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向荣  刘衍  杨柳  刘堂  张辰  董宏 《建筑科学》2020,36(2):95-103
受太阳辐射来向逐时变化的影响,建筑遮阳效果与遮阳设计计算时段密切相关。要实现良好的建筑遮阳设计效果,就需要依据室外气候条件、室内设计基准、围护结构构造、房间运行方式来准确确定遮阳计算时段及相应的室外计算参数。本研究根据建筑遮阳设计目标的不同,明确了3种遮阳计算时段的判定条件,并提出"必须"、"应"、"宜"3个等级的遮阳设计要求;提出了基于室内热环境需求的遮阳计算时段起止时刻确定方法,并给出了一个简单算例,得到了夏热冬冷地区5个典型城市简化房间模型下的建筑遮阳设计室外计算参数。该研究可为建筑热工体系的发展及建筑节能基础数据体系的建立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建筑节能是我国目前建筑行业的一项重点工作,是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建筑节能在设计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标准,为推进建筑节能工作,有必要编制独立成册的"节能建筑定额",既有利于建筑节能的实施,也可以为节能建筑提供计价依据和评价指标,在政策上引导,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针对2005年颁布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在满足此规范的条件下,对寒冷地区的建筑节能设计方式进行了探讨,力求在不增加建筑造价的基础上,将建筑节能设计与建筑造型设计、建筑功能设计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筑业和房地产业也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态势.同时,建筑能源的浪费也成了摆在建筑管理行列管里最为严峻的问题.推行建筑节能,不仅仅是降低建筑成本的需要,更是对人类未来生存环境的一种有效保护.对于建筑师来讲,建筑方案阶段的节能设计最贴近建筑师的设计活动,便于建筑师理解与操作,通过对建筑形式的选择和处理,运用设计本身的手段实现建筑节能,较少设计复杂的技术设计,有利于将建筑节能思想普及于大量建筑中,最终创造出一个既满足建筑功能又能表达设计师一定设计理念的建筑方案.  相似文献   

5.
方志义 《广东建材》2013,29(5):54-55
"低碳经济"是我国今年"两会"关注的热点,低碳建筑是实现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普及低碳建筑,应从建筑节能设计入手,结合我国建筑建设环境现状,分析建筑节能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在低碳环保前提下,提出建筑设计的原则、要求及节能设计要点,以探讨我国低碳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建筑体形系数是建筑热工设计的指标之一,通过分析建筑层高对体形系数和耗热量的影响.确定在满足规定层数及其他热工参数的基础上,同时提出建筑层高与体形系数限值要求才能达到降低耗热量的目的,满足节能设计要求.该研究为《天津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第四阶段)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结露验算中的问题,在之前研究的"OSBIM住宅建筑节能计算工具"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其功能,研发一个新的抗结露辅助设计模块,可以让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根据所设计的建筑种类(不局限于住宅),在合理决定外围护结构的构造、热阻传热系数和热惰性指标等参数的同时,便捷而直观地计算和判断出围护结构结露状况,解决抗结露设计问题。详细阐述了"OSBIM住宅建筑节能计算工具"中抗结露设计模块的设计依据、组成部分、基本功能以及输入数据要求和输出数据的特点,同时还结合算例对所涉及的建筑围护结构抗结露设计中常见的、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说明。  相似文献   

8.
基于"实际状态"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当前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过程中对建筑能耗数据认识不足、节能改造方案一般按照新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设计,缺乏针对性、以及改造经济性和回收期评价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实际状态"的节能改造思路及"实际状态"获取的方法,为节能改造方案的制定和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通过课题研究,深入了解缓建工程建筑结构的特殊性,对已建部分和拟建部分的结构和功能进行重新定位,正确解决已建部位的建筑质量准确评估、满足旧规范但不满足新规范时的加固、节点处理、现有缺陷部位的修补、增加建筑节能设计及考虑新老建筑物协同工作使整个建筑物最终达到基本验收条件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建筑不仅耗能高,而且能源利用效率很低,单位建筑能耗比同等气候条件下的国家高很多.建筑节能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出发,使建筑充分利用自然能,尽可能少地消耗不可再生资源,降低对外界环境的污染,在建筑节能认识不足的基础上,从建筑能耗基本情况、建筑主体节能、门窗保温三方面分析了建筑节能设计中应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应对措施,本文就此进行探讨,以加深共识、完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