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阐述了粉体粒度的测定方法以及粉体粒度的分布的表示方法。  相似文献   

2.
从分形的概念出发,导出了颗粒系统的分形粒度分布方程式,证明了几种常用的粒度分布函数是分形的,并结合破碎模型讨论了分布分维D的涵义及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3.
以中位径(D50)为评价指标,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LSA)研究了硅灰溶液质量浓度、超声分散时间、超声分散频率、分散介质以及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试精度对硅灰粒度检测结果的影响,并对比研究了激光粒度分析仪与气体吸附BET法测得的硅灰比表面积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高精度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试范围0.02~2000.00μm)适用于硅灰粒度分布的检测,且具有高度重复性.与乙醇相比,水对硅灰具有更好的分散效果,适宜作为硅灰粒度检测的分散介质.以水为分散介质的硅灰最佳检测质量浓度为5~15g/L.对硅灰溶液超声分散的频率应≥40kHz,最佳分散时间应在10min以上.激光粒度分析仪与气体吸附BET法测得的硅灰比表面积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得的硅灰比表面积较气体吸附BET法测得的小.  相似文献   

4.
干粉灭火剂的粒度分布直接影响其灭火效果。本文介绍了粒度的不同检测方法,结合GB(国家标准)、GA(行业标准)、ISO(国际标准)、EN(欧洲标准),探讨各种方法在干粉灭火剂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郑宇 《四川建材》2014,(3):5-7,9
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在收集不同电厂产生的工业废弃粉煤灰的粒径分布数据的基础上,对粉煤灰体系的粉体学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利用罗辛-拉姆勒分布函数(Rosin-Rammler)对粉煤灰体系的粒度分布进行拟合分析,得到了粉煤灰粒度分布的回归方程以及n值与De值。  相似文献   

6.
研究通过分别粉磨熟料和钢渣再混合的方法,制得钢渣水泥。通过钢渣水泥粒度分布测定、物理力学性能检测对钢渣水泥相关性能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合理控制钢渣粉磨细度,可以降低标准稠度。提高水泥强度的结论。研究认为钢渣最佳粉磨细度控制参数为450mVkg~500m2/kg左右。  相似文献   

7.
研究通过分别粉磨熟料和钢渣再混合的方法,制得钢渣水泥。通过钢渣水泥粒度分布测定、物理力学性能检测对钢渣水泥相关性能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合理控制钢渣粉磨细度,可以降低标准稠度,提高水泥强度的结论。研究认为钢渣最佳粉磨细度控制参数为450m2/kg~500m2/kg左右。  相似文献   

8.
沉降光透法测量粒度分布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理论上提出利用沉降光透法对多稀密度颗粒组成的颗粒体系的质量分布和个数分布的测量方法与计算方法。从理论上说明现存的多种粒度分布测量结果的某些差别以及用一种方法,如本文提出的方法,将目前存在的多种方法统一起来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ZnO压敏电阻器的耐湿热劣化性能主要决定于电气绝缘粉末固化物的吸水特性和透水特性,研究了电气绝缘粉末固化物在恒温恒湿条件下的吸水规律,指出其初期符合费克第二定律,经过一定受潮时间后趋于饱和。实验表明,吸水后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增大,国外和部分国产试样吸水后高频区和低频区的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基本同步增加,但是另一部分国产试样低频区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增长幅度大于高频区,这可能是水分子引起的可动离子造成的离子电导所致。  相似文献   

10.
提出氧化锌阀片的漏电流与其化工材料的电导率大小有关,在阀片的配方、工艺固定的情况下,组成材料的电导率高,所烧成的阀片的漏电流也相应增加,反之亦然。因此,在选购化工材料时,把控制材料的电导率应作为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石灰石粉的粒度分布对水泥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5 ~11μm、0~5 μm的石灰石粉颗粒分别是水泥3d、28 d抗压强度的最强影响因子.0~23 μm的石灰石粉颗粒对3d、28 d强度起增进作用;石灰石粉颗粒>23 μm时,水泥强度随着石灰石粉含量的增大而降低.因此,可以通过优化石灰石粉的粒度分布来改善水泥性能.  相似文献   

12.
钢渣粉颗粒特征对活性粉末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钢渣粉比表面积对含钢渣粉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抗压强度的影响,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探讨了钢渣粉颗粒群特征对RPC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钢渣粉的比表面积宜控制在460~550m2/kg之间,同时,应尽量减少或限制粒径大于30μm的钢渣粉颗粒含量,增加粒径为5~30μm,尤其是粒径为5~10μm的钢渣粉颗粒的含量,以优化钢渣粉的颗粒级配,从而提高钢渣粉颗粒群的反应活性、改善含钢渣粉RPC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粉煤灰被广泛的应用为水泥和高性能混凝土的掺料.通过一些实验数据和实例,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粉煤灰粉体的颗粒粒度分布及其对活性指数的影响,为粉煤灰的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砂的粒径分布对砂浆的强度有重要影响。本文研究了砂的粒径分布对地面用水泥基自流平材料的流动度、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流动度下,不同粒径分布时,用水量不同,强度不同。需要一定量的细颗粒填充在粗颗粒的空隙中,使结构密实。砂的粒径分布存在一个最佳值,此时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15.
纳米ZrO_2的应用及粒度测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ZrO2及纳米ZrO2的应用,同时介绍了纳米ZrO2粒度表征的不同方法,如电子显微镜分析法、比表面积法和激光粒度法。对不同方法进行分析比较,不同的表征方法,各有侧重点,都不能测得实际粉末颗粒的绝对大小。所以纳米ZrO2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应采用不同的表征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不同细度的粉煤灰,引入分形理论探讨了粉煤灰的粒度分布特征,在激光粒度分析试验的基础上,计算了其各自相应的分形维数,证明了其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评价粉体粒度特征的理论方法;同时对其颗粒性状如: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密实填充效应、颗粒形貌等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70%水泥和30%超细粉煤灰颗粒混合相比于纯水泥颗粒能更好的满足Horsfield理想填充,而其特有的形貌特征使其在水泥基材料中具有较好的减水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17.
可聚合乳化剂改性对弹性丙烯酸酯乳液乳胶粒粒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烯丙基羟烷基磺酸钠作为可聚合乳化剂,改性合成了弹性丙烯酸酯乳液,研究了它对乳化剂的最低用量和乳胶粒粒径的影响,探讨了乳胶粒粒径变化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烯丙基羟烷基磺酸钠的使用提高了乳液的稳定性,降低了乳化剂的最低用量;随着其用量的提高,乳胶粒的粒径变大,由原来的低于50nm最终提高到670nm,从而使乳液的蓝色散射光泽变弱,当其用量达到0.73%时蓝色光泽消失。  相似文献   

18.
李滢 《山西建筑》2012,(30):126-128
主要讨论了不同细度的矿渣粉单掺及复掺后对水泥砂浆强度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单掺矿渣粉时随矿渣比表面积的增加,砂浆的强度相应增加,但比表面积增加与强度的增加幅度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还得考虑粉体颗粒级配的影响。不同细度的矿渣粉复掺后具有一定的叠合效应,可以使水泥粉体内部颗粒级配趋于合理,从而使得水泥砂浆的强度提高,内部结构变得更加致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