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年以前,温州私营经济和苏南集体经济的崛起在中国经济界刮起了一阵旋风,人称“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时至今日,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创造出一套套改革经验和模式,使中国的经济改革进人了一个多模式时代。  相似文献   

2.
谢健 《小城镇建设》2004,(11):10-11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实行的是城乡隔离政策,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绝对贫困的农村的二元经济的矛盾十分突出。改革开放以后,苏南农村凭借大城市的辐射,走上了苏南模式的发展道路;但远离大城市的温州农村却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自我发展的农村工业化道路。与温州农村工业化进程相一致的则是小城镇的蓬勃发展。    小城镇建设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如何获得足够的建设资金,二是如何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小城镇集中三是如何解决城镇人口的就业问题鉴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现行的经济发展战略,国家的城市建设资金主要用于推进城市现代化,因…  相似文献   

3.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温州特色”是“经济”,即:在改革开放以后,以家庭工业、专业市场和小城镇建设为主要特色的“温州模式”,殊不知温州还有山清水秀、历史悠久、网络海外等等特色。只是因为在“温州模式”崛起时,人们的目光聚焦于此时,其他的“特色”被忽视了。因此,希望温州在新世纪,保持和发展经济上的特色,同时全面发展城市自然、人文等方面固有的和新的特色。  (1)温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历史上曾有过东晋和南宋两个高峰的显赫,文脉相承,内涵丰富,要重视保护和继承发扬历史文化。让人们看到温州不仅是一个经济繁荣的…  相似文献   

4.
“新苏南模式”——再城镇化阶段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为例,分析了"苏南模式"自起源至今其经济发展历程及小城镇发展的演变方式,剖析了目前进入经济转型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其对小城镇建设的影响,提出了小城镇今后发展的"新苏南模式"——再城镇化阶段,即非农业产业和人口向城镇聚集,小城镇空间布局进行调整,功能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5.
目前,“小城镇,大战略”已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发展小城镇,带动一定农村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成了解决“三农”问题、走出二元经济尴尬、重建国民经济强势的重要途径。 还在学界对小城镇问题纷论不一的时候,全国的小城镇建设实践实际已经开始。各地的探索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实证,同时也为今后的小城镇建设全面推行积累了必要的经验与教训。在全国的探索队列中,温州无疑是取得较多成功的先行者之一。他们以市场开拓为先导、发展乡镇企业、带动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路子被费孝通先生称为“温州模式”。它较之依靠工业基地、大中城市、发达地区的扩散而取得发展的其他模式,有自己显著的特征。对于较少经济辐射中心的中西部地区,这也许更具推广价值。 但生搬硬套某种模式是难以取得理想效果的,因地制宜地借鉴经验、摸索磨合,更为可行。本次我们选取的温州7镇,并非都是实力最强的,但或实力强、或发展快、或有特色,他们的现状、措施、问题探讨、前景思路有较广的代表性。同时,我们还请温州市规划局城乡处的蔡向海同志对温州小城镇建设状况作一个总括。这种有点有面的介绍无意于模式推销,目的在于为其他地区开展小城镇建设工作点拨思路和提供切入点。  相似文献   

6.
师英运 《云南建材》2014,(5):299-300
经济增长模式标注着一个国家的性质和发展路线。我国作为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国家,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一直本着稳定的发展目标,长期坚持经济的稳定发展,需要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我国长期坚持的是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但是由于性质的要求,粗放型经济模式,不能长期坚持。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家性质要求决定,我国应该发展集约型经济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业需要科学技术作依托才能发展起来。所以要想选择适合社会发展模式的经济形势,必须根据眼下的国家体制和市场化要求,进行全面的统筹。经济增长是社会不断发展的一种模式,只有解决不断地增长,才能带动生产力的发展。本文通过探讨中国目前的解决增长模式和现状,分析未来的经济转变途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小城镇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各地尤其经济较发达地区,掀起了新一轮建设现代化新型小城镇与示范镇的热潮,涌现了不少各具特色的新型小城镇,但也有相当数量的小城镇在建设上互相模仿,缺乏自身应有的个性与地方特色,如同近年屡屡提及的城市面貌存在“千篇一律”、“千城一面”一样,亦产生了“千镇一面”之感,这是很值得引起我们注意与思索的。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对小城镇规划建设的文  相似文献   

8.
一座小城镇应是一件“凝固艺术”的精品。城镇如人,其魅力正是来自它独特的“个性”。品味一座没有特色的城镇,也许就像看“文革”期间的老照片上人们的服饰一样,单调乏味。有人沿京九线从南到北走了一趟,惊讶地发现,不少小城镇都仿佛似曾相识。 小城镇在制定自己城镇发展规划的时候,应当根据当地资源、经济发展水平及城镇体系因素来选择发展方向。没有自己的特色和文化内涵就没  相似文献   

