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包静 《浙江建筑》2006,23(9):4-7
分析了北山街历史建筑经营存在的问题,并以国内外经营成功与失败的例子来说明保护与经营的关系,进而详细分析了成功经营所带来的各类效益,并陈述了经营好历史建筑所应遵循的原则及经营方法.从而为越来越多的历史建筑得到永续合理的利用,为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的综合实力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例证.  相似文献   

2.
结合长沙的古代、近代与现代三个历史阶段,分析交通因素影响下的城市形态演变,并进一步探讨了武广高速铁路和轨道交通的建设对于长沙未来的城市空间形态和结构布局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余柏椿 《新建筑》2005,(2):16-17
“权贵”城市是由权力和财富任意支配空间环境资源的病态城市。“大众”城市是空间环境资源被民众共享的公平城市。财富变换空间环境资源、封建残余思想、追求高利润是“权贵”城市的病因。确立环境权、完善公共政策、科学设计和依法管理、大众参与决策是走向“大众”城市的必要路径。  相似文献   

4.
李然 《华中建筑》2010,28(6):77-79
该文从斯德哥尔摩城市的发展历史出发,介绍了城市快速发展时期绿楔相间的指状建设区域的发展模式以及未来大都市发展和城市内部发展策略,探讨了斯德哥尔摩在城市发展的不同时期的发展单元,总结和发掘了斯德哥尔摩给我国城市空间发展与建设所带来的几点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据资料表明,早在6000年前,济南就已有人定居。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积淀,形成了这座“泉水甲天下”著称的历史文化名城——泉城。 多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文明的发展,给城市建设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可喜变化。一片片旧式民宅被一座座高大挺拔的新型建筑和一片片功能齐全、新颖别致的城市居民小区所代替,给昔日泉城带来了勃勃生机,随之人们对今日城市的过去面貌也逐渐淡忘。近几年,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中,不仅  相似文献   

6.
青岛德占时期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充分反映了欧洲和德国当时的建筑流派所带来的影响.以青岛德占时期的基督教堂为研究对象,从建筑设计、建筑历史与理论等角度,重点分析其内部空间、外立面、小广场、钟楼等外部空间设计艺术,以求对城市风貌建设与历史建筑保护有所帮助,并进一步评价了其在青岛近代史上的地位和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7.
论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策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实例,论述了文化因素对城市竞争力提高所起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历史文化对中国城市发展,对提升中国城市国际竞争地位的积极作用.在分析中国城市历史文化现状和仍然存在的对历史文化的漠视以及精品意识的淡化基础上提出了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8.
2010上海世博会即将开幕。面对全球化和信息化、大规模的城镇化、能源危机和文明冲突等一系列新挑战,需思考:现代城市的发展目标是什么?中国距理想目标有多远?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道路?世界各国在世博会上将作如何解答?历时7年筹备的上海世博会为后人留下了什么?追寻历史足迹,回溯文明模式,放眼全球发展,聚焦时事热点,观照现实需求,分析了2010上海世博会所追求的城市理想,所探索的城市生活,为我们带来的无限生机与憧憬。  相似文献   

9.
该文通过分析摩天楼给历史城市带来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提出了在历史城市中建设摩天楼的基本原则,并分别针对历史衔区、一般性地段、新城区三种特定区位,探讨了摩天楼创作的不同策略。  相似文献   

10.
城市设计是人们对于特定城市的特定建设目标所进行的城市外部空间和环境的组织及设计.城市所具有的独特的历史文化影响着城市的空间形态,成为城市设计必须结合的因素.西安市曲江新区就是一个紧扣城市历史文化的优秀城市设计作品.本文分析评价了西安曲江新区的城市设计,对于其它城市设计的立项及实践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为例,分析了在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与再利用中,进行合理、适度的房地产开发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并对该风貌区中的房地产项目所做经济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历史文化风貌区中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左进  赵万民 《新建筑》2010,(5):32-35
针对目前巴渝古镇更新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在有机更新的基本原则指导下,基于巴渝古镇原住居民生活需求进行小规模、渐进式的动态更新,强调古镇整体聚居环境的修复、居民社会网络的延续、更新的经济性等,并以酉阳龙潭古镇吴家院子为例,探讨巴渝古镇传统建筑组群空间的有机更新。  相似文献   

