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干晓宇  胡昂  唐静 《华中建筑》2020,38(1):101-105
了解族群文化对其生活空间形态的影响是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前提。该文以滇西地区最大的回族村落——永平县曲硐村为研究对象,以其族群文化内涵及村落空间形态为研究重点,从村落历史溯源中寻找族群文化的根源,并从村落物质空间形态中发掘族群文化的影响痕迹,探讨族群文化与村落空间形态的关系。结果发现,曲硐村族群文化的生成与发展对村落的形态结构形成了显著影响。将村落结构中的文化内涵抽象化和符号化,是保护和发展历史文化村落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2.
白马藏族是处于低温高寒山地气候环境中的典型少数民族小族群;为了理解其生存环境及生活方式,选取四川省平武县白马藏族乡伊瓦岱惹村为典型研究对象,从居住生活空间、生产作业空间、公共交往空间、宗教祭祀空间4个方面对村落空间构成进行解析,归纳总结其多功能复合状态下的村落空间特征及极致气候环境下的营建方式;从而对白马藏族传统村落的保存及发展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在广袤的乡村地区,尤其是山水资源丰富但经济欠发达地区,随着城镇化发展,乡村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正遭受严重的冲击,承载着丰富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正面临退化消失的严峻局面。如何依托自身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在保护好传统特色的前提下摆脱困境,营造和谐共生的"三生空间"是当前传统村落发展面临的首要任务。文章以桂林大圩熊村为例,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文献查阅等方式,调查该村落的历史遗存和建设现况并展开了深入分析,提出依托山水资源、传统格局和生活方式,遵循历史发展规律的村落保护和传承发展对策,以期为传统村落的发展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梅州作为客家族群主要聚居区之一,存有丰富多样的客家传统村落。宗族社会是客家村落空间建构的社会基础,渗透到村落空间的各个部分。边界作为村落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同社会元素间空间安排的"界线",它可以是实际存在的,也可以是通过象征、想像而存在。在梅州客家传统村落中包含自然边界、人为边界和社会文化边界三种形式。采用空间—社会关联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实例村落边界空间形式的分析,发现各个宗族、房派与其他家族群体间的血缘关系、历史记忆、价值观念、仪式信仰等社会内涵,构成了他们相互间的"内部认同与外部区分"体系,此即村落边界空间形式的内在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以民族村落空间为对象,在剖析其民族性、地域性和边缘性特点基础上,指出村落是民族地区未来宜居空间的重要组成,不应是区域格局中被"挤压"的空间对象。村落的生产性空间发展应兼顾生产、生态和美学价值,不可"唯生产论"。村落的生活性空间可持续需要保护先行,提出整体性、局部和"基因"保护3类策略,强调空间的生命力取决于和谐共生的人地关系。  相似文献   

6.
以齐心村为代表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传统村落依傍自然山川河流自然生长,是独特的自然、人工、社会文化景观相互和谐共生的产物。本文以湘西州传统村落齐心村为例,通过文献考证、田野调查等方法,剖析该村落的自然、人文背景,宏观层面的聚落整体空间、中观层面的聚落与周边环境的组合关系、微观层面的聚落景观要素三个层面,对传统村落齐心村进行分层剖析,解读了齐心村实用质朴性、生态适应性的村落景观。  相似文献   

7.
范思哲  王琼 《华中建筑》2023,(8):162-165
聚焦福建传统聚落,列举福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村落和民居的空间形态。分析先人对本地山形水势及建筑的空间形态研究是当地居民先人选址开基,探寻八闽大地族群发展繁荣的地理依据,它既是自然环境的真实存在,又是为了满足当地人民精神需求而产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空间和传统聚落的文化边界。  相似文献   