9.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小城镇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小城镇的建设发展经历了从依赖大城市的辐射到具有自己独立的产业结构,独特的发展模式,在整个城镇体系中发挥了重要结点的作用。 一、城镇三种模式的分析 (一) 苏南模式: 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走的是先工业化后市场化的发展道路,历史上的积累和接受大城市的辐射为苏南工业起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乡镇政府作为资源组织的主要方式,并由政府派人管理企业。乡镇集体支配资源,同时也是财富积累的主体。在苏南模式中,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 温州模式: 温州地处浙闽丘陵山区,人多地少。农村人口向二产和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剖析了苏南地区小城镇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回顾了"苏南模式"以前走过的三个经济发展阶段及其小城镇发展的演变方式,对苏南地区中不同类型的小城镇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根据不同地区的案例提出了苏南地区小城镇总体规划修编的总体思路及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3,(24):86-87
本文通过对苏南经济发展现状的深入解读,创新性地将SWOT分析方法应用区域经济研究领域,深入剖析苏南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威胁,为新苏南经济模式下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战略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形成小城镇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色是此小城镇区别于彼小城镇的特征,是小城镇的灵魂。我们的祖先结合当地的山形水势、风俗习惯、气候物种、经济条件以及文化传承等,创造了各具特色、千姿百态的小城镇。当前,各地在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对“什么是小城镇特色”和如何形成“小城镇特色”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 我们认为,小城镇特色的形成,不仅仅靠房屋、街道、雕塑和产业、产品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之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城镇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它以消除城乡二元化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为己任,在县域城镇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一些地方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忽略历史文脉,建设指导思想模式盲目仿效大城市,缺乏有个性的城市形态与生活精神,无法形成小城镇的独特个性优势。在新世纪小城镇建设中,走特色小城镇建设的道路势在必行,特色是小城镇的灵魂,是乡镇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4.
苏南小城镇发展分化与整合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南是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典型地区之一,本文以其中的常州为研究案例,通过对常州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特色、规模等级及空间形态等方面的分析,指出小城镇发展分化已经成为现实,并将进一步持续下去。针对小城镇分化的现实,本着分类指导发展的目标,提出了常州小城镇的四种整合模式和相应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余红梅 《山西建筑》2007,33(20):46-47
以东里镇为例,指出了小城镇规划应尊重客观规律,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阐述了如何对城镇性质进行合理定位、科学规划,以体现城镇特色,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以完善小城镇规划。  相似文献   

16.
解读新苏南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言奇 《小城镇建设》2005,(1):68-69,72
费孝通先生曾经指出,模式是一定地区、一定历史条件下具有特色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子。当前,苏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之路可以概括为“新苏南模式”,它是苏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色的抽象概括。它是如何产生,又具备哪些特点呢?本文从新苏南模式产生的背景、内涵以及保障方面对其予以全面解读。 背  景    新苏南模式是在苏南模式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苏南模式的完善与扬弃。因此解读新苏南模式必须先解读苏南模式。    所谓苏南模式,是苏南地区(苏州、无锡、常州)以乡镇企业为主轴的发展模式。其孕育萌生于20世纪70年代,形成…  相似文献   

17.
小城镇特色塑造和规划应对——以江苏省半城镇规划为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相比大城市特色的规划研究,小城镇特色在小城镇规划中仍未得到普遍充分重视,以江苏省泗洪县半城镇规划为例,探讨小城镇特色定位与特色塑造的方法、途径,以及小城镇规划在城镇特色问题上的应对手段。  相似文献   

18.
纵观人类社会城市化的道路,城镇的兴衰与经济的发展是成正比例关系的,现代城市的崛起,是商品经济大规模发展的产物。我们要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路子,离不开加速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而小城镇的兴盛又离不开经济的繁荣。本文试结合常德市小城镇的实际,就拓宽小城镇经济发展路子问题做一点探索。我们认为,在贯彻治理整顿方针和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原则的前提下,发展小城镇(主要是农村集镇)经济,需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着力念好“小”、“专”、“联”三字经,以求得小城镇经济持续、稳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陈光庭 《小城镇建设》2005,(2):60-61,64
自20世纪80年代起,小城镇问题一直是中国城镇化道路探讨中的研究重点之一。90年代“小城镇,大问题”得到普遍认同、接受进而上下重视。2000年,中央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各地纷纷制定小城镇发展规划和战略,把发展小城镇作为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把提高城镇化水平作为“十五”规划的重要任务。 目前,中国城镇化率达41.3%,以每年递增1.5%的速度向前推进。其中,小城镇的发展功不可没。对于当前在中国形成的“小城镇,大战略”的热潮,笔者有如下的认识和思考: 首先,这种“热”反映了我国城镇化进…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陶唐峪乡镇特色的探讨,分析了该地区的发展现状及条件,阐述了旅游主导型小城镇集镇区选址的依据及原则,以创造"景镇合一"的发展策略,打造陶唐峪特色旅游服务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