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Planning》2016,(3):406-410
在综合分析、总结归纳已有地质成果的基础上,利用煤岩层所处的层位(沉积旋回)、标志层、层间距、岩煤层组合特征、煤层自身特征、岩煤层测井曲线特征对研究区煤层进行了对比。通过对比发现:研究区含煤层系标志层明显,各煤层结构变化较大,各煤层特征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张广宇 《矿产勘查》2019,(7):1571-1576
在煤炭地质勘查及煤矿生产勘探中,为了对各勘查工程所揭露的煤层进行统一的编号,并准确地对地层和煤段进行划分,以便查明区内各可采煤层的赋存状况,并对其进行正确的分析与评价,通常要开展煤岩层对比工作。煤岩层对比的方法有多种,一般会选择若干种方法进行综合对比。文章通过主要煤层和标志层及其层间距、煤岩层组合特征、主要煤层和标志层物性特征、主要煤层煤质特征等多种方法,对夏邑县火店南煤勘查区煤岩层进行了系统的对比研究,对该区及周边地区进一步开展煤炭地质勘查与生产勘探工作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20)
在煤炭地质勘查及煤矿生产勘探中,为了准确地查明勘查区内各可采煤层的赋存状况、对各勘查工程所揭露的各煤层进行统一的编号,并准确地对地层和煤段进行划分,以便对各煤层进行正确的分析与评价,通常要进行煤岩层的综合对比。煤岩层对比的方法有多种,一般会选择若干种方法进行综合对比。主要讲述了郏县安良煤炭勘查区煤岩层对比中煤岩层组合特征及主要煤层和标志层的物性特征对比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5)
为了详细查明赵固一矿矿区内煤层的赋存、构造等地质情况,为煤矿生产、安全提供地质保障,笔者对该区进行了多次三维地震勘探。充分利用采集的资料,将两块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三维连片处理,通过观测系统归一化,面元均化等关键技术处理,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查明了勘探区内主采煤层二1煤层的埋藏深度、起伏形态及煤层厚度变化趋势;解释了断层61条,奥灰顶界面形态,新生界及二1煤层上覆基岩厚度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唐山、天津、北京、辽宁等地的56幢多层砖混结构住宅、学校、医院及办公楼的建筑平面,变动其建筑层数及各层墙体砌筑砂浆标号,进行地震烈度为7度、8度及9度情况下的抗震鉴定与抗震新设计计算。在计算分析的基础上,分抗震鉴定和抗震新设计两种情况,列表统计出了不同层数的建筑物,在不同层数墙体砌筑砂浆条件下,对应于各种地震烈度时的横墙平均开间限值及纵墙平均进深限值。这为现有房屋的抗震能力鉴定与新设计时选定各层墙体的砌筑砂浆标号提供了方便的条件。本文还对多层砖混建筑的楼层单位面积平均重量计算及各种地震烈度下的层数限值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程华 《中州建设》2009,(17):76-76
郑州市郑东新区CBD外环超高层建筑统一高度为120m,层数28~36层,地下2~3层,常用的基础形式有钻孔灌注桩后注浆、多支盘钻孔灌注桩以及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桩),本文通过对这几种桩型的施工工艺、承载性状以及经济性进行分析对比,为相似地质条件下的同类高层建筑的桩型选择提供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7.
结合工程实例,对TSP法、瞬变电磁法、地质雷达法、激发极化法四种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各方法在反坡排水情况下进行地质预报的技术,为隧道的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Z2)
勘查区位于四川盆地东部边缘川东褶皱带的岭谷地貌区,拟建隧道横穿区内的华蓥山背斜。通过对勘查区地质环境条件及煤系特征的研究,基本查明了勘查区内煤层分布位置、层数、瓦斯含量等指标及采空区的分布特征、空间形态、充填情况及冒落带范围。煤层开采对地层岩体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造成极大破坏。  相似文献   

9.