8.
当前,新农村建设"千村一面"的现象非常严重,如果不重视对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将会在根本上使建设与发展失去民族标识的方向。而我国农村广大的空间场域中的非物质文化遗存(遗产)将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传统文化传承提供重要的设计参考系,与此同时,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存又是与传统村落与建筑空间及其所存在的自然场所结构共生存在,是特定精神场所中的衍生物。本文在此三者共生性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辽宁盘锦大洼县二界沟镇的新农村建设实践,对"古渔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村落与建筑空间三者的研究,运用保护与改造的途径与方法,探讨研究了以保护传承传统文化为支撑的三者共生性新农村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9.
清水河谷地处甘青民族走廊的腹心地带,这里民族多元、地貌多变、气候多样,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地区。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当前多民族聚居地区空间格局正发生巨大变化。本文首先解读清水河谷的地域自然环境与多元民族文化;其次对多民族聚落的景观空间格局、族群分布、文化空间、生产用地等空间要素进行剖析;最后研究归纳了清水河谷多民族聚落和谐聚居的传统共生智慧。本文研究对我国多民族地区人居环境建设以及创建民族互嵌型社区具有积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多元民族文化交融的河湟地区内藏族村落与寺院为研究对象,引入生物学中的"共生"理念,通过"认知-量化-归纳"的方法对村与寺共生发展历程及表现特征进行剖析,揭示其宗教文化与空间载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提取村与寺的共生原型,以"精神空间"与"生活空间"为基本要素,形成以庄廓院至河湟地区主属寺的、从小至大的村与寺5级共生模式语言,为后期河湟地区藏族村落与寺院发展模式研究与优化提供基础性借鉴。  相似文献   

11.
“城市人”规划理论是“人”在自存共存的平衡原则下创造的最优空间,而民族村寨作为一种“自下而上”自发形成的一种人类聚居形式,具有典型“城市人”匹配典型人居的空间属性。因此,基于“城市人”规划理论,结合鄂西南地区土家族民族村寨典型案例,归纳民族村寨的空间特征,从传统的传承与现代性调整,塑造典型“城市人”匹配的典型人居、民族文化的还原与功能再造,促进典型“城市人”与文化活态关系的建立、关注多方利益主体,实现典型“城市人”自存-共存需求的最优平衡三个维度探讨“城市人”视角下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路径,为民族村寨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山水村落——芋头侗寨的村落景观空间及价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俊芳  熊兴耀 《华中建筑》2010,28(4):107-110
侗族以古老悠久、丰富多彩、寓意深刻的民族文化,创造出独特的侗族传统聚落空间,富有浓厚的地方民族特色,具有珍贵的学术研究价值。该文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芋头侗寨为例,从它的空间构成入手,分析其独特的村落空间特色、空间构成层次,阐述侗族传统聚落的审美价值、生态意义和文化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丰燕  杨毅 《华中建筑》2012,(1):86-88
旅游开发作为民族村镇保护与发展的一种手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制定和编制民族村镇发展规划的过程中,旅游开发往往作为主导策略被放在主要位置加以阐述。似乎已形成民族村镇要发展必须要发展旅游的思维定式,传统民族村镇必须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的思路。该文提出民族村镇旅游开发应基于民族村镇自身特点,分析旅游开发与民族村镇发展的关系,指出民族村镇的旅游开发必须走和谐发展道路,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4.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四川省境内岷江上游一带。岷江上游水网密集、山峦更迭的生态背景,多元的民族文化背景,影响着羌族传统村寨人居环境的营造特色。将传统羌族村寨的人居环境分为生态格局、支撑系统与民居单元三项基本内容,归纳出传统羌族村寨“山 - 林 - 水 - 寨 - 地”的人居环境生态格局特征、支撑系统的防御性特征与民居单元的山地性特征。以四川省理县老木卡河谷羌寨为例,进一步从村寨布局与民居建筑等多方面具体阐述羌族传统村寨人居环境营造的生态特色、防御特色与山地特色,为传统羌族村寨的保护与修复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对于维护民族多元文化生态,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少数民族村落及民居研究和保护的紧迫性,讨论了文化地理学对于少数民族村落及民居研究的适用性,从文化生态与景观、文化扩散与整合、文化源流与区划、地方文化与制度、综合演变机制等方面阐释了文化地理学对少数民族村落及民居研究的方法与优势,探讨了文化地理学对于揭示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特色文化内涵与特质的路径,为深化学科研究和保护少数民族村落及民居提供了较好的研究范式与应用基础。并以瑶族为例,初步提出了少数民族村落及民居研究的框架,旨在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村落及民居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民族村寨以其鲜明的建筑、文化与艺术特 征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游赏和体验。分析游客在民族村寨的空 间选择偏好,了解其行为规律及特征,有利于科学地规划和管 理民族村寨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保护传统景观文化价值,促进 当地旅游发展。以能够提供较高精度空间定位信息的GPS数据 作为基础数据,利用离散选择模型分析了游客在桃坪羌寨游览 时的空间选择偏好与传统建筑风貌、民俗宗教文化、场地空间 类型、空间可达程度(穿越、直达、高差)及空间可视程度等景 观空间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游客偏好于选择具有羌族 民俗文化特色、易于到达且游览线路明确的空间;景观可视度 对游客选择偏好影响程度不高,这与桃坪羌寨的建筑布局、街 巷结构和景观特征密切相关。基于对游客村寨空间选择偏好的 认知,提出了民族村寨空间与居民生活一体化保护、标识系统 和解说设计提升,以及游线设计立体多元化等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7.
文化空间是一种时空与人的活动相结合的文化的活态存续;民族村寨既是包含生产生活活动的物质空间,又是民族非物质文化的载体,是一种典型的文化空间形态,其文化空间属性价值更甚于历史、经济或社会价值。在这样的理论建构下,关注于民族村寨文化实践与社会空间的相互作用,归纳民族村寨的文化空间价值特征,并提取出文化特征场所、建成空间形态、农林活动环境3个文化空间层面。依照“价值保护”的思路,民族村寨的保护内容、保护重点、发展建设布局和形态,都应以文化空间特征价值为依据来确定和规划。而在制度和规范层面制定从文化空间视角出发的民族村寨价值保护的规划原则,对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村寨保护实践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8.
王竹  王珂  陈潇玮  郑媛 《风景园林》2020,27(4):69-73
针对当前中国浙北乡村经济发达地区半城市化乡村的乡村景观营建同质化、偏重外观审美、忽略内生动力等问题,基于乡村“人地关系”的概念与“单元系统”理论,建立乡村“人地共生”景观单元的认知框架,提出以村域为景观生成与演变的单元。通过“单元系统—单元自成”程序的调控,明确村域景观特征在人地互动作用下的空间生成与演变机制,并建构了乡村景观营建在村域尺度上的基本模式。首次从较小的村域尺度和人地互动的内生动力视角研究乡村景观的生成与演变机制。  相似文献   

