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河南夜长坪钼矿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南省卢氏县夜长坪钼矿床是东秦岭地区大型斑岩—夕卡岩型钼矿床之一.该矿床受近东西向和北北东向棋盘格式断裂构造复合控制,矿体赋存于深部花岗斑岩体内及外接触带夕卡岩中.文章利用矿区采集的代表性极高的辉钼矿样品的Re-Os同位素测年分析数据,经相关综合分析研究后,推断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源于下地壳,同时混有少量幔源组分;界定矿床成矿系统形成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中国东部构造体系大转化时期.  相似文献   

2.
新疆西准噶尔盆地北缘的谢米斯台山发现了众多产于岩体外接触带的金矿床(点),尤以乌什加嘎衣提金矿床最为典型。乌什加嘎衣提金矿床产于乌图顺岩体北部的内凹部位,由52条金矿体组成,矿石可分为石英大脉型,蚀变岩型和石英复脉型3种。乌图顺岩体主要岩性为二长花岗岩,其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出高钾(K2O=4.09%~4.86%),准铝质(A/CNK=0.90~1.01),轻重稀土明显分异(LREE/HREE=7.88~8.28),铕异常不明显(δEu=0.77~0.86),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Th,亏损高场强元素Ti、Nb和重稀土元素Gd、Dy、Y、Er的特征,为高钾钙碱-钾玄岩系列,属I型花岗岩,形成于俯冲背景。结合前人对乌图顺岩体与乌什加嘎衣提金矿床研究获得的地球化学、年代学、氢、氧、硫同位素数据,综合分析岩体与金成矿之间的时空和成因联系,认为岩浆作用是金矿床形成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了乌什加嘎衣提式岩浆热液型金成矿模式,以期指导谢米斯台山地区与侵入岩相关的金矿床勘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瑶岗仙复式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瑶岗仙复式岩体、千里山复式岩体、骑田岭岩体和九峰岩体都是亚碱性、过铝质、放射性元素含量高的花岗质岩石;而作为成矿小岩体的瑶岗仙复式岩体区别于区域大花岗岩体如九峰岩体、骑田岭岩体,其酸性和分异演化程度更高,与后者相比存在分异演化上的连续性和继承性。瑶岗仙复式岩体富含挥发分,第一期和第二期侵入岩在演化过程中发生了强烈的流体—熔体相互作用;第三期石英斑岩同样也具备良好的成矿条件,但随着地质条件的改变,其沿着构造薄弱地带快速上升,并以含W元素较高的石英斑岩就位,规模明显小于前两期,且标志着成矿作用的结束。  相似文献   

4.
苏云河钼矿位于西准噶尔西部,巴尔鲁克山西段,是近年发现的大型斑岩型钼矿。矿区Ⅱ号岩体主要为灰—灰白色二长花岗斑岩及斑状二长花岗岩,发育较强钼铜矿化。岩体高硅,中等富碱,A/CNK=0.98~1.06,σ=1.39~2.18,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弱过铝质花岗岩,经过了较强烈的分异演化;稀土总量较低,轻重稀土分馏弱,Eu负异常较明显,相对富集Rb、Th、U、K等,亏损Ba、Sr、P、Ti等。岩体应源于新元古代新生基性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形成于晚石炭世俯冲相关的岛弧环境。结合前人研究,认为Ⅱ号岩体和Ⅰ号岩体源区相同(似),分离结晶作用导致其发育不同的成矿元素组合;Ⅱ号岩体的形成演化为区内斑岩型钼、铜矿化提供了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马市坪铅锌银矿集区位于栾川—维摩寺多金属成矿区带上,该区带是豫西南重要的成矿区带之一。多年来,除栾川地区发现多处大型—特大型钼多金属矿床外,其他地区均未取得较大找矿进展。为解决找矿难题,促进找矿突破,本文通过对矿集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和典型矿床特征进行研究总结,在分析控矿因素、矿床成因、成矿模式的基础上,取得如下认识:(1)该区具有典型的地层、构造、岩浆岩“三位一体”控矿特征;(2)该区成矿体系为斑岩型钼钨矿—矽卡岩型多金属矿—脉状热液交代型铅锌银矿的岩浆热液成矿体系,主要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在此基础上,参照栾川地区的成矿模式,建立了马市坪铅锌银矿集区综合成矿模型。为今后该区找矿指明了方向,特别是有关岩浆热液成矿体系的找矿思路,对本区今后找矿勘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姜文婷  李欢  李小罗 《矿产勘查》2024,15(4):550-566
狼娃山铁矿床位于中亚造山带西南缘的北山多金属成矿带中,为甘蒙北山地区主要的铁矿床之一。为探寻狼娃山铁矿床中火山岩对铁成矿的影响,本文通过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全岩及单矿物主微量元素分析等方法,阐明了狼娃山矿床下石炭统火山岩的构造背景、成矿物质来源及火山活动对铁成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火山岩形成于晚古生代活动大陆边缘局部伸展作用环境;矿床下石炭统白山组火山岩与火山口相火山岩具有极为相似的岩相学特征,铁矿的产出受控于喷发—喷溢相岩层;火山岩具有高的SiO2、Na2O、K2O、CaO/(Na2O+K2O)、A/CNK(0.85~1.89)值和低的P2O5、TiO2含量,指示了矿体形成主要与喷发过程的岩浆分异作用有关。综合研究认为,狼娃山铁矿床的形成与下石炭统白山组中酸性火山岩具有密切成因联系,未来找矿方向应主要关注于熔结凝灰岩及部分凝灰岩岩层。  相似文献   