王文韬  郭明伟 《矿产勘查》2022,13(1):130-138
本文对黄河冲积平原区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研究,利用地质环境等要素,通过单元多因子分级加权指数和法对平原区建设用地开发适宜性进行评价。以商丘市为例,通过对商丘市地貌、第四纪地质特征(地层、成因、岩性等)进行综合工程地质调查,以地貌成因类型、岩土层性质与结构组合类型、是否存在密实砂土层作为桩基持力层为依据,将商丘市规划区划分4个工程地质段。在此基础上,借助Mapgis空间分析功能,并采用评价单元多因子分级加权指数和法进行了商丘市规划区建设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分区评价。评价结果与当地实际建设情况比较符合,为规划区各板块功能分区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缩尺模型试验研究加筋斜坡地基坡高范围内,不同加筋层数、不同筋带埋深对其极限承载力及破坏形态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试验成果可获得不同加筋层数下最优筋带埋深组合及各试验地基的变形破坏资料。研究表明,在最优筋带埋深组合下,加筋斜坡地基的首层加筋间距随加筋层数的增加有减小趋势,而极限承载力随加筋层数的增加有增加趋势。根据各试验地基的p-s曲线、筋材破坏情况及变形破坏特征,可将不同加筋条件下斜坡地基的破坏形态分为加筋带之上土体破坏、加筋带层间土体破坏、加筋带之下土体破坏3类,并由此获得对应破坏类型的破坏形态图。研究成果对加筋斜坡地基极限承载力变化特性、变形特征及破坏形态的探究具有一定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确保大断面瓦斯隧道揭煤施工的进度和安全,针对大断面隧道揭煤施工存在的瓦斯安全问题,提出了“五步法”预测揭煤新技术。研究表明:(1)以“分步集中实施区域措施、分层预测检验揭煤”为核心的“五步法”预测揭煤新技术,是视多层突出煤层群的邻近层为一层进行区域措施瓦斯治理,减少了逐层处理的重复环节,缩短了瓦斯治理时间;(2)区域措施中增加了对煤层群分组水力压裂的增透方法,与相似区域相比抽采达标时间缩短了35 d,缩短47%;(3)利用“五步法”预测揭煤技术和煤层群分组水力压裂增透技术后,该瓦斯隧道揭煤时间比预期节省200多天。  相似文献   

12.
李重阳 《城市建筑》2014,(30):305-305
沁水煤田流渠勘查区构造简单,地层总体产状为走向北东,倾向北西的单斜。勘查区东部外侧有一小型背斜,背斜影响使范围内地层产状发生变换和地层产状的变换,导致各煤层底板标高及煤层间间距发生变换。  相似文献   

13.
煤层冲击倾向性与含水率关系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利用试验分析方法, 系统测定了煤层冲击倾向性与煤层含水率、煤层含水率与煤层孔隙度之间的关系。试验研究表明, 煤层冲击倾向性与煤层含水率成反比关系, 并在原始含水率状态对含水率的升高最为敏感, 煤层饱和含水率与煤层孔隙度成正比关系。结果可为用注水法防治冲击矿压提供可靠的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14.
黄河北矿区阳谷—茌平煤田与济宁、巨野煤田相似,属全掩盖式华北型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因煤系地层沉积环境的变化和受聚煤期后构造运动的影响,煤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沉缺、剥蚀、断缺等影响,整个煤田缺乏整体研究,含煤地层划分较为混乱。本次通过煤系地层沉积特征及聚煤变化规律的研究,采用煤岩层组合特征、标志层、层间距、测井曲线形态和地震物性特征等方法,对区内山西组、太原组的煤、岩层进行综合对比,进一步确定了主采煤层的赋存层位、形态及区内的构造格局。为该煤田总体煤炭资源储量估算、地质综合研究及煤田总体开发规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研究区位于山西省宁武县石窑沟村,为了探明该区域煤矿自燃区,采用收集资料、走访及野外地质调查、热红外遥感、高精度磁测、地面活性炭氡气测量初步解译推断出区内露天煤层自燃火区的范围、影响深度及类型,最后通过钻探对解译推断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数据基本准确、可靠,为后期火区治理工程提供了准确的基础数据。研究工作表明采用这些综合勘查手段在矿山隐伏火区探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为其他地区的露天煤层自燃的勘查提供了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范各庄煤矿砂岩岩体结构数字识别及参数表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借助先进的3GSM三维岩体不接触测量技术,对范各庄煤矿12煤底板砂岩岩体结构面进行现场测量,获取一系列真实描述岩体宏观结构的数字图像,提取节理几何形态空间分布信息,建立三维岩体结构面空间分布模型。在此基础上,得到砂岩岩体结构面联通网络,基于离散介质渗流方法和现场水文试验数据,建立岩体水力学参数表征方法,得到宏观岩体水力学参数,并分析参数的尺寸效应,实现岩体结构参数(几何形态)数字信息与水力学参数的定量表征有机衔接,为范各庄煤矿12煤底板砂岩岩体结构稳定性分析和突水危险性评价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7.
