改造工程为例,介绍了为解决同方向车流量及人流量过大的矛盾,将跨线高架桥与人行过街天桥相结合进行设计的方案。具体叙述了方案选择、设计原则、总体设计、设计要点等内容。  相似文献   

15.
曹芳 《山西建筑》2014,(19):19-20
以合肥市某人行地道的设计为例,从建筑、结构、开挖支护、排水、消防及通风等方面综合论述了人行地道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方法,可供类似工程设计与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6.
特长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横通道内风流分布特性是救援站结构形式和防灾通风设计的基础和依据。本文针对某一单洞双线隧道平导救援站工程,深入研究紧急救援站横通道内风流分布规律,以及不同防灾通风系统和自然风对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紧急救援站横通道内风速分布呈现出W型,中部和两端横通道内风速较大,沿两侧风速相对较小。自然风对横通道内风速分布有一定影响,靠近自然风入口一侧大部分横通道内风速显著增大。建议在满足人员安全疏散的基础上,可适当减小救援站中部和两侧横通道面积以及减少相应横通道内风机配置。  相似文献   

17.
王长江 《山西建筑》2011,37(11):183-185
系统介绍了机场路隧道跨越城市既有人行天桥进行的桩基托换的设计、施工步骤和监测,本项技术对成都地区人行天桥托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并为今后同类桩基托换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8.
钢结构在人行天桥应用中的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结构应用于大中跨度天桥具有极强的优越性.本文总结了钢结构近年来的发展状况,通过两个不向结构形式的天桥实例,对比分析出钢桁架人行天桥在结构性能、施工工期和经济性方面的优势,并介绍了钢天桥的施工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刘华富 《山西建筑》2009,35(36):341-343
针对新建龙岩—厦门铁路石桥头隧道地表建(构)筑物密集、埋深浅、地质条件复杂及施工难度大的特点,详细地阐述了该隧道在不同地质条件、不同埋深、不同地表建筑物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施工工法及对比分析,为同类隧道的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步行街的概念及环境构成,从历史沿革和区位比较、功能定位与现状比较和空间设计比较三方面对南屏街与东寺街的空间布局特色进行了比较分析,进而从此两条街道的差异中寻找到造成这两个老街区呈现出不同景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