13.
赵琨 《山西建筑》2008,34(5):45-46
以上海的弄堂文化为背景,由罗西的集体记忆理论出发,提出在街区更新的过程中,延续原有生活形态的重要性,并对上海的历史街区更新状况提出思索,指出了欧洲历史街区保护方式所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给福州著名的历史街区“三坊七巷”的保护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以三坊七巷为例,通过对不同建筑类型的案例分析,提出了综合性整治的新概念。具体方法就是先把历史街区建筑分为文保建筑、历史建筑和新建建筑三种类型,然后对它们分别采用真实性修复、保护性改造和延续性设计三种不同的整治方法,并在延续性设计中引入类设计理论.综合性整治首先关注历史街区建筑的差异性,继而强调对不同建筑类型应使用不同整治方法的针对性,使历史街区在修复、改造和设计中得到整体性保护与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作为历史名城的沈阳有着大量的工业建筑遗产,这些宝贵的遗产正面临着破坏。抢救工业建筑遗产,已是刻不容缓。通过对沈阳工业建筑遗产概况和特征的介绍,提出保护与利用工业建筑遗产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希望加大人们保护工业建筑遗产的力度,为沈阳乃至全国的工业建筑遗产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张杰  贺鼎  刘岩 《世界建筑》2014,(8):100-103
景德镇作为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陶瓷生产、贸易、生活为核心的遗产体系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价值突出,是我国名城中这一类型的孤例。建国后,大工业的发展为景德镇留下了价值高、面积大、分布遍及市区的现代陶瓷工业遗产和旧厂区,成为景德镇经济转型和社会创新的重要资源。本文梳理了景德镇现代陶瓷的历史和遗产价值,针对"十大瓷厂"衰落所带来的陶瓷产业链条碎片化、城市公共服务缺失、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和旧厂房的更新利用乃至城市的复兴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南通是中国近代第一城,拥有数量众多各具特色的历史建筑.文章对南通历史建筑的使用现状进行调研和总结,对南通历史建筑保护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南通历史建筑保护和合理利用中存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The emergence of new tourism‐related land uses within historic port cities has brought a range of phys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However, there are often associated tensions between the need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need to maintain the unique heritage resource that may be a large part of the attraction for visitors. The case of Malta's Cottonera Project—for the waterfront of part of the historic ‘Grand Harbour’—throws these tensions into sharp relief; indeed, the controversy generated by the proposal led to a successful vote of no confidence in the Maltese government. The case illustrates the problematic role of the spatial planning system in seeking to mediate between interests with opposing aims in historic port cities, and the need to apply principles of sustainable regeneration.  相似文献   

19.
郭谦  肖磊  黄凯 《中国园林》2023,39(3):99-105
探讨城市历史景观(HUL)中“整体性”“层积性” 和“关联性”的理念和方法在遗址保护中的指导作用,通过历 史地理空间数据分析论证端州古城的整体性特征,采用锚固层 积理论研究端州古城的空间时序变化,并通过文献分析梳理古 城中各要素之间的关联特征。面对城市快速发展对城市历史环 境、历史景观和历史遗存带来的挑战,以城市历史景观的视 角,基于端州府衙遗址的基本状况,从强调古城格局的完整 性、挖掘历史文脉的层积性和强化各历史遗存之间的关联性 3个方面,为端州府衙遗址的保护提供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孔惟洁  何依 《城市规划》2018,(1):101-106,111
"非典型名村"指那些没有列入"历史文化名村"或"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历史村落。在这类村落中,历史源头清晰,传统生活尚存,却没有成片的传统风貌民居和完整的历史空间结构,历史信息通常以零散化的形式隐含在现代机体中。这类村落的数量庞大、涉及面广,是延续传统文化生活的载体。作为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制度之外的"边缘性"群体,由于缺少相关的政策约束、资金投入和建设引导,随着快速城镇化带来乡村剧变,历史风貌和传统文化残存在现代化的夹缝中,乡愁无处寄托。本文以宁波市东钱湖下水村为例,通过农耕环境的整体保护、历史节点的集成串联、院落单元的重点修复等选择性保护措施,针对乡村社会记忆和文化复兴,来探讨"非典型名村"的保护与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