魏小东 《山西建筑》2012,(33):120-122
为了解决煤矿资源紧缺问题,提高矿井产量、延长矿井服务年限,针对王庄煤矿的煤层赋存条件,提出了一种利用矸石混凝土间隔充填,连续采煤机短臂机械化采煤工艺,并对采煤工作面设备进行了选型,实践证明该采煤方法可用于开采"三下"压煤及不适合布置长壁工作面的边角煤。  相似文献   

18.
针对近距离强冲击倾向性煤层上行复采覆岩结构演化特征与稳定性问题,以宽沟煤矿B4-1强冲击倾向性煤层复采为背景,建立强冲击倾向性煤层上部倒梯形覆岩结构与冲击发生临界位置的关键层结构力学模型,提出煤柱最小安全距离的分析方法。采用物理材料相似模拟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压力传感器与SOS微震监测系统,对覆岩结构演化、矿压显现以及震源分布特征展开分析,利用覆岩结构的稳定性分析对冲击危险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B4-1强冲击倾向性煤层上行复采过程中,上部覆岩呈现以关键层为分界的"双倒梯形体"结构与关键层上部岩层集中垮断后的"单倒梯形体"结构动态式演变过程;余煤尺寸较小时上部倒梯形覆岩结构震源集中、能量大,采空区活化区域震源分散、能量小。提出了余煤复采中倒梯形覆岩结构稳定性分析的冲击地压危险性指数I_m、冲击临界位置关键层受力分析的冲击地压危险性指数I_n,定量化分析冲击危险性指数变化趋势,将B4-1煤层复采划分为覆岩相对稳定区、周期性明显破坏区、冲击危险区域3部分。数值模拟分析底板应力验证了双峰值应力叠加效应的准确性。采用三种方法综合分析得到了为确保近距离强冲击倾向性B4-1煤层上行开采的煤柱剩余尺寸为39.2m。研究结果为近距离强冲击倾向性煤层上行开采覆岩结构稳定性研究提供了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9.
双巷网络并行电法探测工作面内薄煤区范围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提出采用双巷网络并行电法探测工作面内薄煤区范围,为煤矿工作面内地质异常区探测提供新的物探手段,特别是对传统的无线电波透视难以穿透的大面宽工作面,更是有益的补充。网络并行电法采集数据方式简单,实现了整条电法测线电位数据的同步采集,显著提高了电法采集数据的效率和信噪比,可进行多种电极装置的电阻率反演。在工作面双巷中分别布置电法测线,所有电极均布置在巷帮煤壁中部腰线位置,利用网络并行电法仪采集电法数据,将双巷测站采集电法数据进行拼接,联合进行二维电阻率层析成像,可以得到工作面双巷间电阻率变化情况。根据薄煤区与正常煤体间的电性差异情况,分析薄煤区可能的电阻率表现形式,再结合已有地质资料,分析出工作面内的薄煤区及分布范围。淮南矿业集团张集矿综采工作面的探测及验证实例表明,该方法较好地查明了工作面内薄煤区的展布范围,有力地指导了工作面安全生产,并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马保林 《山西建筑》2014,(19):98-99
以山西省煤层气输气管道某建设用地压覆区为例,通过确定煤层厚度和煤层倾角等参数,对煤层气输气管道分输站内压覆矿产资源估算进行了研究,指出压覆矿产资源储量的估算是煤层气输气管道分输站建设用地不可缺少的,资源储量的估算是合理的,也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