7.
龙王幢岩体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具明显的高硅、富碱特点,岩石为准铝质至弱过铝质碱性岩。微量元素分配曲线呈右倾型,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显示明显的Nb、Ta、Sr、P及Ti负异常。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具有右倾、轻稀土富集及重稀土亏损的特征,显示了较强的负Eu异常,早期岩浆中斜长石的晶出使得晚期岩浆结晶中钾长石更富集,是伸展机制下晚期富碱岩浆活动产物。岩体锆石LA-ICP-MS年龄为(1613.5±4.3)Ma,属中元古代碱性侵入岩。岩体的主微量元素及含铁指数表明岩体属于碱性-碱钙性铁质A型花岗岩。岩体构造环境元素分析表明为板内A型花岗岩。龙王幢岩体形成于板内构造环境,是华北克拉通南缘1.8~1.6 Ga期间大规模裂解事件中最晚期的一次碱性岩浆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石瑶沟钼矿床位于河南省栾川县境内,是近年来探明的大型钼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台南缘与东秦岭褶皱带的衔接部位。通过对比石瑶沟矿区花岗斑岩锆石U-Pb定年结果及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结果及花岗斑岩矿化蚀变特征研究,认为该区钼矿化与早白垩世岩浆活动具有密切的时空关系。花岗斑岩具有富硅、铝,富碱,低钙、镁的特点;稀土元素中轻稀土富集,δEu具轻度亏损;微量元素中强烈富集Rb、Th、U,轻度亏损Sr。主、微量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总体显示该岩体属于钾玄岩系列、过(准)铝质S型花岗岩。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该岩体是在板块碰撞后造山带垮塌、伸展构造环境下,由上地壳变质砂屑岩受地幔岩浆底侵加热、同化混染及源区白云母的脱水作用而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  相似文献   