19.
在非常规突发事件影响下,镇村空间在物质、社会、管控三个层次上均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性和脆弱性。基于 疫情防控的时空过程特征和防控作用的效能指向性与影响差异,应从镇村物质空间、社会空间和管控空间三个层次共 同入手,即物质空间方面构建内外结合、常非结合、三生结合的基础运行单元共同支撑的有机转换结构;社会空间方 面构筑法治、德治、自治融合的镇村治理共同体;镇村管控空间完善,实现制度和信息技术的精准配置,保障镇村健 康运行,以期促进镇村人居环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福建西部(简称闽西)因客家的聚居而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区,福建客家传统村落是在客家文化和闽西地理环境的双重影响下所形成的物质空间,对其进行研究可填补福建传统村落区域群体类型的研究空白,并促进福建客家传统村落的区域保护与利用。【方法】采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空间分维值和边界形状指数2种空间形态分析方法,通过民居类型、地形坡度、海拔高度、河流特征、村落空间、村落形态等村落特征信息,对闽西138个客家传统村落进行群体性研究。【结果】发现闽西客家传统村落在同一文化背景下呈现地理空间分异状态。并从3个方面进一步揭示客家文化与闽西客家传统村落空间特征的关联性:村落对自然环境空间的被动适应体现了迁徙属性;村落空间的高致密化体现了移垦属性;村落形态的强凝聚性体现了宗族属性。【结论】揭示了客家文化影响下的闽西客家传统村落的空间特征和形成逻辑,为福建客家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有利于推动福建客家传统村落保护从单一保护向区域群体保护的发展,并构建一个均衡的闽西客家传统村落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