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能耗模拟软件DEST,分别对我国各建筑气候分区的公共建筑进行了全年能耗模拟,分析了外墙不保温和外保温形式、以及不同保温层厚度对公共建筑负荷的影响。五大建筑分区的节能率都与保温层厚度有关,但是同样的保温层厚度对不同的建筑分区节能效果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复杂,不同的纬度,不同的海拔高度气候差异较大。根据全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图,我国共有5种气候类型。其中夏热冬冷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必须考虑夏季防热。这两地区的热气候特点为:太阳辐射强.气温高且持续时间长,温度日差不太大。  相似文献   

3.
李婷  荆有印  陈拓发 《建筑节能》2012,(4):47-49,64
随着我国建筑总量的增加,建筑能耗急剧上升,已成为我国的能耗黑洞,随之建筑节能逐渐被广大公民重视.目前建筑节能有很多措施,外墙保温就是其中一项.采用建筑热环境模拟工具DeST对同一大型公共建筑的冷热负行模拟计算,分析了在不同建筑气候分区下外墙的保温层厚度对空调负荷的影响,分析其有无节能效果,可为不同气候分区的大型公共建筑外墙隔热保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金虹 《南方建筑》2010,(5):45-47
本文针对严寒地区地域特点、气候特征、经济技术以及建筑建设特点等,提出:严寒地区绿色建筑设计除符合我国绿色建筑的有关标准、导则的要求与规定外,尚应注意若干问题,即:根据气候条件合理布置建筑,控制建筑体形系数,紧凑平面布局,规整平面形状,功能分区兼顾热环境分区,合理设计建筑入口,围护结构构造注重保温节能设计,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旨在为严寒地区绿色建筑的设计提供参考,以降低建筑能耗、改善人居生态环境,促进严寒地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门窗》2014,(1)
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各地区气候差别很大,太阳辐射量也不同,所以在建筑节能设计时,就必须根据各气候区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中国的民居是我国传统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类型,是我国古代建筑中民间建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内容。首先就我国五个不同的气候分区各举两个传统民居在气候设计中的实例,然后在探讨这些传统建筑对对现在建筑的启示与借鉴意义,突出现代建筑设计作品更具有科学性。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国建筑节能气候分区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气候与建筑能耗的关系,确定了影响建筑能耗的气候要素,提出以 HDD18、CDD26为1级指标,冬季太阳辐射量、夏季相对湿度、最冷月平均温度等为2级指标;划分了中国建筑节能气候分区,将全国划分为8个区,并论述了各个分区的气候特点.  相似文献   

7.
赵冶  熊伟  谢小英 《华中建筑》2012,(5):146-152
自然背景和人文背景是决定壮族人居文化呈区域性分布的关键因素。自然条件对聚落人居的选址、规模以及外观形态等影响较大,而人文环境则对于聚落人居的空间组织秩序、民居内部的空间序列关系、建筑结构等起决定作用。基于这些因素,以聚落形态、民居平面型制与构架形式作为依据,该文将广西壮族人居建筑分为桂西北干栏区、桂西及桂西南干栏区、桂中西部次生干栏区与桂东汉化地居区等四个分区,并从聚落、民居平面、构架形式等方面比较其异同。最后,就广西建筑文化分区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建筑文化分区并不等同于文化分区、族群分区以及方言分区,而具有其自身的独立性与包容性。  相似文献   

8.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自2008年组织开展绿色建筑和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即"双百示范工程"以来,得到了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工程建设、设计、施工和科研机构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截至2010年底, "双百示范工程"申报项目数达217项,批准立项项目116项,示范面积达1979.22万m2,示范项目基本涵盖了我国所有的气候分区、地理分区以及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有力地促进了绿色建筑与低能耗建筑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居住建筑外墙传热系数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调研得到的我国居住建筑特征,建立了居住建筑动态能耗分析计算模型.在各气候分区中选取12个代表城市,使用DOE-2软件,对非自然通风条件下外墙传热系数进行了优化分析,得到了12个典型城市中建筑单位外墙面积的能耗变化量与墙体热阻变化的关系曲线图,并得到了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各代表城市外墙传热系数的优化推荐值.  相似文献   

10.
建筑幕墙集成半透明光伏材料,能够形成瑰丽的建筑外观和斑驳的室内光影,在获得光伏发电的同时也改变了建筑照明能耗、空调采暖制冷能耗。考虑到气候因素对建筑能耗和太阳能发电的显著影响,文章选取了我国五种气候分区的代表性城市,测算了半透明光伏幕墙在不同气候区的综合能耗(包括发电、照明、采暖和制冷等),为相关工程中应用半透明光伏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