9.
新疆东戈壁斑岩型钼矿床是一特大型钼矿床,矿床产于下石炭统浅变质碎屑岩夹火山岩中,位于雅满苏大断裂附近。文章通过研究含矿脉体之间的交切关系及生成顺序,将东戈壁钼矿热液成矿作用划分为4个阶段,各阶段均有相应的脉石矿物和金属矿物组合及相应的地球化学响应;通过研究金属矿物之间的穿插、交代、共边关系确定了该矿床矿物生成的先后顺序。研究不仅揭示了流体成矿作用的复杂性,也揭示了金属矿物生成的规律性,对同类型矿床的勘查、找矿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岔路口斑岩型钼多金属矿是黑龙江省有色地质勘查706队近几年的重要勘查成果之一,经过3年勘查,已达到大型规模,有望达到超大型.该矿具备典型的斑岩型蚀变分带特征,从内向外,钾化带、石英一绢云母化带、泥化带、青磐岩化带发育完整.赋矿岩体为燕山晚期的酸性侵入岩,铅锌等多金属脉状矿体发育其上部.经岩石特征分析,赋矿岩体来自深源.富含挥发份的含矿岩浆被动侵位,并发生隐爆是成矿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1.
郭延辉  刘凯  任涛  冉怡静 《矿产勘查》2015,6(3):214-223
双元沟—池沟地区位于南秦岭礼县—柞水华力西褶皱带东段,凤镇—山阳大断裂近北侧,区内发育与燕山期斑岩体相关的斑岩型铜钼矿床,矿体赋存于斑岩体及其与围岩的接触带中。通过对该区成矿地质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认为矿体主要受岩体、蚀变类型、构造叠加、地层等因素控制。沿区内斑岩体群依次向外可将成矿类型划分为斑岩型、夕卡岩型、构造—热液型,它们共同构成斑岩型矿床的成矿系列,因此,在该区寻找斑岩型铜钼矿床的同时,应当注意对夕卡岩型铜矿、构造热液型金银矿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童日发  杨瑞栋 《矿产勘查》2012,3(6):755-760
雷公嶂钼矿床是目前赣南已提交详查报告中规模最大的钾长石—石英细脉带型钼矿,它以辉钼矿—钾长石石英脉组合、辉钼矿颗粒大且品位富为特征,有别于赣南已知的低品位斑岩型及与钨多金属共(伴)生的石英脉型钼矿床.矿区内的蚀变作用有钾长石化、云英岩化、硅化、绢云母化和绿泥石化,其中与钼矿化关系密切的是钾长石化、云英岩化和硅化.  相似文献   

13.
姚冲钼矿床产于大别成矿带西段,为斑岩型钼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花岗斑岩体(脉)外接触带(中元古界蚀变片麻岩)中,主要受隐伏岩体和构造控制.辉钼矿化主要类型为浸染状、细脉—网脉状、薄膜状和角砾状.矿床蚀变分带明显,由中心向外侧依次为钾长石化—硅化带(强蚀变带)、硅化—绢英岩化带(弱蚀变带)、硅化—青磐岩化带,由中心向外围蚀变强度逐渐降低,成矿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4.
绿山(Cerro Verde)斑岩铜钼矿床位于秘鲁南部古新世—始新世斑岩铜钼成矿带的北端。矿体赋存于前寒武系Charcani片麻岩、晚白垩世Yarabamba花岗闪长岩、古新世英安斑岩和石英电气石角砾岩中,热液蚀变由中心向外分别为:钾化带—泥化带—石英绢云母化带—青磐岩化带。矿床形成与板块俯冲有关的岛弧环境,受区域性印加普丘断裂控制,在古新世英安斑岩侵位,带来了大量成矿热液,形成了世界级的超大型斑岩铜钼矿床—绿山斑岩铜钼矿床。  相似文献   

15.
谢晓华  陈培荣 《矿产勘查》2022,13(5):592-599
安徽马头钼矿床位于池州市南部,属于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的一部分。为了解该钼矿的矿化特征和成因,对前人研究成果、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矿化特征和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安徽马头钼矿床下冲矿段含矿围岩主要为蚀变花岗闪长斑岩和蚀变砂岩,每种岩性都包含两种矿化形式:石英脉型和节理面型。统计了79条矿化石英脉和111条矿化节理面的产状,结果显示:含矿石英脉产状以北东向为主,矿化节理面产状以北西向为主,北西向是主要成矿方向。含矿石英脉属于早期成矿,矿化节理面属于晚期成矿,晚期的矿化节理面是马头下冲矿段主要成矿时期,矿床主要受构造控制。因此,围绕与花岗岩斑岩钼矿有关的深部接触带区域来规划新的工作方向,对实现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中的金属分布关系位置再认识,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豫西八宝山铁矿区是一个以矽卡岩型铁矿而闻名的老矿区,近期勘查工作发现了1个非矽卡岩型的中型铜钼矿床,实现了本矿区斑岩型矿床的找矿突破。本文在分析区域成矿背景及矿区地质概况的基础上,通过对新发现铜钼矿床的成矿岩体特征、矿体形态、矿石结构特征、矿床热液蚀变及分带特征分析,并与典型斑岩型铜钼矿床特征进行对比,首次论证了八宝山矿区斑岩型矿床的存在;通过对本次找矿突破的深入分析,总结老矿区地质勘查工作经验,以期为本区域类似矿区的勘查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